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精神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精神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精神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精神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出人物的精神

青川县茶坝九年制学校杨明月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在本课写作选材立意的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培养学生从感觉材料跃进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教材分析

《写出人物精神》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写作,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的主题“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并指出“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特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了四篇课文之后,积累了部分人物形象塑造的学习方法,马上进行写作实践,学以致用,将“读”与“写”、“理论”与“实践”结合。

初中阶段记叙文的学习,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物形象在记叙文学习中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教材入选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意在培养学生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而理解人物的个性和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学年的学习,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已初步了解,但对于方法的运用还有较大困难。其次,在写作中,学生对于大量的写作素材的筛选改造有着较大的难处,通常学生脑海中有着很多的素材,却不知怎样去选择,怎样去运用这些素材,因此常常造成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现象。因此,只有在方法上给予指导,才能让学生爱上习作,爱上生活。

四、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形象塑造不仅要写出外在特征,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的联系

3.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4.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的联系

六、教学流程

导入写作⇒写作指导⇒佳作示范⇒写作小练笔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灰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帽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不知)又有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为什么?

[设计意图]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征:大耳,圆身肚肥,提一柄九齿钉耙。从猪八戒的典型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2.写作指导

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任务活动1】

照片激趣、教师提问: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明确〕鲁迅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师生总结〕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2).行动细节描写。

【任务活动2】

教师提问:阅读朱自清《背影》的节选内容,找一找其中对父亲肖像描写的句子以及表现父亲爬月台动作的词语,选一名同学为大家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小组讨论后分析一下作为儿子的我看到父亲这样的动作后会怎样的感受?

我看见他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朱自清

学生表演父亲爬月台的动作

小组讨论

〔教师明确〕:肖像描写中对父亲衣着从上到下进行了三种颜色描写,可以从中看出父亲是一个人极其平凡的形象。其次,句中运用了“走”“探”“攀”“缩”“倾”等动作描写的词语,具体地描写了父亲爬月台的辛苦,我的流泪也刻画了我对父亲的深深爱意。

〔师生总结〕:细致的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

3.佳作示范

阅读提示:

【任务活动3】

【学生活动】阅读范文,学生小组讨论,学习范文的中对于叙述材料的处理加工方式方法,并在全班展示。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找出范文中对“可逸先生”肖像描、动作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析“可逸先生”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以及作者对其有着怎样的感受?

教师点评:见范文红色字体

(3)【师生总结】

要在短小的篇幅里面写活一个人,就要选择这样既新颖、又独特、又典型的材料。所以,要想写活人物,这些写人细节的精选和提炼是非常关键的。一般说来,一篇短小的作品只能容纳3—5个叙述材料,在这3—5个叙述里面,我们一定要挑选最精彩、最独特、最典型的来安排

写作教授

[陈洁]

可逸先生是中文系资格最老的写作教师。这你可以从他的样子看出来。他长得又高又瘦,却又不好意思挺着脖子俯视众生,所以背就一天比一天地驼得厉害起来。可逸先生一年四季戴一副老式的圆框眼镜,因为年深月久,已经辨不清它原来的颜色了。可逸先生的五官由于年深月久地和那眼镜混在一起,模模糊糊地,也让人记不清晰了。但是,远远地,在图书馆的林荫道上,或者月亮湖的水杉林间,一个戴一副圆框眼镜、腋下夹着几本书的瘦高个孤独地向你走来,那么他必定就是可逸先生了。(作者用了非常简洁的语言来叙述他的肖像,肖像勾勒往往成为小说作品写人的第一步。从这个肖像当中我们看到他长得又高又瘦,一年四季都戴着一副老式的圆框眼镜。在校园里夹着一沓书、驼着背远远地向我们走来。他的外表特征体现了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可逸先生上课有个特点:他总是在刚刚开始上课的头十分钟内,用全部的愤怒来痛骂不久前看过的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篇小说。换句话说,可逸先生的讲课是以骂人开始的。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那一段著名的开场白:"我前天看了××杂志上署名××的一篇小说,简直是一派胡言!惨不忍睹!"他这样痛心疾首骂的时候,眼光是越过140多个学生的头顶,直接射到教室后面的一排玻璃窗外面去的。似乎他的听众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集中在空间的某一点上似的。然后他就有力地从讲义夹里拿出他的卡片(可以想见那卡片上的字体有如他的板书一样端正美丽),引用他的论敌的一系列句子,或者内容梗概,作出旗帜鲜明的批驳。他这样批驳的时候,感情是很激动的。感情一激动,他就要掏出手绢来擤一擤鼻涕。有一天,他感情激动地擤鼻涕的时候,发觉味道不对。于是他把落到鼻尖的眼镜正了一正,仔细看去,这才发现捏在他手上的不是什么手绢,而是昨晚洗脚时放在裤兜里的一双臭袜子。(他上课时也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他常常要在头10分钟痛骂别人的文章。这一段材料选得非常好,使用了概括材料和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把可逸先生上课的特点作了非常富有情趣的叙述。叙述了这个材料之后,马上加进一个细节,他上课激动时常常会用手帕擤鼻涕,有一次拿出的却是一双臭袜子。)

可逸先生的抨击对象全是先锋派作品。

多年以前,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迷上了威廉•福克纳。一迷就迷到昏头的地步,写出来的文章从头到底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有一次,作文薄发放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有的得了"情感丰富,语言细腻",有的得了"构思奇特,妙不可言",连班里最不会写作文地,也得了个"语言通畅"。只有我的作文本上,可逸先生批道:请先学会书写标点符号!!!作为示范,他把三个惊叹号画得又大又圆。我当时气得满脸通红,但从此以后,就老老实实地把标点符号点起来了。

毕业以后,我分在写作教研室。可逸先生就成了我的指导老师。慢慢地我就发觉,除了上课开始的十分钟外,可逸先生是非常之和蔼可亲的。每次我到他家里去,他总是热情地挽留我吃饭。可逸先生的夫人在外省教书,他身边只有一个儿子。所以可逸先生是常常吃食堂的。但是一旦有了客人,可逸先生决不到食堂去买饭,决不(他也许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他必定挽起袖管,到黑咕窿咚的走廊上,亲自打开煤气,煎两个蛋,下一碗面。他端着热乎乎的面走进屋里时,那一副眼镜刚巧挂在鼻上,几乎马上就要滑落下来,镜片上是一层水气。当他的眼睛越过眼镜上方,微笑地望着你时,你真是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可逸先生待客。不管谁来了,他都要亲自下厨房,煮一大盆面条放上两个鸡蛋,亲自端到人家面前,看着人家吃下去,这样一种待人接物的“迂”体现了他生活方式的

有一次我为了教学计划的事去找可逸先生,他儿子说他洗澡去了,估计马上就可回来。我在他屋里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他才夹着一包脏衣服回来了。一进了门,就直着嗓子嚷个不停,不时地夹着"岂有此理"、"欺人太甚"之类的知识分子气愤至极之时才爱用的、却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词语。过一会儿,才好不容易地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可逸先生去洗澡时,一只脚穿着他自己的皮鞋,另一只脚穿着儿子的皮鞋。可逸先生穿着自己的皮鞋出门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这两只鞋的颜色都是黑的)。可逸先生舒舒适适地洗完澡,换好衣服,要去穿鞋的时候,一个注意了他很久的服务员突然严厉地喊住了他,说他偷了别人的鞋。可逸先生当时一定非常可疑,他不仅穿得邋里邋遢,而且驼着背。至于那两只鞋,大小之不同、款式之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可逸先生当时大吃一惊,但是面对凶恶的服务员和同样凶恶的围观的人群,可逸先生马上镇静下来。他当时潇潇洒洒,侃侃而谈:第一,如果我所穿的这双鞋是别人的,那么我自己的鞋到哪里去了呢?我总不会赤着脚从家里走来吧?第二,如果我一定要偷别人的鞋,就应该偷一双,我为什么要各偷一只呢?第三,如果你坚持说这鞋是偷的,那么请问,这儿在座的可曾有谁报告少了鞋?可逸先生正沉浸在自己的推理(间接反驳论点--归谬法)中时,人家早已把保卫组的人喊来了。可逸先生又作了些什么推理和演说,就不得而知了。

我看了看鞋说,你怎么感觉不出一大一小呢?可逸先生叹了口气道:"就相差两码,穿在脚上,还不都一样。"

4.写作小练笔

1、思路点拨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任务活动4】

教师提问:你的好朋友或者熟悉的老师有哪些典型生活细节?这些细节展现了人物主要的精神?如何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来展现人物的精神?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写作的对象,素材的选择以及本课写作知识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如何写好人物精神的方法: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