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班会课件_第1页
远离手机-班会课件_第2页
远离手机-班会课件_第3页
远离手机-班会课件_第4页
远离手机-班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班会远离手机,静心学习形形色色的手机诱惑!=陷阱!手机面面观手机面面观手机面面观手机面面观手机面面观以上现象你熟悉吗?手机,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你是否想过,作为学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难拒新兴技术诱惑

亚洲用户患上网瘾综合症根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在亚洲有一名女婴儿活活被饿死的时候,她的父母却专注于“抚养”在线虚拟儿童;一个男孩不满大人指责其过度沉迷游戏而弑母并自杀。这些报道反映了一个现状,即亚洲人正因过度沉迷于互联网技术而付出代价。目前智能手机在亚太地区每年的销量都超过了1亿部,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更是翻了2倍,这个数据使该地区成为了现今全球最大的“先进移动设备”市场。在社交网站、手机游戏与电信服务急剧发展的时代,许多亚洲年轻人发现自己几乎寸步难离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新闻点击一位22岁的新加坡大学生汉娜·罗珊娜(HannaRuslana)表示,“你可能会认为我上瘾了,但是我无所谓。”汉娜在Twitter结识的好友甚至比她在学校的朋友还多。她至少每隔15分钟就会看一下iPhone,并且一直保持登录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以及Linkedln。如果哪一天自己的Twitter帐号被冻结了,那么她和朋友就会陷入抓狂的焦虑中。但比起发生在韩国的一例惨剧,汉娜的症状其实微乎其微。去年12月,一位韩国母亲因为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厌世,亲手杀死了自己三岁大的儿子。在此之前,韩国还有一个15岁大的男孩因无法忍受母亲斥责自己过度沉迷于网络,所以杀死母亲并最终自杀。

2010年5月,一名41岁的韩国男子与他的妻子因为在网上“抚养”了一个虚拟孩童,疏于照顾自己的亲生女儿导致她活活饿死,因此被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据首尔政府估计,在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里,至少有200万用户沉迷于网络。

根据新加坡年初的调查表明,在600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学生,有88%的学生而更喜欢通过线上交流,而不是面对面地与人交谈。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一天内的手机上网时间至少有四个小时。调查称,平均每个新加坡人就有1.4部手机,而这些手机大部分都带有上网功能。日本内务部也表示,年轻人过度沉迷于游戏或者移动网络有可能使他们的人格变得极端麻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交以及身心健康。日本全国消费者事务中心(NationalConsumerAffairsCenterinJapan)表示2010年在网上咨询相关游戏信息的用户人数,已从2009年的1437人上升至了1692人,并且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利的方面:

①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⑥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体积可以随身携带。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⑤方便查阅。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利的方面: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弊的方面: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弊的方面:弊的方面: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弊的方面:⑥影响校园治安。盗窃事端弊的方面: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根本达不到需要手机进行实时沟通的地步。且手机介入中学生生活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再说虽然手机价格很低,但很多学生依然因为攀比或爱慕虚荣选择昂贵的手机使用。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购买手机。

学生观点:★我觉得学生带手机上学不好,因为有些学生带手机是为了上课时候上网、发短信,还会使学生形成攀比心理,影响学习。

★我认为不带比较好,因为有资料说过手机有辐射,对身体没好处,而且学生带着手机上学对学习肯定会有影响,会有炫耀的心理,更何况也不安全呀,因为这样被坏人看见就会有被抢的危险!

远离手机背景资料: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国外的做法: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TheHarmofMobilephone手机辐射让患脑癌危险增加1倍每天通话一小时将永久性耳聋频繁接听手机将导致白内障手机辐射可导致老年痴呆手机挂胸前影响女性内分泌手机辐射将降低男性生殖能力手机辐射引发失眠和头痛强烈建议:(3)严禁中学生在校园内携带手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家长、学生共同签署《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有手机的抓紧拿回家;没有但是有这个想法的,立即取消这个想法!(2)建议大家买一个电话卡,使用公用电话!同学们:想想劳碌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倡导禁止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吸烟的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童叟皆知。烟中的有害物质;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观察图片边思考回答问题:用烟组成的什么器官?作者的意图?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吸烟是一个香烟不完全燃烧的过程,期间发生一系列热分解和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从烟雾中分离出的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一系列有毒物质。主要危害是:尼古丁是香烟吸食者成瘾的罪魁祸首,本身也极具毒性;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的联合作用是人类癌症的一大诱因,当吸入的量达到一定水平就是癌症的引发剂;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影响最为重要。

警示人们:吸烟对社会的危害被动吸烟的危害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危及间接吸烟者多种同样的病,特别对婴幼儿危害更大棗可导致急性死亡、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爱滋病、结核、难产、车祸、自杀、凶杀所导致死亡人数的总和。

1、被动吸烟是导致肺癌等各种各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2、吸烟与环境污染:吸烟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大气污染已超过了工业污染的程度,也是造成被动吸烟的一大祸根。3、香烟与火灾:一个个烟头好比是一个个游动的火种,历史上因烟头而引起的火灾比比皆是。香烟是生命最凶恶的杀手烟民年龄年轻化:目前,我国9~12岁的少年中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高中学生中约有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吸烟者占75%。就全国而言,平均开始吸烟的年龄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岁。年龄最小的烟民仅7岁。烟民年龄低龄化烟民年龄低龄化急需立法控制据《2008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和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寿命平均低15年;目前中国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已高达100万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中国男性中,将有1亿人死于烟草使用。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今年3月的《健康时报》指出,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20岁以上开始吸烟的人群中,25%的人会患肺癌、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而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人群中,这一数字上升到50%。

1、好奇模仿心理

2、交往心理

3、虚荣心理

4、消愁心理

5、对香烟的错误认识高中生吸烟心理如厕吸烟,一带两便

这也是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的一句俗语,而正因为流行,毒害才更加广泛。许多人认为厕所里有臭气,吸烟可以冲淡一些。事实上,厕所里氨的浓度比其他地方要高,氧的含量相对较低,而烟草在低氧状况下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连同厕所里的有毒气体以及致病细菌等大量被吸入肺中,对人体危害极大。患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在厕所内吸烟,可导致心绞痛、心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