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跟踪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_第1页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跟踪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_第2页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跟踪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_第3页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跟踪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_第4页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跟踪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追踪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无菌操作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为防范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周边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防范已经灭菌办理的资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A解析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应进行干净和消毒而不是灭菌。2.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并经过代谢来保持正常的生长和生殖。以下相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要增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纤维素分解菌即可正常生长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自己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经常不足D解析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无机物,如CO2,A项错误;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还需加入维生素等生长因子,B项错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以致微生物不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C项错误。3.以下相关培养基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液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分别、计数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微碱性C.培养基就是依照人们的需求,配制出的供微生物生长生殖的营养基质D.可在培养基中加入KH2PO4或K2HPO4,用于保持pH的相对牢固D解析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分别、计数和判断等;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而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基是依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生殖的营养基质。4.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为()A.CMC-NaB.木聚糖C.纤维素D.裂解酶DOC版...A解析分别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碳源是纤维素粉,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的碳源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C.正着放置简单破碎D.防范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解析平板倒置主若是防范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6.以下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D解析本实验要求无菌操作,因此在实验室中裸露在空气中的操作均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土壤的取样是在室外进行的;微生物的培养是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7.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A.纤维素分解菌合适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B.能够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C.能够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C解析固体培养基的容量有限,而液体培养基空间大,同时振荡培养能够保证供氧充分,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因此能够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8.以下相关细菌培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控制真菌,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能够观察其运动D解析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增殖形成的,其中只含有一种细菌,A项错误;青霉素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控制细菌的生长生殖,但对真菌的结构无明显影响,B项错误;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其生命活动会碰到控制,C项错误;平时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以观察其运动,D项正确。DOC版...9.以下关于大肠杆菌培养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浸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范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所得估计值更凑近实质值,除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定经过灭菌办理后才能扔掉B解析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要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因此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10.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HPO伊红美蓝青霉素琼脂蒸馏水24含量10g10g2g0.4g0.065g1万单位合适1000mLA.此培养基属于通用培养基,能够鉴别出大肠杆菌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青霉素的基因C.此培养基能够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此培养基能够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可否吻合饮用水标准C解析此培养基属于判断大肠杆菌的半合成培养基,其他青霉素还拥有选择作用,A项错误;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B项错误;此培养基能够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C项正确;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可否吻合饮用水标准,D项错误。1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含量

10g

10g

2g

0.4g

0.065g

1000mLA.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若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缺少供应生长因子的物质D.该培养基调治至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B解析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项错误;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配方中蛋白胨能够供应生长因子,C项错误;该培养基调治至合适的pH后经灭菌才能够接种使用,D项错误。12.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DOC版...A.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地址是随机的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达成后均要将试管口经过分焰C解析接种环灼烧及接种前后试管口要经过分焰,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杂菌污染,将接种环先冷却再接种能够防范高温烫死菌种,A、B、D项正确;在平板上划线时,要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划线,C项错误。13.以下相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B.移液管需经过灭菌C.试管口与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D.涂布时可转动涂布器,使菌液涂布平均D解析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涂布平均。14.以下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别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齐聚的菌种渐渐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D解析大白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细菌大量生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15.菌落特色常作为判断微生物种类的依照。以下关于菌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菌落就是单个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生殖,并以此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子细胞团B.不一样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色完好不一样样C.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色完好相同D.不一样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别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别的反响D解析液体培养基上不能够形成菌落;不一样种类微生物的菌落特色不一样,但互相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性;同种微生物的菌落特色受培养时间、营养物质的含量与种类等影响,也会有所差别。16.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DOC版...菌的数量一般采用234倍稀释液,其原因是()10、10和10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D.随机的,没有原因C解析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多于真菌,因此稀释涂布时,细菌的稀释倍数要大于真菌的稀释倍数,这样才能使平板上培养出的菌落清楚易辨。17.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培养的目的是()A.比较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比较解析培养基上可否生有杂菌C.让未接种的培养基上也能长出菌落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B解析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37℃恒温箱培养,目的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比较,判断培养基可否被污染。一段时间后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有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则培养结果不能信;若无菌落,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污染,培养结果可信。18.以下相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消融琼脂时,需要控制火力其实不断搅拌,省得发生焦糊B.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C.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D.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C解析琼脂属于多糖,在消融琼脂时,需要控制火力其实不断搅拌,省得发生焦糊,A项正确;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B项正确;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接种方法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项错误;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否则会被再次污染,D项正确。19.以下关于微生物分别和培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别土壤中不一样的微生物,要采用不一样的稀释度D.分别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DOC版...A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常用菌落计数法来统计;分别土壤中不一样的微生物,要采用不一样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分别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20.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C.CO2和尿素D.葡萄糖和尿素D解析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尿素,因此氮源为尿素;而这种微生物为异养生物,因此其碳源为含碳有机物葡萄糖。21.在分别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是()A.用紫外线对样品进行消毒B.用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计数C.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精选D.用刚果红对菌体进行染色C解析用紫外线对样品进行消毒会杀灭细菌,A项错误;在分别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过程中,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落进行计数,B项错误;只有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够生计,其他微生物不能够生计,能够精选出纤维素分解菌,C项正确;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不会使菌体染色,D项错误。22.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如图是平板划线结果表示图,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灼烧接种环后马上用于菌种划线B.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C.不能够将第5地域的划线与第1地域的划线相连D.在1~5地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A解析灼烧灭菌后的接种环冷却后才能用于划线接种,A项错误;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为防范水蒸气凝集后滴入培养基造成搅乱或污染,应将平板倒置培养,B项正确;划线时要防范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由于最后一区的细菌最罕见,而第一区的细菌最致密,若是连在一起有可能无法分别获得单菌落,C项正确;在1~5五个区DOC版...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前一次划线的尾端,D项正确。23.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由于土壤中各样微生物的数量不一样,因此为获得不一样种类的微生物,要按不一样的稀释倍数进行分别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采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只要获得了1个菌落数量在30~300的平板,就能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精选出一些细菌菌落C解析土壤中各样微生物的数量不一样,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大体占70%~90%,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因此为获得不一样种类的微生物,要按不一样稀释倍数进行分别;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只有获得3个或3个以上的菌落数量在30~300的平板,才能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考据选择培养基可否拥有选择作用,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比较,若后者的菌落数明显多于前者,则说明前者拥有精选作用。24.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异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依照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一样碳源的培养基B.依照微生物需要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一样种类的生长因子C.依照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别,在培养基中加入不一样比率的核酸D.依照微生物抗衡生素敏感性的差别,在培养基中加入不一样种类的抗生素C解析由于不一样的微生物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不一样,能够依照微生物的生长需求来配制特其他培养基,以获得单一的纯种;也能够依照其抗衡生素的敏感性不一样,加入不一样的抗生素来获得单一的纯种。25.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秸秆―→秸秆碎屑①,反响罐水解②,压滤出渣③,酒精发酵④,真空分馏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精选过程①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B.过程①加入的纤维素酶是葡萄糖苷酶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DOC版...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解析精选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A项正确;纤维素酶为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B项错误;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项正确;对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0分)26.(16分)科学研究发现,某种细菌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乳化度、降低石油黏度,经过向油井中注入含有该种细菌的水可提高采油率。为了获得高纯度的该种细菌,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请解析回答以下问题:诚然不一样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一样,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范杂菌污染,对付培养基进行________办理,常采用的办理方法是____________。(2)当以菌落数统计目的菌株数时,最少应选择3个菌落数在________(范围)的平板进行计数,并以菌落数的________作为统计结果,一般情况下该统计结果会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实质值。因分别获得的目的菌降解石油的收效不甚理想,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诱变办理(实验组)。与比较组对照,最可能的结果为:①实验组中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石油被目的菌分解退后色形成的圆形圈)大小____________;②实验组中少许菌落周围的透明圈____________。解析(1)不一样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虽有不一样,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要点是防范外来杂菌的入侵,对付培养基进行灭菌办理,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2)当以菌落数统计目的菌株数时,应最少选择3个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以菌数落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当2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可是一个菌落,因此一般情况下该统计结果会低于实质值。由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对细菌进行诱变办理后,大多数细菌不会发生基因突变,其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比较组对照无明显差别;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随机性),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中,有的降解石油的能力会增强,有的可能还会减弱,因此实验组中少许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比较组中的大或小。答案(1)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2)30~300平均值低于(3)①无明显差别②变大或变小27.(18分)为从土壤中精选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精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如图是从土壤中精选出该细菌的过程表示图,表格是分别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DOC版...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菌落编号12348小时1.62.83.072小时2.21.25.096小时2.31.24.2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X主要为目的菌供应________等营养要素。为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采用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2)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________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在分别、纯化过程中,图中②③过程接种的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倒平板前,对付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4)解析菌种的分别纯化结果,应选择为________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比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于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精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因此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因此化合物X为目的菌供应碳源和氮源等营养要素。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采用液体培养基。(2)进行梯度稀释时,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并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3)据图解析,②的菌落平均,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③的平板上有明显划痕,是平板划线法接种。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4)据表解析,3号菌落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最大,降解化合物X的能力最强,因此应入选择3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5)实验中设置空白培养基的目的是作为比较组,以检验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可否合格。DOC版...答案(1)氮源、碳源液体(2)9(3)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高压蒸汽灭菌法(4)3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越大,菌种降解化合物X的能力越强(5)检验培养基和平板的灭菌可否合格28.(16分)科研人员为了分别、精选蓝莓果酒专用酵母来改进蓝莓果酒的质量,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不一样品种的成熟蓝莓制果浆,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自然发酵,直至产生大量气泡和明显酒味;②将蓝莓发酵液梯度稀释后,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每个梯度涂3个平板,并在恒温下培养2d,依照酵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