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其他外科疾病第一节 冻疮冻疮是指人体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相当于西医的冻伤。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则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持征。[病因病机]冬令时节或寒冷潮湿环境,加之平素气血虚弱,或因饥饿,或因病后,或因静坐少动,寒邪侵袭过久,耗伤阳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而成冻疮,重则肌肤腐烂。此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也可致气血瘀滞腐烂成疮。若寒邪太重,耗伤阳气太过,则可因阳气耗竭而亡。[诊断]局部性冻疮,主要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边缘掀红,中央青紫,自觉灼痛,麻木,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重者则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皮肤淡白或暗红,或转紫色,疼痛剧烈,或感觉消失,局部出现暗红色血疱,血疱破溃后渗流脓血水,收口缓慢,常需1—2个月或更长时间。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度。工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瘙痒。Ⅱ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先出现红肿,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局部感觉迟钝,疼痛较剧烈。Ⅲ度(坏死性冻疮):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疱,肢体活动受限,病变部位变紫黑色,周围水肿,疼痛明显,约7天后出现干性坏疽,患部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约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如感染毒邪可变为湿性坏疽。全身可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甚至出现内陷证。全身性冻疮者,初起出现寒战,继则感觉迟钝,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幻觉,嗜睡,不省人事,体温逐渐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变浅,脉搏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鉴别诊断]一、类丹毒多见于肉类和渔业的工人, 在手指或手背出现深红色的片状红肿,痒痛相兼,但有游走性,一般 2周左右自行消退,不溃烂。二、多形红斑多发生在手足背面、手掌、足底和面部,皮损为红斑、水疱,典型的虹膜状红斑,常伴发热、关节痛等症。[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寒凝血瘀证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紫暗,感觉迟钝或消失 ;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则形寒肢冷,皮色苍白 ;寒性凝滞,气血瘀滞则继而出现皮色红肿紫暗 ;气血瘀滞,不能荣于肌肤则痛、痒、麻木相兼,甚则全无感觉 ;舌淡苔白、脉弦细为寒邪入侵之象。治法: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味。(二)寒盛阳衰证寒战,四肢厥冷,倦怠,嗜睡,呼吸微弱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辨证分析:寒邪入侵,耗伤阳气,邪正交争则寒战 ;阳气衰微则倦怠嗜睡,呼吸微弱;阳气不能温养则四肢厥冷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为寒盛阳衰之象。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脉。方药:四逆加人参汤。(三)瘀滞化热证患处暗红肿胀,甚则灼茹腐溃,脓水淋漓;恶寒,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分析:寒邪入侵,气血瘀滞,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伤津液则口干;热胜肉腐则红肿腐溃,脓水淋漓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邪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药: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等。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等。二、外治法(一)Ⅰ、Ⅱ度冻疮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冻伤膏涂敷患处,每天次,外包敷料。有较大水疱者宜抽出疱内液体后再涂上述药物。 局部染毒糜烂或溃疡时,宜用红油膏或黄连素软膏外涂,每天 1次: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 30g,共煎,先熏后浸泡,每日 2次。或红灵酒轻柔按摩冻疮未破溃的部位。(二)Ⅲ度冻疮用 7596酒精或新沽尔灭消毒患处周围皮肤,抽吸疱内液体,再以红油膏纱布包扎保暖。溃烂时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1次。如坏死组织溶解时,宜进行清创术。当腐肉脱尽时宜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其他疗法]严重全身性冻伤患者,应采取急救措施,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冰冷潮湿的衣服鞋袜,给予热饮料、热茶、温酒等。;:根据病情可行人工呼吸、给氧和抗休克治疗。对冻僵患者要进行快速复温,宜将患者浸放在38Y2—42℃温水中20分钟或更长时间,一直到指(趾)甲床出现潮红、神志清楚舌10分钟左右,移出擦干并继续保温。宜配合静脉给葡萄糖液等,所输液体温度以25℃一32℃为宜,以补充糖、电解质。严禁用雪搓、火烤及冷水浴。[预防与调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冷水洗足,或冬泳。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宜注意肢体保暖、干燥。对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应予保护,鞋袜不宜过紧。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受冻后不宜立即着热或烘烤,以防溃烂成疮。[结语]冻疮是人体受寒邪侵袭,气血瘀滞所致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相当于西医的冻伤。根据冻伤的部位不同分为全身性冻伤和局部性冻疮。全身性冻伤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亡阳气绝为主证;局部性冻疮以局部麻木、痒痛、肿胀,甚则水疱溃烂为主证。寒凝血瘀证,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寒盛阳衰证,治宜回阳救逆、温通血脉,方用四逆加人参汤;瘀滞化热证,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局部性冻疮宜配合外治疗法,全身性冻疮宜采取全身救治。第二节 水火烫伤水火烫伤是指因热力(火焰、灼热气体、液体、固体)、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及电而引起的损伤,西医称为烧伤。早在晋代 (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烫火灼伤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和“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的记载。烫伤后轻则局部红斑,次则水疱,重则皮肉焦黑或筋骨外露,损及脏腑。[病因病机]由于强热作用于人体,热毒人侵,气血瘀滞,轻者皮肉腐烂,重者热毒炽盛,伤及体内阴液,或热毒内攻脏腑,以致脏腑失和,阴阳失调。[诊断]本病的诊断,实际是对烧伤后伤情作一个较准确的判断的过程,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好坏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烧伤后伤情的严重程度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有密切关系,另外与烧伤的部位、患者年龄、体质、烧伤的原因及是否有并发症等亦有关。一、烧伤面积估计(一)中国九分法此法将成人体表面积分为 11个9等份。其中,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个9%(即18%),躯干前后(各占13%)及会阴(占1%)为3个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个9%+1%(46%)。(见表14-1)表14-1中国九分法(二)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占其体表面积的 1%。此法计算简便,常用于小面积或散在的烧伤面积估算。(三)小儿烧伤面积估算法 在各个不同年龄期的婴儿和儿童,身体各部体表百分比亦不同。其特点是头大肢小,年龄越小,头部相对面积越大,而下肢体表面积越小,其他部位相对体表面积与成人大致相同,计算公式如下:头面甄=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二、烧伤深度估计烧伤深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工度、Ⅱ度 (又分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三、伤情分类(一)轻度烧伤 总面积在10%(儿童5%)以下的Ⅱ度烧伤。(二)中度烧伤 总面积在11%一30%(儿童6%一15%)之间的Ⅱ度烧伤,或10%(儿童5%)以下的Ⅲ度烧伤。(三)重度烧伤 总面积在31%一50%或Ⅲ度烧伤在11%一20%(小儿总面积在15%一25%或Ⅲ度在5%一10%之间的烧伤)。如果烧伤面积未达到此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属重度烧伤: ①全身情况较差或已休克;②合并其他严重创伤或化学中毒 ;③重度呼吸道烧伤 ;④头、面、颈、手、会阴部烧伤。(四)严重烧伤 总面积在51%一80%(儿童26%一4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1%一25%(儿童10%一23%)之间。(五)特重烧伤总面积在肋%以上(儿童4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超过50%(儿童25%)者。[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火热伤津 发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数。辨证分析:火热毒邪侵袭人体,耗伤津液,故发热,口干欲饮 ;火热内盛,肠道津液亏耗,则大便秘结;热移小肠,则小便短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数皆为热邪内侵之象。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增液汤加减。(二)阴伤阳脱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息低促,自汗肢冷,体温反低,嗜睡,甚则神志恍惚 ;舌质红绛或紫暗,无苔,脉细欲绝。辨证分析:火毒伤津太过,阴损及阳,阳虚则温运失司,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息低促,体温反低,嗜睡 ;阴阳离决,则神志恍惚;阳虚不固,则白汗;舌红绛或紫暗、无苔、脉细欲绝为阴阳两虚,阴损及阳之象。治法:回阳救逆,养阴生津。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呋。(三)火毒内陷壮热烦渴或高热神昏,躁动不安,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脉细数。辨证分析:火毒炽盛,正不胜邪,火毒深人营血,内陷心包,故高热神昏,躁动不安,火毒伤阴,则壮热烦渴,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脉细数为热毒伤阴之象。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方药:清营汤加减。(四)气血两虚低热或不发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创面肉芽色淡,难以愈合;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分析:烧伤后期,热毒渐退,气血亦伤,故低热或不发热;正气亏虚,则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气血两虚,失于荣养,则面色少华,创面色淡,久不愈合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五)脾胃虚弱病程日久,创面难以愈合,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腰腹胀满,或呕吐腹泻,面色少华,形体消瘦 ;舌淡,苔白腻,脉弱。辨证分析:病程日久,正气大伤,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或呕吐腹泻;脾胃虚弱,化生乏源,气血不足,则创面难愈,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腻、脉弱为脾胃两虚之象。治法:健脾和胃。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二、外治法创面是一系列并发症的根源,创面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疾病的病情演变过程和创面愈合情况,故必须保持创面清洁以预防和控制感染。Ⅱ度创面争取痂下愈合,减少疤痕形成。Ⅲ度创面,早期保持焦痂完整干燥,争取早期切痂植皮,缩短疗程。(一)清创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清创时可先予止痛剂,再用37℃左右外用盐水或2%黄柏溶液清洗创面,较大水疱应刺破,小水疱可不刺破,创面周围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创面清洗干净后用消毒纱布吸干。(二)包扎疗法中小面积烧伤,不合作的小儿患者,或病室条件较差者,在清创后,可内用紫草油纱布敷创面,外用 3—5层纱布加厚棉垫包扎。浅Ⅱ度烧伤可于伤后 2周左右首次换药,如发生感染可提前换药。Ⅲ度烧伤可在伤后 5天换药,包扎期间应密切观察敷料是否有渗液,如渗出液为绿色恶臭分泌物,则考虑绿脓杆菌感染的可能。(三)暴露疗法适用于大面积和不便包扎的烧伤, 以及创面污染较严重的烧伤。此法要求患者须住单独隔离病房,保持室内温度在 25℃一30℃。创面经清创术后,外涂湿润烧伤膏,每日 1次。(四)焦痂处理与植皮干焦痂下细菌不易生长, 因此应保持焦痂干燥。无感染的焦痂,面积在 10%一20%以内,应争取伤后 2—7天将痂皮切除,立即植皮。面积较大的可分期分区切痂,或用中药浸泡患处促使痂皮早日脱落,再行植皮。手部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可在伤后小时左右行早期植皮,植皮原则上取自体皮。[其他疗法]在烧伤的整个病程中,由于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而显出阶段性,一般分为津液渗出期(休克期)、火毒侵袭期(感染期)和创伤修复期三个阶段。因此,临床应针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病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治疗。一、休克的防治大面积烧伤后 48小时内,是液体渗出的高峰期,由于大量体液外渗,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伤后48小时内称为休克期。严重烧伤可在6—12小时内发生休克,如烧伤面积在70%以上可在伤后2小时发生休克。另外呼吸道烧伤后气道阻塞,伤后的剧烈疼痛,都可导致和加重休克。所以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是尽快补充血容量,而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镇痛等也是防治休克的重要手段。一般补液公式为:伤后第一个 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补胶体液和电解质液量 1.5mL(小儿2mL),另加水分需要量2000ral(小儿按年龄体重计算)。胶体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一般为0.5:l,严重深度烧伤可为0.75:0.75。补液速度:伤后8小时补人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于伤后16小时补人。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伤后第二个24小时的胶体和电解质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仍为2000mL。呼吸道烧伤时,如气道水肿严重影响气体交换者, 应行气管切开术。烧伤后使用镇静、镇痛剂如杜冷丁,对防治休克的发生有帮助。二、败血症的防治败血症是大面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伤后3~10天(水肿回收期)及伤后3—4周(溶痂期)感染的发生率最高,程度亦最重。这个时期,积极增强患者抵抗力、加强创面换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预防与护理]加强安全教育,正确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家用物品中如热水瓶、火盆等宜放置适当地方,勿被小儿弄翻。一般热力烧伤时,应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焰,脱去或剪除衣服,脱离现场,用消毒或清洁敷料、被单包裹患肢,以免污染和再受损伤。化学物质烧伤者,应立即脱去或剪除被浸渍的衣服,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身体。烧伤合并骨折时,应就地简单固定后再予运送。如合并大出血;窒息、开放气胸等应立即抢救。换药过程中应执行无菌操作规则,避免医源性感染。[结语]烧伤是指因热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性疾病。中医称水火烫伤。烧伤伤情的判断主要依据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烧伤面积的估计多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烧伤深度的判断常用三度四分法。火热伤津证,治宜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方选黄连解毒汤或合增液汤加减 ;阴伤阳脱证,治宜回阳救逆护阴,方选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火毒内陷证,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方选清营汤加减;气血两伤证,治宜补益气血,方选八珍汤加减;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和胃,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法主要包括清创术、包扎疗法、暴露疗法、切痂与植皮等。严重的烧伤还需配合输液等治疗。第三节 毒蛇咬伤我国的蛇类约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占1/3,华南地区较多,而危害较大且能致人死亡的剧毒蛇约有10种。具有神经毒的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血循毒的有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混合毒的有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各种毒蛇形态不同,但也有外形相似的,有的与某些无毒蛇容易混淆。一般来说,毒蛇的体表特征是头呈三角形,尾短而钝,身体魔纹色彩鲜明,毒蛇的唇腭上有一对毒牙和毒腺,被毒蛇咬伤时,毒液从其腺体内排出,沿毒牙的小管或沟进人伤口,引起中毒。[常见毒蛇生态简介]一、银环蛇别名过基峡、白节蛇、金钱白花蛇。头比甄大,呈椭圆形,蛇体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带,但腹侧中断,背脊微隆起,尾末端尖细,全长约60—120crn,属前沟牙毒蛇。栖于平原及山脚多水之处,常在晚上活动。二、金环蛇别名金脚带、金蛇、黄节蛇。头比颈大,稍呈黑色椭圆形,蛇体有黄黑相间的横纹带,尾末端钝圆而扁,全长约 lOOcm左右,属前沟牙毒蛇。栖于山地或水边,多在晚上活动。三、海蛇我国有15种海蛇,形态斑纹各异,但都有侧扁如桨的尾巴,躯干后部亦略侧扁,以便于在水中活动,属前沟牙毒蛇,栖居于浅海中。四、蝰蛇别名百步金钱、金钱蝰。头背均为起棱小鳞,吻端圆宽,鼻孔大,体粗尾短,全长约90—120cm。背部棕褐色,头部有“X”形浅色纹。躯干有三行醒目的紫棕色大圆斑,腹面灰白,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平原、丘陵或山区的田野中。五、竹叶青蛇别名青竹蛇、红眼青蜒,头呈三角形,眼睛外突,瞳孔色红,颈细,全身鲜绿色,尾尖焦红色,全长约 70—90crn,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林、菜地中。常在早晨及晚间活动。六、尖吻蝮蛇别名五步蛇、蕲蛇、白花蛇,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一翘起的吻突,头背棕黑,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为主或稍带绿色,背面有20个左右规则的大方斑,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地森林、溪间、岩石下或杂草中。阴雨天,早晨及傍晚时活动。有扑火性,见到火光时主动进攻。七、烙铁头蛇别名龟壳花蛇,头呈三角形,头长为宽的 1。5倍,颈细,背面呈棕褐色,杂有灰褐色小点,中间夹有50个以上镶有浅黄边的紫棕色斑块,腹呈黑褐色,全长70~l00cm,尾有缠绕性,属管牙毒蛇。多栖于山林、溪边及住宅附近,常在夜晚活动。八、眼镜蛇别名膨颈蛇、吹风蛇、蝙蝠蛇、饭铲头,头部椭圆形如匙状,背面棕褐色或黑褐色,颈部背面有白色圈纹,状如眼镜,当颈部扁平扩展时更加明显,故称眼镜蛇。属前沟牙毒蛇,全长约 100—200cm,栖于乎原、丘陵的灌木丛中、溪沟鱼塘边、稻田、路边等,白天活动。眼镜蛇有一突出的活动方式,当它受到激惹时,体前段1/4至1/3竖起,略向后仰,头平直向前,随竖起的躯干前部摆动,发出“呼呼”声,有时毒液可喷射达1—2m远,如果喷出的毒液射人眼内或体表破损处,也会引起中毒,应加注意。九、眼镜王蛇别名大眼镜蛇、过山标、过山风,颈部扁而宽,颈、腹黄色,背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有“八”形横纹,全长约300—400cra。多栖于山溪旁、水塘边,或岩缝树洞内。性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十、蝮蛇别名土公蛇、土虺蛇,头呈三角形,吻端圆,背面为灰褐或深褐色,腹面灰白,头背有一深色的“八”形斑,尾圆而钝,全长约40—60crn,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田野,溪沟边或杂草中,多在早,晚活动。[病因病机蛇毒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性蛋白、新鲜蛇毒为粘稠液体,呈弱酸性,透明或淡蓝色,含水量约65%,比重1。030—1.080,加热65℃以上容易破坏,新鲜蛇毒,与空气接触易起泡沫,在常温下易变性腐败,丧失其毒性,冰箱内冷藏15—20天毒性不变,经真空千燥,或冷冻干燥处理的蛇毒可保持原毒力25年以上。眼镜蛇毒虽经100℃加热15分钟仍能保持毒力,非经久煮不能破坏。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消化酶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多数学者认为,人和动物消化道腺体分泌物能破坏蛇毒,人体肝脏有解毒作用,而且可以从小便排出约 70%。蛇毒的主要成分有神经毒、血循毒和酶,各种成分的多少或有无,因蛇种而异。一、神经毒(风毒)主要是阻断神经肌肉的接头引起弛缓性麻痹,终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和循环衰竭。若不及时抢救则导致死亡。神经毒作用有两种表现,一种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的突触前和突触后部位,主要抑制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肉内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去极化作用,从而导致横纹肌松弛,呼吸麻痹。另一种作用是眼镜蛇毒,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无影响,但有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介质的作用,这种呼吸麻痹的病人,用新斯的明有一定疗效。神经毒主要是产生肌肉运动障碍, 如语言困难、吞咽困难、复视。严重者牙关紧闭、呼吸麻痹等,从中医角度看,属风邪阻络所致,故中医将神经毒命名为“风毒”。二、血循毒(火毒)主要是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一)心脏毒素毒性极强,可损害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高浓度心脏毒素能引起离体蛙心收缩期停跳,低浓度时反能兴奋。此毒素对哺乳动物心脏有极强的毒性作月,发生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心搏动障碍,心室纤颤,心肌坏死,最后死于心衰。(二)出血毒素是一种血管毒,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态仍然完整,没有损害细胞作用,如尖吻蝮蛇、蝰蛇等含有出血毒素,可以引起广泛性血液外渗,导致显著的全身性出血,甚至肺、肾、心、肝脏实质出血而死亡。(三)溶血毒素含有直接或间接溶血因子, 间接溶血因子为磷脂酶A,能使卵磷脂分解出脂肪酸而成溶血卵磷脂。在眼镜蛇、蝰蛇的蛇毒中的,直接溶血因子能直接溶解红细胞。 直接溶血因子与间接溶血因子有协同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直接溶血因子与心脏毒素是同一种物质。三、酶蛇毒含有多种酶,使蛇毒的致病机理更为复杂,其毒性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蛋白质水解酶多种蛇毒都含有此种酶, 它能溶解肌肉组织和损害血管壁,引起蛇伤局部组织的坏死、出血,甚至深部组织溃烂。(二)磷脂酶A主要是间接溶血作用,它使卵磷脂分解成溶血卵磷脂,导致溶血,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出血,使组织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缓动素等,间接影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三)透明质酸酶可以破坏结缔组织的完整性, 促使蛇毒从咬伤部位向其周围迅速扩散、吸收。(四)三磷酸腺苷酶可以破坏三磷酸腺苷而减少体内能量供给, 影响体内神经递质、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各系统生理功能障碍。中医认为,蛇毒系风、火二毒,风者善行数变,火者生风动血,耗伤阴津。风毒偏盛,每多火化 ;火毒炽盛,极易生风。风火相煽,则毒邪鸱张,必内客营血或内陷厥阴。毒蛇咬伤后,风邪入侵,经络阻塞,则麻木微痛;风邪内动,则吞咽不利,视物模糊 ;风人厥阴,则牙关紧闭,呼吸微弱,甚则死亡。火邪入侵,气血壅滞,迫血妄行,则患部肿胀、出血;热盛肉腐,则肌肉溃烂 ;热人营血,则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甚则死亡。[诊断]一、局部表现被毒蛇咬伤后,患部一般都有较大如针戳伤的毒牙痕,而无毒蛇咬伤后其牙痕小且排列整齐。患部如被污染或经处理,则牙痕难以辨认。神经毒毒蛇咬伤后,局部不红不肿,无渗液、麻木,不痛或微痛,常被忽视而不及时处理,但所回流的淋巴结有肿大和触痛。血循毒毒蛇咬伤后,伤口剧痛,肿胀明显,渗血,周围起水疱,严重者整个肢体肿胀,伤口溃烂坏死,所回流的淋巴结肿大压痛。混合毒毒蛇咬伤后局部即具有以上两种表现。二、全身表现神经毒毒蛇咬伤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多在咬伤后1—6小时出现症状,轻者头晕,汗出,胸闷,四肢无力;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复视,语言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昏迷,血压下降,脉象迟缓,呼吸减弱或停止。血循毒毒蛇咬伤后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和血液系统损害,有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和内脏出血,如尿血、便血、衄血、吐血等,继而可出现贫血、黄疸,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循环衰竭。混合毒毒蛇咬伤后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四肢无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复视,瞳孔缩小,尿血,衄血,呼吸微弱,贫血,黄疸,脉迟弱等症状。严重者呼吸、心跳停止。三、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生化全套,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及并发症的发生。[鉴别诊断]一、无毒蛇咬伤无毒蛇咬伤后患部可有疼痛,但无麻木,肿胀不甚,更无全身表现,经 1—2天后疼痛完全消失,其牙痕小且排列整齐。二、蜈蚣咬伤蜈蚣咬伤后局部疼痛较重,有肿胀,但肿势局限,无全身不适,受伤部位找不到牙痕。[急救]毒蛇咬伤后,蛇毒在人体内迅速播散,短期内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抢救措施。一、缚扎目的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咬伤后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应立即就地取材,于伤口近心端缚扎,以阻止静脉血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如伤在手指可缚扎手指根部;伤在手掌可缚扎于肘关节下部;伤在足踝部则于膝关节上部或下部缚扎,同时将患肢下垂,不要剧烈奔跑,以免加速血流和毒素的吸收。缚扎时间可持续 8~10小时,每隔15—30分钟放松l~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和服药后 1—3小时解除缚扎。咬伤超过12小时后不宜缚扎。二、排毒(一)扩创法常规消毒后,沿牙痕作纵行切口,长约 1.5cm,深达皮下,或作“十”切口,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并用手由近心端向伤口附近反复挤压,以排出毒血。同时以 l:5000高锰酸钾溶液及双氧水反复冲洗,使蛇毒在伤口破坏,减少播散,减轻中毒。血循毒蛇咬伤后,若伤口流血不止,且全身有出血现象者,则不应扩创。(二)吮吸法用口吮、拨火罐或抽吸器抽吸等方法,将伤口毒血吸出,此法可先于扩创法应用。如吮吸者的口腔粘膜有破损,则不宜作吮吸,以免引起中毒。(三)烧灼法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立即用火柴头 5—7个,放在伤口中点燃,烧灼 1-2次,以破坏蛇毒,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野外急救方法。(四)针刺法经扩创处理后,患部肿胀明显时,可于手指蹊间 (八邪穴)或足趾蹼间(八风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头与皮肤平行刺人lcm后迅速拨出,再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排除毒液。[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不管何种毒蛇咬伤,辨为何证,在处方用药时应加人解毒、利尿、通便之晶,如半边莲、虎杖、蛇舌草、大黄、万年青等。正如民间所言“治蛇不泄,蛇毒内结 ;二便不通,蛇毒内攻”。(一)风毒证伤口不红不肿不痛,有麻木感,头晕,眼花,嗜睡,严重者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张口困难,眼睑下垂,神志模糊 ;舌红,苔薄白,脉弦数。辨证分析:蛇毒之风毒侵入机体,风邪阻络,则局部麻木,甚则四肢麻痹,眼睑下垂;风毒上扰,则头昏眼花;风毒内闭,则呼吸困难,神志模糊;舌红、苔薄白、脉弦乃风毒入侵之象。治法:祛风解毒,活血通络。方药:活血驱风解毒汤加减。(二)火毒证局部肿胀疼痛,渗血,或有水疱、血疱、瘀斑,严重者局部组织坏死;可见恶寒发热,口干。烦躁胸闷,心慌,尿血便血 ;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分析:火毒入侵,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则局部肿胀疼痛 ;热毒炽盛,则局部起水疱、血疱或瘀斑;热盛肉腐,则局部坏死;邪正交争,则恶寒发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胸闷心悸 ;热伤津液,则口干;热盛动血,则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火毒为患之象。治法:泻火解毒,凉血活血。方药:五味消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三)风火毒证局部红肿明显,伤口剧痛,或有水疱、血疱、瘀班,局部溃烂,头晕眼花,视物模糊 ;恶寒发热,大便干,小便短赤,严重者烦躁抽搐,神志模糊 ;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分析:风火之毒入侵,局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则红肿疼痛,或出现水疱、血疱、瘀斑;热胜肉魔,则局部溃烂;风毒上扰则头晕眼花,视物模糊;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盛伤津,则大便干、小便短赤;风邪内闭,则烦躁抽搐,神志模糊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风火入侵之象。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方药: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五虎追风散三方合用。(四)蛇毒内陷证毒蛇咬伤后误治失治,寒战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抽搐,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困难,伤口由红肿突然变为紫暗或紫黑,肿势散漫;舌红绛,脉细数。辨证分析:失治误治,蛇毒未能及时外泄,反侵人营血,内陷心包,故寒战高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 ;引动肝风,则惊厥抽搐;毒邪扩散,则肿胀扩散,色变紫暗 ;舌红绛、脉细数为热人营血之象。治法:解毒祛风,活血开窍。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加服安宫牛黄丸。二、外治法经急救处理后,伤口周围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或新鲜的半边莲、马齿苋、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各等份捣烂外敷。或上述中药煎水湿敷,每日换药1次。[其他疗法]一、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又名蛇毒抗毒素, 有单价和多价两种,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疗效确切,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但当脑、心、肾等实质性器官已发生器质性改变时,则效果欠佳。使用剂量多少,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应大于中和排毒量所需的剂量。如使用抗蝮蛇毒血清,一般注射 l0mL,视病情可以酌情增加,儿童用量与成人相等。使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抽抗蛇毒血清 0.1mL,用等渗盐水1.9mL稀释,皮内注射0.lmL,15分钟后局部无红晕蜘蛛足者为阴性, 阳性者可行脱敏注射疗法。二、胰蛋白酶注射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对多种毒蛇咬伤有效。其方法是胰蛋白酶2000单位加0.5%普鲁卡因5—20mL,在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缚扎上端作套封。根据病情,每隔 12—24小时后重复注射
1次。个别病人可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可用异丙嗪
25mg肌肉注射。三、其他西药(一)可用速尿20—40rug肌肉注射,或 20%甘露醇250ral 静脉滴注,促使体内毒素排泄。(二)氢化可的松 200—4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根据病情,每日 l一2次。(三)全身支持疗法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补充足够的营养、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氧,防治心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每
四、蛇伤成药季德胜蛇伤解毒片对常见毒蛇都有效,用法:首次 20片,以后4—6小时内服7—10片,病情好转后酌减,连服 5天。[预防与调摄]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堵塞洞穴,使蛇无藏身之地。行走山林草地时,可用棍杖先打草驱蛇,并注意蛇在树上咬人。夜间行走宜有照明用具,防止误踩毒蛇而被咬伤。野外工作时,应掌握毒蛇的生活习性,如夏秋季节早、晚为毒蛇活动高峰期,应注意防范:一旦被毒蛇咬伤,不必惊恐,更不要狂奔乱跑,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如缚扎、清洗等,然后迅速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语]我国常见毒蛇有 10种,神经毒者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血循毒者有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混合毒者有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毒蛇的毒性西医分为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种,而中医则与之相对应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神经毒毒蛇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血循毒毒蛇咬份后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毒蛇咬伤后的早期急救处理非常重要:风毒证,治宜祛风解毒、活血通络,方用活血祛风解毒汤加减;火毒证,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活血,方用五味消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风火毒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方用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合五虎追风散加减;蛇毒内陷证,治宜解毒祛风、凉血开窍,方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服安宫牛黄丸。宜配合抗蛇毒血清、胰蛋白酶等西药治疗。第四节 臁疮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又称裤口毒、裙边疮。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本病多继发于恶脉(下肢静脉曲张)和丹毒等病。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 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此病俗称老烂腿。[病因病机]多因久立或负重远行,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以致下肢气血运行不畅,或形成恶脉气血瘀滞于肌肤,肌肤失养,复因损伤(蚊虫叮咬,湿疮,碰伤等),湿热之邪乘虚而人,发为疮疡,肌肤溃烂,经久不愈。[诊断]好发于小腿中下 1/3交界处(踝骨上9cm)之内外侧,患者多有下肢恶脉(静脉曲张)、慢性丹毒等病史,或久站久立工作史。多发于中老年人。依据发病过程,其临床表现可分三期。溃疡前期:小腿下段轻度肿胀,内臁或外臁处皮肤青紫瘀斑或红褐色,渐至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苔藓样变,轻微瘙痒。溃疡期:皮肤破溃、糜烂、渗液,若合并感染则渗流脓液,溃疡周围皮肤红肿坏死,当溃疡到一定程度,溃疡边界渐稳定,溃疡大小固定,周围皮肤红仲消退。有色素沉着,日久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创面肉色灰白,渗流恶臭脓水,疮面容易出血,病程较长,溃疡深度可达胫骨骨膜。溃疡愈合期:若溃疡周围皮肤黑褐、粗糙苔藓样变逐步改善,疮面干净,出现鲜红色,则溃疡可逐渐愈合,形成疤痕。但周围皮肤仍干燥,粗糙,脱屑,色素沉着,青筋显露,如遇损伤仍会复发。辅助检查:溃疡合并急性感染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疮面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正确选用抗生素。[鉴别诊断]一、小腿结核性溃疡多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史, 皮损初起为红褐色丘疹,中央坏死,溃疡较深,呈潜行性,溃疡边缘呈锯齿状,溃疡内流出稀薄脓液,周围皮色紫暗,长期难愈。疮面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亦可培养出结核杆菌,有助于鉴别。二、小腿癌性溃疡可为原发性皮肤癌,可由臁疮经久不愈,恶变而来。疮口状如火山,边缘卷起,不规则,质硬,呈浅灰白色,溃疡面易出血。溃疡面活体组织切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气滞血瘀局部瘙痒不适,皮肤褐色红斑,粗糙,继而紫暗肿胀,或青筋显露,状如蚯蚓,或有皮肤破损,有少许渗液 ;舌边有瘀点,苔薄黄或白,脉弦涩。辨证分析:久站远行,气血瘀滞,或气血不足,气虚无力行血,气血瘀滞,肌肤失养,则皮肤褐色,粗糙 ;气血瘀滞日久,则青筋显露,状如蚯蚓,紫暗肿胀 ;肌肤失养,则皮肤易于破损,瘙痒不适 ;舌边有瘀点、脉弦涩乃气血瘀滞之象。治法:理气活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二)湿热下注疮面色暗或上附脓苔,脓水浸淫,秽臭难闻,四周漫肿灼热,或伴湿疮痒痛相兼 ;甚者恶寒发热;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细数。辨证分析:本有局部气血瘀滞,复因破损,湿热毒邪入侵,日久热胜肉腐,则疮面脓水浸淫,秽臭难闻 ;湿热为患则漫肿灼热,或发湿疮,痒痛相兼;严重者正邪交争,则恶寒发热;舌边有瘀斑为气血瘀滞所致;苔黄腻、脉细数为湿热为患之象。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消肿。方药:三妙散合萆藓渗湿汤加减。(三)脾虚湿盛病程日久,疮面色暗,有少许渗液,患肢浮肿 ;食纳欠佳,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淡苔腻,脉沉无力。辨证分析:病程日久,湿邪久恋,损伤脾胃,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湿邪内生,则疮面色暗,少许渗液 ;脾虚湿困,则患肢浮肿;脾虚运化无力,则食纳欠佳,腹胀便溏 ;脾虚则气血化生乏源,故面色少华;舌淡苔腻、脉沉无力为脾虚湿困之象。治法:健脾利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三妙散加减。二、外治法(一)敷药疗法疮面脓液腐肉较多时,宜用红油膏,或九一丹油膏外敷;若疮面脓水已尽,新肉难生时,宜用生肌白玉膏或象皮生肌散油纱条外敷,若疮周有湿疮者,疮周可外敷青黛膏。每日换药一次。(二)浸洗疗法局部红肿,渗液较多时,宜先用马齿苋 60s,黄柏30g,败酱草30g,公英30g,煎水外洗湿敷,再用其他疗法。(三)缚扎疗法用药同上,每次换药后再用宽弹力绷带缠缚整个小腿。(四)胶布粘贴法将胶布剪成宽为2cm、长为超过溃疡直径两边各3cm之的胶布若干条。先用等渗盐水清洗患部,胶布粘贴从溃疡上3cm开始,第二条胶布宽度的一半贴在第一条胶布上,另一半贴在疮面上,如叠瓦状将疮面封住,直至超过疮面下缘2cm为止。注意,包扎时须将疮面边缘稍用力向中间固定,疮面渗出少时每3—5天更换贴一次,疮面渗出较多时1一2天更换一次。对伴有湿疮和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本法。使用本法时,须至疮面完全愈合后方能停止,否则疮面又会扩大。[其他疗法]下肢静脉曲张者,可行下肢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离术。[预防与调摄]患下肢恶脉(静脉曲张)者,宜尽早治疗,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破损,如抓伤碰破、蚊虫叮咬等,宜穿弹力袜。宜抬高患肢,减少走动以利静脉回流,减少水肿,促使溃疡早日愈合。局部慎用腐蚀性强的药物,以免损伤筋骨。[结语]臆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 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其临床特点:多发于小腿中下 1/’3交界处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皮肤瘀斑、粗糙,溃疡形成后经久不愈,易于复发。本病的发生多因下肢恶脉不愈,复因局部皮肤破损染毒所致。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湿热下注证,治宜清利湿热、和营消肿,方用三妙散合萆藓渗湿汤加减 ;脾虚湿盛证,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三妙散加减。 正确的外治疗法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如浸洗法、敷药法、缚扎法等。第五节 青蛇毒青蛇毒是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掀红灼热,硬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可致恶寒发热等症。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湿热毒邪入侵,以致筋脉气血瘀滞,阻塞不畅。有的与静脉注射有关。[诊断]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女都可发病,好发于四肢筋脉 (尤多见于下肢),次为胸腹壁等处,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发于四肢者,下肢多于上肢,病初为肢体某一筋脉(静脉)行走区疼痛、压痛,继而红肿灼热,可扪及条索状物。继则疼痛加剧,条索状物延长,掀红灼热。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一般为节段性,经治疗后,红肿热痛可减轻,硬条索物可缩短,约经 2—3个月治疗硬条索可完全消失。发于胸腹壁者,以疼痛为主症,在疼痛区可扪及条索状压痛区,长约3—5cnl或10—200n不等,疼痛在胸部,屈伸时加重,条索状物位于皮下,质硬,与周围组织及皮肤粘连,拉紧其上下端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浅沟。一般无全身症状。另外,下肢浅静脉曲张,或静脉某一段反复穿刺,或输人高渗糖及酸性药物后,浅静脉局部可出现红硬痛性肿物,或条索状肿物,有压痛,难以消退。辅助检查:静脉造影有助于了解静脉栓塞的部位及长度。 急性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鉴别诊断]红丝疗多发于四肢,因有红丝一条,迅速向上走窜,微痛不适,按之稍痛但无肿硬,可引起腋下或胯间毕核肿大。多由四肢末端疗疮、手足癣糜烂或皮肤破损染毒后毒邪扩散, 向上走窜所致,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经治疗一般 2—3日可消失。[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湿热瘀滞病变局部筋脉红肿热痛, 或上下游走,肢体活动不利;多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分析:湿热入侵,气血瘀滞,筋脉不利,郁而化热,则筋脉红肿热痛,甚则肢体活动不利 ;或挟风邪,则上下游走;热邪为患,则见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壅滞之象。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活血。方药:五神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二)瘀阻脉络病程日久,局部筋脉硬肿如条索,粘连不移,牵扯不适,或多个硬性结节,皮色褐黑,胫踝水肿 ;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辨证分析:病程日久,气血瘀滞于筋脉,则形成硬索肿块,粘连不移;气血瘀滞,局部失养,故皮色褐黑 ;气血瘀滞,水道不利,则胫躁水肿;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皆为气血瘀滞之征。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结。方药:活血通脉汤加减。二、外治法(一)早期可选用如意金黄散、玉露散等外敷。(二)后期可用红灵丹油膏外敷 ;或鸡血藤,桂枝 30g,红花 30G等煎水浸泡患肢,每日 1次。[预防与调摄]患于下肢者,宜抬高患肢,卧床休息。静脉穿刺术后,局部立即用湿毛巾热敷,注射时注意严格消毒,以免外邪人侵。[结语]青蛇毒是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以体表筋脉肿胀灼热、红硬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为特点。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因湿热毒邪外侵、气血瘀滞筋脉所致。应与红丝疔相鉴别。湿热瘀结证,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活血,方用五神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瘀阻脉络证,治宜理气活血、化瘀散结,方用活血通脉汤加减。第六节股肿股胂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 本病最大的危害是静脉血栓脱落后引起肺梗塞或肺栓塞。[病因病机]多由久卧,久坐,产后,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等后制动,气血运行滞缓,或外伤手术损伤筋脉,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溢于脉外,流注下肢而成。[诊断]多有长期卧床、分娩、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史,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行走时加剧,发热。深静脉行走区压痛。浅静脉怒张,由于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表现。一、小腿血栓性深静脉炎初起小腿腓肠肌肿胀疼痛, 胫、足水肿,行走时小腿疼痛加剧,局部皮温升高,腓肠肌有压痛。小腿伸直、足用力向背侧屈曲时腓肠肌疼痛加剧,可有低热。二、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股内侧疼痛,股部肿胀明显,小腿及足部可有轻度肿胀,股静脉行走区有深压痛,全身有发热,甚至高热。三、髂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急,可先出现高热和全身不适,数小时内一侧髂腹部及股部出现肿胀疼痛,皮色发白,甚则紫绀,皮温升高,肿胀可自下腹、臀部下至整个患肢,大腿内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慢性期,肿胀减轻,肿胀区浅静脉扩张,皮肤增厚,小腿色素沉着。以上三种情况经积极治疗, 1个月左右可出现好转,终不化脓,若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咳血者,多为血栓脱落出现肺梗塞 ;若突然剧烈胸痛、呼吸急促、出冷汗则有肺栓塞之可能。若早期治疗不当,血栓机化,可形成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肢体肿胀的后遗症。辅助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多。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下肢痈为发生在下肢肌肉的化脓性疾病。 初起亦为患肢疼痛、肿胀,逐渐转为红肿,可见患侧胯间毕核肿大,约 5—7天酿脓时呈鸡啄样痛,按之应指,穿刺可抽到脓液。全身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血瘀湿热病变在髂股静脉时, 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皮色苍白或紫绀,扪之灼热;舌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涩数。病变在小腿深静脉时,腓肠肌胀痛,触痛,胫踝肿胀,行走困难,可伴低热。辨证分析:久坐卧制动,或手术、外伤损伤,气血瘀滞,湿热乘虚入侵,则肢体肿胀疼痛,固定不移 ;瘀久化热,则发热:舌暗或有瘀斑、脉涩而数为气血瘀滞之象。治法: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方药:通络活血方合三妙散加减。(二)血瘀气虚患肢肿胀,日久不消,按之木硬而无明显凹陷,沉重麻木,皮肤发紫或苍白,青筋显露 ;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辨证分析:病程日久,耗伤气血,气血瘀滞,故患肢肿胀日久不消,青筋显露;气血瘀滞,肌肤失养,则患肢麻木,按之木硬 ;气血亏虚则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苔薄白、脉沉涩皆为气虚血瘀之象。治法:活血益气通阳。方药:通络活血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二、外治法熏洗法选用活血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苏木、路路通、丹参、牛膝、防己、三棱、莪术等,煎水乘热熏洗患肢,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可达到活血化瘀通络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其他疗法]一、穴位注射疗法(一)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丹参注射液 2—4mL,每次1穴,每天1次,各穴位轮流注射,20—30次为1个疗程。(二)维生素 B1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维生素B1100mg,每天1次,各穴位更替使用,30次为1个疗程。二、抗栓酶注射取抗栓酶l单位加入0.9%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7天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小板。如患者有牙痕出血、皮下瘀斑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宜暂停使用。三、早期发现,并行血栓剥离术,疗效较好 b[预防与调摄]术后(特别是小腹、盆腔和下肢手术)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在床上抬高下肢,并在床上做下肢活动,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在进行下腹、盆腔及下肢手术时,注意保护手术部位的血管,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下肢静脉插管不宜过久,且避免经周围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的液体。4.患本病后,前半月应卧床休息,患肢屈曲抬高,发病 1个月内不做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病后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结语]股肿是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有长期卧床、分娩、腹部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可伴发热。应与下肢痈(疽)相鉴别。血瘀湿热证,治宜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方用通络活血方合三妙散加减;血瘀气虚证,治宜活血益气通阳,方用通络活血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第七节 脱疽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 .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若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热邪伤阴,病久可致阴血亏虚,肢节失养,干枯萎缩。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吸烟、外伤等因素有关。总之,本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一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临床分为三期。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人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三期(坏死期)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或足趾发黑,干瘪,呈下性坏疽。坏疽可先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经积极治疗,患足红肿可消退,溃疡可愈合,坏疽局限。若坏疽发展至足背以上,则红肿疼痛难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不欲饮食、口干、形体消瘦,甚则壮热神昏。根据肢体坏死的范围,将坏疽分为三级: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辅助检查:肢体超声多普勤、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鉴别诊断]一、糖尿病性坏疽患者有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化验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局部为湿性坏疽,发展迅速,范围较大,如不及时控制炎症,易至毒邪内陷。二、雷诺氏病(肢端动脉痉挛证)多见于青年女性,上肢较下肢多见,好发于双手,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双手出现发凉苍白, 继而紫绀、潮红,最后恢复正常的三色变化 (雷诺氏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正常,一般不出现肢体坏疽。[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寒湿阻络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辨证分析:脾肾阳虚,感受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则患肢喜暖怕冷,皮肤苍白;寒湿阻络,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则麻木酸胀,触之发凉;寒湿内阻,气血不行,多走时气血更加瘀滞不达,故疼痛加剧 ;寒湿阻络,则跌阳脉搏动减弱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为阳虚寒盛之象。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阳和汤加减。(二)血脉瘀阻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夜难人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辨证分析:寒邪凝滞,阳气不布,气血瘀滞,则患肢酸胀疼痛;入夜阳气内闭,故疼痛加剧;气血瘀滞,肢末失养,则步履艰难,皮肤干燥发凉,肌肉萎缩;气血瘀阻脉络,则趺阳脉搏动消失;气血瘀阻,则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舌暗红或有瘀斑;弦脉主痛,涩脉主瘀滞。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三)湿热毒盛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分析:气血瘀滞,郁久化热,或湿热入侵,湿热蕴结,则患肢剧痛,局部肿胀,皮色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 ;热盛伤阴,则身热口干,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毒盛之象。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四妙勇安汤加连翘、黄柏、赤小豆、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四)热毒伤阴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 (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辨证分析:病邪郁久化热,热毒内盛伤阴,阴虚失养,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热毒内盛,阴虚失养,则趾(指)呈干性坏疽;阴虚则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药:顾步汤加减。(五)气血两虚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 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不欲饮食,面色少华,形体消瘦 ;舌淡,少苔,脉细无力。辨证分析:病久不愈,气血两虚,肢体失养,则疮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鲜,形体消瘦;气血亏虚,则倦怠乏力;脾气亏虚,则不欲饮食;舌淡、少苔、脉细无力乃气血两虚之象。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二、外治法(一)未溃期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 ;亦可用当归 15g,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亦可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二)已溃溃疡面积较小者,可用上述中药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红膏;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先用冰片锌氧油 (冰片2g,氧化锌油 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坏死痂皮,先除软组织,后除腐骨,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其他疗法]一、手术疗法(一)坏死组织清除术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 近端炎症控制后,可行坏死组织清除,骨断面宜略短于软组织断面。(二)坏死组织切除缝合术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且近端炎症控制,血运改善,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缝合术或半足切除缝合术。(三)截肢术当坏死延及足背及踝部, 可行小腿截肢术,坏疽发展至踝以上者,可行膝关节截肢术。(四)植皮术溃疡面较大时,可在创面干净、血运改善后行创面植皮术。二、针灸疗法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承山、曲池、合谷、内关、肩寥等穴,每次取2—4穴。交替进行,每日 1次。三、剧烈疼痛的处理脱疽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就是疼痛, 严重者剧痛以至彻夜难眠,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疗成为治疗脱疽的重要措施, 除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外,可选用以下止痛方法。(一)中药麻醉中麻工号 2,5—5mg(或中麻Ⅱ号2—3mg)加氯丙嗪25mg,用生理盐水20mL于晚9时缓慢静脉推注,患者可入睡6—8小时,隔2—3天使用1次。治疗时,患者应平卧,头侧位,去掉枕头。施术后应密切观察,注意护理。(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病室内,常规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只麻醉患肢,可持续麻醉2—3天,能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肿胀,对全身情况的改善和实施手术均能起到良好作用。四、单方验方(一)每日用毛冬青(毛披树根)100~200g煎水400mL,分2次口服。(二)复方丹参注射液 2—4mL肌肉注射,每日 1—2次;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2—4周为1个疗程。;[预防与调摄]禁止吸烟,少食辛辣炙博及醇酒之品。冬季户外工作时,注意保暖,鞋袜宜宽大舒适,每天用温水泡洗双足。避免外伤。患侧肢体运动煅炼,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方法是,患者仰卧,抬高下肢20—30分钟,然后两足下垂床沿4—5分钟,同时两足及足趾向下、上、内、外等方向运动10次,再将下肢平放4—5分钟,每日运动3次。坏疽感染时禁用。[结语]脱疽是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下肢,初起足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加剧,日久患趾(指)变黑坏死脱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侵袭,气血瘀滞,肢体失养。应与糖尿病坏疽和雷诺氏病相鉴别。寒湿阻络证,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方用阳和汤加减;血脉瘀阻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味;湿热毒盛证,治宜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 ;热毒伤阴证,治宜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用顾步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积极配合外治疗法,准确掌握手术指征。戒烟、防寒和防止外伤是本病的重要预防措施。第八节 破伤风破伤风是指先有破伤,风毒之邪由创口侵入而引起惊风的一种疾病。西医亦叫破伤风。其临床特点是,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潜伏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抽搐间歇期全身肌肉仍紧张强直,伴有发热,但神志清醒,多因并发症而死亡。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 ;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病因病机]病因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诊断]潜伏期:一般在10天左右,短者可1—2天,长者半月至2个月不等。脐带染毒多在5—7天发病,故又称七日风。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前驱期:时间较短,仅 l一2天,表现有乏力,头晕,头痛,全身不适,咀嚼无力,畏寒低热,烦躁不安,下颌稍感紧张,张口略感困难。反射亢进。创面多于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有疼痛感和牵制感。发作期:典型发作症状是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肌肉强直性痉挛,最初是咀嚼肌,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腹背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口角向外上方牵引,前额出现皱纹,双眉举起,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项强真,头向后仰,痉挛向四肢延伸,呈现不能坐起,头后仰不能前屈,腰部前凸,称为角弓反张。四肢肌肉收缩时,因屈肌比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直肠和膀胱痉挛可引起便秘和尿潴留。发作性抽搐是指病情严重者,在肌肉强直性痉挛中又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在抽搐间歇期患者的肌肉也呈痉挛状,为本病抽搐的特点。亮光、声音、风吹、饮水、触动等都可引起抽搐发作。每次抽搐可持续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研发与技术转移制度
- 第2课《腊八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2024年陕西客运技能鉴定题库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4.7-分治法 - 典型应用 - 归并排序
- 2024年葫芦岛道路旅客运输考卷
- 2024年嘉峪关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下载
- 2024年玉林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网
- 2024年安徽客运资格证应用能力考试题答案
- 2024年上饶a1客运资格证
- 吉首大学《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供水公司招聘抄表员试题
- 成长赛道-模板参考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课件
- 酒店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大数据对智能能源的应用
- 血液透析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的策略护理课件
- 潜式排污泵安装与调试方案
- 检验生殖医学科出科小结
-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2)课件
- 雅培奶粉的营销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