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五官科护理技术
内容
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第五章五官科护理技术内容!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学习目标1.解释:滴眼药、剪睫毛、球结膜下注射。2.叙述: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的目的。3.回示: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操作方法。4.阐述: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注意事项。5.体现: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
Page
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学习内容一洗眼法二、上眼药三、剪睫毛四、眼压测量法五、角膜异物剔除六、泪道冲洗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八、球结膜下注射法Page
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学习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一)目的
1.清除结膜囊内异物及分泌物。
2.眼部手术前的清洁准备。Page
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二)用物玻璃洗眼壶或冲洗用吊瓶、受水器、消毒干棉球、冲洗液(生理盐水、
3%硼酸液、2%碳酸氢钠溶液等),有流水洗手设备。Page
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铺巾指导病人自持受水器Page
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左手分开患眼上下睑右手持洗眼壶或吊瓶冲洗
用棉球擦干上下眼睑
Page
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嘱病人眼向下看,操作者左手翻转上睑、拉下下睑,并固定于眼眶上。同法进行冲洗。
洗毕,用消毒干棉球擦干液体,取下受水器。
清理用物,洗手Page
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四)注意事项1.洗眼前后必须洗净双手,防交叉感染。2.冲洗时动作要轻,不可压迫眼球。3.角膜的感觉极为敏感,水流切勿直接冲于其上。Page
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洗眼法
4.洗眼壶冲洗时高度适宜,过高压力太大,过低易触及患眼而受污染。5.眼球有伤口的病人(眼球穿通伤或深层角膜溃疡),禁止冲洗,以防眼内容物脱出,但要对眼睑周围皮肤进行擦洗、消毒,动作要轻,切忌加压。Page
1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洗眼法Page1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
6.冲洗液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35~40℃为宜。7.眼睑肿胀或儿童以及不合作者可用眼睑拉钩分开上、下眼睑再行冲洗。
8.冲洗传染性眼病的用具,用后应彻底消毒。Page
1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一)滴眼药1.目的1)预防感染,消炎、镇痛。2)扩瞳或缩瞳,为检查、治疗作准备。3)眼部表面麻醉,为手术准备。4)防止角膜、结膜干燥。Page
1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2.用物眼药水(有抗生素眼药水、扩瞳或缩瞳药、表面麻醉药等)、消毒棉签、棉球、无菌滴瓶或滴管。Page
1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3.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坐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
Page
1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一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
另一手持眼药将药液滴入下穹窿轻提上眼睑,嘱病人轻闭眼1~2minPage
1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用棉签拭干流出的药液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
4.注意事项1)操作前后洗手,防交叉感染。2)操作时动作轻巧,勿压迫眼球。3)滴药时勿使滴管触及睫毛,以防污染。4)滴药前吸干眼泪,清除分泌物。5)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角膜面。Page
1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6)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防滴错眼药。7)双眼滴药时,需先滴健眼,再滴患眼。若为传染性眼病患者滴眼药水时应单独使用一份药液及用物。8)混悬液用前需摇匀;遇光变质药物应用黑纸包裹眼药瓶或用深色瓶。Page
1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9)多种眼药水同时滴用时至少间隔3min,以免降低疗效。10)滴用散瞳、缩瞳或特殊药物后,即刻按压泪囊部数分钟。Page
1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1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二)眼部涂药膏法1.目的1)眼前段疾病的局部给药,达到预防感染、消炎、镇痛作用。2)术后或眼部受伤的局部用药。3)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保护眼球,防止结膜及角膜干燥或损伤。Page
2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2.用物消毒棉签及棉球、消毒眼垫、玻璃棒、抗生素眼药膏、胶布、手消毒液、擦手纱布及污物杯。Page
2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2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
3.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坐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Page
2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玻璃棒法:一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另一手持玻璃棒蘸药膏放入下穹隆部嘱病人轻闭眼睑,同时转动玻璃棒,并依水平方向抽出Page
2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软管法:将药膏直接挤入下穹隆结膜囊内提起上、下睑轻轻将眼睑闭合。用棉签或棉球擦去流出眼外的药膏,嘱病人闭眼数分钟,必要时盖眼垫。Page
2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2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4.注意事项1)涂眼药膏前后洗净双手。2)操作时动作轻,切勿压迫眼球。如系外伤、角膜溃疡、内眼手术后,涂眼膏后禁止按摩。Page
2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3)检查玻璃棒是否光滑,双眼须涂眼药膏者,玻璃棒应分开使用。4)涂眼药膏时切忌软管碰到角膜和睑睫毛。5)眼药水和眼药膏同时使用时,先滴眼药水,后用眼药膏。Page
2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2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概念:剪睫毛为内眼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在术前一天进行,可防止睫毛落入眼内,同时使术野清洁,便于术中操作。(一)目的为内眼手术前作准备。Page
2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二)用物眼科小剪1把、纱布1块、眼药膏或凡士林药膏。将剪刀两叶涂上一层药膏,以便粘住剪下的睫毛,防止落人眼内。Page
2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座位或仰卧位
Page
3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剪上睑睫毛时,嘱病人往下看,以手指将上睑皮肤向上推并压住,使睑缘轻度外翻;剪下睫毛时,则向上看,手指向下拉下睑皮肤,使睑缘外翻。平睑缘分别剪除上下睑睫毛,并不断用纱布拭去。剪完睫毛,仔细检查有无睫毛遗留于睑缘或结膜囊内,若有则立即用湿棉签拭去或冲洗干净。Page
3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四)注意事项1)睫毛尽量煎短,注意勿损伤睑缘皮肤。2)处理好剪落的睫毛,防落入眼内,引起疼痛、不适。Page
3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一)目的协助诊断。(二)用物消毒干棉球、75%乙醇棉球、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眼压计。Page
3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眼压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三)操作方法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仰卧位
Page
3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眼部滴表面麻醉药消毒眼压计的底板有泪液者应先擦干,再测量眼压。Page
3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嘱病人双眼凝视正上方某一目标,使角膜保持水平正中位。检查者左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勿压迫眼球,防止造成人为眼压增高;右手持眼压计,将底板平稳、垂直地放于角膜中央。观察指针刻度,如读数小于3,应更换大砝码重测。Page
3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
测压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并闭目休息片刻。将测量值和砝码数对照眼压表查出眼压值用75%乙醇擦拭眼压计备用。Page
3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四)注意事项
1.测量时动作轻巧、平稳。
2.眼压计不可滑动,也不可停留时间太长。
3.病人眼球不可转动,以免划伤角膜。Page
3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一)目的取出角膜异物,减轻病人不适,防止眼球感染、影响视力。(二)用物表面麻醉药(1%丁卡因液)、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4号针头、消毒角膜异物剔除针及开睑器、消毒眼垫、棉签、生理盐水、无菌镊、抗生素眼药水、胶布。Page
3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仰卧位
Page
4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
滴表面麻醉药冲洗结膜囊及眼周围皮肤分开上下眼睑并用中指与示指夹住一棉球,嘱病人注视一固定方向不动。Page
4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五、角膜异物剔除Page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用消毒棉签轻轻擦除角膜表面异物,轻擦不掉者,可用角膜异物剔除针或4号针头针尖斜面朝上,针尖朝向角膜缘,用针尖轻轻将异物由易至难一一剔除,并拭于棉球上。Page
4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五、角膜异物剔除Page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滴眼药、涂眼膏,必要时结膜下注射抗生素用无菌镊夹消毒眼垫覆盖患眼,胶布固定
整理用物,记录Page
4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四)注意事项
1.异物过深时不宜勉强取之,请专科医生处理。2.异物过多,可隔日再剔除,分期分批取出。3.嘱病人次日复诊,如无感染、异物残留,则操作成功。Page
4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一)目的1.用于检查泪道是否通畅。2.内眼或泪道手术前准备。3.用于泪道注入抗生素治疗慢性泪囊炎。Page
4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二)用物无菌泪道冲洗弯针头、泪点扩张器、一次性注射器(2~5m1)、消毒棉签、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消毒棉球、棉签、生理盐水。Page
4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靠坐位或仰卧位
Page
4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滴表面麻醉药取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接弯针头。指导病人自持受水器Page
4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协助病人头部微向后仰固定不动,向上注视操作者左手将下睑向外下方牵拉,暴露下泪点,右手持盛有生理盐水或其它冲洗液的注射器,将针头垂直插入泪小点1.5~2mm,然后转为水平方向,向鼻侧进入泪小管内5~6mm,缓缓注入溶液。嘱病人头向前倾。Page
4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判断:
询问病人有无液体流入鼻腔或咽部;体验推注时有无阻力;Page
5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观察上下泪点溢液情况:冲洗顺利且液体进入鼻腔说明泪道通畅;如下注上溢或上注下溢,鼻腔无液体流入说明鼻内管或泪囊阻塞;如液体从原泪点溢出说明该泪小管阻塞。如溢出粘液或脓液则为慢性泪囊炎。冲洗完毕,擦净面部,整理用物,记录。Page
5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四)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谨慎、细心,针头不碰及眼球,冲洗针头前进时不宜施以暴力。2.一般由下泪点冲洗,如不通畅,可改由上泪点冲洗。3.泪点狭窄冲洗针头不能进入时,可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Page
5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一)目的诊断和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二)用物泪点扩张器、一组泪道探针、金霉素眼膏,其余用物与泪道冲洗相同。Page
5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Page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坐位,头部稍后仰并固定
Page
5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七、泪点扩张及泪道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用表面麻醉剂棉签置于上下泪小点之间用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点。选用合适型号的探针,一端涂少许眼膏,将泪道探针垂直插入泪小点约1.5~2mmPage
5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然后转为水平方向,朝内眦部顺泪小管方向推进约5~6mm,当触到泪囊内侧的硬质骨壁时,略退出0.5~1mm左右,将探针尾部向上转900C呈垂直方向,再向下、向后方缓慢进针约4~5cm。探针水平进入时,用拇指向颞侧牵拉下睑皮肤,避免泪小管黏膜皱折。Page
5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探针留置15~20分钟后缓慢拔出,按泪道冲洗方法冲洗泪道整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5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七、泪点扩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四)注意事项1.操作中动作要轻巧,并嘱病人探通时有痛感切勿躲闪。2.向下探通有阻力时不可强行进针,必须把探针退出少许,略改变方向再探。3.操作中如遇鼻出血,可用棉球填塞鼻孔。4.有脓性分泌物或慢性泪囊炎者,禁作探通。Page
5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七、泪点扩张及泪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一)目的1.将药物注入球结膜下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强药物作用及延长其时间,治疗眼前段疾病。2.用于眼球手术的局部浸润麻醉。Page
5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八、球结膜下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二)用物消毒棉块或棉签、消毒眼垫、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4~5号针头、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胶布、绷带。Page
6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八、球结膜下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Page
6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八、球结膜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上睑或下睑分别固定于相应眶缘处,嘱病人向上或向下注视,眼球向注射部位的相反方向注视。选择充血较轻、血管较少的部位,注射针与眼球壁呈100~150角,避开血管轻轻挑起球结膜后迅速进针。切忌垂直,以免误伤眼球。针尖应背离角膜方向。常用部位为上或下球结膜或穹隆部结膜Page
6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慢慢推注药物,边推边退,局部可见药液小泡形成,一般注入0.5~1ml。若注药部位有较多瘢痕形成,推注药物阻力较大,不易形成药液小泡,可更换注射部位,选择下穹隆部位注射。注射完毕,遵医嘱眼部用药、盖眼垫或绷带包扎。Page
6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八、球结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八、球结膜下注射法(四)注意事项
1.注射时防止发生意外:嘱病人眼球不要转动,掌握好进针方向与角度。
2.注射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刺伤巩膜。
3.注射时要避开血管,多次注射要经常更换部位。Page
6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八、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总结与复习1.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概念及目的.2.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操作步骤.3.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注意事项Page
6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再见Page
66再见Page6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学习目标1.复述鼻腔滴药、剪鼻毛、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外耳道清洁、滴药及取异物、咽部涂药的目的。2.阐述上述各项操作的注意事项。3.回示各项操作步骤。4.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Page
6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学习目标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学习内容一、鼻腔滴药法二、剪鼻毛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五、外耳道清洁法六、外耳道滴药法七、外耳道取异物法八、咽部涂药法Page
6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学习内容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一)目的1.检查、治疗鼻腔、鼻窦及中耳疾病。2.保持鼻腔润滑,防止干燥结痂。(二)用物滴鼻药、滴管、清洁棉球或餐巾纸少许、喷雾器。Page
6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嘱病人轻轻擤出鼻内分泌物Page
70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
取体位
仰卧垂头位:适合后组鼻窦炎或鼻炎病人。侧卧位:患者侧卧,患侧向下。适合前组鼻窦炎病人。坐位:病人坐姿,头后仰稍偏患侧。适合前组鼻窦炎病人。Page
71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在距患侧鼻孔约1~2cm处将3~5滴药滴入鼻腔内,交替按压鼻翼数次。用棉球或纸巾擦去外流的药液,安置好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72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四)注意事项1.滴药时药瓶口或滴管口勿触及鼻孔,以免污染。2.滴入药量不宜过多或过少。3.体位要正确,滴药时勿吞咽。Page
73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一、鼻腔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一)目的1.使视野清楚,便于鼻腔手术操作。2.清洁术野,预防感染。(二)用物鼻科小弯剪及小镊子、纱布、棉签、75%乙醇棉球、弯盘、照明灯、额镜。Page
74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4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嘱病人轻轻擤出鼻内分泌物Page
75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5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取座位,头稍后仰,嘱病人不可转动头部。戴好额镜,对好灯光,检查鼻部及鼻腔内情况。Page
7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将眼药膏或凡士林用棉签均匀涂在剪刀两叶上。左手持纱布固定前额,拇指将病人鼻尖向上托起固定鼻部。右手持剪刀,贴住鼻毛根部,依次将鼻腔四壁鼻毛剪下,将鼻毛擦于纱布上,废物放在弯盘内。Page
7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剪完鼻毛,用沾有药膏的棉签沾净脱落的鼻毛;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消毒鼻前庭。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7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四)注意事项
1.应在直视下操作,动作要轻巧,以免损伤皮肤和鼻黏膜。2.剪鼻毛时,嘱病人张口呼吸,剪刀弯头朝向鼻腔。3.小儿或不能配合者,不剪鼻毛。Page
7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二、剪鼻毛Page7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一)目的将硬化剂注入下鼻甲粘膜下,使粘膜脱水消肿,缩小下鼻甲。适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二)用物2ml注射器、5号细长针头、额镜、鼻镜、枪状镊、消毒棉球、棉片、1%麻黄碱溶液、1%丁卡因溶液、聚光灯。常用硬化剂有:50%葡萄糖液1~2ml、5%鱼肝油酸钠或80%甘油0.2~0.3ml。Page
80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坐位,头正直靠在椅背上Page
81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用鼻镜扩大鼻前庭,用枪状镊夹1%丁卡因溶液棉片紧贴鼻甲粘膜,5~10分钟后取出,可进行穿刺。Page
82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用2ml注射器按无菌操作吸硬化剂,接5号细长针头。用聚光灯、额镜调整光线,在明视下将针尖自下鼻甲前端向后端刺入粘膜下,针头呈水平状与鼻甲下缘平行,进针1~3cm深,勿刺穿粘膜。抽无回血后,缓慢地边退针边推药,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Page
83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注毕拔针,用枪状镊夹1%麻黄碱棉球压迫穿刺点,以达到止血目的。
嘱病人休息片刻,整理用物,记录。Page
84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四)注意事项
1.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应更换部位。
2.注入剂量以粘膜发白为度,过多会引起粘膜坏死。
3.病人如有心慌、面色苍白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
4.若需两侧注射者,因疼痛反应重,可分次进行。Page
85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三、下鼻甲粘膜下注射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
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一)目的上颌窦穿刺冲洗可使其清洁、引流通畅,主要用于上颌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用物上颌窦穿刺针、20~50ml注射器、橡皮管及接头、弯盘、治疗碗、消毒棉片、棉签、1%丁卡因、1%麻黄碱、生理盐水及注入窦腔的药物、额镜、鼻镜、枪状镊、聚光灯。Page
8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嘱病人擤净鼻涕,取坐位。Page
8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用1%麻黄碱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后,以1%丁卡因棉签置入下鼻道穿刺处,5分钟后取出更换棉签一次,麻醉时间10~15min。若穿刺右侧,操作者左手固定病人头部,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针梗中段,Page
8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掌心顶住针栓,针头斜面向内放入下鼻道中段顶部距下鼻甲前端约1.5cm处,针尖指向同侧耳廓上缘,缓缓用力,当有落空感时即刻停止进针,拔出针芯,接注射器抽吸以确定针头是否入窦腔。
嘱病人头稍前倾并偏向健侧,穿刺针连接橡皮管接头,Page
8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从橡皮管缓缓注入窦腔进行冲洗,观察有无脓液流出,洗至水清无脓为止。冲洗后,按医嘱注入抗生素等药液,然后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用麻黄碱棉球压迫止血。嘱病人休息15分钟后再离开。整理用物,记录穿刺、冲洗情况及病人反应。Page
90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四)注意事项1.进针部位、方向要正确,用力适中。2.切忌注入空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如发生不适应立即停止,让病人平卧休息,并积极配合各种抢救治疗。3.老幼体弱、过度劳累、饥饿、高血压、心脏病及急性炎症等应暂缓穿刺。4.应确定穿刺针在窦腔内无过大阻力时方可冲洗。
Page
91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
五、外耳道清洁法(一)目的清洁外耳道,提高局部用药疗效。(二)用物额镜、耳镜、卷棉子、3%双氧水、棉花、纱布。Page
92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取坐位,需清洗耳朝向操作者。Page
93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将卷棉子头上卷少许蓬松棉花,蘸3%的双氧水,调整好光源,聚光在外耳道。将耳廓向后上方拉,将卷棉子伸入外耳道深部,慢慢向四周旋转,使双氧水能接触耳道四壁,用纱布擦去脏的棉签头。可重复洗,直到洗净脓液。Page
94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用干卷棉子伸入耳道轻轻转动,擦净洗耳液,反复2~3次。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95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五、外耳道清洁法(四)注意事项1.洗耳液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迷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2.动作轻巧、细致,以免损伤外耳道。Page
9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Page9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一)目的1.软化耵聍。2.治疗外耳道、鼓膜及中耳疾病。3.清洁外耳道。(二)用物耳部用药,滴管,卷棉子,棉球,额镜,耳镜,聚光灯。Page
9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取坐位或卧位,患耳向上并朝向操作者Page
9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用聚光灯、额镜、耳镜调整光源,聚光在外耳道用3%双氧水卷棉子擦拭外耳道,拭除分泌物,再用干卷棉子擦干。操作者左手牵拉耳廓上方,使外耳道变直,右手用滴管将药液顺外耳道后壁滴入2~3滴Page
9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用手指反复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进入中耳腔内,保持体位数分钟,外耳道塞棉球,以免药液流出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00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四)注意事项
1.滴管口或药瓶口不可触及病人皮肤,以免污染。
2.所滴药液温度适宜,不可过冷过热,以免刺激内耳引起眩晕。
3.滴耵聍软化剂时,应先向病人交待滴药后可能有耳塞、闷胀感,取出耵聍后会消失,以免病人不安。Page
101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六、外耳道滴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一)目的清除外耳道异物、耵聍等,使病人耳道清洁舒适。(二)用物耵聍钩、耳部用药物、滴管、卷棉子、棉球、额镜、耳镜、膝状镊、聚光灯。Page
102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三)操作方法.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坐位,固定头部,患耳向操作者Page
103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用聚光灯、额镜、耳镜调整光源,聚光在外耳道操作者左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右手持膝状镊在直视下夹出异物;取耵聍者,则在直视下将耵聍钩从耵聍边缘空隙处伸入后向外钩出,耵聍碎屑可用卷棉子拭出。耵聍坚硬时应先滴耵聍软化剂。Page
104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用蘸有3%双氧水卷棉子擦拭外耳道,再用干卷棉子擦干,用滴管滴入抗生素药液。向病人交待有关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05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四)注意事项1.取活体昆虫,应先滴入乙醇,将昆虫杀死后夹出或用水冲出。2.若双耳均为耵聍栓塞,则不宜同时滴药,应一侧取毕再滴另一侧。3.注意耵聍钩的朝向、插入的深度,防止损伤耳道皮肤及鼓膜。Page
106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七、外耳道取异物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一)目的治疗咽部疾病。(二)用物额镜、咽喉卷棉子、压舌板、药物。Page
107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坐位Page
108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嘱病人张口,用压舌板压低舌前2/3,用额镜调整好光线,观察咽部疾病情况。用卷棉子蘸药液涂于口咽部疾患处。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09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四)注意事项1.涂药范围不可过大,尤其是腐蚀性药物,以防损伤正常黏膜。2.注意卷棉子要缠紧,以防棉花脱落,而发生意外。Page
110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八、咽部涂药法Page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总结与复习1.鼻腔滴药、剪鼻毛、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外耳道清洁、滴药及取异物、咽部涂药的目的。2.鼻腔滴药、剪鼻毛、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外耳道清洁、滴药及取异物、咽部涂药的操作步骤。3.鼻腔滴药、剪鼻毛、下鼻甲粘膜下注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外耳道清洁、滴药及取异物、咽部涂药的注意事项。Page
111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总结与复习Page11再见Page
112再见Page112113113
第五章五官科护理技术
内容
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技术!第五章五官科护理技术内容!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学习目标1.解释:滴眼药、剪睫毛、球结膜下注射。2.叙述: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的目的。3.回示: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操作方法。4.阐述:滴眼药、剪睫毛、洗眼、眼压测量、角膜异物剔除、泪道冲洗、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球结膜下注射的注意事项。5.体现: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
Page
11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学习内容一洗眼法二、上眼药三、剪睫毛四、眼压测量法五、角膜异物剔除六、泪道冲洗七、泪点扩张及泪道探通术八、球结膜下注射法Page
11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学习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一)目的
1.清除结膜囊内异物及分泌物。
2.眼部手术前的清洁准备。Page
11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二)用物玻璃洗眼壶或冲洗用吊瓶、受水器、消毒干棉球、冲洗液(生理盐水、
3%硼酸液、2%碳酸氢钠溶液等),有流水洗手设备。Page
11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铺巾指导病人自持受水器Page
11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左手分开患眼上下睑右手持洗眼壶或吊瓶冲洗
用棉球擦干上下眼睑
Page
12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嘱病人眼向下看,操作者左手翻转上睑、拉下下睑,并固定于眼眶上。同法进行冲洗。
洗毕,用消毒干棉球擦干液体,取下受水器。
清理用物,洗手Page
12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四)注意事项1.洗眼前后必须洗净双手,防交叉感染。2.冲洗时动作要轻,不可压迫眼球。3.角膜的感觉极为敏感,水流切勿直接冲于其上。Page
12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洗眼法
4.洗眼壶冲洗时高度适宜,过高压力太大,过低易触及患眼而受污染。5.眼球有伤口的病人(眼球穿通伤或深层角膜溃疡),禁止冲洗,以防眼内容物脱出,但要对眼睑周围皮肤进行擦洗、消毒,动作要轻,切忌加压。Page
12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一洗眼法Page1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一洗眼法
6.冲洗液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35~40℃为宜。7.眼睑肿胀或儿童以及不合作者可用眼睑拉钩分开上、下眼睑再行冲洗。
8.冲洗传染性眼病的用具,用后应彻底消毒。Page
12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一)滴眼药1.目的1)预防感染,消炎、镇痛。2)扩瞳或缩瞳,为检查、治疗作准备。3)眼部表面麻醉,为手术准备。4)防止角膜、结膜干燥。Page
12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2.用物眼药水(有抗生素眼药水、扩瞳或缩瞳药、表面麻醉药等)、消毒棉签、棉球、无菌滴瓶或滴管。Page
12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3.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坐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
Page
12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一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
另一手持眼药将药液滴入下穹窿轻提上眼睑,嘱病人轻闭眼1~2minPage
12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用棉签拭干流出的药液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2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
4.注意事项1)操作前后洗手,防交叉感染。2)操作时动作轻巧,勿压迫眼球。3)滴药时勿使滴管触及睫毛,以防污染。4)滴药前吸干眼泪,清除分泌物。5)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角膜面。Page
13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6)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防滴错眼药。7)双眼滴药时,需先滴健眼,再滴患眼。若为传染性眼病患者滴眼药水时应单独使用一份药液及用物。8)混悬液用前需摇匀;遇光变质药物应用黑纸包裹眼药瓶或用深色瓶。Page
13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9)多种眼药水同时滴用时至少间隔3min,以免降低疗效。10)滴用散瞳、缩瞳或特殊药物后,即刻按压泪囊部数分钟。Page
13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1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二)眼部涂药膏法1.目的1)眼前段疾病的局部给药,达到预防感染、消炎、镇痛作用。2)术后或眼部受伤的局部用药。3)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保护眼球,防止结膜及角膜干燥或损伤。Page
13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2.用物消毒棉签及棉球、消毒眼垫、玻璃棒、抗生素眼药膏、胶布、手消毒液、擦手纱布及污物杯。Page
13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2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
3.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坐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Page
13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玻璃棒法:一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另一手持玻璃棒蘸药膏放入下穹隆部嘱病人轻闭眼睑,同时转动玻璃棒,并依水平方向抽出Page
13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软管法:将药膏直接挤入下穹隆结膜囊内提起上、下睑轻轻将眼睑闭合。用棉签或棉球擦去流出眼外的药膏,嘱病人闭眼数分钟,必要时盖眼垫。Page
13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Page
13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二、上眼药4.注意事项1)涂眼药膏前后洗净双手。2)操作时动作轻,切勿压迫眼球。如系外伤、角膜溃疡、内眼手术后,涂眼膏后禁止按摩。Page
13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3)检查玻璃棒是否光滑,双眼须涂眼药膏者,玻璃棒应分开使用。4)涂眼药膏时切忌软管碰到角膜和睑睫毛。5)眼药水和眼药膏同时使用时,先滴眼药水,后用眼药膏。Page
14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二、上眼药Page2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概念:剪睫毛为内眼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在术前一天进行,可防止睫毛落入眼内,同时使术野清洁,便于术中操作。(一)目的为内眼手术前作准备。Page
14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二)用物眼科小剪1把、纱布1块、眼药膏或凡士林药膏。将剪刀两叶涂上一层药膏,以便粘住剪下的睫毛,防止落人眼内。Page
14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取座位或仰卧位
Page
14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剪上睑睫毛时,嘱病人往下看,以手指将上睑皮肤向上推并压住,使睑缘轻度外翻;剪下睫毛时,则向上看,手指向下拉下睑皮肤,使睑缘外翻。平睑缘分别剪除上下睑睫毛,并不断用纱布拭去。剪完睫毛,仔细检查有无睫毛遗留于睑缘或结膜囊内,若有则立即用湿棉签拭去或冲洗干净。Page
14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三、剪睫毛(四)注意事项1)睫毛尽量煎短,注意勿损伤睑缘皮肤。2)处理好剪落的睫毛,防落入眼内,引起疼痛、不适。Page
14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一)目的协助诊断。(二)用物消毒干棉球、75%乙醇棉球、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眼压计。Page
14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眼压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三)操作方法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病人仰卧位
Page
14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眼部滴表面麻醉药消毒眼压计的底板有泪液者应先擦干,再测量眼压。Page
14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嘱病人双眼凝视正上方某一目标,使角膜保持水平正中位。检查者左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勿压迫眼球,防止造成人为眼压增高;右手持眼压计,将底板平稳、垂直地放于角膜中央。观察指针刻度,如读数小于3,应更换大砝码重测。Page
14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
测压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并闭目休息片刻。将测量值和砝码数对照眼压表查出眼压值用75%乙醇擦拭眼压计备用。Page
15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四、眼压测量法(四)注意事项
1.测量时动作轻巧、平稳。
2.眼压计不可滑动,也不可停留时间太长。
3.病人眼球不可转动,以免划伤角膜。Page
15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四、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一)目的取出角膜异物,减轻病人不适,防止眼球感染、影响视力。(二)用物表面麻醉药(1%丁卡因液)、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4号针头、消毒角膜异物剔除针及开睑器、消毒眼垫、棉签、生理盐水、无菌镊、抗生素眼药水、胶布。Page
15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仰卧位
Page
15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
滴表面麻醉药冲洗结膜囊及眼周围皮肤分开上下眼睑并用中指与示指夹住一棉球,嘱病人注视一固定方向不动。Page
15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五、角膜异物剔除Page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用消毒棉签轻轻擦除角膜表面异物,轻擦不掉者,可用角膜异物剔除针或4号针头针尖斜面朝上,针尖朝向角膜缘,用针尖轻轻将异物由易至难一一剔除,并拭于棉球上。Page
155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五、角膜异物剔除Page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滴眼药、涂眼膏,必要时结膜下注射抗生素用无菌镊夹消毒眼垫覆盖患眼,胶布固定
整理用物,记录Page
156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五、角膜异物剔除(四)注意事项
1.异物过深时不宜勉强取之,请专科医生处理。2.异物过多,可隔日再剔除,分期分批取出。3.嘱病人次日复诊,如无感染、异物残留,则操作成功。Page
157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一)目的1.用于检查泪道是否通畅。2.内眼或泪道手术前准备。3.用于泪道注入抗生素治疗慢性泪囊炎。Page
158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二)用物无菌泪道冲洗弯针头、泪点扩张器、一次性注射器(2~5m1)、消毒棉签、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消毒棉球、棉签、生理盐水。Page
159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核对、解释
病人取靠坐位或仰卧位
Page
160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滴表面麻醉药取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接弯针头。指导病人自持受水器Page
161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协助病人头部微向后仰固定不动,向上注视操作者左手将下睑向外下方牵拉,暴露下泪点,右手持盛有生理盐水或其它冲洗液的注射器,将针头垂直插入泪小点1.5~2mm,然后转为水平方向,向鼻侧进入泪小管内5~6mm,缓缓注入溶液。嘱病人头向前倾。Page
162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判断:
询问病人有无液体流入鼻腔或咽部;体验推注时有无阻力;Page
163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观察上下泪点溢液情况:冲洗顺利且液体进入鼻腔说明泪道通畅;如下注上溢或上注下溢,鼻腔无液体流入说明鼻内管或泪囊阻塞;如液体从原泪点溢出说明该泪小管阻塞。如溢出粘液或脓液则为慢性泪囊炎。冲洗完毕,擦净面部,整理用物,记录。Page
164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第一节眼科护理技术
六、泪道冲洗(四)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谨慎、细心,针头不碰及眼球,冲洗针头前进时不宜施以暴力。2.一般由下泪点冲洗,如不通畅,可改由上泪点冲洗。3.泪点狭窄冲洗针头不能进入时,可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府新区航空职业学院《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藏族文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四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职业学院《生物医学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法语语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健身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箱供货合同
- 养鸡场地出租合同
- JJG 146-2011量块
- GB/T 18926-2008包装容器木构件
- GB/T 16422.1-2019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解读(PPT)
- 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课件
- 口才技巧之一交谈技巧课件
- 初中美术-手工书设计教学课件设计
- 氢氧化钠(CAS:1310-73-2)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22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慧能源托管解决方案
- 辅警面试考试题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