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_第1页
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_第2页
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_第3页
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_第4页
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3目录一、何谓经典二、何谓临证三、如何学好中医经典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六、结论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小世界,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包含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申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望洞庭》时,学生被《望洞庭》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注重知识迁移。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现今教学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蓬勃的活力。许多教师和学生已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觉得只有在如此精彩纷呈的现代教学技术下,学到的知识才会更多、更广。一、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在《周庄水韵》的教学中,有教师把精美的水乡景致,流动的音符,名家对周庄的经典描述组合在一起,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展示周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周庄的一条条水巷,一座座石桥,去感受周庄的人文底蕴。学生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走进文本,用周庄的恬静洗涤内心的浮躁。又如《三峡》一课中,三峡的险、奇和水清、静,用口头表达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三峡的影片或图片分阶段展示出来,三峡的险、奇和水清、静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过程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难点的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科学人性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旧式教育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话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反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在教学时,可以用幻灯片来播放当时的战争场面,并组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那么,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首先播放一段陕北安塞腰鼓表演的短片,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动力。只有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人们是通过做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的兴趣的,而语文教学法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乏味,走进语文课堂常常听到有学生说:不知怎么学习语文,不知学什么,不知学了干什么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阅读是现在人必备的能力之一,不仅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且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充分培养学生选择性阅读和自由阅读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1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3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4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5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67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医最重要的经典即四大经典,原指《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新中国成立后以温病取代《神农本草经》。温病之经典为《温病条辨》。而中医泰斗岳美中、邓铁涛教授认为,温病之经典为《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两书包括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名家著述之主要内容,故应精读此两书。7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医最重要的经典即四大经典,原78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学好中医经典之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今之临证,要有显著的疗效,才能为人民大众解除疾苦。限于篇幅,各举三例。8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学好中医经典之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今之89《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本条最早提出了身心、内外并调的治未病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本条指出祖国医学最根本的治疗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本条提出了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论。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黄帝内经》9《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910《草部上品》:当归“主咳逆上气”。本条指出当归能止咳定喘,《局方》苏子降气汤、《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之用当归,均取其“主咳逆上气”也。《草部中品》:知母“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本条指出知母能下水消肿,故《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历节病,“肢体疼痛,脚肿如脱。”《草部中品》:贝母“主淋沥邪气”。本条指出贝母能通利小便,故《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能治“妊娠小便难。”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神农本草经》10《草部上品》:当归“主咳逆上气”。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10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本条言病若经汗吐下亡失了津血,不应继续用药治病,而应激发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待体内正气渐充,津血生长,阴阳自和,必能自愈。证实了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伤寒论》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111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柴胡汤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临证当活泼泼地,抓住一二个主证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诸证俱全。正如《金匮》所云:“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是也。《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本条指出阳明病是外感热病的极期阶段,“无所复传”,阳明实热不可能转出太阳、少阳而解,也不可能传变为里虚寒证,治疗只有泻土一法,以“胃家实”故也。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1213《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本段经文有四层意思:一是上等医生要知晓治未病的方法;二是肝病可传脾,出现脾虚证,应当实脾;三是中等医生不晓脏腑相关,肝病传脾的道理,不知补脾,只知一味治肝,肯定疗效不好;四是肝虚证才可用补脾法,肝实证不可用补法。本人临证治慢性肝病日久,出现食少便溏、脉缓、舌白等一派脾虚证候者,用实脾补土法多能获效,常用参苓白术散、十全大补汤等。但这是虚证治法,肝脾俱虚,非湿热瘀血之实证也。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金匮要略》13《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1314《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本条经文指出人身患病有久新之分。身患顽固难治之久病称“痼疾”,新得之病称“卒病”。如一人长年患慢性肝病,近日又外感风温发热。久病为本,新病为标,当先治其标,治其风温发热,待发热退尽,再治其本,缓图肝病之治可也。治病当据标本缓急,次第施治,不可颠倒。《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仲景言辞古朴精炼,本条病名、证候仅七个字,我们可作如此理解:病属虚劳,即慢性虚弱性疾病。因肝血虚而致心烦,因心烦而致失眠,当用酸枣仁汤主治。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金匮要略》14《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1415《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原书方剂加减法是古人临证经验的总结。但一般人往往不注重原书之加减法,读书时草草翻阅便置于一旁。若熟读吴氏银翘散之七种加减法,临证用银翘散时自然加减出入有度。本人于1978年报考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时,即有一道考题请考生写出《温病条辨》银翘散之加减法,不少考生不是写不出,便是写不全。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病条辨》15《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1516《上焦篇》:“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脉浮主太阳,弦主少阳,细主虚,沉主里。说明病在太阳、少阳或病属里虚寒证,均不可用白虎汤。必待出现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方可用白虎汤。可见吴氏对仲景方的临床运用研究有素,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病条辨》16《上焦篇》:“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1617《上焦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本条点明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往往传变较慢。湿温证有三忌,即忌汗、忌下、忌滋阴,当用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重在开上焦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也。本人曾治一人湿温发热三四个月不退者,用本方一周后,发热尽退。此轻可祛实之法也。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病条辨》17《上焦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1718《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伤寒由皮毛而入,首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则不然,邪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手太阴肺经。温热之邪,传变最速,如顺传,则由肺传胃,当清阳明气分之热,或予苦寒泻下之剂。如逆传,则肺卫症状未解,突然出现神昏谵语等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当用清热开窍之剂。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热经纬》18《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1819《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条指明了温邪在卫、气、营、血的治疗原则。卫、气、营、血是反映温热病中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卫分证,邪在肺卫,在表,当汗而发之,以清解透邪。气分证,邪在肺胃和大肠,在里,当用清法与下法。营分证,邪在心与心包,当清营分之热,并当佐以轻清透热之品,使入营之邪热转出气分而解。血分证,病情最重,耗血动血,出现发斑、吐衄、尿血、便血,则必须凉血散瘀,待血止络宁,方有转机。叶氏创造性地提出了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热经纬》卫气营血19《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1920《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本条指出温热病、湿热病在运用滋阴、通阳上的用药特点。温热病最易伤阴,救阴不在于补血,而在于甘寒生津。温热往往迫津外泄而为汗,汗出多又更伤阴津,故敛汗亦为救阴之一法。湿热病,湿属阴邪,热属阳邪,湿热胶结,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湿阻阳气,往往多见恶寒身重之证。此时不能用温药,而当用淡渗通阳之法,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湿热一祛则阳气通达,恶寒身重自除。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热经纬》20《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2021六、结论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要时常诵读,温故知新。经典为我们指明了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学医者,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教导我们:“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发掘宝库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是自主创新的大方向。”“培养铁杆中医以振兴中医”,这便是我们的神圣使命。21六、结论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要时常诵读,温故知新。21222222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23(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3目录一、何谓经典二、何谓临证三、如何学好中医经典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六、结论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小世界,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包含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申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望洞庭》时,学生被《望洞庭》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注重知识迁移。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现今教学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蓬勃的活力。许多教师和学生已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觉得只有在如此精彩纷呈的现代教学技术下,学到的知识才会更多、更广。一、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在《周庄水韵》的教学中,有教师把精美的水乡景致,流动的音符,名家对周庄的经典描述组合在一起,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展示周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周庄的一条条水巷,一座座石桥,去感受周庄的人文底蕴。学生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走进文本,用周庄的恬静洗涤内心的浮躁。又如《三峡》一课中,三峡的险、奇和水清、静,用口头表达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三峡的影片或图片分阶段展示出来,三峡的险、奇和水清、静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过程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难点的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科学人性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旧式教育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话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反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在教学时,可以用幻灯片来播放当时的战争场面,并组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那么,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首先播放一段陕北安塞腰鼓表演的短片,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动力。只有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人们是通过做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的兴趣的,而语文教学法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乏味,走进语文课堂常常听到有学生说:不知怎么学习语文,不知学什么,不知学了干什么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阅读是现在人必备的能力之一,不仅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且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充分培养学生选择性阅读和自由阅读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连建伟)中24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中医经典与临证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26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27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28中医经典与临证23张课件2930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医最重要的经典即四大经典,原指《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新中国成立后以温病取代《神农本草经》。温病之经典为《温病条辨》。而中医泰斗岳美中、邓铁涛教授认为,温病之经典为《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两书包括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名家著述之主要内容,故应精读此两书。7四、哪几部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医最重要的经典即四大经典,原3031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学好中医经典之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今之临证,要有显著的疗效,才能为人民大众解除疾苦。限于篇幅,各举三例。8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学好中医经典之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今之3132《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本条最早提出了身心、内外并调的治未病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本条指出祖国医学最根本的治疗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本条提出了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论。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黄帝内经》9《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3233《草部上品》:当归“主咳逆上气”。本条指出当归能止咳定喘,《局方》苏子降气汤、《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之用当归,均取其“主咳逆上气”也。《草部中品》:知母“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本条指出知母能下水消肿,故《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历节病,“肢体疼痛,脚肿如脱。”《草部中品》:贝母“主淋沥邪气”。本条指出贝母能通利小便,故《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能治“妊娠小便难。”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神农本草经》10《草部上品》:当归“主咳逆上气”。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333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本条言病若经汗吐下亡失了津血,不应继续用药治病,而应激发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待体内正气渐充,津血生长,阴阳自和,必能自愈。证实了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伤寒论》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343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柴胡汤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临证当活泼泼地,抓住一二个主证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诸证俱全。正如《金匮》所云:“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是也。《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本条指出阳明病是外感热病的极期阶段,“无所复传”,阳明实热不可能转出太阳、少阳而解,也不可能传变为里虚寒证,治疗只有泻土一法,以“胃家实”故也。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3536《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本段经文有四层意思:一是上等医生要知晓治未病的方法;二是肝病可传脾,出现脾虚证,应当实脾;三是中等医生不晓脏腑相关,肝病传脾的道理,不知补脾,只知一味治肝,肯定疗效不好;四是肝虚证才可用补脾法,肝实证不可用补法。本人临证治慢性肝病日久,出现食少便溏、脉缓、舌白等一派脾虚证候者,用实脾补土法多能获效,常用参苓白术散、十全大补汤等。但这是虚证治法,肝脾俱虚,非湿热瘀血之实证也。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金匮要略》13《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3637《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本条经文指出人身患病有久新之分。身患顽固难治之久病称“痼疾”,新得之病称“卒病”。如一人长年患慢性肝病,近日又外感风温发热。久病为本,新病为标,当先治其标,治其风温发热,待发热退尽,再治其本,缓图肝病之治可也。治病当据标本缓急,次第施治,不可颠倒。《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仲景言辞古朴精炼,本条病名、证候仅七个字,我们可作如此理解:病属虚劳,即慢性虚弱性疾病。因肝血虚而致心烦,因心烦而致失眠,当用酸枣仁汤主治。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金匮要略》14《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3738《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原书方剂加减法是古人临证经验的总结。但一般人往往不注重原书之加减法,读书时草草翻阅便置于一旁。若熟读吴氏银翘散之七种加减法,临证用银翘散时自然加减出入有度。本人于1978年报考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时,即有一道考题请考生写出《温病条辨》银翘散之加减法,不少考生不是写不出,便是写不全。五、中医经典指导临证举例:《温病条辨》15《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3839《上焦篇》:“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脉浮主太阳,弦主少阳,细主虚,沉主里。说明病在太阳、少阳或病属里虚寒证,均不可用白虎汤。必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