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勤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亲的确定与共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篇一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探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
3、让学生提前搜集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的思想感情。 2、 反复吟诵,把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
4、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探讨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表达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会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式 感悟式 自主式 交流式 点拨式 讲析式 对比式 课时安排一课
5、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需有一定的方法。由于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会诗歌的魅力,就必需能确切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 , 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 ;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
6、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探讨(师提醒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 重点抓住“昔“今 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过去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其次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之名句作一比较,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醒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游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广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醒何谓广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
8、缘景明情法体会) : 由洞庭的广阔宏大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容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边,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由于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 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旧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
9、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探讨,教师点拨) :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风景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对比,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学生探讨交流、分析 教师可提醒相关内容,在学生探讨基础上点拨 : 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
10、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风景;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高兴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终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快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衬托和夸诞等手法,想象独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
11、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凄怆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非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师生应多交流,如词中“坼和“浮通过这两个字毕竟是为了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教师应当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感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在意境和方法的把握上教师的点拨要到位,采用怎样的方式要提
12、醒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优质课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篇二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探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
13、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让学生提前搜集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交流,
14、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诵,把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探讨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表达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会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
15、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对比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需有一定的方法。由于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会诗歌的魅力,就必需能确切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16、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知人论世,置身诗境;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探讨(师提醒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 重点抓住“昔“今 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
17、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过去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其次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比较,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醒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
18、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游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广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醒何谓广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 由洞庭的广阔宏大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容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边,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
19、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由于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 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旧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探讨,教师点拨) :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风景上下衬托,
20、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对比,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学生探讨交流、分析 教师可提醒相关内容,在学生探讨基础上点拨 : 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风景;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高兴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终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
21、快快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衬托和夸诞等手法,想象独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凄怆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非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
22、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一、课程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李白的送行诗,现在我们看到最终一首登岳阳楼(其一),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转身板书)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这里的其一是指诗人一共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下面我们再看看陈与义的相关状况。 二、简介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解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
23、代有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这首诗还是对比简单弄懂的,下面同学们跟我把这首诗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 老师带读诗文。 四、诗文赏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风景,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方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
24、来。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入夜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畔,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呈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入夜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瞭望着远方。此处“万里
25、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这两句诗人联系时局,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衬托,且示意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示意。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五、板书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首:地理位置 颔:登楼怀古伤时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二、 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体租赁商业店铺合同范本
- 2025建筑装修室外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物业项目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私人土地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年签订合同明确试用期限
- 2025商务英语考试合同阅读策略大公开
- 2025YY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FIDIC中文版金皮书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
- 2025建筑工程土石方挖掘合同范本
- 仲恺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
- 幼儿园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课件
- 病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