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第七讲张从正医学实践2课件_第1页
201x第七讲张从正医学实践2课件_第2页
201x第七讲张从正医学实践2课件_第3页
201x第七讲张从正医学实践2课件_第4页
201x第七讲张从正医学实践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医案解读张从正临床医学实践金元医学特点实践医学,证治方论完备,注重医案积累理论创新,法理相合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师承体系特征明显金元医学发展与创新的背景医学文献资源丰富内经-伤寒论-唐宋疾病谱系及证候规律衍变内经61病证-伤寒杂病-时气,九气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准备“五运六气”,多元病因,复杂病机一、生平及其著作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suī)州考城人,约生于公元1156年,卒于公元1228年,享年约72岁。张从正十余岁幼承庭训,从父学医,后私淑刘完素之学,二十余岁悬壶应诊。中医医案解读周光中医医案解读周光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1.汗吐下法拓展应用凡解表者皆汗法灸、蒸、渫xie

、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上行者皆吐法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下行者皆下法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1

汗吐下法拓展应用的立论依据1、邪气致病论--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2、论三邪发病--“天地人三邪”。“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1

汗吐下法拓展应用的立论依据▲“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温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者亦能汗也”,▲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陈莝去而胃肠洁,癓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真补存焉”中医各家学说外来之邪天邪地邪人邪疾病就近祛邪汗吐下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2.食疗补虚◆“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汗、吐、下三法“损有余乃所以补不足”,故“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攻邪之后以食疗补养胃气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3.时气病证论伤寒:病在三阳--双解散,先引吐后发汗风温:防风通圣加葱白,豆豉,生姜--吴鞠通辛凉轻解温疫:从伤寒,病从太阳肌表而入,用双解--吴有可:疫戾之气,从口鼻而入,膜原受病--达原法湿温:三日以内,河间辛凉法,六七日不大便,仲景承气汤法--薛生白,叶天士卫气营血诸法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3.时气病证论伏热:

伏热于里,病在少阴,口燥,咽干,下利,(脉沉数)邪发于外的时气病,

当用辛凉解表以散邪热,热发于内的伏气病,则当寒凉急下以求津液,一以泄入胃之伏热,一以救欲绝之肾水;

如咽痛下利,心烦不眠,伏热内陷,上下充斥,当以黄连阿胶汤以治热灼津伤课间休息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

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旬子》

张从正临证医案解读3项关令之妻忧郁致病,常好呼叫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缀,不欲食。戴人视之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妇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之。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廖。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4.情志病证治

《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伤,思则气结”《素问》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4.情志病证治“五志所发,皆从心造,凡喜怒悲思恐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

五志过及皆为火--皆从心造,以平心火刘河间张从正

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4.情志病证治悲可以治怒,以伧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可以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张从正临证医案解读4陈下酒监魏德新,因赴冬选,犯寒而行,真气原衰,加之坐卧冷湿,饮食失节,以冬遇此,遂作骨痹。腰之高骨坏而不用,两胯似折,面黑如炭,前后兼痛,痿厥嗜卧。先以玲珑灶熨蒸数日,次以苦剂上涌讫寒痰三、二升,次以淡剂,用白术除脾湿,茯苓养肾水,官桂伐风木,寒气偏胜,则加姜、附,又刺肾腧、太豀二穴,二日一刺,前后一月,平复如故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6.七方十剂绳墨“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变;剂不十,不足以尽剂之用”“方不对病则非方,剂不蠲疾则非剂”

《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墨》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6.七方十剂绳墨七方奇偶缓急大小复《内经》:“近者奇之,远者偶之,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复)方”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6.七方十剂绳墨宣可决壅通可行滞补可扶弱泻可去实轻可开闭重可镇怯滑可去著涩可固脱燥可去湿温可润燥寒可胜热热可制寒张从正医学实践发挥--

7.博采众方,灵活应用博采民间单方验方经方与时方发挥

消风散:川芎羌活人参伏苓僵蚕蝉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