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中图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中图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中图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中图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 中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中图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课件《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出兵进攻驻东北的日军。3、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问题情境导入请列举中俄外交史实。复习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特点、形成标志及其弊端?P58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斯大林逝世,苏联高层送葬,包括赫鲁晓夫和中国总理周恩来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绩?3.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4.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内容:农业方面和工业方面(P59小字)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势有所好转。3.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原因:改革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和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赫鲁晓夫个人性格存在着独断专横、急于求成的毛病。4.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956年在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上,已经看不到斯大林的头像。1、原因:(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苏联模式弊端严重2、时间:1953——19643、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而采取的一些措施4、结果(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赫鲁晓夫改革根本目的:为苏联改革扫清道路失败的根本原因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没有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结果: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2、勃列日涅夫改革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

B、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A、进入80年代后,苏联因体制僵化而陷于停滞状态2)经过(内容):

A、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

B、80年代后期,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领域,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即所谓的“新思维”3)影响:A、思想上:导致苏联思想界极其混乱B、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严重削弱了苏共和苏联政府的权力C、经济上:国民经济持续下滑,苏联中央政府权威下断下降,社会逐渐陷入瘫痪(直接后果)

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思想上的混乱立陶宛人民示威游行,要求从苏联独立出去八一九事件:加快苏联解体的步伐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和其他几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通过电视台和电台向全国宣布苏联进入“紧急状态”,企图夺取苏联最高权力,但在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及其支持者和西方国家的反对下,政变不到三天即宣告失败,此次事变之后,叶利钦迅速掌握了俄罗斯境内所有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八一九事件中的莫斯科4、八一九事件1)时间:1991年8月19日2)原因:1991年,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决定将苏联由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苏联面临解体,一些苏联领导人为了扭转局势,决定终止戈尔巴乔夫的权力3)结果:遭到失败4)影响:P60催化剂1990年3月,立陶宛首先脱离苏联,宣告独立。接着,格鲁吉亚也宣告独立。1991年8月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相继宣告独立。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会晤,正式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简称独联体),苏联从此解体。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俄罗斯国旗5、苏联解体1)时间:1991年12月2)标志:独联体成立3)原因(1922年底——1991年12月)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其他原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4)教训:5)启示:63页“智能开发”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吉尔吉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俄罗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克兰乌兹别克白俄罗斯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ofIndependentStates—CIS)的简称。独联体没有中央领导机构,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实体,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系服务。独联体现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2008年8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退出独联体的决议)、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独联体的主要机构有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调协商委员会等。其中,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独联体1991年独联体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会晤

2004年9月,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苏联解体实质: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性质发生了变化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世界:标志着以两极格局和集团对抗为基本特征的旧的国际格局的终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与打击,同时也说明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东欧的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大西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东欧改革的原因2、典型代表:3、最终结果:匈牙利(时间、人物、特点、结果及原因)东欧剧变1)原因内部原因:苏联模式的束缚外部原因:西方国家乘机加强和平演变2)时间: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1956年上台的卡达尔充分吸取匈牙利事件的惨痛教训,致力于推行一项比较适合国情的政策。他强调指出不应该“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榜样",而应该使匈牙利在一条符合本国经济和历史传统的民主道路上向前发展"。匈牙利的改革(1956年卡达尔)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坚持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将计划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20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陷入低潮东欧剧变(1989年)思考: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杜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东欧剧变(1989年)被隔开的东西柏林3、最终结果:东欧剧变1)原因2)时间3)变化内容(含义):A、各国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B、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质(性质)4)表现:(列举版图发生变化的三国)A、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B、南斯拉夫联邦一分为五C、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雅尔塔会议分裂)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最大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导学全程练》34页23题第(2)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相似之处:1、时间: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性质:都使共产党丧失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3、原因:根源于苏联模式的弊端,改革的失败及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影响等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日本西欧美国苏联东欧国家亚非拉瓦解着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课堂小结戈尔巴乔夫改革苏东剧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经济改革引发经济危机政治改革引发思想混乱改革最终导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俄罗斯等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东欧剧变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了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思想领域

D.外交政策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下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B.“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D.没有“八·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