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单选题】从《秋夜》“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可以看出文中“月亮”所象征的是()。A、带来光明的思想者B、抒情主人公的高洁人格和精神C、黑暗势力的一部分D、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青虫象征着追求光明的思想者,枣树象征着抒情主人公的高洁人格和精神,小粉红花象征着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天空中的月亮则象征着黑暗势力的一部分。参见教材P119。第2题【多选题】【2017.4】下列描写景物的诗词语句中,能够体现作者忧国忧民心情的有()。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D、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A出自《行路难(其一)》,运用比兴,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B出自《秋兴八首(其一)》,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海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C出自《早雁》尾联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湘,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D出自《八声甘州》,本词主要抒写羁旅行役之苦;E出自《虞美人》,主要写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之恨。参见教材P169。第3题【单选题】【2013.4】下列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结构的是()A、《断魂枪》B、《麦琪的礼物》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掌握叙述顺序的知识。顺序、倒叙、插叙、平叙四种。第4题【单选题】【2015.4】《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99。第5题【单选题】《苦恼》中写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这种表现手法是()。A、烘托B、反衬C、类比D、对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作者运用了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的处境、神态和遭遇,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参见教材P272。第6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方法是()。A、以小见大B、互相映衬C、欲扬先抑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欲扬先抑:要发扬,先控制、压抑。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互相映衬:映衬:映照、衬托。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头和尾相互接应。另外,教材【提示】部分: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冯谖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参见教材P82。第7题【多选题】下列《论毅力》的正反对举中,出现于“譬诸操舟”一节中的有()。A、成与败B、顺与逆C、强与弱D、幸与蹇E、进与返【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是顺与逆的对比;“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是幸与蹇的对比;“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成与败的对比;“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是进与返的对比。参见教材P51。第8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9题【单选题】【2013.4】下列《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A、孔子B、老子C、伊尹D、孟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认真阅读教材的题目。第10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1题【单选题】【2012.1】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A、罗曼·罗兰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第12题【多选题】【2014.10】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所列举的被他认为是庸俗可鄙的、却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有()。A、名誉B、财产C、虚荣D、地位E、奢侈的生活【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教材41页第三段:“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科学与艺术工作领域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第13题【单选题】【2012.1】《都江堰》中说“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路线遥相呼应”,这句话的含义是()。A、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B、科学研究可能会有超前性C、科学研究没有国界D、三者均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成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都江堰》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其中许多的具体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作者把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三者并列,是因为这三者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成果。第14题【单选题】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的是()。A、《红楼梦》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西游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参见教材P245。第1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6题【单选题】【2010.10】《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对比D、类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证方法是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第1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8题【单选题】《杜少陵集》的作者是()。A、杜牧B、杜甫C、杜荀鹤D、杜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杜少陵集》的作者是杜甫。参见教材P186。第19题【单选题】《香市》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作者是想说明()。A、从前的农村有着最理想的经济形态B、大革命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风光C、往日农村尽管人迹罕至,但香市热闹非凡D、农村自然经济被破坏,新变化未带来繁荣【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旨是通过记述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参见教材P123。第20题【单选题】【2012.4】《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词句中,作者对自己一直忠心报国却始终不被重用的自喻性写照是()。A、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B、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C、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D、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通篇借比兴象征抒情,其中也有自喻抒情。考试大纲有明确说明。参见教材P198、313。第21题【单选题】【2014.1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理由是()。A、备四境之难B、顺中国之俗C、圣贤之所教D、蛮夷之所则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第22题【多选题】【2016.4】下列作品中,运用倒叙方式的有()。A、《马伶传》B、《金鲤鱼的百裥裙》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麦琪的礼物》E、《哭小弟》【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马伶传》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金鲤鱼的百裥裙》在文章中间倒叙金鲤鱼过去的故事;《哭小弟》第一部分,用倒序手法,写小弟的去世。参见教材P97、270、126。第23题【单选题】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A、顺与逆B、成与败C、强与弱D、幸与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出现在“人生历程”中的有:顺与逆,强与弱。出现在“譬如操舟”中的有:顺与逆,进与返。参见教材P31。第24题【单选题】【2013.10】下列诗句中,出自闻一多《一句话》的是()。A、饱受风雨的打击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C、穿过崎岖的道路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25题【单选题】【2012.7】《垓下之围》一文出自《史记》中的()。A、本纪B、书C、世家D、列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参见教材P65。第26题【单选题】【2015.4】《咬文嚼字》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对比法C、归纳法D、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论证方法是我们学习议论文的难点。本文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参见教材P32。第27题【单选题】《婴宁》中婴宁的自然天性受到社会束缚的具体表现是()。A、矢不复笑B、忍笑而立C、笑辄不辍D、反笑为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参见教材P243。第28题【单选题】《香市》一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A、先抑后扬B、今昔对比C、夹叙夹议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今昔对比,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参见教材P121。第29题【单选题】【2016.1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主动去见公子成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是()。A、国听于君B、从政先信于贵C、制国有常D、明德先论于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原文: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参见教材P81。第30题【单选题】【2016.10】《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薛地烧券这一情节主要表明的是()。A、乐善好施B、处事简捷果断C、粪土钱财D、注重民心向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冯谖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参见教材P62。第31题【单选题】【2011.4】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A、梧桐与鸳鸯B、旧栖与新垅C、空床与南窗D、自己与亡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是将生者与死者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第32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薛地烧券这一情节主要表明的是()。A、乐善好施B、处事简捷果断C、视钱财为粪土D、注重民心向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冯谖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参见教材P82。第33题【单选题】【2007.10】《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文线索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感情变化,在教材有明确交代。第34题【单选题】【2013.10】《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采用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重点掌握诗词间接抒情的六种方法: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象征抒情,借比喻抒情,借典故抒情,借举止动作抒情。这六种间接抒情的方法是考核的重点,也是考生学习的难点。第35题【单选题】《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A、德拉的美发B、杰姆的金表C、玳瑁的发梳D、白金的表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如果示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所以选A。参见教材P274。第36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37题【单选题】【2012.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A、淤滩上的驳船B、神话的蛛网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飞天袖间的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又连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飞天袖间的花朵”则是感叹祖祖辈辈美好理想的一再失落。第38题【单选题】【2012.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A、齐策B、楚策C、魏策D、秦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作家作品。《冯谖客孟尝君》是发生在齐国的事情,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第39题【多选题】【2012.1】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既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又考核对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的掌握。描写人物有五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宝黛吵架》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表现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一种特有的心理。通过熟读课文,可以知道:“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是林黛玉说的话;“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是贾宝玉说的话,这两项属于语言描写。“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是贾宝玉心里想的;“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是林黛玉心里想的,这三项都属于心理描写。第40题【单选题】下列《都江堰》提到的历史人物中,被作者颂扬为“智慧、仁慈、透明”的是()。A、诸葛亮B、李冰C、刘备D、杜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原文: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李冰)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参见教材P140。第41题【多选题】《前赤壁赋》中,表现人生无常的语句有()。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E、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A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B任凭小船到它所要去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C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D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E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参见教材P102。第42题【单选题】【2012.4】《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A、性直好怒B、坚持真理C、一怒而死D、教子严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儒家之刚者”是歌颂傅雷具有浩然正气的刚直品德。参见教材P119。第43题【单选题】【2012.1】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A、罗曼·罗兰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第44题【单选题】【2013.1】《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C、放逐义帝而自立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67页【提示】。《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对项羽做盖棺定论,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第45题【单选题】【2007.10】《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这道题的回答有一定的难度。一看到问“论证方法”,脑子里先要把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调出来,思路不要乱。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类比)。然后,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所给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归纳法,也显然不是演绎法。我们知道: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这句话中的“犹”,表明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那么可以肯定所用的论证手法是“类比”。“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显然是“对比”。第46题【单选题】【2013.1】《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A、《故事新编》B、《野草》C、《朝花夕拾》D、《且介亭杂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04页【注释】1,考核考生是否阅读注释。第47题【单选题】【2013.1】《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A、从容镇定B、博闻强记C、宽厚谦和D、嫉恶如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75页【提示】,掌握张巡、许远、南霁云各自的性格特征。第48题【单选题】【2013.10】下列文章中,采用主客对话手法表达作者思想矛盾斗争的是()。A、《种树郭橐驼传》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前赤壁赋》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以上四篇文章全部采用对话方式。但是ABD:1.不是主客之间的对话;2.也没有表示“作者的思想矛盾斗争”。需要掌握“赋”文体的特点: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第49题【单选题】下列现代著名作家中,其作品《家》以控诉旧礼教、歌颂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著称的是()。A、茅盾B、巴金C、钱钟书D、施蛰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巴金的代表作《家》,通过对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参见教材P125。第50题【单选题】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参见教材P107。第51题【单选题】《哦,香雪》写香雪为了小小的“铅笔盒”心愿,不计后果地冲上火车,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是()。A、心地纯真B、性格执著C、泼辣鲁莽D、富有激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深刻掌握香雪的性格特征及相应的具体表现。附:香雪是小说中质朴心灵美的化身。1.心地善良。“洁净如水晶的眼睛,”能使“计较的人也变得慷慨大方”。2.性格执著。为得到一个小小的铅笔盒,不顾一切地冲上火车。3.生性胆怯。但是也有一种韧性和勇敢。4.追求知识、追求文明。参见教材P257。第52题【单选题】【2014.4】下列《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C、吾为公取彼一将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项羽自刎时,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参见教材P68。第5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A、爱笑B、痴憨C、狡黠D、阴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篇小说之所以令读者喜爱,首先是由于它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整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参见教材P243。第54题【单选题】【2007.1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文章内容情节。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特别熟悉课文。在教材22页,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写明“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第55题【单选题】《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所用抒情方式是()。A、借举止抒情B、借叙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借举止抒情。参见教材P226。第56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A、盛装釆桑B、坚拒“共载”C、观者失态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57题【多选题】【2013.1】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A、《婴宁》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E、《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掌握外国作者。第58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59题【单选题】【2012.7】下列明清作家中,创作以小品文见长的是()。A、蒲松龄B、侯方域C、张岱D、归有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张岱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土民情和过去的生活,常常于追忆往昔的繁华中流露对明王朝的缅怀。参见教材P98。第60题【单选题】【2012.7】下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问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C、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选项C是“砥砺德行”的结语,选项D是“敬爱师友”的结语。参见教材P17、18。第61题【单选题】《一句话》的语言特点是()。A、自然平易,节奏鲜明B、朴实无华,含蓄蕴藉C、韵律和谐,委婉精妙D、幽默诙谐,新颖别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首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有适于吟诵的特点。参见教材P212。第62题【单选题】【2013.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A、人物传记B、讽刺小品C、山水游记D、政论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此篇是寓言性人物传记文,典型的人物传记是《马伶传》。第63题【单选题】【2011.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人的认识局限于所处的环境、空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人的认识局限于所处的时代、时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的认识局限于所受到的教育。第64题【单选题】【2012.4】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四面楚歌B、东城快战C、拒渡乌江D、慷慨自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熟练程度。《垓下之围》描绘了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一样的特征:(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3)乌江自刎:揭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第65题【单选题】《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D、不满“墨猪”之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是傅雷三“怒”中的第一“怒”,能够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而BC没有表现傅雷的“怒”,D表现了刚直,但是是为了学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在他思想成熟以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并不符合“狂妄”。参见教材P129。第66题【多选题】【2013.1】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A、《湘夫人》B、《陌上桑》C、《饮酒》D、《行路难》E、《长恨歌》【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需要掌握叙事诗这种题材的特点。第67题【单选题】【2016.10】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体现了文章机趣幽默特点的是()。A、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B、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C、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己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D、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鸦雀无声”是与前面翻译《哈姆雷特》时提到的翻译问题相照应的,显出机趣和幽默。参见教材P117。第68题【单选题】【2013.4】下列《前赤壁赋》中的语句,与《诗经》有关的是()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既考核考生是否熟练地阅读课文内容,还考核是否认真阅读了课文后面的注释。考核很细,有一定难度。A没有与任何诗词有关联;B是客人们自己的歌唱;D引用的是曹操的《短歌行》。第69题【单选题】【2011.4】《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有人认为是招贤诗。第70题【单选题】【2013.7】《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A、英雄多情B、自矜功伐C、优柔寡断D、知耻重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需要掌握三个场面描写分别表现项羽的不同性格特征;掌握不同细节表现的项羽不同的性格特征。(1)“虞兮虞兮”的悲歌: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2)文中出现三次“天之亡我”,表现项羽至死不觉悟。(3)“瞋目而叱”表现项羽在失败关口仍有英雄气概。(4)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既是报答乌江亭长的好意,又是对战马的爱惜。(5)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是对敌人的藐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A霸王别姬;D乌江自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第71题【单选题】【2013.4】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八声甘州》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第72题【单选题】【2013.1】《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85页【提示】。考核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第73题【单选题】下列《湘夫人》语词中,指湘君的是()。A、“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帝子”B、“目眇眇兮愁予”中的“予”C、“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公子”D、“闻佳人兮召予”中的“佳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方法一:【注释】A、C、D三项中的“帝子”“公子”“佳人”都指湘夫人,均排除。B项中的“予”指湘君。方法二:《湘夫人》是以湘君的口吻来写,“予”是我,当然指湘君。参见教材P159。第74题【单选题】【2011.1】《蚂蚁大战》的主题是()。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掌握本文采用的类比的写法。体会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第75题【单选题】【2012.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写“美人伤春”所抒发的情感是()。A、对抗金复国的热望与惋惜B、长期遭受朝廷冷落的愤懑C、年华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D、只身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教材P198: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第76题【单选题】【2012.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A、齐策B、楚策C、魏策D、秦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作家作品。《冯谖客孟尝君》是发生在齐国的事情,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第77题【单选题】【2007.1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特别熟悉课文。在教材22页,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写明“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第78题【单选题】【2012.4】《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把握。《都江堰》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参见教材P133。第79题【单选题】【2017.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冯谖主要是在观察孟尝君的为人。参见教材P61。第80题【单选题】【2013.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11页【提示】。该诗共四段,需要掌握每段的叙述的内容。考核考生对该诗内容的阅读。第81题【单选题】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提到的愚蠢见识中,与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关的是()。A、麒麟和火蛇是真实存在的B、刺猬好吃油虫C、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D、男性特别优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课文原文第二段第二行:“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A项是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所认为的。B项是作者自己以为的。D项是作者提出对狂妄自大意见进行提防时所提到的,存在这种思想的是某些男人。参见教材P66。第82题【单选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呵”的象征意义是()。A、饱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B、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的痛苦记忆C、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D、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呵”体现了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参见教材P217。第83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出自《再别康桥》的是()。A、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B、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C、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D、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再别康桥》诗歌内容的熟悉程度。参见教材P208。第84题【单选题】【2011.1】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A、《秋夜》B、《爱尔克的灯光》C、《香市》D、《都江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出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方式出现。第85题【单选题】【2012.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A、《战国策》B、《史记》C、《柳河东集》D、《资治通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资治通鉴》,最早见于《战国策》,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第86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8题【多选题】下列小说情节中,通过特定事物的描写凸显时代变化深刻内涵的有()。A、婴宁在婆家遍植鲜花B、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C、火车开进了香雪的家乡台儿沟D、宝玉生气摔玉E、姚纳的苦恼无人关心,只能向小母马倾诉【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B项出自《断魂枪》“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的背景是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面对强大凶残的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C项出自《哦,香雪》,火车终于开进了贫穷、落后、封闭、沉寂的深山,虽然只在台儿沟停站一分钟,但却具有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和它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隐喻意义。参见教材P250。第89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