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2022/10/11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3上天如果没有降生孔子,那么亘古的时间就如同破不开的长夜。“在中国,从没有一个人像孔子一样能将自己的名字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刻在中国的历史中。”《论语》十二章论:lún,编纂。语:对话。论语,即后人编纂的一部对话集。章:则。(由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孔子思想

《论语》是先秦儒家语录体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等。

宋代后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初读文段,读懂文段含义

(注意其中特殊字音)

自读、齐读、指名朗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再读,落实词句解释

(注意结合课下注释,读译文段)子曰:“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代学问……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温

而知

新,可

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表并列)新的领悟(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可以凭借成为知道、懂得

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茫有害(疑惑)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在其中表顺承跟从、学习讲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子曰:“学

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按时,按一定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复习(练习)同“悦”连词,表顺承连词,却,表转折生气,怨恨也是了解孔子志同道合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此节讲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曾子曰:“吾

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名词作状语多次反省替出主意诚实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温习(练习)

讲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迷惑站立,站得住自然规律超过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⑴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⑵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⑶不惑——“知者不惑”,所以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了礼仪)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品质高尚(有修养)忍受乐于学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饭名词作动词粗粮(糙米)冷水弯着胳膊表顺承乐趣正当手段对于当做枕头名词作动词表承接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逝这舍弃(停留)句尾语气词,表感叹

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军队普通人,男子汉子夏曰:“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表并列坚守恳切仁德表并列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文言文词语解释方法:1、“单”变“双”:学——

朋——

温——乐——

师——

知——思——

见——

改——择——

逝——

舍——学习朋友温习快乐老师知道思考看见改正选择流逝舍弃2、通假字:不亦说乎:通“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3、古今异义:时:常常,经常。按一定的时间三:多次可以:可以凭借水:冷水善者:优点,长处不善者:缺点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匹夫:普通人,男子汉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3、词类活用: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这类词要多领会,留心,记忆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当、做替了解懂得4、一词多义:它的他人5、语气词:乎———相当于“吗”矣——相当于“了”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6、虚词: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于1、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对于于我如浮云3、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4)面山而居而(表承接)然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表并列)(表修饰)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转折)(表转折)(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