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篇一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熟记pH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 2、会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阅读书本61-62页的

2、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寻常在014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当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2、某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苹果汁的pH在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 3、以下各pH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 A.pH=14 B.pH=7 C.pH=1 D.pH=0 4、将

3、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学习指导二: 使用pH试纸 阅读书本62-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准确到个位。 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简记: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 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 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用润湿的pH试纸

4、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度时,pH会怎样变化?(用图表) 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枯燥的pH试纸? 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这些气体不能使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只有这些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才能使pH试纸变色,我们才能判断该气体是酸性或碱性气体。所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以下对苯甲酸性质的猜测中不合理的是(B)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一致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

5、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学习指导三: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书本63-6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厨房清洁剂呈碱性,由于里面含有NaOH。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溶质的化学式K2CO3。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5.6。 3、相互之间说一说溶液的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pH区别较大,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pH均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

6、响。 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设计试验(1)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分钟。(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测并试验,结果如下表。 试验结论:碱性溶液会损伤头发,中性、酸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不明显。 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原因是降低碱性洗发液对头发的伤害。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篇二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洁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

7、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测身边物质、试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

8、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不解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试验中注意观测与思考结合,对试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开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加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试验现象的推测、观测、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

9、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摸索物质有着猛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别性质。譬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

10、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摸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过程,在开心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为: (1)试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比较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11、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表达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凑联系。 (二)演示试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试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试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明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

12、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试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由于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测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白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浮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如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

1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试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测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测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试验。 演示探究试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旧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试验-学生观测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试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其次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试验探究、合

14、作学习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试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测液体体积变化状况。 B组试验一定体积水中参与糖块,观测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状况。 C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逐渐推入,观测现象。 D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逐渐推入,观测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测、记录探讨。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探讨、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状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

15、)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

16、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状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稳定、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篇三 生活中常见的盐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

17、生。 (2)归纳盐的相像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测试验现象,并能通过探讨、归纳整理试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加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1、 盐的相像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

18、们来继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1、 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2、 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1、 溶于水的碱有五种:K0H、Na0H、NH3o H20、Ba( 0H) 2、Ca( 0H) 2。 2、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AgCl。 4、 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4。 5、 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像的化学性质呢? 学生分组,探讨并交流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19、。 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 反应条件:盐必需为可溶性盐;“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2、 盐+酸新盐+新酸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即可。 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满足复分解条件,反应物均必需可溶。 4、 盐+盐新盐+新盐条件:满足复分解条件,反应物均必需可溶。 依据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判断以下反应能否发生,能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Zn+CuC12 Fe+AgC1 K+CuS04

20、 MgC12+Zn BaC12+HN03 BaC12+H2S04 AgN03+HC1 K2C03+HC1 BaC12+K0H Mg(0H)2+CuC12 请同学们分组按教材P76探讨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 1、 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洁物。 2、 在纯洁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 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及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

21、,判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后习题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上化学教案 篇四 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 一节的教学 第1课时:烷烃 第2课时:烯烃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第4课时:习题讲解 2、重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试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 二、预习内容 (一)、烷烃和烯烃 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 结合成 ,碳原子剩余的 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烷烃的通式为 ,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2、烷烃和烯烃 (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 的 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 (3)顺反异构的概念 (二)乙炔 1、乙 炔的分子式 ,最简式 ,结构简式 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炔燃烧时,火焰敞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 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 (三)脂肪烃的来源 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