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我为什么而活着》王奕欢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我为什么而活着》王奕欢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 我为什么而活着》王奕欢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带有的理性色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寓言导入)

百年不遇的旱灾,大地干涸,动物们纷纷出逃。黄鼠狼、山羊、黄莺一行向着传说中的诺亚雨林走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们又累又饿,头顶盘旋的秃鹫不停地叫道:“活着多累啊,倒下吧,让我吃了你们吧!”黄鼠狼不屑道:“我还年轻,还没活够呢,我不能死!”小黄莺深情地望着远方道:“不行,如果我倒了下来,妈妈一定会伤心的,我不能死!”山羊先生也不例外,他笑着对秃鹫说道:“秃鹫先生,等我把动物王国的《史记》写完,那时你也许会有吃我的机会吧,现在,不行!”

提问: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学生回答)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着的理由的权利,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今天来聆听当代思想文化巨人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走进罗素

(学生简要介绍作者,让学生对罗素产生敬慕感,拉近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过渡:罗素是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为世人所敬仰,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个,爱因斯坦曾经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三、聆听罗素

1.全体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把握节奏、语速和情感,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活?揣摩好我们找学生朗读。(从容、激昂、无奈)

2.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作者为什么而活?

板书:爱情

知识

同情心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明确:这用“飓风”设喻,表明这三种激情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无比强大而不可遏抑,是作

者永恒而无悔的追求,“在深深的苦海中”是说这些追求而面临种种挑战,是人生的苦难但无论如何,“我”都将任由这三种激情支配,去面临人生。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

四、解读罗素

(过渡,这三点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理由,现在,精读课文2-4段,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2.作者寻求哪些领域的知识?

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4.从作者的追求中,可以看出罗素是怎样的人?

讨论后明确:

1、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爱情可以带来狂喜;二是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三是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古今中外,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追求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能不能举例子来说一下。

裴多菲:“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维斯冠:"爱情是生命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闪电照耀一瞬间,而爱情却照耀一生。

徐志摩、梁山伯与祝英台祝、林黛玉贾宝玉、崔莹莹与张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杨绛和钱钟书、

过渡:我们感受过“双玉”爱情的凄美,体味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热烈,也领略了张生与崔莺莺的执著缠绵,同样罗素这位伟大的人物,他一生也有过几段爱情,罗素曾这样说过:“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爱情虽然是自私的,却让他的胸怀变得更宽广,更博大。板书:博大)

(过渡:追求爱情,让他觉得欢愉,感到心满意足,作者在心满意足之余,是不是就停止追求的脚步呢?不是,他还在追求知识。他追求哪些知识?点学生回答)

2、追求知识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过渡:从这三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博学,他的知识面非常广,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在哲学、数学、政治、历史、宗教、社会学等方面,78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知识的力量在他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关于知识的名言大家都记得哪些?)

学生回答:卢克莱修: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李大钊:“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左拉:“愚昧从来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托·因哲伦德: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过渡:罗素用知识让自己变得强大,罗素追求爱情和知识,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

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他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怎样的的?或者说,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指什么?

3、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插入图片,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

过渡:他能看到这些不幸并希望减轻这些不幸,这一切都缘于他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对人类的关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悲悯(悲天悯人)。

罗素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从他的经历中都可以感受到他的悲悯情怀。

那么,像罗素一样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人多吗?请举例谈谈。

如:被订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滴着鲜血仍眷顾着红尘的苦难的人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阿诺德:“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南丁格尔、

曼德拉、甘地、

特蕾莎修女

正因为有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些黑暗凄凉,多了慰藉希望。世界才会前进。作家冰心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五.这三种追求,哪一个让他更执着、更痛苦呢?---同情心,从文章的哪块可以看出?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赏析: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从这里也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作者想减轻人类的不幸,但是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以这样的人生带给作者不安和痛苦,因而他说激情将他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但是,即使痛苦,也没有放弃追求。)

六.从作者的追求中,可以看出罗素的是怎样的人?学生回答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本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等)

(过渡:罗素无疑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对生命的理解,对众多知识的汲取和开拓,更在于他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因而他认为自己值得为他的一生而活。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

小结: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五、感悟罗素

罗素活者的意义无疑是崇高的,有价值的。在罗素面前,我们无疑是渺小的,无论是就其成就而言,还是其思想而言,我们不能不景仰他。学习了本文,我们每个同学也应该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应该怎样活?

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为话题,以“我寻求、追求

,因为

”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体现出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为了亲情而活着

为了友情而活着

为了恩师而活着

为了所有对我们友善的人而活着

为了良知而活着

为了正义而活着

为了美好而活着

为了成就而活着

为了奉献而活着

为了尊严而活着)

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