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12c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12c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iC,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 12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丙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12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12c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iC,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解正好为15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 12c的饱和溶?降温到tJC,应该是图像的平移,丙不变,甲、乙分别减小到 tJC和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故选Co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C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12c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D.分别将13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iC,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答案】C【解析】【详解】A、tiC时,丙的溶解度为40g,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
40g+100g100%40g
40g+100g100%40%,故选项错误;B、12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故选项正确;D、分另将13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iC,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 Co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2c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当温度大于 ti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2c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克/i50克Xi00%=33.3%故选Bo考点: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12c降温至tiC,析出甲多B.12c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甲溶液从12c降温到ti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D【解析】【详解】A、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不仅与溶质的溶解受温度影响有关,还与被降温饱和溶液的质量有关,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12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的相同,则12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无法判断其中溶质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12c降温到ti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但选项中没指明溶液是否饱和,进而无法判断是否析出晶体,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乙的溶解的受温度影响不大,则提纯乙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选项正确,故选Do5.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溶质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随着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逐渐变成饱和溶液,故 A正确;B、降温时,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但气体物质、氢氧化钙等却会随温度降低而
溶解度增大,它们的不饱和溶液也就会更不饱和,故 B不正确;G升温时,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大,使不饱和溶液变得更不饱和溶液,因此,故C不正确;D、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变为饱和溶液,但是操作比较复杂,故 D不正确。故选A。【点睛】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德解度收ftioI /A.12c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iC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tiC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12c时,用21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 500g20%的甲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12c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iC均有固体析出时,都属于饱和溶液, ti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tiC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能确定,错误;D、12c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用21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 500g溶质质量分,一110g ,,『……数为:——-X100%=22%的甲溶披,错误。故选Ao500g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打匕温度七12c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至 tiC,仍为饱和溶液ti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甲D.12c时,N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温度由12c降低到tiC时,甲物质仍然是饱和溶液,乙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ti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25g,故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诉700%-20%故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错误;D12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故12c时N点表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错误。故选Bo8.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2mL水-0.5g高镉酸御5mL水8.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2mL水-0.5g高镉酸御5mL水—0.5g1高镉酸钾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G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答案】D【解析】【分析】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详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 A不正确;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 B不正确;G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镒酸钾的量相等,选项 C不正确;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故选D。9.向tC时饱和的N&CQ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Q,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NazCQ10H2O后溶液为yg。则x+n-m=y,解得,x-y=m-n,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m-n;故选 C。10.已知:Na2O+H2O=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3^中加入一定量的 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C.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溶剂又减少了,加入 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出现剩余固体不能溶解.【详解】A、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错后对,所以错误;B、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后都错,所以错误;G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所以正确;D、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前对后错,所以错误;故选Co11.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 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溶解情况实验120C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Q3实验240C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Q3全部溶解实验380C最多溶解38.4gNaCl最多溶解169gKNQ3KNQ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l40C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C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NaCl<KNQ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C后,溶液的浓度:NaCl>KNQ【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c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Q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Q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KNQ3的溶解能力较小,选项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40c时,在100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Qs全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 40c时NaCl与KNQ3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实验 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c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NaCl36g>KNO331.6g,选项C错误;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c后,溶解均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等于实验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0c时,在100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可知溶液的浓度是 NaCl>KNO3,选项D正确。故选D。1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u温度七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tiC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二乙12c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D【解析】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错误; B、tiC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二乙,错误;C、12c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错误;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故选Do13.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结合图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MW4048证质/工NaOHNa2CQ20C40c20c40c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A.图表示Na2CO3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40c时,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20c升到40c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大于NazCOs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NaOH、N&CQ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图表示NaOH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此选项错误;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溶液中,2NaOH+CO=Na2CQ+H2O,由于碳酸钠在酒精中不能溶解,所以会有白色晶体析出,此选项错误;40c时,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则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20c升到40c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129g-109g=20g,20c升到40c时,Na2CC3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49g-21.8g=27.2g,所以Na2CQ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此选项错误。故选Co14.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irPI yTI ****■**«***4tbh1|t/引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t〔C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13c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12c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二溶解度100%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A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c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B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13c时,X的溶解度是100g,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卷县X100%=50%故C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12c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 D正确。15.高氯酸钾(KC1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C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20c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60c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80c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c肯定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表格信息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正确;B、20c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即该温度时,1.68g高氯酸钾溶解在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g高氯酸钾加入98g水中,高氯酸钾不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7窕正确;C60c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一〜-100%=6.8%,即107.3^60c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8%,正确;D、80c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c肯定有晶体析出,若是不饱和溶液那么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 Do.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o.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iC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12c降温到ti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 C、ti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0g溶液,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从12c降温到t1C,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确定,错误。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的知识。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0203Q温度•七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10c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同20c时,把30g甲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D.将20c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 30C,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答案】D【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影响溶解度,所以不指名一曰,…,溶解度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饱和溶披溶质的质量分数=涔产100%,10Cg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错误;20c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把30g甲放入50g水中,溶质为20g,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g+70X100%«28.6%,错误;D、将20c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 30C,甲、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都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正确。故选D。19.图表资料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原子的中子数B.根据元素周期表,能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稀盐酸腐蚀D.根据溶解度曲线,能判断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判断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多少,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G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的位置,能判断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质受温度影响的大小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考虑;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质受温度影响大小;进行解答。20.NH4C1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102030405060
溶解度S/gNH4C133.337.241.445.850.460.2Na2SO49.620.240.848.447.547.0A.乙为NH4C1t3应介于40c-50c55c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ti,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俊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氯化俊,正确;B、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的溶解度在 12c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在13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13c应介于40C-50C,正确;C、55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错误;D、t3C、tiC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13c降温到tiC,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故选 Co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CaC2和CaC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3004004505M温度空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450c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450c时,可得到0.04%的CaC2的超临界水溶液【答案】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 2种物
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c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D、450c时,CaC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o2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1I匕U温度七ti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 >乙>甲12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t,C时溶解度的大小可知,选项A正确;B、12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题中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就不一定相等,选项 B不正确;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Z晶的方法提纯甲是正确的,选项 C正确;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是正确的选项D正确。故选Bo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答案】A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故A正确。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不一定无色透明的。故 C错误。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D错误。.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0山SO6040溶解度造②妊.0.0山SO6040溶解度造②妊PO;2D.0@Cei(SO4)=6口温度七A.当温度为10C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C.在10C时把NH4H2PO4和Ce2(SQ)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C,有晶体析出的是Ca(SQ)3D.22C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70%【答案】D【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当温度为 10c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B.若NH4H2Pd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磷酸二氢钱因溶解度迅速减小而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氯化钠的量又少,所不析出,过滤可得较纯净的磷酸二氢俊; C.在10c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C,Ce2(SO4)3因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 NH4H2PO4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不析出晶体; D,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溶解度+100g)X100%22c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70%;选D25.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0C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c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40g160g180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60c时,物质的溶解度是80g,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 =80g+100g=180g,30c时,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有40g的物质析出,所得溶液的质量 =180g-40g=140g,故选B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zo溶解度.gzo0tib匕温度■七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13c时甲的饱和溶液B.可用"C时20%的甲溶液加水配制成10%的甲溶液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分别将13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t2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P点不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所表示的溶液是 13c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20g ……20g …… X100%=16.7%,所以不存在t〔C时20%120gB、t〔C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的甲溶液,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D、13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相等,所以分别将13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t2C,析出晶体质量不相等,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故 D错误。故选Co【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27.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抖蹴5g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tiC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12c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 B、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i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5g,故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g/115gX100%=13.0%误,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 12c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自考行政管理复习建议要点试题及答案
- 高三中化学年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教父读书分享课件
- 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与实施路径
- 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投资方案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国史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美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读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新高三开学摸底考(全国II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决胜新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教师规范汉字书写培训
-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招聘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核心备考题库(含典型题、重点题)
- 【百强校】【黑吉辽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哈三中一模)语文试卷
- 角膜塑形镜试戴片参数选择和配适评估巩朝雁课件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1套
- Unit 1 Laugh out Loud!Understanding ideas-The Best Medicine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 2024年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