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艺术论文】全域旅游下文化艺术旅游应用探究【摘要】近年来全域旅游模式成为全国各省市重点研究项目,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缺少内涵、省内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布局混乱不系统的现象、加大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宣传范围,提高文化创意,打造省内旅游行业文化艺术IP,将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心放在文化艺术推广上。【关键词】全域旅游;文化;艺术;吉林省为打造全方位、系统化的旅游体验,近年来全域旅游模式成为全国各省市重点研究项目,不管是城市、乡村全域旅游,还是区域全域旅游都在迅速规划发展。为了实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在城市化进程模式下,很多城市正在失去属于自己独特的风貌与文化。而全域旅游模式的开展,刚好对城市建设进程过半的状态导向起到警示作用。吉林省作为集悠久历史、丰富旅游资源、国家第一电影、汽车、纺织工业开源地、植被大规模的城市。如何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大环境下,结合文化、艺术相关产业,将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使社会共建共享,成为推进吉林省旅游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关键。1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发展1.1概念与发展“全域旅游〞概念在2015年8月由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讨论并首次提出,其主旨是由目前景区与景点旅游模式下,向基于地域概念的全方位旅游转化。以此概念为基础,推动旅游业向全面创新的旅游模式转变,促进地域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构建新消费模式下的旅游发展格局。随着时间的推进,全域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升级的一个焦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受到各地政府的认同和重视,相继与各地区特色结合并开展实践。2019年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全国已涌现出71个区县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至今日,各省市的旅游模式都有一定的改变,并做好进入全域旅游模式新时代的准备。1.2现阶段存在问题全域旅游模式提出后,得到了大方向的理论支持,和各省、市、区域积极的实际行动支持。但在实践中存在缺少旅游资源整合,和在规划过程中难以形成对城市旅游精准定位的现象。目前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局面。一方面,各地区旅游模式比较趋同,十分是临近地区的相互模仿导致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给全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整合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一定区域范围内旅游资源种类较多,如何做到全域旅游模式下生态旅游与文化、艺术的有效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凸显城市全域旅游特色成为了实践中的较大难点,这也间接导致,城市难以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从而削弱其对外的影响力度。现阶段,很多城市在旅游发展中都面临着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与传承,出现生硬与断层的现象。导致很多地区难以准确定位全域旅游市场特点,致使全域旅游的主题定位不明确、无法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准确的旅游产品与服务。2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模式为基础,通过对吉林省内旅游资源深切进入了解及对比分析,结合民俗学、产品语义学、旅游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学等交叉学科,提取吉林区域内特有的特色旅游元素,将旅游资源以更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现,将其以点盖面的形成旅游品牌。吉林省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并不匮乏,在各市区都有独特的城市文化艺术元素,旅游资源简单地被分为自然风景观光和人文旅游两项,将人文旅游视为文化旅游,这样分类定位不准确也不够细致。致使吉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不被国内外游客们所知,无法做到精准推广与投放。多数游客只对长白山风景区、滑雪娱乐项目、伪满皇宫、吉林雾凇等有片面了解。现阶段旅游发展已经很难与地域文化艺术开发拆分开来,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概念,着重梳理了现有吉林省的旅游资源,意在将文化艺术高度的融合进当地旅游开发中,贯彻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将吉林省多项文化旅游资源系统的进行如下梳理,总共分为八个部分:2.1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极具代表性的有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是国家5A级景区。有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天池〞。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其中,作为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向海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森林公园包含长春净月潭、五女峰、三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游应作为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规划的一部分,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对濒危物种的了解与保护。2.2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受东北气候影响,冬季冰雪项目,是吉林省旅游业的特色之一。代表有多种多样的冰雪竞技项目与冰雪艺术景观项目,如长春市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中国长白山国际冰雪节以及松原市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其中查干湖以蒙古族文化为特色,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其冬捕活动于2008年经批准,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旅游区也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园区。2.3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市内的伪满皇宫博物院,虽然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是独具特色的殖民遗迹文化旅游资源。其中的馆内文物陈列、建筑等都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力元素。在当下国潮设计元素复起的大环境下,为吉林省旅游文化特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同样位于长春市,作为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2014年将其老厂区改建为长影旧址博物馆面向大众开放参观。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也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4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九一八〞事变之后,吉林省内涌现许多杰出的爱国英雄,为保卫家园奉献出生命。现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革命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纪念塔、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鸭绿江北岸的临江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学生群体、中共以及人民大众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旅游接受爱国教育,忆苦思甜,铭记先烈。2.5民间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吉林省民间艺术发展至今,有独特的戏曲文化“吉剧〞,是由“东北二人转〞创新改创而来的,也正在发展中。刘老根大舞台等平台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传统的东北秧歌是一种结合戏剧、歌唱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艺术,结合时下的广场舞呈现了新的独特风格;伽倻琴艺术、鲜族奚琴艺术、马头琴等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有待开发。传统戏剧黄龙戏、传统曲艺东北大鼓更是被列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宗教信仰文化旅游资源吉林省内现存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伊斯兰教共计五种。其中,唯一一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位于前郭县妙因寺。其中,始建于嘉庆二年的长春万寿寺和护国般若寺、吉林北山寺庙群、敦化金鼎大佛像也是吉林省内有名的宗教景点。2.7历史考古遗迹文化旅游资源吉林省内拥有一系列历史考古遗迹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记录了青铜器时代文化的吉林市西团山文化;帽儿山古墓群、好太王碑,位于农安的黄龙古塔等。其中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记录高句丽文明的高句丽古迹,在周围的平原上,有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被命名为“洞沟古墓群〞闻名海外。2.8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吉林省内现有55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姿且各不相同的可深切进入了解发扬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文化,如朝鲜族的假面舞等歌舞文化,吃打糕冷面等朝鲜族饮食文化。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文化,如歌舞方面的蒙古族盅碗舞、筷子舞。运动齐射方面的蒙古族射箭、蒙古族鹿棋、蒙古族那达慕等一系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3建立吉林省旅游文化艺术体系3.1打造吉林省旅游文化IP经过梳理的过程,更加确信只有正确系统的梳理吉林省内的文化艺术种类,才能更好的建立吉林省内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缺少内涵、省内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布局混乱不系统的现象、加大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宣传范围,提高文化创意,打造省内旅游行业文化艺术IP,将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心放在文化艺术上。文化艺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通过提炼文化旅游内涵,找准定位,优化布局,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力才能促使核心品牌的产生。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艺术IP有利于提升城市价值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炼城市文化精华真髓,进行艺术创造,做到资源整合。打造属于吉林省独特的旅游符号。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从而快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辨识度,广聚人气助力城市旅游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打造城市旅游IP也存在一定难点,如省内旅游产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专业人才、市场化程度较低、省内文化艺术旅游产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低、对外交流较少,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吉祥物为例,“冰墩墩〞和“雪容融〞成为冬奥会期间置顶的热搜话题。两个简单的吉祥物形象成为了北京2022冬奥会标志和“代言人〞,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久上不下的热度,在国外也是“一墩难求〞。其中,这样成功的吉祥物形象背后,雪容融的设计原型作者,是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的95后学生。经过后期的整个设计团队助力,让雪容融走出了吉林省,走向了北京冬奥会,走出了国门。这就是很成功的推广,我省目前就需要将更多独属于我省的的文化艺术特色推广至全国。3.2突破疫情屏障、建立“网络〞文化艺术游近两年,我们国家的旅游业,乃至全球的旅游业都在疫情的大环境笼罩下产生了局限性,这也重重打击了旅游业的发展。要想突破疫情屏障,一是要仰仗国家对疫情的控制。二是要从自身进行突破,尝试建立多种通过“网络〞途径推广吉林省文化特色的。以“来自故宫的礼物〞故宫博物院淘宝官方网店为例,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推广至全国,使人们不用出门,也可以买到具有故宫特色的文旅产品,设计元素提取自故宫,且种类繁多,如饰品、家居、文具、彩妆、伴手礼等,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国家传统元素的魅力。结合吉林省自身文化历史,我们有伪满皇宫博物院,他不仅是文化艺术历史的呈现,也是揭露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见证,对吉林省乃是全国的大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教育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加大力度进行网络宣传。结合我省“长春之最〞,是中国汽车工业、中国轨道客车、电影、光学事业、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的摇篮,将呈现出更好的吉林风光。3.3确立文化艺术核心、建立核心项目对于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来说,践行全域旅游概念,将文化艺术作为省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打造属于吉林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旅游体系。提炼本地旅游资源内涵,确立文化艺术核心。明确各类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核心后,需要确立吉林省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发展路径。有利于未来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根据不同文化旅游资源选取不同发展路径。结合文化艺术,建立核心项目。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展示吉林风貌的过程,要向国内外游客们展示吉林省独特的魅力,具体表现出吉林省文化旅游的价值观念。在升级全域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率先应推广核心项目,为不同文化旅游资源贴上醒目标签。研究有利于对于红色文化之旅的空间布局有系统规划。将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等等做归纳,完善已有路线,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吉林省全域旅游产业升级需要要将重心放在文化上,文化是旅游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核心,通过总结地域文化内涵,找准定位创造强吸引力IP,优化旅游资源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促使核心品牌的诞生。经过研究可以开发文创产品,扩大宣传范围,文化创意的创新力在开发文创产品、扩大宣传范围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往往会为当地文化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酒拍卖合同范本
- 收购土地合同范本
- 保险行业销售居间合同模板
- 版权法在媒体行业的应用与报告制作技巧
- 2025-2030年中国牙胶尖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市场运行动态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滤网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知识付费时代下的高效内容运营策略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机油泵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晶振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4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
- 渔业行业智能化海洋牧场养殖方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债权法教学》课件
- 太傻天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