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小数数学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小数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本单元教学一位小数。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进行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全单元编写了四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三次“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和一篇“你知道吗”。通过第100页的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意义。这两道例题先引起学生的回忆: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2角是2/10元,然后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2/10元还可以写成0.2元。上面的一道例题写成零点几这样的小数,下面的一道例题写成几点几这样的小数。通过把十分之几写成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突出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改写出来的,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道例题之后,列举了以前学过的数1、2、3……以及0,指出它们都是整数。又列举了0.5、0.4……指出它们都是小数。引导学生在数的外部形态上认识小数,但这不是小数的本质意义,教学小数的意义不能局限在数中间有个小数点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想想做做”第1题把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先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第3题的图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涂色部分,再写出相应的小数。这两题都让学生从十分之几写出一位小数,学生能再次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想想做做”第5题在数轴上写相应的小数,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数。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分数,但学生在看数轴上的点写数时,都需要先想到相应的分数,又一次体会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例题从比较两种冷饮的价钱的实际问题引出比较0.8和0.5这两个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教材让学生应用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自己想办法进行。无论是转化成8角与5角再比较,还是转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较,都没有离开小数的意义。教材统筹安排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试一试”里比较零点几和几点几的大小,“想想做做”里还有比较两个几点几这样的小数的大小。教材不用文字语言总结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意图是通过大小比较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只要学生能联系小数意义进行思考,怎样想都可以。“想想做做”第1题要把9厘米、6厘米分别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最好能既写成分数,又写成小数,可以又一次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第4题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联系数轴上的点理解0.7、1.3、1.9和2.4这四个小数的意义。第二,比较数轴下面的三组小数的大小。第三,看一看这四个数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了算。教材没有把法则作为“规定”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这是“需要”,就“应该”这样算。例题计算0.5加0.7的和,先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5元和0.7元分别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竖式计算,应该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与“7”上下对齐,这样就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过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进1,也就是向小数点左边那一位上进1。学生理解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向小数减法迁移是很容易的。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基本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想想做做”第5题估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比1大还是比1小,是在能进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又促进对笔算的掌握。练习十是对全单元内容的回忆、整理与实际应用。第1~4题再现小数的意义,其中第4题要求略有提高。第5题练习计算,四组题里都含有加法与减法的比较。第6、7题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第8、9题中含有找规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7页例5,第68页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2.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2.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求什么?(给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1)学生尝试完成。(2)交流方法。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3)教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老师提示学生单位名称不要写错。2.练习。(1)摸摸课桌面的表面,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2)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课堂作业】1.完成第6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面积。2.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1)小组议一议:要求面积先做什么?怎样求面积?(2)学生先测量,再计算交流。(3)说一说: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公式长×宽求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4、5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名师教案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情景导入】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出示两个图形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3.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新课讲授】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2.发现规律。(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④思考讨论: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活动反馈。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3)抽象概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验证与拓展。(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课堂作业】1.选择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A.32平方分米B.32分米C.24平方分米(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A.100厘米B.40平方分米C.100平方厘米(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A.30平方分米B.3平方米C.3平方分米2.计算操场的面积。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学反思: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必能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只有通过实验,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就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也一步步得出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只是把学生的回答简单地加以总结,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面积的意义教学设计名师教案第1课时面积的意义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挂图、电教媒体【情景导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师:是指面积。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新课讲授】1.面积。(1)面积概念。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老师现在摸的是课本的什么?你能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吗?你们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大小)师:(出示多媒体)你能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吗?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3)概括面积的意义。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师总结,出示多媒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4)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课本封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指哪里?你能指一指吗?(电脑演示)师: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同学们注意区分。2.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说说谁的面积大。(出示多媒体)师:妈妈的手、宝宝的手,谁的手掌的面积大?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观察法)师:这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看不出来呀,有别的方法吗?(重叠法)师:这两个长方形观察和重叠都比较不出大小,这下可怎么办?(方格法:经历方格法的优化选择)(2)猜猜看。师:你认为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3)统一面积单位。教学教材第61页例2。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课堂作业】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注意:第二、三个图形有的不够一个正方形可以用三角形来拼成一个正方形。【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个分吧!(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学会反思)【课后作业】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1~4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1)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教学反思:这节课是让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产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教学中突出面积单位统一的好处,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第四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出计算公式。2.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2.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在上面的图中,有表演区和休息区,你知道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吗?生:不知道。师:我们有哪些办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生:用透明方格纸摆上去测量。师:除了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还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师出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二、新课探索探究一请你从中任选两到三个图形,想办法得到它们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师出示图片)师:上面有6个图形,请你从中选自己喜欢的两到三个图形,想办法得到它们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学生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填充表格。)师:(指图1的数据)这里的长5厘米你是怎样得到的?宽呢?面积呢?生:因为1cm2的边长是1cm,所以长是5cm宽是3cm师:观察我们记录的数据,你发现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口答:(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8cm,宽是4cm,这个长方形里含有多少个1c㎡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长9m,宽7m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你能运用刚才归纳的公式进行计算吗?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师:正方形的长和宽我们叫做什么?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关系是什么呢?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4、师:知道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用这些方法来计算表演区和休息区的面积。三、及时练习练习一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你希望老师提供哪些信息?1、师: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你希望老师提供哪些信息?师出示:长12米,宽3米边长6米学生列式计算。练习二1、出示:怎样才能算出这两张请柬各用去了多少纸呢?请你量一量,算一算.师:开运动会,就要邀请一些客人。小动物们设计了两种请柬。怎样才能算出这两张请柬各用去了多少纸呢?师:请你量一量,算一算.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课后习题课后作业1、一张彩色纸长15厘米,宽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练习册第50页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拼摆,测量和简单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由此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我来说,你选择,看用哪个单位测量比较合适?师:校园的操场用哪个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生:平方米。师:那你们的课桌桌面呢?生:平方分米。师:这根铅笔的长呢?生:厘米。师:这块橡皮的面积呢?生:平方厘米。师:老师发给大家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呢?生:平方厘米。二、新授热身活动小组汇报成果。学生上台摆。生1摆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因为它是由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生2摆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因为它是由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生3摆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因为它是由9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句子完整性)1师:也就是说要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其实就是要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生:是的。师:我脑子里有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那么它是由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生:1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师:我脑子里又有个长方形,它是由2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生: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师设计12平方厘米,18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师:老师发个大家的那个长方形的面积大概是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我们学具袋里有很多的小正方形,我们可以把这些小正方形摆上去,能摆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师:那我们就用他的办法来试一试吧。师说要求。学生合作。师收集代表作品。师出示1生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因为它有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师:你怎么知道是12个小正方形呢?生:因为一行有4个小正方形,有这样的3行,3*4=12.师出示2生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师:大家同意吗?你有什么问题?生3:我明明看见有6个正方形,怎么可以说是12平方厘米呢?生2解释:一行有4个小正方形,有这样的4行。2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是吗?师:我怎么看不到你的4行呢?生2解释:因为每行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等,我把它省略了。师:他把这个正方形简单化了,这个表示你的第二行和第1行一样,第三行也和第一行一样。也就是表示有几个4相加?生:4个5相加。师:他是想让我们加点推理和想象。师出示课件再次解释。师:那这样来看,哪种方法更简单?生:第二种。因为它既简单又快捷。师:数学的学习既要求真,又要求简。第一种方法做到求真,第二种方法不仅求真而且求简。看来数学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现在我来说,你来猜。请大家闭上你的小眼睛,现在有个长方形,它一行有6个小正方形,摆了4行,谁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24平方厘米,因为有4个6相加是24.师:还有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你猜猜它可能会怎样摆?生1:它可能会一行摆6个,摆这样的5行。生2:它可能会一行摆:5个,摆这样的6行。生3:它可能会一行摆:10个,摆这样的3行。生4:它可能会一行摆:15个,摆这样的2行。生5:它可能会一行摆30个,摆这样的1行。师:可能性还真不少,那答案到底是多少呢?师出示答案。师:虽然刚才有些同学没有猜对,但是你们的猜测是极为合理的。师:现在我们求一个图形的面积还需要把它都摆满吗?生:不需要。师:那更简单的更快捷的方法是什么?3生:只需摆出行数和每行的个数即可。师:是的,我们求一个图形的面积不需要把它都摆满了,只需要知道一行摆几个面积单位,能摆这样的几行。(板书)师:通过刚才的摆和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又和什么有关系呢?生:长和每行能摆几个面积单位相等,宽和能摆几行相等。师:那为什么长和每行能摆几个面积单位相等呢?师:我来问,你来想。6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生:6个。生一起来数。师: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生:1厘米。师:那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是不是正好摆了6个小正方形呢。师:长是6厘米能摆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长是7厘米呢?8厘米呢?100厘米呢?A厘米呢?师:那么宽呢?生:宽是1厘米,能摆这样的1行。宽是5厘米,能摆这样的5行。B厘米呢?师:我们要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还需要一个一个地摆吗?生:不需要。师:只需要知道什么?生:只需要知道长和宽即可。三、练习师出示长方形求面积。师:长方形从长12厘米变成8厘米,什么变了?生1:长变了。生2:面积变了。师:什么没变?生3: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没变。师:如果我让这个长方形的长继续变短,它会变成什么形状?4生:正方形。师:正方形还叫长和宽吗?生:叫边长。师:正方形的面积又等于什么?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师: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生:8*8=64。师:这几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师板书课题。师:数学的研究包括点,线,面,体。从点到线,从线到丰富多彩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看似毫无联系,如果我们能用另外的一种眼光来看的话,它们会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你遇到熟悉的平面图形,请说出它们的名字来。生看视频。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那么其他图形的面积又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又有什么关系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每行能摆几个摆出几行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乘边长

第一篇: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教案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衣服和裤子的图片教具。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同学们,早晨起床以后第一件事情要干什么?穿好衣服洗脸刷牙坐在那里吃好早餐,然后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第1页哎,穿衣服,吃饭,走路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里面的一个问题,叫搭配问题。(板书课题:搭配)二、民主导学1.任务呈现:例1图片。这些图片漂亮吗?大家先来观察一下这些衣服,一会儿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短袖,长袖,短裙,长裤,长裙。有一天早晨,李阳起床发现乱七八遭的这么多衣服,我今天该怎么穿呢?记住,如果只穿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叫一种穿法的话,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生猜。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咱们怎么办呢?(摆一摆)2.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袋中的衣服图片摆一摆,看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然后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如果你把长衣和谁搭配在一起,或者你把裙子和谁搭配在一起,把它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你喜欢什么方法你就记录下来。3.展示交流(1)学生在交流中探究,对比中感知有序。教师依次展示有遗漏的,正确的,有重复的。让学生观察有错误原因是出现了遗漏和重复。重点讲解6种的同学,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的,那它是第2页怎么样搭配的呢?读6种的搭配方案,体会有序。师再引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搭配,让学生体会先固定其中一种,再按顺序搭配。可以先固定上装,依次和下装进行搭配:也可以先固定下装,依次和上装进行搭配。(2)展示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师:很多同学都找到了6种搭配方案,可我发现同学们有好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师:同学们,一件复杂的事情可以用一个小小的图形来替代,而且表示的时候还进行了分类,既简洁又明确。看,我们帮李阳找到了6种不同的穿法呢!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课本102页做一做2.结果反馈。教师出示答案,集体订正答案。教学反思: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5件衣服有的同学找到了3种,4种,5种,7种,最后发现6种的是比较合适的,我们是按照什么方法找到6种的?第3页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数学广场-搭配▏沪教版数学广场——搭配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联系生活实际,能借助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地组合和搭配。2.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意识。3.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动手、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并学会合作、交流、倾听。重点: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搭配,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难点:在观察中体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衣服和裤子图片等。课堂评价观测点评价标准自评他评☆☆☆☆☆☆☆☆☆☆☆☆☆☆探究兴趣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通过观察能发现和运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能借助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地组合和搭配。在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能参与到搭配的探究学习中。☆☆☆☆☆☆☆☆☆☆交流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都能主动踊跃发言,清晰表达过程、算法、理由以及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有把握的问题我能举手发言,在全班面前表达。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我能表达。老师叫我,我才回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师:同学们这学期学过了一篇课文《田忌赛马》,他讲的是田忌和齐威王比赛的故事。生:知道。师:那谁来讲讲这个故事呢?生:讲故事《田忌赛马》师:田忌赛马中,除了这种方法之外,你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比法吗?生:说其他方法。师:那你们能找到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这其中蕴含了数学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找到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搭配。2、师:到底有几种搭配方案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验证你们的想法。生:动手操作。3、生板演。4、展示几种不同的方法。师小结:我们可以从齐威王的马考虑,也可以从田忌的马考虑,得到的结果一样。这几种方法中,只有三种可以赢齐威王的。5、我们可通过这种方法更为简洁看到结果。(师板演连线)二、巩固新知。1.情景引入1)师:本月的23日我们学校的乒乓选手就要比赛了,小队员们都积极的准备着。学校准备三种颜色的运动上衣和两种颜色的短裤。你们认为怎样穿才最有精神?2)生:发表自己的意见。3)师问: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示。我们来看一看。4)生:连线。5)小结:其实你们刚才所说的用上衣配短裤或者用短裤配上衣,只要做到有序的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方法都找出来。2.师:午饭的时间到了,队员们纷纷来到食堂。啊,今天食堂为他们准备了十分丰富的饭菜。出示:两荤四素。师:如果每人只能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那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学生练习,汇报交流(得到:2×4=84×2=8)媒体演示验证。师:恩,我们只有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3.现在又加了一个素菜,那一共那一共有几个不同的搭配方式呢?老师没图片又没实物,你们能一下算出来吗?师小结:我们可以采用乘法更简洁。二.课堂巩固1.运动员还得配上鞋子,现在有两种款式的鞋子,请你们想想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师:遇到三种物品进行搭配时,我们可以两个物体进行搭配,在与第三个物体进行搭配。2.师:吃完午饭,稍作休息,队员们准备从学校出发前往体育场进行比赛,让我们看看学校到体育场的路线图吧。你们有什么发现吗?(1)选择①②③④ab学校少年宫体育场生:从学校到体育场一定要经过少年宫。问:从学校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那你会选那条路走呢?为什么?3.六一国际儿童节小明去肯德基选餐,想一想小明要选主食、饮料和点心各一份,小明可以有几种选法?()A9B22C24D2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都也存在着搭配的学问。3.现在老师希望更多的同学参加足球比赛,要准备24种不同的搭配方式,你认为要准备几种不同的上衣和裤子。讨论:要想24有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三.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篇:2014沪教版数学三下《数学广场——搭配》word教案.doc数学广场——搭配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上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4页的内容。本部分内容既是对二年级所学的“列表枚举”中有序思维与全面思考的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三年级上学期小复习所涉及的路线搭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教材围绕“搭配”这个主题,选用了搭配服装、搭配午餐等生活事件,由易到难,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充分读懂教材的前提下,我将教材中“配衣服”“配菜”两个素材,进行了整合改编,创设了“儿童节活动计划”这一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理解搭配的方法,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节课分为四部分。在情境中引入——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应用——在总结中提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借助画图、连线等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组合搭配。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经历探索生活中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提高合理有序思考的能力,养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借助画图等方法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等方法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乘法等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在教学中,我切实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活动安排”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搭配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准备用具:服装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有预设的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上课前袁老师先给我们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练习纸。发好请反过来压在书下面(随意分发)2.有小朋友有些着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你们能给老师一个办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吗?4.小结:一组组、一行行就会有顺序,所以我们要(有序思考)5.揭题:今天我们就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来学习两类事物的搭配。(出示板书)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看到搭配,你想到什么?(预设)生:衣服、路线、饮食、颜色„„.师:我们小朋友想到这么多搭配,老师刚好有几个搭配有关的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师: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组织学生去舞蹈比赛,让袁老师负责安排舞蹈队小朋友的服装、饮食、行程及奖品。(一)服装搭配1.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师:袁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件衣服款式,要选出其中最漂亮的一套。出示:红上衣、黄上衣、绿上衣白裙子、蓝裙子师:一套是指什么?师:你们猜一猜,一共有几种搭配?师:到底有多少种搭配呢?请你认为的搭配方案记录在活动一上。2.交流讨论,强调“有序”师:谁愿意上来交流?把你搭配的方案大声说一下。还有其它不同的搭配吗?来交流一下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他这种方法好?好在哪里?师:你们选选看,哪套衣服搭配起来最漂亮?师:谢谢同学们,袁老师决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选定这套衣服。3.小结:刚才我们用3件上衣与两条裙子搭配,共有6种搭配。板书(326)(二)午餐搭配1.呈现情境问题:解决了服装问题,接下来袁老师要思考他们的午餐问题,食堂阿姨给出当天食堂的菜单,你们请看。有炸鸡腿、大排、红烧茄子、咖喱土豆、炒青菜、炒豆角食堂阿姨说:每人只能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请同学们猜一猜共有几种搭配?2.探索多样记录方法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搭配方案记录下来,有困难吗?师:你准备用哪种记录方法?师:有同学完成了,同桌先交流一下,推荐一个最好的同学上来交流。师:还有什么方法吗?请你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的?3小结:我们可以用炸鸡腿分别搭配4种素菜,用大排去配4种素菜,一共8种搭配。板书(248)4.延伸,渗透计算方法师:如果增加1种素菜,现在有几种搭配?(10)师:增加了哪两种?师:如果食堂再增加1种素菜,共有几种搭配?增加了哪几种搭配?师:如果食堂再增加1种荤菜1种素菜,现在有几种荤菜?几种素菜?现在有几种搭配?增加了哪几种搭配?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2乘3等于6„„..这两种食物可以相乘师:也就是说两件上衣与三条裙子有6中搭配,两件上衣与四条裙子有8张搭配。补充板书(三)路线搭配1.引出情景问题袁老师当天要先带他们去到活动中心比赛,再到儿童乐园玩。你在这个图上发现了什么?(路线)从学校到活动中心有三条路线,从活动中心到儿童乐园有四条路线,他们从学校到儿童乐园共有几条线路可走?(12)2.抽象符号策略师:哪12条?请同学说说看?预设生:不好说清楚,给路取个名字?A、B、C与1.2.3.4师:嗯。这样说起来就简单多了。师:把路线分别写在活动三上面。师:除了用字母和数学代替以画图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生:连线,我先用1与1、2、3、4搭配,后用B„3.小结: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学过的字母或数字来代表一些事物三、思维拓展、解决问题1.“密码锁”中的数学知识。师:袁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节日礼物—密码本:密码只由两个数组成,袁老师把1把其中一本密码弄乱了,现在打不开,你能帮袁老师想办法吗?这个密码可能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你们能独立写出所有可能的密码吗?2.学生汇报。出示有遗漏小组的答案。师:我们来看看这一小组漏掉密码呢?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遗漏呢?(要像刚才那个小朋友那样说的,先确定十位上的一个数字,然后与个位上的每一个数字进行搭配,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袁老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谢谢你们,袁老师想和每位小朋友握一下手表示感谢,你们说袁老师要握手多少次?2.师:大家说得不错,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3.师:这节课,你们帮了袁老师的忙,还学到这么有趣的数学知识,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能探索数学中更多的奥秘。五、板书搭配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3=62×4=82×5=103×4=12

第四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9课旋转的短线课题名称:第10课用短线组成的画课题名称:第11课我学大师画头像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第12课迷人的细节课题名称:第13课我眼中的静物课题名称:第14课写生身边的人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课题名称:第15课水墨游戏课题名称:第16课瓶子里的花课题名称:第17课我画的树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课题名称:第18课我学做蜡染课题名称:第19课我的蜡染花布课题名称:第20课装饰我的家单元主题:第八单元我用电脑来裁剪课题名称:第21课剪影小动物课题名称:第22课漂亮的风景画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知识要素色彩搭配、材料选择技能要求: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各种材料,发现许多物品都能利用实践与创造:用纸花和各种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欣赏与评议:学习欣赏的方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了解简单的设计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构图(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展示,欣赏范作。2.了解花的各种制作方法及各种物品的利用。3.制作展示,通过制作了解方法。4.学生尝试制作。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色彩的搭配。二.发现与尝试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感受。2.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纸花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简单的版面设计。三.创造与辅导1.用展示的方法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2.比较不同材料装饰的不同感受。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4.尝试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纸花进行装饰。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先组内,后组外进行。3.教师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4.同学之间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自信心。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知识要素色彩搭配、材料选择技能要求:学习装饰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实践与创造:装饰通讯录,学会装饰自己身边的小物品。欣赏与评议:基本掌握色彩搭配规律,设计有创意。教学重点装饰通讯录教学难点装饰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尝试1.教师出示通讯录,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学生制作。3.教师出示已装饰的通讯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学生尝试制作。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二.分析与感受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制作方法。2.教师归纳同学的意见,引导制作的要点:字与画面的关系,色彩的搭配。三.创造与指导1.展示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加以改进。2.比较字的文职不同的画面感受。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4.尝试探索应运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画面进行装饰。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创意,还有哪些不足。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3.教育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知识要素浅浮雕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求:画、刻、剪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乐趣,了解画像砖的故事。实践与创造:在多种方法的制作中,发挥创造性。欣赏与评议: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并能评议。教学重点设计剪影的造型教学难点造型简练,概括,清晰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出示红砖(六面体),说说其特征。2.分析比较不同:现在的青砖,红砖和画像砖相比较。3.介绍画像砖的用途:用于墓室壁画中。4.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你喜欢哪一种?二.发现与感受1.观察画像砖造型的特点:(泥板上有图案,有些还有框。有阴文,阳文)2.学习课本中的制作方法。3.引导学生发现装饰方法:泥工的制作鉴于纸板画的制作方法。三.尝试创作1.互相交流设计的造型。2.尝试设计新造型来装饰画像砖:可设计成卡通人物或动物,要有故事内容。3.以同一内容自成小组:①涉猎;②宴乐;③种秧;④动物。四.展示与评价1.小组交流制作经验。2.班内将故事交流以。3.多媒体介绍画像砖中的故事。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知识要素了解器物的造型技能要求:练习团、捏、压、搓、窝、接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各种器物的造型都与它的功能有关系。实践与创造:在基本操作中,能发挥独创性。欣赏与评议: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谈谈制作的得失。教学重点抓住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动脑解决操作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想象1.媒体创设情景,欣赏:展示“小小博物馆”。分: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斜射功能根据兴趣点击相关内容。2.引导学生认识器形的功能与外姓的设计的同意:如分析“”,它是饮酒器。外型较小,便于拿在于手,口上两个突起物,是为了温酒加热。二.分析与感受1.小组讨论:比较古今酒器(从造型装饰这两方面分析):更简。2.交流感受:说说你喜欢哪种器物,为什么?三.制作与知道1.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先做大的造型后添加小的饰物)。2.教师岩石不同的制作方法①整体塑造②拼接3.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尝试。四.欣赏与讨论1.学生自评,介绍制作的器物特点,及制作工艺。2.场景表演:古人生日宴请是,喝酒,舞乐或习武狩猎的场景。3.教师总评:从制作,表演来评。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知识要素认识鼎的不同纹样技能要求:综合运用学过技法装饰美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铜鼎气派发现圆鼎三个脚方鼎四个脚。实践与创造:设计与鼎相适合的纹样与造型。欣赏与评议:交流构思,谈制作体会,展现作品。教学重点鼎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鼎脚的连接教学过程一.认识与欣赏1.导入:多媒体展现上海博物馆风貌。说说这一建筑的外型特征:圆顶方体,有两耳,有花纹,造型凝重稳定。2.以成语或有典故的词介绍鼎的用途:(三足鼎立,问鼎,鼎甲鼎元)青铜鼎便被作为权利和富贵尊卑的标志,而最初只是用来煮肉的锅3.欣赏后,小组讨论鼎的不同外型:(圆形三足二耳,方型四足二耳,有些有盖。)二.分析与感受1.观察认识不同的纹样:①兽面纹样(饕餮纹),环行纹,水波纹,云雷纹。②介绍饕餮纹:怪兽,夸张变形后的纹样。2.装饰位置:鼎身,器物的盖,耳等部位,附加了立体动物形装饰。3.小组讨论纹样的组合方法(疏密结合):①以兽面纹为主,云雷纹等烘托点缀。②以各种不同的纹样有规律地进行排列。4.学生思考后浇漓设计的纹样,引导学生有创新(提示:可古今结合,设计卡通图案)。三.制作与指导1.看教材提示的制作步骤,尝试制作。引导学生有创新的制作方法。如图形的鼎身:①在实心的球中挖出来②薄泥围成后加底。2.交流器行制作体会,着重交流方型鼎身的制作和脚的连接。3.纹样装饰方法:贴,刻,压印(找表面有肌理的材料)。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各组的成果,互相欣赏。2.学生互评3.学生交流对古代艺术的认识(从纹样特点,制作工艺)。从中学到了什么?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知识要素了解版画并尝试制作技能要求:学习版画的制版与印制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了解版画的技法,体验其中的乐趣。实践与创造:运用吹塑纸制作版画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感受教学重点掌握纸版的制作技能教学难点版画的印制教学过程一.欣赏1.引起兴趣:教育引导学舌功能欣赏一些版画,并让学生猜一猜是怎样做成的?2.了解冷画与版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3.版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讲解。二.制作与创作1.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观察教师操作后的感受。2.老师着重讲操作过程:①在吹塑纸上用圆珠笔画出图案(线条有疏密变化);②滚上油墨;③覆上纸轻轻压印(可连续印好多张)。3.学生尝试吹塑纸版画的制作。4.内容可以自选或创作。三.评价与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意。2.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看法。3.评选最佳作品。4.教师点评。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知识要素学习版画掌握不同的版画印制方法技能要求:学习版画的制版与印刷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不同绘画的印画,制版的独特魅力。实践与创造:创作一张纸版画作品。欣赏与评议: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有个正确的评价。教学重点掌握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纸版画的印制方法教学过程一.赏析与知识渗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版画作品。2.讨论:吹塑纸版画与纸版画有何不同。3.介绍纸版画的几种技法①拼贴法;②分割法;③刻纸法;④刻浅法;⑤擦纸法;⑥揭纸法;⑦贴纸法;⑧漏印法。二.实践操作1.教师着重岩石一种纸版画制作过程。①画草稿,复印出形象的各个部分;②剪下个零件部件;③分别粘贴,组合好,用手压实;④滚墨,覆纸磨印;⑤完成。2.辅导学生尝试制版,印刷的过程操作。三.赏析与评价1.展示所有学生的版画。2.相互欣赏版画。3.相互评价版画。①内容;②印制是否清晰;③图画是否美观。4.教师最后对作业情况做一个总结。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知识要素了解藏书票的常识及制作方法技能要求:剪、贴、印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运用书票交流,学会与人交流实践与创造: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藏书票欣赏与评议:学会欣赏书票作品,并能正确评价教学重点做一张藏书票,并多印份数教学难点漏版画的操作技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示套印手法,请学生猜一猜其中的奥妙。2.教师出示12张漏张藏书票,引导学生欣赏。3.教师出示12张孔版。教师:请看教师手中的一些带孔的纸版,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美丽的图。4.把它们一一印制出来?5.请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这幅图是怎么印制的?二.了解书票常识1.介绍藏书票的知识藏书票是一种小型版画,是藏书的附属物,和中国的藏书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起源于德国,后传入英国,法国等,约在本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2.介绍书票的特点及功能①书票须有票主的姓名,创号②须有EXLIBRIS作标记③书票小型多样,对藏书票起美化装饰作用④书票也可以用来收藏和交流三.设计与制作1.演示制版,印制:①设计图稿并上色;②拷贝,分版(一个颜色的图形分一块,并把这一颜色的图形拷贝在版上);③刻,剪;④印制。2.学生尝试制版,印制,教师巡回辅导。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①学生互评;②老师总的评价。2.评价标准:①图,字设计美,有新意;②颜色搭配适当;③印制清晰,干净。3.学生作品互相交流。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9课旋转的短线知识要素学习梵高作品笔触运用技能要求:用旋转线表达画面天空与大地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表达实践与创造:创造出与大师不同的画面与色彩感欣赏与评议: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有不同之处教学重点短线在画面中运用和排列教学难点线组织的方向性教学过程一.认识与欣赏1.出示大师的头像。认识这位后印象画派的绘画大师。2.欣赏凡高的风景画。3.出示并认识凡高的《星月夜》。二.分析与感受1.欣赏凡高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分析并解读凡高的《星月夜》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大师用什么方法来做画,这种方法是画面产生什么独特的效果?天空,大地像什么?三.指导与实践1.用多媒体展示短线有规律围绕物体的排列方法。2.比较其他有规律排列的线在画面上带来的感觉,讲讲与凡高画面上的旋转,流动的断弦不同。3.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4.对《星月夜》进行临摹,变化。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生互评。结合大师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讲讲自己做喜欢的作品。3.教师总评。让学生知道大师并非高高在上。我们也能像大师一样画。是学生有作品感和成就感。表扬有创新的学生。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10课用短线组成的画知识要素用长短线组成画面形体技能要求:运用剪、贴、绕、围、排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大师作品中线,色彩的情感表达。实践与创造:运用与大师不同的绘画工具表达大师的作品。欣赏与评议: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有不同之处。教学重点用长短的线组织块面教学难点线的各种排列方法教学过程一.认识与欣赏1.实物投影展示凡高是有代表性的作品《星空下的行路人》。2.学生试分析作品风格,用笔特点及色彩感觉。二.分析与感受1.探究如何用与大师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与大师相同的题材。2.探究如何把大师作品上的用线特点用于自己与大师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三.指导与实践1.指导用线来组织不同块面的方法。2.探讨长短线在不同块面中的运用。3.用绒线作画的方法和步骤。4.学生尝试制作,题材自由选择。5.装裱自己作品,可配上框子:也可裱在黑卡纸上,在四周进行装饰。四.展示与评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①讲讲这些作品可以放在哪里进行装饰。②绒线还可以制作其他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图例)③大使作品除了绒线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表现它不同的感觉吗?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11课我学大师画头像知识要素用疏密不同的线技能要求:学习梵高画人物像的特点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大师用线画人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实践与创造:用大师表达人物的方法,写生身边的人欣赏与评议:写生人物很有意思,不用画的很像教学重点写生人物,用疏密的线来表现人物特征教学难点线疏与密的组织,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尝试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表现一个同学。2.用实物投影展示凡高的人物作品,学生进行欣赏。二.体验与分析1.比较:自己画人物的方法和大师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不同。2.归纳总结:大师画人物的风格。三.写生与辅导1.简概学生人物的要领:抓住特征加以夸张,注意细节的描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2.用线表现人物的方法:疏密要得当,脸部可用极短的线画的密些;衣服可用略长的线画疏。3.学生写生同学或照镜子写生自己。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生互评。结合大师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作品。3.教师总评。我们也能用大师的方法来画画。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表扬大胆表现人物,色彩夸张的学生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第12课迷人的细节知识要素用疏密粗细不同点、线、面表达形式美技能要求:学习点、线、面的组织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观察发现植物局部的纹理实践与创造:从描绘中体验自然中形式美感欣赏与评议:通过相互交流学会体验表达画面中线条美教学重点观察到植物的纹理教学难点用线条组织黑,白,灰,点,线,面,组织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尝试1.欣赏以前植物写生的作品。2.同放大镜观察今天上课植物的局部。二.分析与感受1.发现植物细部的纹理,并谈谈感受。2.通过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植物根,茎,叶的细部,发现自然中美丽的纹理。三.创作与评论1.用线条组织黑,白,灰,以及用点,线,面组织画面。2.把自然中美丽的纹理画下来。3.认识欣赏形式美感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在观察时的内心感受。2.小组互评,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发现优点。3.教师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加学生自信。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第13课我眼中的静物知识要素认识圆口的透视变化技能要求:以线、色彩表现圆形物体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写生乐趣,发现透视现象实践与创造:观察并表现静物欣赏与评议:欣赏并交流作品,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理解圆口的透视变化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作画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尝试1.学生交流圆形瓶子的质地,外型特征,结构。2.尝试写生一个瓶子。3.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抓住特征形象要概括。二.分析与体验1.教师出示不同角度写生的同一个瓶子,学生思考产生的原因。2.引导学生认识多种角度圆口的透视变化(平视,俯视,仰视)。三.写生与指导1.展示一组静物,说说特征及相互的关系。2.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的写生方法。3.尝试涂色。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全班作品,学生互评。2.说说感受和体会。3.欣赏画家的作品,比较和分析,提高自信心。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第14课写生身边的人知识要素体验头、肩、手之间关系技能要求:以线表现人物和动物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线条的形式美和韵律美实践与创造:通过写生,增加线条的表达能力欣赏与评议:互相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和失败教学重点手臂及衣纹的表现教学难点观察与写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多媒体出示人物局部(手臂),说说衣纹特征2.尝试写生3.以线的表现来点评作业二.观察与分析1.猜他(她)的性别,在干什么?2.多媒体展示其他部位3.出示不同动态的人物,讨论头肩手之间的关系三.写生与指导1.观察写生人物的特征2.写生步骤按可按学生的意愿3.教师在巡视中引导观察四.展示与评价1.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2.交流,欣赏,互评3.教师总评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课题名称:第15课水墨游戏知识要素了解水墨表现线的方法技能要求:学习中锋、侧锋用笔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水墨画线所带来的形式美和韵律美实践与创造:突破传统的水墨画方法成为有趣的艺术品欣赏与评议:陶罐的花纹有深有浅线的形式也不同教学重点探究水墨画方法表现线的粗细,浓淡。用完成的作业剪陶罐教学难点不同粗细,浓淡的线的对比与搭配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尝试1.生活中,线的形式很多。学生讨论解答,教师归纳。2.导入这节课尝试的新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宣纸。二.观察与发现1.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探究:①怎样才能让线有粗细;②怎样才能让线有浓淡。2.教师小结归纳。三.绘画与辅导1.随意练习的线条,我们可以如何处理呢?——剪成——器皿。2.运用:截取线条组合的排列美观的部分,画上一器皿的外型并剪下。3.装裱作品。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①自评;②互评;③师评(从线条的面貌,形式及器皿造型的新颖性等方面来讲)。2.拓展:讲讲这些线条还可以用语生活中哪些物品上。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课题名称:第16课瓶子里的花知识要素了解瓶的形式与花组合技能要求:运用不同浓淡的墨来表现花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一束花陪上独特的花瓶更美丽实践与创造:突破传统水墨工具,材料来表现花卉欣赏与评议:浓墨淡彩枝儿有疏密花儿有多样,才美观教学重点花与瓶线条上的疏密组合教学难点花与瓶的组合关系教学过程一.尝试与讨论1.尝试用水墨画一瓶花。2.展示作业,提出不足。3.提出:怎样才能使一瓶花具有美感(学生讨论)?二.感受与分析1.实物投影,展示花瓶的组合(学生讨论):①高而窄的瓶可配怎样的花?②矮而宽的瓶可陪怎样的花?2.教师总结。三.创作与指导1.探讨花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法。2.花瓶的水墨表现:浓淡墨相结合。可以用大块的墨也可以以各种线为主进行装饰。3.画一瓶你喜欢的花。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自己的作品。2.感受花卉的美感,讲讲喜欢哪幅作品的原因。3.师总结。实物投影欣赏大师的花卉作品。比一比,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课题名称:第17课我画的树知识要素了解树结构和枝叶穿插技能要求:用大块墨来表现成片的树叶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树的枝干相互穿插,树的千变万化实践与创造:了解树干,枝条,叶的不同特征,进行创作欣赏与评议:大胆自由的来表现树原来并不那么难教学重点浓淡墨,中侧锋相结合表现树教学难点树干与树干的组合教学过程一.启发与尝试1.学生直接用水笔画一棵想象中的树。2.教师讲评。二.观察与分析1.观察窗外的树(或实物投影中的树)①分析树的结构;②观察讨论树枝的相互穿插关系。2.讲讲不同的树。树叶的不同特征。三.讨论与实践1.讨论用水墨来表现树的方法。2.讨论怎样表现一前一后的树。3.尝试用水墨画一棵或一片树。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自己的作品。2.讲讲自己喜欢哪幅作品。3.教师总结。4.讲讲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课题名称:第18课我学做蜡染知识要素体验蜡染制作的乐趣技能要求:用油画棒直接在宣纸上绘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装饰画的美,发现蜡染工艺的奥秘实践与创造:以粗犷简洁的线条,创造出美丽的画面欣赏与评议:欣赏评价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作品作业要求教学重点线条的粗细,上蜡的力度,底色的搭配教学难点上蜡时力度要适中教学过程一.演示与发现1.给学生展示一幅蜡染作品,出示制作工具油画棒,水彩色,宣纸,让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制成的?2.演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可以以色彩丰富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讨论,交流,主动发现蜡染制作中水油相斥的原理。二.欣赏与尝试1.向学生展示色彩丰富,富有童趣,图案简洁的蜡染作品。2.学生讨论交流作品中如何搭配图案与背景的色彩,如浅色的图案搭配深底色,深色图案搭配浅底色,或色彩略亮鲜艳的底色。3.学生尝试彩色蜡染制作,体验水油相斥原理,用滴染的方法上背景色。三.构思与创作1.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图案,要求以较为粗犷的点,线,面来绘制图案,如一些线条简洁的动物,花卉,以及富有童趣的图案。2.上蜡过程中,注意上蜡均匀,力度适中,以免划破宣纸。3.追求丰富的色彩效果。四.展示与交流1.从四个方面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①色彩搭配;②图案的生动性;③蜡这是否均匀;④整体的视觉效果。2.说说蜡染制作的体会和感受。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课题名称:第19课我的蜡染花布知识要素体验民间蜡染的美技能要求:掌握正确的上蜡技巧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蜡染制作的乐趣,发现民族工艺美实践与创造:以纸蜡染的方式创作一幅装饰画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经验教学重点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装饰蜡染画面教学难点民族图案设计教学过程一.欣赏与交流1.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民间蜡染工艺制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古老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2.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民间蜡染,与上一课的彩色蜡染的不同之处,讨论并交流各自意见。3.具有民族风情的图案,呈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二.表现与构思1.讨论什么图案比较适合民间蜡染:花卉,花鸟,古代或民族的人物形象,象征吉祥的动物(鱼,牛,龙等)。2.这些图案用蜡染方式表现时,尽量以简洁为宜,如剪影,剪纸的形式。3.上底色时,可用刷染的方法。三.制作与辅导1.要求学生以传统蜡染的蓝白色表现,整体效果有民族风味。2.用铅笔打稿,线条要流畅,肯定,少涂改。3.上蜡时要均匀,可以稍微厚一些,边缘要光滑,力度要适中,不要划破宣纸。4.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及时加以巡视辅导。四.欣赏与讨论1.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蜡染花布,评出谁的花布最美丽。2.讨论交流蜡染制作的心得和经验。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课题名称:第20课装饰我的家知识要素根据材料特点设计造型技能要求:掌握剪、贴、画、刻等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创作乐趣发现废旧物是制作的好材料实践与创造: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装饰物欣赏与评议:感受作品美,从造型,色彩等进行评价教学重点装饰物的设计教学难点巧妙运用材料教学过程一.欣赏与引导1.欣赏装饰物的图片以及居室录象资料。2.引导学生分析美丽的装饰物在居室里起的作用。3.揭示课题,明确制作要求。二.观察与认识1.展示用废旧材料加工制作的装饰物。2.讨论这些装饰物分别用了什么材料制作,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特性。3.材料的加工:如彩纸可以剪,撕,刻,贴;玻璃瓶子可以画,贴,各种纸盒,罐子可以粘贴,附加一些小的装饰品。三.表现与创作1.根据材料的特性,以及自己的喜好设计作品,在心目有一个创意计划。2.确定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