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二班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1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同学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运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详细情境,使同学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同学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育同学仔细观测、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运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掌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同学仔细观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喜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伙伴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爱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伙伴们在做什么?”把同学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同学观测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同学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同学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观测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同学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测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争论。
(1)应当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同学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同学在观测事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同学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同学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老师结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沟通、实践中掌控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掌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同学仔细观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3、通过学习,使同学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喜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同学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伙伴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伙伴们在做什么?”把同学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同学观测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同学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同学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观测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同学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测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争论。
(1)应当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同学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假设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同学认真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同学在观测事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同学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同学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运用。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沟通、实践中掌控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掌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同学仔细观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喜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沟通,使同学体验到合作的欢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伙伴爱玩跷跷板吗?今日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伙伴们在做什么?”让同学认真观测图。
3、让同学观测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同学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同学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观测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同学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测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争论。
(1)应当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同学思索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同学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3+7=19(2)2*6+7=19(3)2*8+3=19……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同学在观测事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掌控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同学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同学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同学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同学以启发。同时对同学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沟通、实践中掌控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育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2、培育同学探究知识的意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控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育同学收集整理信息的技能。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涌现的问题,提高同学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控笔算的计算法那么,能娴熟计算。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日老师先带小伙伴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同学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探究,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同学独立解答后合作沟通争论。老师留意引导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与思索。如观测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同学观测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同学沟通争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育同学的估算意识,加强同学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同学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同学能依据实际状况,敏捷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
4、完成第5题思索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同学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沟通、实践中掌控知识、应用知识。思索题有利于开发同学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二班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2
一、同学状况分析:
二班级同学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索,积极发言,作业仔细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娴熟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约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控。个别同学还没达到计算正确、快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约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表达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同学们已经比较娴熟地掌控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同学们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同学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转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涌现了数位顺次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预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依据详细状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同学们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同学在实际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同学在掌控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同学们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约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约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通过观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探究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同学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育同学观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技能,发觉和观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制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详细情境,使同学们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育同学仔细观测、独立思索等良好习惯,初步培育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2、让同学在详细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同学们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同学们初步会用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同学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惜大自然的教育。培育同学们仔细观测、独立思索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同学会辨别直角、锐角、钝角;使同学们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约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同学亲身经受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控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同学们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约的或稍繁复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同学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同学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量;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同学进一步学习用详细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沟通,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心,逐步进展同学的数感。
6、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同学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约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同学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同学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同学能够结合详细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育估算意识;培育同学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同学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约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同学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约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约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约的分析;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情趣,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同学通过观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发觉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育同学的观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技能;培育同学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制造美的意识,使同学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仔细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仔细讨论、制造性的运用试验教材,仔细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1)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实时反馈总结。
二班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3
一、同学状况分析
同学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肯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技能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大多数同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爱好浓;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比较娴熟,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肯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非常性,大多数同学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约问题上,同学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觉生活中简约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育同学“倾听”、“合作”、“沟通”等技能和习惯,养成仔细做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同学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展数学技能,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爱好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约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约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同学在详细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娴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同学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同学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_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学会辨别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同学在娴熟掌控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约和稍繁复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同学进一步掌控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次,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同学经受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控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须要性,经受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想、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同学感受简约推理的过程,找出简约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育生学会独立审题的技能;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进展同学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表达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同学对数学的爱好,逐步进展同学的数学思维技能和创新意识。
二班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4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2、时、分、秒3、认识方向、测定方向4、认识万以内的数5、分米和毫米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角的初步认识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你的好伙伴9、期末复习。
二、班级状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仔细听讲、积极动脑,能仔细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开心的事情。也有一些同学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情愿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同学,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控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改变题不懂思索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熬炼他们的思维、口头表达的技能、动手操作的技能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究并掌控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肯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测,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次,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依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究,掌控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约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约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控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阅历,在观测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约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约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约的路径图,并能依据要求描述简约的行走路径。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约的判断、联想和猜测。
(二)、情感与立场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老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爱好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仔细思索的习惯,在老师、同学的鼓舞援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控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控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进展估算的策略。
3、让同学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控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育同学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制造性地运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查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同学的爱好,培育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敬同学,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同学探究、沟通和练习,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
5、在详细教学时,要留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同学暴露思维过程,鼓舞同学多角度思索问题。充分利用思索题,培育同学敏捷运用知识的技能,激发同学动脑筋钻研问题的爱好,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共计62课时,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5课时
2、时、分、秒--8课时
3、认识方向————-2课时
、测定方向——1课时
4、认识万以内的数-7课时
5、分米和毫米——-3课时
6、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7、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1课时
9、了解你的好伙伴1课时
10、期末复_————--10时
二班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4)和二(6)两个班的数学。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仔细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实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援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个别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有依靠家长的倾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积极,回答下列问题声音不够洪亮。总体来说,二(4)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爱好,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留意力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些同学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亲密协作,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舞自信,结合教学中涌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约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由于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假设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学校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校生需要掌控的基本技能之一,需要达到计算正确、快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同学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次弄清晰,掌控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那么,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育同学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同学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详细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沟通,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详细情境,使同学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同学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初步培育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育同学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同学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同学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同学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育同学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约的图形平移,会辨别直角、锐角、钝角。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同学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约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约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约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约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同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同学通过观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探究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同学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育同学观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技能,发觉和观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制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依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334:2025 EN Earth-moving machinery - Vocabulary and taxonomy for automation and autonomy
- 【正版授权】 ISO 16123:2025 EN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Marine cranes - Slewing bearings
- 【正版授权】 IEC 61000-4-41:2024 EN-F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41: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Broadband radiated immunity tests
- 【正版授权】 IEC 61035-1:1990 EN-D Specification for conduit fitting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884-2-2:2006 EN-D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2-2: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socket-outlets for appliance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66:2025 EXV-RL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66: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water-bed heaters
- 【正版授权】 CISPR 14-1:2005 F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1: Emission
- 以客户运营为中心
- 2025年化妆品营销策划方案经典
- 2025年乡村幼儿园工作方案
- 公司备用金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大全
- 游泳场所、沐浴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 新编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及岗位规范管理手册汇编(版)
- 07J902-3 医疗建筑(卫生间、淋浴间、洗池)
- 推荐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读书分享会模板
- 【课件】高考英语试卷讲评之七选五课件
-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化妆品的副作用
- 体育-足球脚背内侧传球教学设计
-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 GB/T 41530-2022玩具及儿童用品术语和定义
- JJF 1485-2014圆度定标块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