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复苏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1.gif)
![心脏骤停与复苏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gif)
![心脏骤停与复苏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3.gif)
![心脏骤停与复苏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4.gif)
![心脏骤停与复苏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29d9b0c20ef2e948faf51fea036dc57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骤停与复苏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术心脏骤停的定义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心脏骤停的病因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心源性猝死是在急性症状发生1小时内,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其特点是:死亡是“自然的”、“骤然发生的”、“快速的”、时间上是"不可预期的"。
原发于心脏的心脏骤停的病因是:1、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梗后心脏破裂。2、心肌炎。3、心肌病变①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②继发或原发性心肌肥厚(梗阻或非梗阻);③特异性心肌病。4、心脏瓣膜病变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②主动脉瓣膜狭窄或闭锁;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④左房黏液瘤;⑤二尖瓣脱垂;5、各类先天性心血管病。6、心电生理异常:如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先天性、遗传性)。可能的诱发因素是:1、低氧血症;2、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损伤;3、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药物过敏;4、各种原因所致的电解质紊乱;5、各种中毒。心脏骤停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体温正常时,发生不可逆性缺血损伤的时间: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肾小管30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肝脏1~2小时。心搏停止的同时,组织灌注停止,ATP合成下降。当ATP耗竭后,细胞合成、分解代谢停止,由缺血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胞最终的死亡。“涓细血流”:25%的正常血流灌注是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限度,当血流灌注低于正常量的10%时,称为:“涓细血流”,目前认为“涓细血流”比无血流危害更大。心脏骤停期: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心脏骤停刚发生时,脑中尚存少量含氧的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生物学死亡期: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min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跳骤停时症状、体征依次出现:心脏骤停3秒引起头晕;4秒以上病人出现黑朦;10秒内意识丧失,15秒内或伴短暂抽搐;20——30秒内呼吸停止;30——60秒出现瞳孔散大;4——6分钟后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
诊断的最可靠临床征象患者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有:
1、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触摸不到脉搏;
2、心音听不到;
3、呼吸停止。
心跳骤停的鉴别诊断:
1、心脏停搏,特指终末期慢性疾病死亡
的心搏停止,应归为生物学死亡;
2、心跳骤停的意识丧失应与晕厥、癫痫、
昏迷相鉴别;
心肺脑复苏术——心脏骤停的治疗后续生命支持(脑复苏)高级生命支持(高级复苏)初级生命支持(初级复苏)初级生命支持复苏程序
(C)人工循环(A)畅通气道(B)人工呼吸生存链生存链检查大动脉搏动(诊断,不超過10秒)找出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正确的操作進行胸外按压評估呼吸(不超過10秒)2次人工呼吸高级心肺复苏复苏药物的使用处理心律失常(电除颤)以辅助设备和特殊术继续进行BLS的项目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机维持人工循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关键因素,每延迟除颤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一旦心电监测显示为室性颤动,应立即用360J(单向波)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如果连续3次除颤无效提示预后不良,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并同时给予1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随之再用360J能量除颤1次。如仍未成功,肾上腺素可每隔3~5min重复1次,中间可给予除颤。应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以利于重建稳定的心律。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每隔3~5min静脉注射1mg。在未建立静脉通道时,可选择气管内给药或心内注入肾上腺素(1mg,稀释成1∶10000溶液10ml)。心内注射会引起冠状血管或心肌撕裂,已废止。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亦可用异丙肾
上腺素静脉滴注(15~20μg/分)。无脉博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应用肾上腺素,每隔3~
5min静脉注射1mg。缓慢性心律失常(IIIAVB、窦性停搏等)除药物治疗外,若有条件,应争取施行临时人工心脏起搏,例如体外心脏起搏,或经左锁骨下静脉心内膜起搏等。心博恢复后的处理是指,经过第一、二期复苏之后,患者自主心律与自主呼吸恢复,初步复苏的成功诚然可贵。但是,循环骤停后,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心、肾严重缺血、缺氧,加之代谢紊乱,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为避免患者循环、呼吸再度停止,甚至死亡,而提出的复苏第三阶段这一概念。心博恢复后的处理也称为:后续生命支持,主要是指治疗心脏骤停的原发病与并发症。包括:原发疾病的治疗;脑、心、肺与肾功能的维持、水电与酸硷平衡的维持,继发感染的控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其中防治脑缺氧、脑水肿的措施是脑复苏成功的关键。后续生命支持阶段,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1、维持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大110mmH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健康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土监测项目成果保密承诺书
- 养老机构雇佣合同范例
- 西安半导体业分析讲解
- 2024-2025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加盟菜鸟驿站合同范例
- 优化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跨境物流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2025年度艺术品拍卖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临床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PDCA品管圈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JBT 14727-2023 滚动轴承 零件黑色氧化处理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汇总带音标EXCEL版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 春节节后施工复工安全培训
- GB/T 3478.1-1995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模数基本齿廓公差
-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 FZ/T 25001-2012工业用毛毡
- 中国工运史知识竞答附答案
- 瑞幸咖啡SWOT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