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家計與廠商學前預知3-1
需求3-1.1
慾望3-1.2
需求
3-1.3
消費3-1.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3-1.5
消費者保護運動3-2
供給
3-2.1
供給
3-2.2
生產
3-2.3
成本
3-2.4
利潤第三章家計與廠商學前預知
需求與供給是經濟學的基本分析工具,我們學習利用供需法則來觀察、理解、分析商業環境的種種問題與現象。學前預知需求與供給是經濟學的基本分析工具,我們學習利用供3-1需求
1.慾望的意義慾望(Wants)是人類一種「不足的感覺」和「求足的願望」,其發生的程序是「缺乏之感」在先,「獲得之願」在後。慾望是一種抽象的心理現象,無法觀察其形態,也因人因時而異。3-1.1慾望3-1需求1.慾望的意義3-1.1慾望2.慾望的特性
慾望是人們經濟活動的根本動機,慾望的特性有下列幾種:(1)種類無限性人類慾望的種類有無限多種,滿足了某種慾望,漸漸又發生各式各樣新的慾望。(2)強度有限性在一特定時間內,一種慾望的強度會隨著消費數量的增加而遞減。(3)替代性亦稱競爭性,指一種慾望常因他種慾望的產生而被替代。2.慾望的特性(4)互補性亦稱補助性或連帶性,係指一種慾望的滿足往往需要多種物品相互補助才能獲得滿足。(5)習慣性亦稱反覆性或再生性。係指一種慾望得到滿足後,經過一段時間又會反覆發生。(4)互補性
3.馬斯洛的慾望層次理論馬斯洛(A.Maslow)是一位心理學家,他發現人類慾望的五個基本層次,以下圖表示。他認為人們在追求慾望的滿足過程有其優先順序。低層次的慾望要先獲得滿足後,人們才會去追求高層次的慾望滿足。這代表著驅使人們拿出鈔票購買物品的動機是人們的慾望。馬斯洛的慾望層次理論3.馬斯洛的慾望層次理論這代表著驅使人們拿出鈔票購買物1.需求的意義需求(Demand)指在一期間內假設其他條件不變,購買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物品數量。需求指的是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所謂其他條件不變,包括:
(1)消費者的偏好不變(2)消費者的貨幣所得不變(3)消費者對未來所得與價格之預期不變(4)其他物品的價格不變(5)假定此物品為正常物品3-1.2需求1.需求的意義3-1.2需求2.需求的表示方式(1)需求表P價格(元)Q數量(個)514101215102082563043524002.需求的表示方式(1)需求表P價格(元)Q數量(個需求曲線(2)需求曲線一般情況下,需求曲線都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的,但需求曲線不一定是直線。需求曲線上的任一點,表示在任何購買量下,購買者所願意購買的最大數量--需求量。需求曲線(2)需求曲線
3.需求法則(LawofDemand)「需求法則」-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一物品之價格上漲,則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則需求量增加;其價格與需求量之間呈反向變動關係。原因:(1)所得效果因貨幣購買力提高而造成需求量增加的效果,稱為所得效果。(2)替代效果一物品的價格下跌了,若其他條件不變,則其他未跌價的物品相對的比較昂貴,消費者將以此便宜的物品來代替其他物品的消費,此稱為替代效果。3.需求法則(LawofDemand)4.需求的種類
(1)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直接需求係指消費者對消費財的需求。其目的在作直接消費之用。間接需求係指生產者對各種生產因素的需求,這些都是由直接需求引申而來,又稱引申需求。(2)補充需求與競爭需求補充需求又稱聯合需求,係指消費者對於某物品之需求須兩者以上相互補充、聯合使用,才能滿足慾望者。競爭需求又稱獨立需求,係指消費者對於物品之需求,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消費一種,即可滿足慾望。4.需求的種類
(3)個別需求與市場需求個別需求係指個別消費者對於某品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市場需求是個別需求的總和。
市場需求曲線之導引(3)個別需求與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曲線之導引需求量變動(1)需求量5.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需求量變動(1)需求量5.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2)需求量的變動假設其他條件不變,若一物品價格上漲,其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其需求量增加。在圖形上是沿著同一條需求曲線上下移動的變動,稱之為需求量的變動。(2)需求量的變動(3)需求的變動當物品本身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發生變動時,將使物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的關係改變,即改變了需求曲線,整條需求曲線的移動稱為需求變動。
需求變動(3)需求的變動需求變動6.需求變動的影響因素
(1)消費者所得改變對需求的影響前提假設購買量產品的需求實例正常財1.物品的價格不變2.所得水準提高,人們的購買力增加增加增加當所得增加,食物、飲料、衣物的購買量會增加。劣等財減少減少當所得增加,人們會少吃衛生不好的路邊攤,而改至衛生較好的餐館;或是不再買地攤的便宜成衣,轉而購買百貨公司的專櫃服飾。6.需求變動的影響因素(1)消費者所得改變對需求的正常財劣等財正常財劣等財
(2)相關物品的價格
a.替代品:當替代品的價格上漲,則此物品的需求將增加。b.互補品:當互補品的價格上漲,則此物品的需求將減少。(3)消費者的偏好傳統習俗、流行風潮、廣告促銷、各種資訊等,都會影響消費者對物品的偏好程度。當其他條件不變下,對某物品偏好增加,將增加對該物品的需求,其需求曲線右移。(2)相關物品的價格(4)對未來之所得與價格的預期若消費者預期未來所得將增加,則目前價格下,其需求必會增加。反之,則需求將減少。若消費者預期財貨的未來價格會上漲,則在目前價格下將會多購買,即需求增加;反之,則需求減少。(5)消費者人數增加市場的消費者人數,市場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4)對未來之所得與價格的預期3-1.3消費1.消費意義
消費係指人們為滿足慾望而使用物品與勞務的一種經濟活動,即人們滿足慾望的行為。包括物質與精神等各種層面慾望的滿足。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原動力,也是生產、交換、分配的終極目的。3-1.3消費1.消費意義消費財中就其性質而論:說明實例必需品用以維持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品米、鹽便利品用以增進人類生活舒適的物品可口的食物、舒適的住宅、方便的交通奢侈品用以美化人類生活的物品珠寶、鑽戒、豪華轎車、別墅消費財中就其性質而論:說明實例必需品用以維持人類生活所米3-1.4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消費者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行為,必須面臨在眾多可能情況下,作出選擇與決定以獲得最大滿足。當人們消費時,受到兩種基本力量所共同決定:一切是消費者的偏好(慾望),另一是消費者的能力(所得預算)。偏好(慾望)消費能力(所得預算)消費的決定3-1.4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消費者在日常生1.效用的意義與法則(1)效用的意義所謂效用係指消費者在一定期間內,消費某種物品,而使慾望獲得主觀滿足的程度。此一滿足程度是一種心理的狀況,主觀的感覺,抽象的概念,其大小因人因物而異。1.效用的意義與法則(2)邊際效用與總效用a.總效用(TotalUtility,簡稱TU)係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若干數量的某物品所獲得的全部效用。b.邊際效用(MarginalUtility,簡稱MU)係指變動一單位物品的消費,其總效用的變動量。TU:總效用的變動量Q:物品消費量的變動量公式(2)邊際效用與總效用TU:總效用的變動量公式朱木對枝仔冰的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枝仔冰消費量總效用(TU)邊際效用(MU)110102166(16-10)3182(18-16)4180(18-18)515-3(15-18)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關係:a.當總效用遞增時,其邊際效用為正數。b.當總效用達到最大時,其邊際效用等於0。c.當總效用遞減時,其邊際效用為負數。朱木對枝仔冰的總效用與邊際效用枝仔冰消費量總效用(TU)邊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總效用與邊際效用(3)邊際效用遞減法則(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邊際效用遞減法則」,此表示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若繼續增加某種物品的消費量,其總效用雖然繼續增加,但邊際效用卻有不斷遞減的傾向。(3)邊際效用遞減法則(LawofDimini
消費者購買一物願付的需求價格,乃是決定於該物的邊際效用大小,而非總效用。一般情況下,水的總效用與價值高,但是水的數量大,其邊際效用相當低,所以消費者願付的價格低廉。相反的,鑽石的總效用與價值雖不高,但鑽石的數量稀少,故其邊際效用高,所以鑽石價格昂貴。2.價值的矛盾(ParadoxofValue)消費者購買一物願付的需求價格,乃是決定於該物的邊際
價值的矛盾價值的矛盾3.追求最大滿足
理性自利的人追求最大滿足。(1)邊際效用均等法則(LawofEqui-marginalUtility)邊際效用學派提出邊際效用均等法則,指導人們在消費方面如何進行選擇以獲得最大滿足。邊際效用均等法則係指其他條件不變下,消費者消費物品的最適選擇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當最後一元花費在各種物品上所得到的邊際效用都相等時,消費者的總效用就會達到極大。以數學式子表示:公式3.追求最大滿足理性自利的人追求最大滿足。公式(2)邊際效用均等法則的應用物品價格(每斤)邊際效用第一單位第二單位第三單位櫻桃2001005020西瓜30403020香蕉20502010(2)邊際效用均等法則的應用物品價格邊際效用第一單位第二(3)消費者均衡(Consumer’sEquilibrium)消費者以一定的貨幣所得購買各種物品時,為求獲得最大滿足,他必須消費到每一種物品的最後一元之邊際效用均相等。此時他必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消費者的預算分配才臻於恰到好處。(3)消費者均衡(Consumer’sEquilibr其中:MUn:第n種物品的邊際效用(n=1,2,3…)Pn:第n種物品的價格Qn:第n種物品的消費量MUm:貨幣的邊際效用Pn.Qn:購買第n種物品所支出的貨幣額R:消費者的貨幣支出這種境界的實現,即是所謂的消費者均衡。公式其中:公式4.消費者剩餘消費者購買物品時,心中一定是覺得「物超所值」,因為無論如何,決定要買的當下,一定是主觀上覺得物品帶給消費者的價值「超過」市價,否則就不買了。那個「超額」,經濟學上稱為消費者剩餘,此一觀念是由馬歇爾首先提出。所謂消費者剩餘乃指一般消費者在使用貨幣換取物品時,其內心所願支付的價格,大於其實際所支付的價格,其兩者之間的差額即是,此為邊際效用分析法的應用。消費者剩餘代表消費者參與市場交易行為所得到的消費者福利,以貨幣形態表示者。4.消費者剩餘以下圖為例,消費者購買OQ0數量的物品,願意支付的價格總合是OacQ0的面積(需求價格表示消費者願付的最高價格),但實際上消費者以OP0價格購買OQ0量,支付OP0eQ0的面積,兩者之差額P0ea的面積為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剩餘以下圖為例,消費者購買OQ0數量的物品,願▲3-1.5消費者保護運動
1.意義指消費者意識的覺醒,消費者藉著消費大眾的群體力量,採取比較積極、合理、合法的手段來抵制、對抗生產者。2.消費者保護運動的第一步,就是要喚醒消費者意識,即教育消費者認識自己在市場交易中應有的權益,如果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勇於爭取。3.消費者的五項基本權利(1)求安全的權利(2)求知的權利(3)選擇的權利(4)表達意見的權利(5)求償的權利3-1.5消費者保護運動1.意義4.消費者保護法我國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增進國民消費生活安全,提升國民消費生活品質,政府於民國83年1月13日實施「消費者保護法」。4.消費者保護法3-2供給1.供給的意義
供給(Supply)係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在一定期間內,供給者對某種物品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能夠提供(生產)的數量。所謂的其他條件不變,包括:(1)生產技術不變。(2)生產因素的價格不變。(3)其他相關物品的價格不變。(4)政府的財政政策,尤其是租稅政策不變。
3-2.1供給3-2供給1.供給的意義3-2.1供給2.供給的表示(1)供給表供給係指物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的關係。
SS供給曲線,其一般形態是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線(不一定是直線)供給曲線上的任一點,表示在某一供給量下,供給者願意供給的最低價格,稱為供給價格;或某一價格下,供給者願意提供的最大數量稱為供給量。▲供給曲線2.供給的表示SS供給曲線,其一般形態是由左下方向右上3.供給法則(LawofSupply)
供給法則係指在一般情況下,一物之供給價格與供給量之間具有正向的關係。即其他條件不變下,若一物之價格上漲,則供給量增加,反之,若價格下跌,則供給量減少。3.供給法則(LawofSupply)4.供給的種類(1)個別供給與市場供給個別供給係指個別供給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出售物品的數量,而市場供給則是市場上各個供給者所有供給量之總和。(2)固定供給與變動供給固定供給係指物品數量不能任意增加的供給。其供給曲線為垂直於橫軸的直線。
變動供給係指物品生產量,可以任意增減的供給,這類物品可以再生產的,一般商品屬之。(3)短期供給與長期供給(4)獨立供給與聯合供給獨立供給係指廠商只提供某一特定物品的單獨給。例如:玩具商僅供給玩具。4.供給的種類5.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1)供給與供給量供給係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在一定期間內,供給者對某物品在各種可能價格下,願意且能夠提供的數量。(2)供給量的變動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因一物價格的變動而產生供給量變動的現象。反應在圖形上是沿著同一條供給曲線上下移動。5.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3)供給變動供給變動係指當物品本身價格不變,但因其他因素改變,而使得供給者對該物品的供給改變,以圖形表示,為整條供給曲線的移動。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移;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左移。▲供給量變動▲供給變動(3)供給變動▲供給量變動▲供給變動(4)供給變動的影響因素a.技術的變動生產技術的進步,會使勞動與資本的生產力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生產者增加生產以提高利潤,而使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右移。b.原料或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當生產要素價格上漲,成本提高時,生產者將減少供給以免發生虧損;反之,生產要素的價格下跌,成本降低,生產者將增加供給以增加利潤。(4)供給變動的影響因素c.自然事件颱風、旱災、寒流、蟲害及瘟疫,都會影響農業生產及農產品供給。d.生產上相關物品的價格一種經濟資源常可用於多種生產用途,生產者可將其所擁有的生產資源移轉到最有利的產品上。若某一相關物品的價格上漲,則生產者會增加此一相關物品的生產而使原來產品的供給減少。c.自然事件e.預期價格若生產者預期未來某物品的價格會上漲,則基於「囤積居奇」的心理,因此減少目前供給,供給曲線向左移動。f.租稅補貼若政府對某一產品課稅,會使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因而減少供給;反之,若降低租稅,則會增加供給。g.供給者人數市場供給是個別供給的總合。當市場上供給人數增多時,市場供給增多,供給曲線右移。e.預期價格3-2.2生產1.生產的意義所謂生產(Production)係指創造或增加物品的效用,或是提供勞務以滿足人類慾望的一切經濟行為。
直接生產係指人們運用自己的勞動或簡單的生產工具去獲取生活物資的生產方式,間接生產係指運用機器、工具等資本財去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方式,又稱迂迴生產,此為現代最主要的生產方式。3-2.2生產1.生產的意義2.生產的種類與效用以創增效用的方式為標準,生產的型態可分為下列四種:(1)原始生產生產者利用大地的資源所從事的生產,由此生產活動所創增的效用稱為本源效用或原始效用。(2)工業生產又稱形式生產,將一物品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改變而創造出另一種效用較大的物品的生產。由此生產所創增的效用稱為形式效用。2.生產的種類與效用(3)商業生產指生產者改變物品的儲藏地方、使用時間或改變物品的所有權的生產,商業生產創造了下列三種效用。a.地方效用b.時間效用c.產權效用(4)勞務生產凡提供勞務以滿足他人慾望的生產活動。由此生產活動所創增的效用,稱為勞務效用。
(3)商業生產3.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係指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幫助生產的各種資源。一般可分為:(1)土地包括農、林、漁、牧、礦等一切的自然資源。(2)勞動指為了生產人們所提供的各種勞心與勞力的活動。(3)資本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機器、設備及各種建築物等人造的生產工具。(4)企業能力指生產者是生產行為的「決策者」,也稱之為廠商(Firm)或企業。3.生產要素4.企業的型態我國目前行業結構區分為三級十四大類: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第二級產業:工業,包括(1)礦業及士石採取業(2)製造業(3)水電燃氣業(4)營造業4.企業的型態第三級產業:服務業,包括(1)批發及零售業(2)住宿及餐飲業(3)運輸倉儲及通信業(4)金融及保險業(5)不動產及租賃業(6)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7)教育服務業(8)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9)政府服務生產者第三級產業:服務業,包括▲各產業占GDP之比例圖▲各產業占GDP之比例圖5.生產者剩餘所謂生產者剩餘係指生產者提供產品到市場上,所收到的全部貨款(總收益),超過他願意生產提供的最低要求價款,其間的差額稱之。▲打工的供給▲生產者剩餘5.生產者剩餘▲打工的供給▲生產者剩餘在福利經濟學中,以消費者剩餘的變動來衡量消費者福利的變化,以生產者剩餘的變動來衡量生產者福利的變化。社會淨福利為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之和。此代表經由市場交換過程當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所獲得之利益。這是買賣雙方願意從事交易而不自給自足的理由,也是經濟學判斷資源分配效率、評估公共政策的主要準則。在福利經濟學中,以消費者剩餘的變動來衡量3-2.3成本1.成本的概念(1)經濟成本係指生產者為生產物品或勞務所必須負擔之全部投入資源的代價,包括工資、地租、利息、利潤、原料費、動力費、保險費、折舊及各種銷售費用(如稅捐)等。(2)會計成本又稱外顯成本、支付成本。係指廠商從事財貨之生產而使用別人的生產要素,必須以貨幣方式對外支付的成本,稱為會計成本、外顯成本。商業經營以營利為目的,廠商從事生產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3-2.3成本商業經營以營利為目的,廠商從事生產以「追求(3)內含成本又稱隱藏性成本、非支付成本。係指廠商從事財貨之生產,使用自己的生產要素所應享有的報酬,但不必以貨幣對外支付,也未記載在會計帳上,但實際上卻應該負擔的成本。經濟成本包括會計成本與內含成本,即私人成本。(3)內含成本2.外部效果所謂外部效果(ExternalEffect)又稱外部性,或外溢效果,是指人們的經濟行為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产品合同范本
- 出口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转卖音响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电子合同范本
- 凯伦股合同范本
- 养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服务合同范例
- 设计管理资料课件
- “春季传染病预防”班会全文PPT
- 《涉外礼仪教程(第五版)》课件第一章 涉外通则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 服装造型点线面课件
-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附件解读教材课件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课件
- DB32T 3699-2019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中建精装修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做法详细值得收藏)
- 2021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奇妙的植物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