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列出三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训练,在肯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点:
看一幅图写出三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教学预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日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答复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情愿帮忙我,和我一起去吗?
2、出示以下复习题。
(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2)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3、汤姆叙述:我带来了鲜花送给吉利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4、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悟新知
1、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预备了好多好吃的(电脑演示),认真看一看旁边的这些筷子可以分成哪两局部?(整捆10根和单独的3根),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讲解:10+3和3+10的意义一样,所以只写一个就可以了。
2、汤姆:我还有一个计数器,想考考大家,假如顺当通过就和我一起去吉利家吃蛋糕。个位和十位各拨一个珠子,表示数字几?再在个位上放2个珠子。
3、汤姆提示学生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13,我把刚刚的2个拿走了,可以写什么算式?你能算出得数吗?
3、小结:小朋友会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真聪慧。
三、稳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生日晚会开头了,可还有几把筷子没数好,出示78页做一做1题。
2、晚会上还预备了水果糖,咦,糖下面还有个算式,你会填吗?完成做一做2题。
四、齐唱生日歌,祝汤姆生日欢乐。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稳固10以内数的熟悉及加减法。
2、使学生能娴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把握水平。
3、培育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
稳固10以内数的熟悉及加减法。
教学难点:
娴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
正确进展计算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根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10-34+410-62+5
5+310-58-77-4
9-09-86-69-2
8-24+63+69-0
2+39-50+74+2
二、整理学问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复习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肯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答复
C照刚刚的观看方法再观看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相互点一题考问对方
三、练习
课件出示
1、★△▲○●□☆
从左数,第5个是()☆排第()
2、94
□5□□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需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5、按规律填空
(1)2、()、4、()、()、()、8
(2)8、()、6、()、()、()
(3)2、4、()、8、()
(4)1、3、()、()、9
6、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综合活动
先独立观看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看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嬉戏?我们也去参与。你假如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
学生写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连续加2
4、连续加3:3、、、
连续加2:1、、、
板书设计:
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
10=□+□
10=□+□+□
10=□+□+□+□
10=□+□+□+□+□
10=□+□+□+□+□+□
10=□+□+□+□+□+□+□
篇三
一、课前沟通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好了,大家都带来了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教师稍有停顿),我还看到了大家文具盒里有一样我特殊想要借的东西
生奇怪地问:什么?
师:橡皮。谁情愿借给我?
(生一个个都举起橡皮表示情愿。)
师:大家都这么热忱,太感谢大家了。好,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借一下。(请8名学生
就近帮助借橡皮)
师:(把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表现出特别感谢的神情。)你们把橡皮都
借给我了,你写错了怎么办?
一生:我还有。
师:哦,还有,教师还想借。(直到完全借完。)
师: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
生纷纷说: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做魔术;
看橡皮都有哪些外形;
用橡皮拼图。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我就是为了让你们没有橡皮用。没有橡皮,
下笔会更当心一些。就算写错了,也没关系,认真观赏一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您会写的更好!
(反思:“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当心”,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没有后路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大多比拟急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愿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经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安静才能致远,教学生静心思远,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另外,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还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像这次赛课,在上课之前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时机,只有尽快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削减师生的生疏感,彼此尽快熟识,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投入学习。)
二、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粘贴了9只红色小鸟)
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殊棒,今日有一群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送么?
生异口同声:欢送!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好多小鸟,请大家认真数一数大树上有几只小鸟?
(反思:这里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创设了一个大树、小鸟这样一幅漂亮的情境图,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比拟胜利。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热忱,而且还可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10以内数的挨次时,只让学生顺着数,而没有让学生倒着数。另外,在这里假如把事先预备好的小棒发给学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样可以渗透“10还是个计数单位”,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生:9只(有一生说10只)
师:究竟几只呢?请刚刚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请说10只的学生到黑板前数,黑板太高,学生探不找,师抱起孩子数。)
(反思:今日在梨林实小做课的这间教室里没有讲台,因此黑板相对就比拟高,我站在那里,最多只能够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即使图画得再低,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够得着,没方法,我抱起了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够得着了。我们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眼中时刻要有孩子。)
生:我看到教师手里还拿了一只,所以是10只。
师:哦,那现在又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师把手中的一只*小鸟贴到大树上)那
么,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呢?
生异口同声:10只。
(再请一生到黑板上数。)
师:今日我们就来熟悉10(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在你的身上有10么?
生异口同声:有!
师:你身上的10在哪里?
生:在手上。
师:谁来数一数?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数一数。)
师:除了手上,我们身上哪里还有10?
生:脚上。
师:还有么?我刚刚看到有的同学在摸自己的头发,在我们头发上有10么?
生1:没有
生2:有,头发上有好多好多10呢。
师:对,我们的头发有好多好多的10呢。除了我们的身上,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的10。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10有充分的熟悉,我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10,
孩子们参加特别乐观活泼,但“数学源于生活”,假如能够更多的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情景严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为学生的观看供应更多的参加时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9和10比大小
师:我们前面熟悉了1-9,今日又熟悉了10,你知道这些数中,谁大谁小么?
生1:10大。
师: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只说谁大,要说出谁大谁小。
生2:10大1小。
生3:10大3小。
生4:10大9小。
(还有好多学生争着抢着想要说)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要说,那每个同学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互说。)
师:说完后坐端正。(稍停)大家说得真好,教师听到了好多不同的答案,不过,教师听到了一个共同的声音:10大。我们前面熟悉的9都那么大了,大家却都认为今日熟悉的10。谁能说说你怎么知道10比9大?
生1:10个比9个多了一个。
生2:9只小鸟,又飞来一只变成10只了,所以10只多。
师:说得真好!谁还有自己的想法?
生3:10个人比9个人多1个。
生4:9加1是10。
师:那么,10比9怎样?
生异口同声:大。
师:9比10怎样?
生异口同声:小。
(师板书910109)
师:谁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填一填?
(请学生填)
师:大家留意看,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口都朝着谁?
生:10!
师:也就是说,谁大口朝谁开。
(反思:对于大小比拟孩子们已经有了1—9的学习根底,这里顺理成章,比拟简单,耗时过多,尤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不必再像新知一样让学生熟悉,也就是说应当留意前后学问的联系,学生会的就不要讲,或尽量少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的东西。)
四、10的组成
师:大家刚刚表现真棒!下面,老是想请大家帮个忙,大家情愿帮教师么?
生:情愿!
师:我家来了一个小客人,家里还有10颗糖,我家儿子和小客人一起分糖吃,他们两人怎么分?
(反思:情境创设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愿,但是假如能把情境中改成学生自己,会给学生下面的语言表述带来便利,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1:每人5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1:这样分,两个人的一样多。
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2:假如是我,我分3颗,给客人分7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2:由于我是仆人,他是客人,我给他多一些。
师:小仆人真热忱!很好!请坐!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3:我是仆人,我留2颗糖,给客人8颗糖。
师:真大方!大家刚刚有的是根据平均分,有的是作为小仆人,给客人多分一些,那么,还有其他不同分发么?同桌相互说一说,比比看那组同桌合作的,合作的同桌,在下课时,黑板上美丽的小鸟就会飞到你们的手中。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小手来帮忙自己,每根手指表示1颗糖。
(学生开头同桌沟通)
(反思:这里的同桌沟通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后面会有其次次的沟通。假如在这里沟通时,我能给出更清晰的指令,如:10颗糖究竟有多少种分法呢?用自己的手指代替糖,比比看,那些小组分法最多,而且还能根据肯定的规律清楚地介绍给大家。此外,还可以让同桌合作,把全部的分法写下来,这样会更清楚明白,效果会更好。在这里,我也熟悉到教师引导的作用之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导”,应当不是“导演”,而是“向导”,要引导学生怎样有效地做好一件事,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导”好的!)
第一组同桌汇报:我们有3种分法,第一种是我们都分5颗;其次种是我留2颗,给客人分8颗;第三种是我留3颗,给客人留7颗。
其次组同桌汇报:我们还有2种分法,一种是我留1颗,给小客人9颗;另一种是我留4颗,给小客人分6颗。
师:哪组还有不同方法?
(没人举手)
师:教师真的特别感动。大家都这么热忱,除了一种平均分以外,其余四种都是在照看客人,给客人多分一些,真好!可是,假如我家儿子有些自私,他拿着糖不舍得给客人多分一些,怎么办?你有其他分发么?
生1:那可以是给客人4颗,自己留6颗;或者自己1颗,给客人9颗。
生2:还可以是给客人3颗,自己留7颗。
生3:也可以是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
师: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总共是10颗么?
生3(摇摇头):总共是9颗。
师:是不是给教师还留了一颗呀?哦,教师这可送给小客人了,那分给小客人几颗?
生3:2颗。
师:谁还有么?大家数数现在有多少种分法?
生:1、2、3、4、5、6、7、8、9,一共有9种分法。
师:这么多分法,假如没有规律,就会写多了,或者写少了,怎样写才能写的不多不少呢?同桌再相互说一说。
(同桌再次合作)
一组同桌汇报(边说边板书):
10可以分成5和5、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1和9,然后把后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另一组汇报:
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然后把前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3个内容:10的组成。
师生一起说: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
(师生对数练习。)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在数学思索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这种有条理的思索问题的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育逐步形成的。新课程几乎每个年级都渗透“有序思索”的方法。这里从无序到有序的逐步引导,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步学会思索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合作种植合同范本
- 公司食堂阿姨劳务合同范本
- 保编合同范本
- 分包合同范本汇编
- 公司安全培训合同范本
- 中介工作合同正式合同范本
- 减速机模具合同范本
- 2025内蒙古建安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摊电梯合同范例
- bot模式合作合同范本
- 公共厕所工程报价明细表
- 股骨颈骨折ppt精品
- 2023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毛泽东诗词鉴赏分析
- 小学数学-纳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量具检具清单
- 江苏市政工程计价表定额计算规则
- YY/T 1833.2-2022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量要求和评价第2部分:数据集通用要求
- 自然辩证法概论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痛点和方向,机械工程论文
-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