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一,二,三篇(详细版考点)课件_第1页
药理学第一,二,三篇(详细版考点)课件_第2页
药理学第一,二,三篇(详细版考点)课件_第3页
药理学第一,二,三篇(详细版考点)课件_第4页
药理学第一,二,三篇(详细版考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苯二氮桌类药物——地西泮

药理作用:1.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通过刺激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内的GABA受体,提高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受刺激后的表层和边缘性觉醒反应的抑制和阻断。2.遗忘作用:干扰记忆通路的建立,影响近事记忆。3.抗惊厥作用:增强突触前抑制,抑制皮质-丘脑和边缘系统的致痫灶引起的癫痫活动的扩散,但不能消除。4.骨骼肌松弛作用:抑制脊髓多突触传出通路和单突触传出通路。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部性发作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要用乙琥胺)。抗精神病失常药——氯丙嗪

(-)DA-R多巴胺受体;(-)a-R;(-)M-R抗精神病作用及作用机制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2-R(-)中脑-大脑皮层通路D2-R正常:安定,镇静,嗜睡(易唤醒),不麻醉精神病:控制兴奋躁动,消除幻觉,妄想,躁狂,精神运动性兴奋临床用途:精神分裂症(2)镇吐小剂量(-)D2受体;大剂量(-)呕吐中枢临床用途: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对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呕吐有效,对前庭功能引起的无效)(3)体温调节(-)下丘脑D2-R,体温调节中枢机能随外界温度改变临床用途:低温麻醉,人工冬眠(4)增强中枢机制药物的作用2.自主神经系统(-)a-R,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故肾上腺素不适用于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治疗(连续用药,耐药,不用于降血压)3.内分泌系统

(-)结节-漏斗DA通路的D2受体,下丘脑的分泌调控,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故催乳素增加。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

镇痛机制:(+)阿片受体——G蛋白——(-)AC,(+)K-ch,(-)Ca-ch——传递痛觉的P物质释放减少——(-)痛觉传导药理作用一.中枢神经系统镇痛:强大钝痛>锐痛(神经性疼痛差)镇静:欣快感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张力的反应性,抑制呼吸调节中枢。镇咳:抑制咳嗽中枢缩瞳其他改变体温调定点,催吐二.平滑肌:1.胃肠道张力增大,蠕动减弱——止泻,便秘分泌减少,便意减少2.胆道平滑肌括约肌痉挛,胆内压升高3.输尿道

收缩

4.膀胱括约肌收缩——排尿难5.支气管收缩(大剂量)诱发哮喘6.子宫对抗缩宫素——产程加长(分娩禁)三.心血管:血管扩张,体位性低血压;

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和脑脊液压力升高,颅内压升高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环氧化酶——PGs降低)*抗血栓

不良反应1.胃肠道直接刺激胃粘膜,又发加重溃疡发作2.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3.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4.瑞夷综合征5.水杨酸反应(中毒)6.胃功能下降非甾体类抗炎药——苯胺类

解热镇痛,较强而久;抗炎抗风湿,很弱

对乙酰氨基酚药理作用:抑制中枢COX活性强度同阿司匹林,外周作用弱与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同阿司匹林,几无抗炎作用。临床应用:儿童病毒感染发热、头痛需使用NSAIDs时的首选药;阿司匹林的替代品,阿司匹林性过敏、哮喘或溃疡者选用;单独应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头痛、神经痛和肌肉痛。不良反应:很少,偶见过敏,过量急性中毒,可致肝损害,长期导致依赖和肾损害。第二篇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一、拟胆碱药

激动药:M、N受体激动药:卡巴胆碱

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N受体激动药:烟碱抑制药:新斯的明

二、抗胆碱药阻断药: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M2受体阻断药:戈拉碘铵Mn受体阻断药:美卡拉明Nm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复活药:嗲解磷定

三、拟肾上腺素药a受体激动药:a1a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a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a2受体激动药:羟甲唑啉b受体激动药:b1b2:异丙肾上腺素b1:多巴酚丁胺b2:沙丁胺醇ab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四、抗肾上腺素药a受体阻断药:a1a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a1:哌唑嗪a2:育亨宾b受体阻断药:b1b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b1:阿替洛尔b2:布他沙明ab受体阻断药:拉贝罗尔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2、术后腹胀和尿潴留3、肌松药中毒的解救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作用特点(药理作用):

抑制AChE(胆碱酯酶)活性,使Ach(乙酰胆碱)水解的量减少,突触间隙中的Ach量增多,呈现Ach的M样和N样作用。新斯的明与AChE形成的复合物水解较慢,会较持久地抑制该酶的作用,为可逆性抑制。新斯的明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除通过抑制AChE外,还激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2受体,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新斯的明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能促进胃、小肠和大肠的蠕动。但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弱。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与易逆性抗AChE药类似,但与其结合更为牢固。结合点也在AChE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磷离子与氧原子形成难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其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大量积聚而中毒。中毒表现:1、M样作用症状(最轻):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出汗;呼吸困难,肺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大小便失禁,心动过缓,心压下降。2、N样作用症状:肌肉震颤,抽搐,肌肉无力,呼吸肌麻痹;血压升高。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安、震颤、昏迷、血压下降、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停止、中毒防治(预防为主)1、迅速消除毒物以免继续吸收:患者移出现场,清洗皮肤,碳酸氢钠或食盐水洗胃,硫酸镁导泻。2、尽快使用特效解毒药:阿托品。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药理作用:竞争性阻断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1、腺体:唾液和汗液减少;泪液及呼吸道分泌液减少。2、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3、平滑肌: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4、心脏:心率--小剂量减慢,大剂量加快,房室传导(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传导阻滞和心率失常)。5、血管与血压: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可引起皮肤血管舒张,潮红温热。6、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兴奋大脑,中剂量中枢中毒。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2、制止腺体分泌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镜4、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不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皮肤潮红,排尿困难,便秘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后者加重排尿困难第一篇二.药物的吸收

指用药部位向血液循环转运的过程。多数吸收为被动,极少数为主动。**首过效应: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黏膜毛细血管,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多数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因经过肝脏的药物代谢酶系统的灭活代谢,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肛门灌肠(水合氯醛经直肠吸收)或给予栓剂。**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结合型药物:药物在血浆中或组织中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游离型药物:未被结合的药物。(一般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并发挥药理作用。结合型药物不能进行被动转运,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但由于药物结合是松弛,可逆的,且血浆中的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故对药物的转运和活性的影响是暂时的。结合律高的药物在饱和后若继续加药,将导致游离型浓度增大,引起毒性)可逆性、饱和性、受个体差异影响三.**非专一性酶为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又称肝药酶。主要的酶为细胞色素P450能使酶活性增强的称为酶诱导剂或酶促剂:巴比妥类,格鲁米特,灰黄霉素,利福平能使酶活性减弱的称为酶抑制剂或酶抑剂: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六.转运速率过程1.一级速率(大多数,低浓度,线性动力学过程):*恒比转运;*转运速率与浓度成正比;*半衰期恒定**药动学性质:1、药物的转运或消除速度与当时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等比消除)。2、C-t图为指数衰减曲线,logC-t图为直线3、同一药物t1/2恒定,与剂量无关4、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5、一次给药时,给药的消除百分率取决于t1/2,经5个t1/2,药物基本消除6、体内药量较高时,消除速度较快,增加剂量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有限,且易产生毒性反应7、定时定量多次给药时,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8、定时定量多次给药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某一百分数所需时间取决于t1/2,到达稳态浓度的时间为5个半衰期9、临床应用的大多数药物的体内吸收分布或消除过程属于一级速率过程2.零级速率过程(高浓度,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恒量转运受浓度影响,半衰期不恒定,浓度增大,时间延长*恒量转运,与浓度无关;*半衰期随浓度变化七.血浆半衰期:药物在消除相时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药物消除半衰期与其血药浓度水平无关。生物半衰期:反映药物消除快慢,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属一级动力学。t=0.693/K5t基本消除干净八.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应占有体液的容积,反映药物分布范围或组织结合程度。2.5L:集中在血浆内2.5-36L:药物在组织中有一定的分布36L:药物可分布在血液与全身组织中九.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消除多数毫升血中所含的药物十.**生物利用度F(高,则容易吸收,易进入血循环):指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或百分数。

F=AUC血管外/AUC静脉十一.多次给药的药时曲线:波动:间隔越小,每次量越小,则波动越小。趋平时间:5t十二.**稳态血药浓度:当一个给药间隔内的摄入药量等于排出量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1、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改变给药间隔时间对达到稳态的时间及浓度水平均无影响2、给药间隔时间不变而增加药物剂量,其血浓度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不变,经5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水平的幅度提高。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类型:兴奋,抑制2.选择性:与药物分布,组织结构和功能,亲和力高低和药剂量有关。选择性是相对的。3.两重性: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能产生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理效应。(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补充治疗)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作用。二.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学说亲和力:配体(药物)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能力的大小,反映了配体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内在活性:配体(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1.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完全激动剂a=1,部分激动剂a<1)无激动剂:受体兴奋有激动剂:阻断药,似竞争性,最大活性下降,右移下降2.拮抗药: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a=0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作用于同一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不可逆,右移并下移三.**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反应:治疗剂量下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物作用。药物选择性低,可以预知,不能避免,较轻微2.毒性反应:药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过多。急性毒性是短时间用药过大发生,损害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慢性毒性是长期,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可以预知,要设法避免。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复发甚至加重。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过敏体质,与药物原有效应及剂量无关。致敏原可能是杂质,药物及代谢物。难预知,异常免疫反应。6.特异质反应:遗传异常,对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