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火车轨道由两道钢轨组成。一般来说,转弯处的火车轨道,内外两侧钢轨的高低关系为:

A.内侧比外侧高

B.外侧比内侧高

C.两侧一样高

D.有时内侧高,有时外侧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力学。

第二步,火车转弯可以视为圆周运动,因此需要外轨道和车轮作用来提供向心力,但是这样的话车轮和外轨道之间的挤压会损坏车轮,也会使铁轨变形,甚至导致火车脱轨。在弯道把外轨道垫高,火车在弯道时车身是倾斜的,这时火车的重力G和铁轨提供的支持力FN的合力形成向心力F,减少靠外轨道的挤压来提供,同时火车转弯时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就可以避免对内外轨道的损害以及火车脱轨事件的发生。我们的马路转弯处也是外侧高于内测。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转弯处的火车轨道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的挤压。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常理法。D项显然有误,首先排除。火车转弯时速度快,内侧和外侧有一定弧度肯定要好一些,排除C。结合常理可知,外侧高有利于转弯,而内侧高的话,不利于拐弯,还容易脱轨。A项错误,B项正确。火车转弯时行驶在圆弧形轨道上,有向心加速度。火车需要朝向轨道内侧倾斜,因此铁路的外轨比内轨铺得高一些。故本题选B。2.水面∶镜子

A.毛笔∶钢笔

B.藤条∶绳子

C.图画∶照片

D.火把∶电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面”与“镜子”都有反射光线的功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水面”属于天然物,“镜子”属于人造物。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毛笔”与“钢笔”都有写字的功能,但二者均为人造物,排除;

B项:“藤条”与“绳子”都有捆绑的功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藤条”属于天然物,“绳子”属于人造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图画”与“照片”都有记录的功能,但二者均为人造物,排除;

D项:“火把”与“电灯”都有照明的功能,但二者均为人造物,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3.高薪贫困症是都市白领群体的焦虑症之一。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它可以理解为白领薪水高,但因为各种过高的债务和生活成本,常有收入不抵支出的“相对贫困”及由此带来的紧张焦虑感。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部分职场人拥有较高的收入,但职业价值感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内心诉求未得到满足,因而产生了职业心理焦虑。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都市白领群体都患有高薪贫困症

B.高薪贫困症源于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心理焦虑

C.白领的职业价值感不足导致产生高薪贫困症

D.入不敷出和职业规划不清晰必然产生高薪贫困症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大多数都市白领群体都患有高薪贫困症”这一情况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对应“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由此带来的紧张焦虑感”和“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因而产生了职业心理焦虑”,两句都是对高薪贫困症原因的说明,符合原文。C项对应“部分职场人……但职业价值感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内心诉求未得到满足,因而……产生了职业心理焦虑”,可见职业价值感不足只是原因之一,表述片面,不符合原文,排除C项。D项对应文段后两句的原因说明,“必然”过于绝对,偷换语气,不符合原文,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阐述了高薪贫困症的概念,接下来从社会学和职业生涯两个角度来论述其产生的原因。结合选项,B项中“多种因素”一词对文段中阐述的各方面原因进行高度概括,故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曲解了文意,白领的职业价值感不强是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之一。D项过于绝对,并不会“必然产生”。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文中提到高薪贫困症是都市白领群体特有的焦虑症之一,但并未表明大多数都市白领群体都患有高薪贫困症,A项错误。结合文段,高薪贫困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焦虑,职业价值感不足不一定会导致高薪贫困症,由此可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故本题选C。4.在英国的教育中,要求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家人和朋友,还包括对所有生命都怀有爱心和责任感。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把珍惜和爱护小动物作为切入口,教导孩子珍爱生命是英国幼儿园、小学普遍采取的方式。此外,英国一些野生动物园组织或者救护中心也跟中小学有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他们收容救治的受伤动物和遭到遗弃的宠物。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家长也会刻意教育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把理性和温情代代相传。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尊重生命可以传递理性和温情

B.关爱生命可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

C.生命教育依赖于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D.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英国的教育要求孩子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爱心和责任感,然后通过“此外”连接的并列结构介绍英国的幼儿园、小学、野生动物园组织与救护中心、家长都会以小动物为切入口教导孩子珍爱生命。文段为并列结构,全面概括即为可以把爱护小动物作为教导孩子关爱生命的切入口。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是通过“此外”引导的并列结构,“此外”之前的内容强调英国幼儿园、小学常常以珍惜和爱护小动物作为切入口,教育孩子关爱生命;“此外”之后同样强调英国一些组织、救护中心,包括家长,也会通过参观、救助小动物的方式让孩子尊重生命。“此外”引导并列结构,需全面概括,提取共性,文段前后谈论的都是通过关心、爱护小动物来尊重生命,对应B项,当选。

A项“可以传递理性和温情”强调的是尊重生命带来的效果和意义,但是文段强调的是怎么去做才能够达到尊重生命,不符合文段中心,排除;

C项家庭“和”社会,“和”引导的是并列结构,文段应该是针对家庭和社会的并列结构,文段除了家庭与社会之外,还提及了学校的作用,选项表述片面,并且怎么配合表述也不明确,排除;

D项“方式方法”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主要围绕英国的“生命教育”的方式展开,其中的关键词为“小动物”“受伤动物”“遭到遗弃的动物”等,结合选项选择与此联系最紧密的一项。文段围绕英国的“生命教育”形式展开,首先排除脱离这一话题的A。D项表述过于笼统,未具体讨论英国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排除。与文段中多次提到的“小动物”“受伤动物”“遗弃的宠物”相对应,B项的“从爱护小动物开始”最符合英国生命教育的特征。故本题选B。5.小王和小刘手工制作一种工艺品,每件工艺品由一个甲部件和一个乙部件组成,小王每天可以制作15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75个乙部件;小刘每天可以制作6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24个乙部件。现两人一起制作工艺品,10天时间最多可以制作该工艺品(

)件。

A.660

B.675

C.700

D.90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

第二步,每件工艺品由甲、乙各1个组成,要使工艺品最多,则甲、乙应尽量多且相等。小王、小刘制作甲、乙的效率比分别为150︰75=2︰1、60︰24=2.5︰1,可得小刘制作甲的相对效率更高,让小刘制作甲,10天可制作60×10=600(个),而小王制作配套的600个乙需要:(天)。

第三步,小王在剩余2天中,为保证甲、乙配套,制作甲、乙的时间比为1︰2(总量一定,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分别为、天,可制作甲(个),即还可制作工艺品100件。故最多可制作600+100=700(件)。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通过题干进行对比,小王制作甲乙两种部件的相对效率比为;小刘制作甲乙两种部件的相对效率比为。可以推出小刘制作甲部件的相对效率要高,故小刘应用全部时间来做甲部件,10天时间小刘可做甲部件共件。而小王做600件乙需要天时间。剩余两天,小王可用天来制作甲部件,可做个,剩下的()天制作乙部件,同样可做个。因此10天时间两人一共可做件。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由题干信息可知,不论是小王还是小刘,生产甲部件的效率都要比生产乙部件的效率高,而不论是甲部件还是乙部件,都是小王的生产效率高。要使甲乙部件数量配套,且生产数量最多,则应由小刘全部生产甲部件,而小王负责使部件配套。小王制作甲乙部件的效率比为2∶1,小刘的效率比大于2∶1,则小刘的全部时间制作甲部件,10天共做60×10=600个,小王做600个乙部件用600÷75=8天,则剩下2天小王用2×=天制作甲部件,用2-=天制作乙部件,共制作600+150×=700件该工艺品。6.把给定图形中的元素重组可以得到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要求将题干图形元素进行重组。

第二步,分析选项。

如图所示:题干图形有2个圆点三角形(标记为1),A、B项只有1个,排除;题干图形有2个斜线三角形(标记为2),D项只有一个,排除。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7.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________起实现中国梦的________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聚

磅礴

B.汇聚

庞大

C.积聚

庞大

D.汇聚

磅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可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将每个人的奋斗集中到一起,因此第一空应体现“由分散到集中”之意。A项和C项“积聚”指逐渐聚集,侧重于长时间积累,不能体现由分散到集中的含义,排除A项和C项。B项和D项“汇聚”指多方向聚集,会在一处,不分开的意思,照应“每个人”,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力量”。B项“庞大”侧重于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具体事务,不能与“力量”搭配;D项“磅礴”侧重于气势等抽象事物,可以与“力量”搭配。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实词辨析。

本文段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且“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强调把各方面力量汇集一起的状态。“汇聚”和“积聚”都有聚集等意思,且只有一字之差。“积”侧重通过时间来累积;“汇”侧重通过多方面的汇总。语境中出现“每个人”,因此使用“汇聚”更为恰当。故排除A、C两项。

第二空考查词语搭配。

“庞大”侧重于形容机构、数量、形体等具体事物;“磅礴”侧重于形容气势等抽象事物,第二空搭配“力量”较为抽象,故使用“磅礴”更为恰当。故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深圳晚报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根据词语的侧重点及此处句意,排除与语境不相符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词义及此处的修饰对象继续排除、选择,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积聚”和“汇聚”都有聚集的意思,但“积聚”侧重于积累、积少成多;“汇聚”侧重于从四面八方汇合而成。根据“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可知,此处意为聚合每个人的力量,用“汇聚”更恰当,由此排除A、C。

第二空,“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此处形容抽象的“实现中国梦的力量”,用“磅礴”更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D。8.一名顾客购买两件均低于100元的商品,售货员在收款时错将其中一件商品标价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弄反了,该顾客因此少付了27元。被弄错价格的这件商品的标价不可能是(

)元。

A.42

B.63

C.85

D.9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少付27元,依次代入选项。A选项:42-24=18(元)≠27(元),不符合题意,不可能是42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此件商品的原价格与弄反价格之差应为27。代入选项A、B、C、D,只有A项不符合题意。A项:。B项:。C项:。D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仅将一件商品标价算错,则最终少付的27元仅与这一件商品有关,本题选非题,可代入选项或考虑其数字特性进行解答。根据题意,商品标价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弄反了,少付27元,则价格的两个数字不可能同奇或同偶,只有A项同偶。或此数应满足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只有A项不满足。故本题选A。9.1,,2.6,,(

A.

B.

C.5.2

D.6.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分数较多,采用反约分。分母数列有两个15,考虑将全部分数分母转化为15,原数列转化为

,,,,(),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

分母数列是15的常数数列;

分子数列是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1+12=63。则所求项为

因此,选择B选项。10.技能∶技术∶技艺

A.昏沉∶昏迷∶昏睡

B.习惯∶规矩∶法律

C.认可∶鼓励∶奖励

D.经常∶往往∶一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技能”“技术”“技艺”属于近义关系,且从“技能”到“技术”再升华到“技艺”,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昏沉”指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迷”指因大脑功能严重受损而长时间失去知觉,“昏睡”指瞌睡、昏沉地睡,三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B项:“习惯”“规矩”“法律”属于近义关系,且从“习惯”到“规矩”再升华到“法律”,程度不断加深,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认可”指承认许可,“鼓励”指激发勉励,“奖励”指奖赏,三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经常”和“往往”不存在程度加深,属于全同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小黑点、小白圈、斜线、“十”字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前四幅图形中小黑点和小白圈个数均依次为0、1、2、3,呈等差数列。斜线数量(注意,不数十字,只数斜线)为12、10、8、6,呈等差数列,所以问号处图形也应有4个小黑点、4个小白圈、4条斜线,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12.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一一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没有哪个社会的人所传播的信息是完全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理性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阻止谣言的产生

B.谣言的传播往往反映了人们迫切想了解真相的需要

C.人们的理性判断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彼此矛盾的趋向

D.信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可见通过人类理性水平的提升来阻止谣言的产生只是一种假设,“就能”是确定性表述,偷换语气,不符合原文。B项对应“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符合原文。C项对应“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来不及一一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可见矛盾的应是“人们能理性判断”和“往往来不及分辨真假”,偷换概念,不符合原文。D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说“谣言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不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细节判断题,解题方法是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谈到如何阻止谣言的方法,且“就能”表述过于绝对。C项为概念偷换,应该是理性判断与人们分不清真假似乎是矛盾的。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谈及谣言产生的根源。而B项对应文段尾句,属于同义替换,以“往往”替换“常常”。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可知,即使人类的理性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也不能阻止谣言的产生,A项错误。由“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可知,谣言的传播有时反映了人们了解真相的愿望,B项正确。C项在文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文中只提到信息技术进步会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加快,并未提及信息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13.航天技术脱胎于二战时发展起来的弹道导弹技术,靠人力计算弹道十分困难,由此促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美国为了扩大空间优势,适应空间飞行的需要,促使集成电路的诞生和发展;如今,超市中货物编码随处可见,这项技术脱胎于阿波罗登月时用条形码对航天器进行管理…….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目前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通信、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A.航天技术发展的历程

B.航天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

C.航天技术发展带来的间接影响

D.航天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突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航天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使集成电路出现并发展以及货物编码技术出现。然后提到我国新材料的开发使用由航天技术推动。最后说到航天技术成果运用于其他多个行业。三句话的内容都是航天技术发展对其他领域发展的作用。文段结构为“分—分”结构,主要讲航天技术发展在航天领域以外的诸多影响。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读文段概括主旨。

文段为分-分结构,第一句话引出文段讨论对象“航天技术”,紧接着说信息行业、集成电路、条形码等是由航天技术发展促成的。第二句“据统计……”跟第三句“目前……”用数据表明航天技术影响其他各行业。

第二步:在主旨句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得到答案。

根据航天技术影响其他各行业可以得出航天技术发展的间接影响是本题所要传递的信息,A、B、D三项均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分析可知,文段主要列举了航天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因此文段主旨应与此相关。本题文段结构不明了,需要通过阅读,总结出其主要内容。分析可知,航天技术促成了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促使了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使超市货物编码得以应用,也使得20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我国各个行业。由此可以看出,文段意在说明的是航天技术发展带来的间接影响。故本题选B。14.我们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尊严

权威

B.庄严

威望

C.尊严

威望

D.庄严

权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和第二空是并列的关系,都与“法律”搭配。A项和C项“尊严”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一般搭配人民、法律,符合文意。B项和D项“庄严”指庄重而严肃,如:态度庄严、庄严地宣誓、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为形容词,此处需要名词,填入此处不合适。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辨析第二空。A项“权威”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C项“威望”指声誉和名望,通常搭配人,与“法律”搭配不当,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两个空中间用“和”连接,说明其为并列关系,且与前文“维护”搭配,需填入一名词。第一空,“庄严”指庄重、严肃,为形容词,用于此处语法不当。“尊严”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经常搭配民族和法律。“维护尊严”更为恰当,故排除B、D两项。

第二空,“权威”指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威望”指声誉和名望,多用来形容人,此处是用来形容法律,因此第二空填入“权威”更为恰当,故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张德江: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此处所填词语的词性及选项所给词语的词性,排除不恰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词语的含义及此处搭配的对象,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即可。第一空,“庄严”表示庄重严肃,一般用作形容词,此处用作名词不恰当,排除A、D。

第二空,“威望”表示为大家所敬仰的声誉、名望;“权威”是指被社会所公认的。与法律搭配,“权威”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B。15.在某公司年终晚会上,所有员工分组表演节目。如果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如果按9男5女搭配分组,只剩下40名女员工。该公司员工总数为:

A.446

B.488

C.508

D.57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两次分别分了x、y组,根据两次分组得,男生人数7x+8=9y;同理,女生人数5x=5y+40,解得x=40,y=32。故总人数为9×32+5×40=488(人)。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按7男5女搭配剩8人,可知总人数减8能被12整除,只有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由题干表述可以推出,员工总人数减去8应为12的倍数。

A项:,不能被12整除;

B项:,可以被12整除;

C项:,不能被12整除;

D项:,不能被12整除。

只有B项符合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总人数不变,男女各自的人数也不变,已知两次分组的结果,有第一次组数×7+8=男员工人数,第二次组数×9=男员工人数,二者相等,为第一个等量关系;同理可列出关于女员工人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得出所分组数后可按任意一次分组求解总人数。

本题可从男员工的分组情况进行考虑。第一次分配数为7,还剩8名男员工,为盈余8人;第二次分配数为9,剩40名女员工,要考虑若将这40名女员工全部分配完要补充的男员工数,即为第二次分配的亏补数。则组数=盈亏数差÷分配数差,要注意第二次分配结果是我们自己补充后得出的,而第一次分组结果不变,所以此处求出的组数与第一次分组结果相同,需按照第一次分组情况求解总人数。方法一:设第一次分为x组,第二次分为y组,可列方程组,解得,故总人数=40×(7+5)+8=488人。

方法二:若将剩下的40名女员工按9男5女分组,则缺40÷5×9=72名男员工,将问题转化为盈亏问题,则应分(72+8)÷(9-7)=40组,共有(7+5)×40+8=488名员工。

故本题选择B项。

16.大数据给人类呈现的是一幅既美好又可怕的未来图景:美好之处在于,它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视野和更新的发现,进而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怕之处在于,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更大的挑战,除了数据本身的安全之外,它更多地关乎人们的隐私。与此同时,在研究和制定大数据发展的政策中,需要打破思想上的束缚,做到与时俱进,与网俱进;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中统一指挥与协调机制;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需要主动平衡全球治理的责任权利。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大数据的政策选择要考虑发展与安全

B.安全问题将成为大数据应用的瓶颈

C.大数据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

D.大数据的安全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大数据既有美好之处又有可怕之处,在阐述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问题。然后给出了在研究和制定大数据发展政策时应做到的事情,即应对大数据风险的办法。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文段主旨句为第二句,主要讲大数据政策的制定要注意多方面因素——既要有发展又要有安全。文段的主体词为“大数据政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介绍大数据既有美好之处也有可怕之处,然后以“需要”引导对策,即在制定大数据政策时,需要注意很多方面。两句对比,显然后者对策更为重要。分析选项可知,B项为问题性表述,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没有强调利大于弊,排除。而A、D两项虽均为对策,但A项是围绕大数据政策这一主题词展开,表述更为准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与此同时”之后的内容为文段主旨所在,因此正确答案应是对此的准确概括。

文段先说了大数据“既美好又可怕”的两方面的表现,然后针对这两方面的表现,提出“与此同时,在研究和制定大数据发展的政策中,需要……”。由此可以看出,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基于大数据的两方面表现,大数据政策的选择既要考虑发展,又要考虑安全。故本题选A。17.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为,金钱能激起人们的排他心理,这很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就像爱情具有排他性一样。当相互合作存在金钱利益关系的时候,人们就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会以反感的态度回应对方,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厌恶心理。由此便有了金钱毁灭爱情、污染亲情和斩断友情的种种现象,显示出人情味真的难敌铜臭味。不过,实验还证实,人们在金钱面前产生排他心理的同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明显增强了。而且金钱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回避它显然是不现实的。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判断作者的观点是:

A.金钱是把双刃剑

B.应该正视金钱的作用

C.金钱会影响人际关系

D.要处理好金钱与情感的关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中的关键信息。文段先指出金钱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接着用转折关联词“不过”强调了金钱能增强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最后又通过递进关联词“而且”给出文段最终的观点,强调金钱的作用不可回避,要积极应对。

第二步,对比选项。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可知作者对金钱持积极的态度,B项“应该正视金钱的作用”符合作者观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前三句指出金钱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接下来运用“不过”转折,强调了金钱能提高独立性和创造性,进而又运用递进连词“而且”给出文段最终的观点,强调金钱的作用不可回避,要积极应对,B项表述正确。

A项是递进前的内容,不是文段的最终重点,排除。C、D两项是转折前半部分的内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中“不过”转折之后的内容为重点所在,意在强调不应回避金钱,而应正视其与情感的关系,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先说金钱会激起人的排他心理,会产生人情味难敌铜臭味的现象;接着由“不过”转折,引出金钱的另一积极作用“会增强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最后总结说“回避它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文段可以看出,人们“回避”金钱的原因,无非是其会消减人的人情味,作者想说的是“不回避”,就是要处理好金钱与情感的关系。A项,金钱本身没有好坏,“双刃剑”的说法有误。B项正视的应是金钱对人们的影响,而非其作用,错误。C项,不是作者的意图,错误。故本题选D。18.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亿元。

A.354.14

B.7446.06

C.15058.33

D.22858.53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第三产业”一行。

第三步,因珠三角完成投资11532.46亿元,大于A、B选项,故优先予以排除。剩下两个选项数量级一致且首位各不相同,做加法可以进行截位舍相同处理,即115+11+10+14=150,与C选项首三位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由表格可知,广东省第三产业值=各分地区第三产业值之和=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11532.46+1134.22+981.84+1409.81≈12000+1000+1000+1000=15000亿元,C与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C。19.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从东、西两个车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客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之比为4︰3。两车相遇后,客车的行驶速度减少10%,货车的行驶速度增加20%,当客车到达西车站时,货车距离东车站还有17公里。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是(

)公里。

A.59.5

B.77

C.119

D.15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根据速度之比为4︰3,赋值客车、货车速度分别为4、3,可得相遇时路程比为4︰3(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即客车、货车分别走了全程的、。

第三步,相遇后客车与货车速度比为4×(1-10%)︰3×(1+20%)=3.6︰3.6=1︰1,速度相等路程也相等,当客车走完剩余路程到达西站时,货车也走了全程的,距离东站还剩的路程,即17公里,那么全程为17×7=119(公里)。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相遇前,客车与货车的行驶速度之比为。当它们第一次相遇时,两车的路程和为全程。客车与货车的路程之比为,继而推出客车走了全程的,货车走了全程的。设客车速度为4v,减速10%后,速度变为4v×(1–10%)=3.6v;设货车速度为3v,提速20%后,速度变为3v×(1+20%)=3.6v。故相遇后,客车与货车的行驶速度相同。相遇后,直至客车到达西车站时,客车走了全程的。因为货车速度与客车相同,时间相同,所以货车也走了全程的。此时距离东车站个全程,等于17公里。所以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是公里。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路程=速度×时间,当所用时间相同时,经过的路程与其速度成正比,故在相遇时两车经过的路程比也为4∶3,则其剩余路程比为3∶4。根据速度变化规则求出变化后两车的速度比,进而求得当客车到达西站时,货车经过的路程,结合剩余路程为17千米这一具体数值,可求出总路程。设客车速度为40,货车速度30,总路程为70份,则相遇时客车走了40份,货车走了30份。相遇后,客车速度变为40×(1-10%)=36,货车速度变为30×(1+20%)=36,则当客车到达西车站时,又走了30份路程,货车也走了30份,货车距离东车站还有40-30=10份路程,即17千米,因此1份=1.7千米,两站距离为70×1.7=119千米。故本题选择C项。20.8,3,17,5,24,9,26,18,30,(

A.22

B.25

C.33

D.3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十项,考虑两两分组,分组情况为(8,3),(17,5),(24,9),(26,18),组内做和分别为11,22,33,44,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44+11=55,则所求项为55-30=25。

因此,选择B选项。2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第一幅图与后两幅图均有部分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中,图1与上下翻转后的图2去异求同得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与上下翻转后的图2,即,

去异求同后,得图3。

因此,选择D选项。22.“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是相对局部而言的,是全局中最重要的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也就不成其为部分。因此,大局的走向决定局部的命运。正因为大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找准全局性、大局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掌握了大局,也就掌握了工作成败的关键。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只有对大局了然于胸,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B.胸怀大局,要贯穿从思考到决策的全过程

C.片面强调局部会贻害大局,造成工作失误

D.大局意识对于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大局……是全局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局的走向决定局部的命运”“掌握了大局,也就掌握了工作成败的关键”,可见对大局了然于胸是把各项工作做好的必要条件,符合原文。B项“贯穿从思考到决策的全过程”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C项曲解文意,文段强调的是大局的重要作用,而非“片面强调局部”所带来的不良结果,不符合原文。D项强调的是“大局意识”,而文段强调的是“要掌握大局、抓住大局”,曲解文意。其次,选项说的是“重要作用”,而文中强调“大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程度较轻,不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的开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此为正向援引,引出“大局是全局中最重要的部分”的观点。随后以唯物辩证法为正向援引,并以总结连词“因此”导出了文段的结论,即大局决定了局部,大局是掌握成败的关键。B项语义偷换,文中没有提及全过程;C项说的是局部,文中强调大局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此两项较易排除。A、D两项均提到了大局的重要作用。但对比来看,A项以“只有······才······”的必要条件形式,强调没有大局不行,而D项仅仅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显然A项的表述程度与文段中大局“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是“工作成败的关键”的契合度更高。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看似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实则需要把握文段的主旨。通读文段可知,文段整体均在强调大局的重要作用,结合选项排除表述过于绝对、无中生有以及与主旨不符的选项。结合文段,通篇都在论述大局的重要作用。A项,“只有……才”描述太绝对,不符合原文。文段未论及从思考到决策的全过程,B项排除。C项,文段未提及“片面强调局部”的危害,描述不符合原文。故本题选D。23.甲、乙两份报纸的编辑部,都有专门校对文稿的工作人员。去年,甲报纸出现了一些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文字错误。因此,在去年的校对工作中,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乙报纸校稿员的工作时间比甲报纸校稿员长

B.甲报纸收到的稿件存在文字错误的数量不比乙报纸少

C.甲报纸每期的版面数量比乙报纸少

D.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是评价校稿员工作成效的标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工作更有成效。

论据: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乙报纸没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工作时间”与论题“工作成效”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甲收到稿件的错误量不比乙少,即甲的错误量可能大于等于乙,不一定就说明乙的工作更有成效,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版面数量”与“工作成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错字数量是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在论据和论点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论据: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乙报纸没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工作时间与成效之间无直接联系,为无关选项,排除;

B项:甲存在的文字错误数量不比乙少,存在两种情况:①甲、乙收到的稿件文字错误数量一致。此时,甲报有错,乙报没错,确实可以支持结论;②甲报收到的稿件文字错误数量比乙报多很多。其出版后的文字错误如果只比乙多一点点的话,那么不能证明乙报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因此,B项属于不明确的选项,排除;

C项:版面数量与成效之间无直接联系,为无关选项,排除;

D项:在报纸出错和工作成效之间建立了联系,加强论证,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过程,即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要选择论证的假设前提,即需能够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题干由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出现,得出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工作更有成效。

A项,工作时间长短与工作成效无直接联系,属于无关项。

B项,当甲报纸稿件文字错误比乙多时,削弱了题干结论,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

C项,根据甲报纸版面数量少,无法判定甲报纸文字错误的多少,属于无关项。

D项,在“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和“评价校稿员工作成效”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

故本题选D。24.2013年,珠三角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约:

A.6.4%

B.14.9%

C.23.2%

D.30.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珠三角比去年增长”一列。

第三步,根据混合增长率口诀:整体增长率介于各个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数大的部分的增长率,则珠三角完成投资增长率需介于6.5%和18.5%之间,只有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由表格可知,珠三角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0.4%、6.5%、18.5%,由混合增长率特性可知,整体增长率必然处于6.5%与18.5%之间,观察选项可知答案为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2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且每个图形均由圆圈和叉号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圆的个数依次为5、4、5、4,呈周期性变化,问号处应有5个圆,排除D项;再观察题干,发现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排除B、C项。

因此,选择A选项。26.解释∶理解

A.分析∶结论

B.奉献∶赞许

C.拼搏∶成功

D.分享∶满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解释”可以获得“理解”,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二者主体不同。如:我“解释”,你“理解”。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分析”可以获得“结论”,但二者主体相同,排除;

B项:“奉献”可以获得“赞许”,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二者主体不同,如:我“奉献”,他人“赞许”,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拼搏”可以获得“成功”,但二者主体相同,排除;

D项:“分享”可以获得“满足”,但二者主体相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27.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某单位组织了合唱、象棋、羽毛球三项活动。在该单位的所有职工中,参加合唱活动有189人,参加象棋活动有152人,参加羽毛球活动有135人,参加两种活动的有130人,参加三种活动的有69人,不参加任何一种活动的有44人。该单位的职工人数为:

A.233

B.2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