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1页
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2页
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3页
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4页
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书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宋王灼的《糖霜谱》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科技文献

B.《王祯农书》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兼论南北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

C.北宋蔡襄的《荔枝谱》是我国最早的栽培学名著

D.元代的《农桑辑要》是一部官修农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科技文献是明末宋应星编的《天工开物》,南宋王灼著的《糖霜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种植甘蔗和制糖的专著。

B项正确,《王祯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第一部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的农书。

C项正确,北宋蔡襄著的《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名著。

D项正确,元代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这部书由当时朝廷专管农桑水利机构的司农司组织官撰,其实用价值较高。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大米对(

)相当于木材对于(

)。

A.粮食;树木

B.农民;木匠

C.米粉;桌子

D.石磨;伐木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大米是粮食,二者为种属关系,树木是制作木材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大米是由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与农民是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对应关系,木材可由木匠加工而成,二者为加工者和加工对象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大米是制作米粉的原材料,木材是制作桌子的原材料,二者均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石磨是用于把大米、麦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二者为机械与加工对象的对应关系,而伐木机是对树木进行锯断、打包等操作的工具,伐木机与树木二者为机械与加工对象的对应关系,伐木机与木材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咏史诗是融合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达到寄寓抱负和针砭时弊的艺术效果。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一首咏史诗的素材即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史记》中记述的人物与事件是咏史诗的取材要素

B.《史记》助推了咏史诗这一诗歌体类的产生

C.咏史诗吟诵的人物皆可在《史记》中找到原型

D.咏史诗本身也是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了咏史诗的特点,并强调了其取材立足于史事。随后讲到《史记》成为咏史诗的取材对象,并具体介绍了咏史诗人如何通过《史记》进行取材且如何进行创作,文段尾句举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例子来进一步论证咏史诗确会在《史记》中取材。故文段强调的重点为咏史诗会在《史记》中取材,对应A选项;

B项,“《史记》助推了咏史诗这一诗歌体类的产生”,无中生有,文段并无体现《史记》是咏史诗出现的原因,排除;

C项,“皆可”表述过于绝对,《史记》只是咏史诗取材的其中一个要素,排除;

D项,“咏史诗本身也是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关于农作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作物包括油料作物、蔬菜作物

B.玉米原产于南美洲,约于宋代传入我国

C.作物栽培的四大环节有整地、播种、浇灌、收获

D.小麦、水稻、大麦,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作物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又分为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卉、树木等。

B项错误,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于明朝中后期经过东南亚传入我国。

C项错误,作物栽培的四大环节有整地、播种、田闾菅理、收获。

D项错误,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

故正确答案为A。5.时钟:秒钟

A.汽车:方向盘

B.菜刀:菜板

C.称:量具

D.量筒:毫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时钟和秒钟均为生活中常见的计时器,二者为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方向盘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菜刀和菜板均是厨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称是一种量具,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毫升是量筒上标注容积的计量单位,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6.近期,国资委第五次发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中车、哈电集团、国机集团、中国一汽、中国一重、中国商飞的15个(处)工业文化遗产入围。这15个项目从多个角度鲜活展现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

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中国机械制造行业人艰苦奋斗、产业报国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是机械制造行业工业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零开始从少到多从简到精

B.从零起步从有到大从大到精

C.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D.白手起家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这15个项目从多个角度鲜活展现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可知,三空词语意义各不相同,应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且应呈现顺承的关系。

A项,“从零开始”无法体现出发展的变化,即首先有了机械制造行业,排除;

B项,“从大到精”角度与第二空词语“从有到大”重叠,排除;

C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展示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符合文意,保留;

D项,“从优到强”与第二空词语“从有到优”角度重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7.2020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9个新职业信息,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

下列不属于第三批新职业的是(

)。

A.网约配送员

B.互联网营销师

C.在线学习服务师

D.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7月,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就业拓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等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8.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编制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指出: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快速下降趋势得到有效地遏制,2019年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超过384亿单位。中国推动草原生态功能和载蓄能力提升,2018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较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农业资源节约与保育不断加强

B.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

C.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绿色化转型

D.农业产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这一话题,随后分两个层面具体介绍了其中的内容,首先讲到“水生生物资源快速下降趋势得到有效地遏制”,随后讲到“草原生态功能和载蓄能力提升”,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解释说明,故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中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具体保护成效,对应B项;

A项,“农业资源”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且“节约与保育”无中生有,文段侧重于强调“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排除;

C项,文段并无强调“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化,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农业产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网——《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发布,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9.下列诗词与所描绘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杭州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重庆

D.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成都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意思是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长安中衰落的晚春景色。长安是西安的古称。

B项正确,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枫桥夜泊》,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姑苏是现在的苏州。

C项正确,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意思是晚上从清溪出发去三峡,思念故人的心情已到了渝州。渝州在今重庆一带。

D项正确,出自唐代杜甫的《赠花卿》,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0.代餐食品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应看到,行业存在产品鱼龙混杂,品质

等乱象。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代餐食品的强制性标准,中国营养学会最新颁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仅作为行业参考标准。代餐食品目前仍按照普通食品来管理,

规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良莠不齐亟待

B.好坏不一等待

C.参差不齐需要

D.混淆视听有待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行业存在产品鱼龙混杂”可知,目前代餐食品品质存在有好有坏,好坏掺杂的现象。A项,“良莠不齐”意为“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现在也可用来形容产品、市场等好坏事物混杂在一起,符合文意,保留;B项,“好坏不一”侧重于讲好的坏的都有,符合文意,保留;C项,“参差不齐”意为“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符合文意,保留;D项,“混淆视听”意为“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分辨不清是非”,侧重于“迷惑别人”,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国内并没有关于代餐食品的强制性标准,中国营养学会最新颁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仅作为行业参考标准。代餐食品目前仍按照普通食品来管理”可知,目前代餐食品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故第二空应体现对于代餐食品,管理规范应刻不容缓,马上跟进。A项,“亟待”对应管理规范的急迫性,符合文意,保留;B项,“等待”无法体现“急需管理”这一层含义,排除;C项,“需要”亦无法体现出“急需管理”这一含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央广网《代餐食品走红,行业的良性发展亟待规范化监管》11.甲、乙、丙、丁4个人在一起议论今年种植冬瓜,南瓜,西瓜,丝瓜的情况。甲说:“乙和丙每人种了两种瓜,但是乙和丙一共种了三种瓜”。乙说:“甲只种了西瓜,我和甲一共种了三种瓜”。丙说:“丁种了三种瓜,有一种瓜丁没有种,我却种了”。丁说:“我没有种西瓜”。已知所有人说的都是真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和丙一共种了两种瓜

B.丙和丁一共种了4种瓜

C.乙和丙可能都种了西瓜

D.甲和丁一共种了4种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乙和丙每人种了两种瓜,但是乙和丙一共种了三种瓜;

②甲只种了西瓜,乙和甲一共种了三种瓜;

③丁种了三种瓜,有一种瓜丁没有种,丙却种了;

④丁没有种西瓜。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根据①可知乙和丙分别种两种瓜,又根据②知甲只种了西瓜,且甲和乙一共种了三种瓜,可推知乙一定种的是除了西瓜之外的两种瓜,因为若乙也种了西瓜,此时甲和乙最多一共种两种瓜,因此乙一定不种西瓜,而C项说乙可能种西瓜,故表述错误,当选。

列表分析其余选项,目前已知信息如下:

根据条件③④,丁种了三种瓜且没有种西瓜,可知丁种了冬瓜、南瓜、丝瓜;又因为丁没有种的丙种了,可知丙种了西瓜,补充表格如下:

根据表格知:

甲和丙均种了西瓜,又根据①知丙种了两种瓜,所以甲和丙一共种了两种瓜,A项正确,排除;

丙只种了西瓜,丁种了冬瓜、南瓜、丝瓜,所以丙和丁一共种了4种瓜,B项正确,排除;

甲只种了西瓜,丁种了冬瓜、南瓜、丝瓜,所以甲和丁一共种了4种瓜,D项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

区域合作,

产业布局,

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强优化拓展

B.加大完善打开

C.开创明确拓宽

D.增加整合调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合作”,A项“加强合作”为固定搭配,符合语境,保留;B项“加大”与合作搭配不当,“加大”应与“力度”搭配,排除;C项“开创”与“合作”搭配不当,“开创”应搭配“局面”,排除;D项“增加合作”搭配恰当,保留。

第三空,根据“新空间”“大布局”可知,A项“拓展”有拓宽、伸展的意思,符合语境,当选;D项“调整”表述不明确,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优化产业布局”为固定搭配,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13.要将十个完全一样的小球放入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盒子。要求:甲盒子中的球数不少于3个,不多于5个;乙盒子中的球数不少于2个,不多于5个;丙盒子中的球数不少于1个、不多于4个。请问共有几种方法?(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甲盒子球数可能情况:3、4、5,乙盒子球数可能情况:2、3、4、5,丙盒子球数可能情况:1、2、3、4。又可知共有10个球,则分类讨论:

当甲盒子中有3个球时,乙、丙两盒子中球的情况数可为:(3、4),(4、3),(5、2),共3种情况;

当甲盒子中有4个球时,乙、丙两盒子中球的情况数可为:(2、4),(3、3),(4、2),(5、1),共4种情况;

当甲盒子中有5个球时,乙、丙两盒子中球的情况数可为:(2、3),(3、2),(4、1),共3种情况。

一共有种方法。

方法二: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盒子中,除去“不少于”的球数,剩余个球。按题目要求,利用隔板法放置即可;甲盒子中可能再放入0个、1个、2个球共三种,则分类情况如下:

①甲盒子再放入0个球时,由于乙、丙两个盒子都还能再放3个球,则利用隔板法,在剩余4个球之间的3个空中插板,即有种;

②甲盒子再放入1个球时,由于乙、丙两个盒子都还能再放3个球,则利用隔板法,在剩余的个球的4个空处插板,即有种;

③甲盒子再放入2个球时,由于乙、丙两个盒子都还能再放3个球,则利用隔板法,在剩余的个球的3个空处插板,即有种。

一共有种。

故正确答案为C。14.①螺蛳粉热销,带旺了整条产业链,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约50万亩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发展起来了。

②螺蛳粉火了。

③不少种植竹笋、豆角等配料的农户,因为“链”上了这个产业,脱了贫、致了富,产业链下游的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还创造了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

④小小的一碗螺蛳粉,带出了多方共赢的大效益。

⑤近年来,这种味道独特的地方小吃受到不少人的欢迎,上热搜、进直播间,带来了产品销量大幅提升。

⑥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广西柳州螺蛳粉产值就已达49.8亿元,产量增加6倍,前8个月出口突破2000万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③⑤⑥②

B.⑤④②①⑥③

C.②⑤⑥①③④

D.⑥②③④⑤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讲到“螺蛳粉火了”,引出“螺蛳粉”这个话题,保留C项。⑤句出现指代词“这种”,指代不明,故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④句具体阐述了“螺蛳粉”带来的好处,故根据逻辑顺序,应先引出话题,再具体阐述其带来的好处,故④应放在②之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⑥句讲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的产值,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⑥应放在⑤之后,故不适合做首句,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15.对于鸟类来说,轻盈而

的羽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结构。除了帮助鸟类飞上天空,羽毛还具有更多复杂的功能:一方面,细密的羽毛可以在体表形成隔热层保持体温;另一方面,鸟类羽毛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也使其成为鸟类的繁殖行为、种类和种族间

交流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透气互动

B.精巧视觉

C.柔韧及时

D.坚固双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除了帮助鸟类飞上天空,羽毛还具有更多复杂的功能”可知,鸟类的羽毛功能是多种多样的。A项,文段并无体现出鸟类羽毛“透气”这一属性,排除;B项,“精巧”意为“精致巧妙”,置于第一空,说明鸟类羽毛具有复杂功能这一性质是巧妙的,符合文意,保留;C项,“柔韧”意为“柔软而有韧性”,文段并无体现鸟类羽毛具有柔韧性这一层含义,排除;D项,“坚固”意为“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侧重强调结实,而文段并无体现鸟类羽毛很结实这一含义,排除。

将B选项中第二个词语带入文段进行验证,“鸟类羽毛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也使其成为鸟类的繁殖行为、种类和种族间视觉交流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说明鸟类可以通过视觉上观察羽毛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科技日报《鸟类爱“换衣服”的特性,从它们祖先开始就这样》16.月亮:小时不识月:明月出天山

A.桂花树:吴质不眠倚桂树:山寺月中寻桂子

B.小船:王濬楼船下益州:一叶渔船两小童

C.动物:龟蛇锁大江:精卫谁教尔填海

D.街道:深巷明朝卖杏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后两句诗的描述中均包含月亮,并且“小时不识月”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明月出天山”出自唐代李白的《关山月》,二者均出自同一朝代唐代。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后两句诗的描述中均包含桂花树,并且“吴质不眠倚桂树”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山寺月中寻桂子”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三首》,二者均出自同一朝代唐代,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后两句诗的描述中均包含小船,但“王濬楼船下益州”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一叶渔船两小童”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二者并非出自同一朝代,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后两句诗的描述中均包含动物,但“龟蛇锁大江”出自近现代诗人毛泽东,“精卫谁教尔填海”出自唐代诗人王建,二者并非出自同一朝代,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后两句诗的描述中均包含街道,但“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乌衣巷口夕阳斜”出自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二者并非出自同一朝代,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7.宋代:乌台诗案:苏轼

A.明代:南北榜案:刘三吾

B.宋代:青玉案:辛弃疾

C.唐代:请君入瓮:狄仁杰

D.东汉:白登之围:刘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乌台诗案是宋神宗时期发生在苏轼身上的一桩文字案,三者为朝代、事件、主人公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南北榜案又称刘三吾舞弊案,发生于明洪武年间,三者为朝代、事件、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青玉案为宋代著名词调之一,并非事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请君入瓮发生于唐朝,但主人公为来俊臣,并非狄仁杰,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并非刘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8.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于恶性疟疾有良好疗效

B.青蒿素的提取方法是从《备急千金要方》中获得灵感的

C.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重大发现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青蒿素是在菊科植物黄花蒿和青蒿中发现的一种抗疟药,为白色针状结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B项错误,屠呦呦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这句话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备急千金要方》是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唐代孙思邈著。

C项正确,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项正确,屠呦呦设计出一套提纯方法制成青蒿素,这种活性药物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9.下列关于中国农民丰收节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5年设立

B.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时间为每年“立秋”

C.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D.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是“我的丰收我的节”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A、B两项错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C项正确,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D项错误,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

故正确答案为C。20.一个抽奖箱中有5个红球,4个黄球和3个蓝球,所有球的大小、重量、触感完全一样。如果陈先生随机摸出若干个球来,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一定有2个球的颜色完全相同?(

A.3个

B.4个

C.5个

D.6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中出现“至少······一定······”,则本题为最不利构造问题。最不利的情况:红球、黄球、蓝球各摸出一个,此后再摸出一个,无论哪个颜色,一定满足有2球同色。则至少要摸出个球。

故正确答案为B。21.①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

②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

③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

④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的高质量照相机

⑤并最终催生了现在的数码照相机技术

⑥设计出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③⑥⑤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⑥①③④⑤

D.②④①⑥③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四个选项均以②为首句,无法通过首句进行排除。①句出现指代词“他们”,指代对象应为②句中的“日本人”,故①应与②进行捆绑,排除C、D两项;④讲到“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的高质量照相机”,应为②中日本人将电子技术代入摄影领域所带来的结果,故④应与②进行捆绑,对应A项。

故正确答案为A。22.玻璃这种材料,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性质,那就是怕拉不怕压。对于外界的压力负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

。假如我们把一片平板玻璃用四周的框架支起来,就像玻璃屋顶或者玻璃廊桥的桥面一样。我们会发现玻璃受到荷重影响时,上方仍然处在受压的状态,但下方其实是受拉的状态。当载荷逐渐增加,玻璃挠曲程度加深,下方受到的拉应力也越来越大。最后,玻璃的下方,即未受载荷的那一面将先发生破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但内部的压应力和拉应力通常能够达到平衡

B.抗压能力不是将使得巨大的内应力瞬间放大

C.但承受拉力负荷的能力却更为强大

D.但承受拉力负荷的能力却要低得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后文内容“但下方其实是受拉的状态”可知,如果玻璃下方受到较大收到的拉力的载荷逐渐增加,玻璃就会发生破坏,说明玻璃的显著属性为能够承受较大压力,而无法承受较大的拉力,故空处语句应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对应D项。

A项,“达到平衡”与后文所讲内容相悖,后文讲到,下方受到的拉力会越来越大,说明不是平衡状态,排除;

B项,描述内容为瞬间释放巨大内应力,与后文内容衔接不当,排除;

C项,“承受拉力负荷的能力却更为强大”与后文内容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你了解钢化玻璃吗?》23.苏轼让人觉得他很亲切。但是,不是古代的每一位诗人都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比如李白,就像朱熹说的,“李诗不可学”,那么飘,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又显得格外沉重,让人心生敬重,拉开了与普通人的距离;辛弃疾的词刚猛迅烈,他本人武力超群,曾率小队直闯金军大营生擒仇人,更是让人望尘莫及。苏轼不一样,他的面貌很多元,学霸、学渣、文青、吃货······

,我们都仿佛可以从苏轼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B.就没有他没有干过的职业

C.很多侧面单拎出来都是C位

D.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以达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苏轼让人感觉亲切,随后用一个“但是”表示转折,强调不是每一位古代诗人都会让人有这种感觉,随后举了李白,杜甫和辛弃疾的例子来具体解释说明。最后又讲到苏轼却不一样,接着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苏轼多元的面貌。文段尾句讲到“我们都仿佛可以从苏轼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跟苏轼有相似之处,对应A项。

B项,“职业”无中生有,文段讲的是苏轼有不同的身份,与文意不符,排除;

C项,“C位”指处于核心位置上,文段并无强调苏轼的每一个侧面都非常优秀处于核心这一层含义,与文段衔接不当,排除;

D项,“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以达到”与后文话题不一致,衔接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4.随着故宫从文化瑰宝变成文化现象,从厚重的历史符号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期待故宫“上新”成了潮流达人们的必修课;到故宫去,不仅意味着

地接受历史教育,而且是潮范儿十足的休闲活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潜移默化

B.正襟危坐

C.寓教于乐

D.自然而然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目前故宫已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后文通过一个“不仅······而且”将两个分句进行连接,组成并列结构。横线处形容“接受历史教育”,分析两个分句的内容可知,故宫不仅可以提供较为严肃的教育内容,还可以提供休闲活动,故横线处填入词语语义上应与“休闲”相反。

A项,“潜移默化”意为“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侧重强调“不知不觉”,而文段并无体现历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产生影响,排除;

B项,“正襟危坐”意为“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与文意相符,保留;

C项,“寓教于乐”意为“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自然而然”意为“不受外界干扰自然形成”,文段并无强调“接受历史教育”是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然形成的,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故宫的6年与600年》25.下图中的三棱柱可以由以下哪个图形折叠而成?(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题。以心形顶部所对边作为起始边,顺时针对心形面进行画边,如下图所示,边①挨着箭头面,边③挨着月亮面。

A项:同样选取心形顶部所对边作为起始边,顺时针对心形面进行画边,如下图所示,此时边①挨着的是月亮面,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B项:同样选取心形顶部所对边作为起始边,顺时针对心形面进行画边,如下图所示,边①挨着的是月亮面,边③挨着的是箭头面,选项与展开图一致,当选;

C项:同样选取心形顶部所对边作为起始边,顺时针对心形面进行画边,如下图所示,此时边③挨着的是箭头面,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D项:同样选取心形顶部所对边作为起始边,顺时针对心形面进行画边,如下图所示,此时边③挨着的是箭头面,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6.医生的考核评价是个难题,是否应严格把医生划入划分为临床线和科研线?如果以临床服务能力来评价临床医生,这一考核应包含哪些指标,不同科室的医生又该如何比较,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

。但正因困难,更需管理者以勇气和智慧去推进解决,打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惯性,探索出更科学、更具

评价方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可胜数创新性

B.环环相扣针对性

C.千差万别操作性

D.非同小可代表性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这一考核应包含哪些指标,不同科室的医生又该如何比较”可知,如要以临床服务能力来评价临床医生,所要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A项,“不可胜数”意为“数量繁多,数不过来”,符合文意,保留;B项,“环环相扣”意为“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的紧密”,无法体现“数量多”这一含义,排除;C项,“千差万别”意为“各类多,差别大”,符合文意,保留;D项,“非同小可”,意为“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文完整语句“是否应严格把医生划入划分为临床线和科研线”以及“如果以临床服务能力来评价临床医生”可知,C项“操作性”与“临床线”、“临床服务能力”对应恰当,当选;A项“创新性”与文段整体语境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7.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谈论今年的玉米收成。甲说:“乙的收成比我的多”。乙说:“丙和丁的收成不都比我的多”。丙说:“丁的收成比我的少”。丁说:“丙的收成比我的少”。已知,这4个人说的全都是假话,则这4人的收成按多到少,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丙和丁不确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已知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分析如下:

①甲说的“乙的收成比我的多”为假,可推知;

②乙说的“丙和丁的收成不都比我的多”为假,即“丙和丁至多有一个比乙多”为假,可推知;;

③丙说的“丁的收成比我的少”为假,可推知;

④丁说的“丙的收成比我的少”为假,可推知;

根据③④可得⑤:;

综上,根据①②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