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_第1页
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课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 新授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第 1课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 新授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能 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 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度与价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提高环保意识。教法探讨CAI多媒体光盘,当地工艺美术品。直观教法第 1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课型通过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知识与教学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图画。维目标值 观重点教 难点材分析 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三月三,介绍童年时代放风筝的情景,以此导入新课,激

2、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解决重点介绍民间工艺和一般工艺的区别民间工艺:实用经济与美观的结合较好,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地进行巧奇天工的创造,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质朴健康。1、是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而创造的, 大部分属于生活日用品,它根植于民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3、为手工方式制作的; 4 、它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的特征。一般工艺:虽因物质条件、生产条件优越而有便于发挥工匠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但却,由于材料价值过大,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1 教学过程(续):三、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民间工艺美术范围广泛,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服装

3、类、服饰类、器皿用具;雕刻类、竹藤柳草编织类、染织绣类;玩具、家具、车舟、建筑装饰以及戏剧人物造型等等。(以下为课件内容,其中穿插图片)1、民间雕刻工艺:石雕:浙江青田石雕(出图片)福建寿山石雕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出图片)浙江东阳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竹刻:上海嘉定竹刻2、民间编织工艺: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麦杆编等。 (出提盒、垫子草盒)3、民间染织绣工艺: 我国染织绣工艺的两条发展道路: 一是民间劳动者自纺、自织、自染、自绣、自用;二是由官方设置染织绣机构组织生产。(出绣花鞋等图片)4、剪纸工艺:北方剪纸:风格朴实粗犷,造型精巧简练; (出图片)南方剪纸:构图繁密,剪刻精工秀丽。

4、 (出图片)5、玩具工艺:是供儿童玩耍、观赏的民间传统工艺品。6、彩灯工艺7、民间戏剧人物造型四、小结。五、练习。板书设计; 第 1课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1、在民间美术作品中,你认为哪些是具象或抽象的吉祥图案?2、民间美术常用哪些色彩表达喜庆、吉祥的主题?作业布置:用民间吉祥纹样组合一副“吉祥图案” 。教学后记:2 课(章、单元)第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第 2课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课(章、单元)第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第 2课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新授其表达的吉祥寓意。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与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学会分工合过程与方 法学会关心与爱护身边的民间美术,提高收集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备

5、。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教法学法课型作和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类。探讨法第 2 周第课 题能临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并标出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及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能简要评述或临摹社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展览做资料准重点难点直观教法教材分析图片、课件教具3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教学过程: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一、把自己从家人、朋友中了解到的社区民间美术情况,与同学交流,确定小组考察内容。二、设计小组考察报告的格式。三、小组分工:填写考察报告,收集实物,图片,临摹作品等学习任务。四、资源共享、整理归类。师生共同把考察与查找的相关的资料在小组中分享、交流,并

6、按资料的不同,按造型特征的不同或用途的不同等进行整理,归类。五、小组合作分工布置民间美术小展览, 包括文字与图片、 展览的设计。六、交流、展示、小组评价。板书设计: 第 2课1、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2、你从哪些地方考证它是民间美术?作业布置:简要临摹民间美术作品。教学后记4 计课(章、单元)第题、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能 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知道植物、泥土与人的关系。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直观教法学法图片划节第第计课(章、单元)第题、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能 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知道植物

7、、泥土与人的关系。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直观教法学法图片划节第第3课 泥板植物、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探讨法课时课型年新授月日第 3 周第课、认识浮雕。知识与教 物浮雕。学三维目标度与价值 观认识设计植物浮雕。重点难点教法教材分析教具5 ( 只画外 ( 只画外形)。一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雕塑。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

8、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植物浮雕。二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浮雕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在纸上画一个 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选择同一种植物的三四个不同构图,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进行雕塑。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设计一幅植物浮雕。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

9、板书设计; 第 3课 泥板植物1、 植物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受?2、 小作者是怎样表现植物的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作业布置: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教学后记:6 第 4课 泥板动物 新授2、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第 4课 泥板动物 新授2、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 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认识设计动物浮雕。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教法学法课件2、在体验式临摹学习中,了解古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对古代浮雕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 ”保护”祖国经典文化的情直观教法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4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10、题 课型1、感受古代浮雕文化。知识与能 力教学 1、在“比较”中,感受古代浮雕文化。三维目标度与价 感。值 观重点教 难点材分析教具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新课:出示课前准备的构成的动物造型及教师的范品, 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动物有不同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特色。板书课题:浮雕 (设计)。二、讲新课: 1 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 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 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雕塑。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 , 并将它们部分叠合,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7 ,哪些地教学过

11、程(续):,哪些地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动物浮雕。 2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浮雕设计作品, 讲解设计步骤, 边讲边演示: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 ( 只画外形)。在纸上画一个 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选择同一种动物的三四个不同构图, 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进行雕塑。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设计一幅动物浮雕。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板书

12、设计; 第 4课 泥板动物1、仔细观察一下,在学生作品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塑”方运用了“雕刻”?2、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用泥团、泥条、泥块等塑出夸张、变形或写实的泥板动物浮雕的?作业布置:塑造自己喜爱的泥板动物浮雕。教学后记:8 题 课型图腾柱。在欣赏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对图腾柱艺术的感受。对图腾柱艺术发生兴趣,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认识设计图腾柱。教法探讨课件、图片第 题 课型图腾柱。在欣赏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对图腾柱艺术的感受。对图腾柱艺术发生兴趣,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认识设计图腾柱。教法探讨课件、图片第 5课 神秘的图腾柱 新授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5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

13、课1、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品。2、能选择泥塑或绘画的方法,尝试把各种形象组合成一个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 过程与维 方 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1、对动物浮雕知识的理解。教 难点 2、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材 现动物的主要特征。分 直观教法析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新课:出示课前准备的构成的植物、动物、人物造型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植物、动物、人物特点,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特色。板书课题:浮雕 (设计)。二、讲新课: 1 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 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 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

14、。人们从这9 教学过程(续):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雕塑。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植物浮雕。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浮雕设计作品, 讲解设计步骤, 边讲边演示: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 ( 只画外形)。在纸上画一个 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选择同一种动物的三四个不同构图, 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进行雕塑。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

15、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设计一一个装饰柱。 。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板书设计; 第 5课 神秘的图腾柱装饰柱绘画步骤:1、画出柱体外形。2、划分柱体单元。3、添加装饰纹样。作业布置:创作一个装饰柱。教学后记:10 题 课型在探究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1、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2、感受生活美。叠画出自己喜爱的炊具与餐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要重叠画出造型美、色彩美的炊具与餐具。教法学法有关炊具与餐具的图片或图画。 (资料) 第 6题 课型在探究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1、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2、感受生活美。叠画出自己喜

16、爱的炊具与餐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要重叠画出造型美、色彩美的炊具与餐具。教法学法有关炊具与餐具的图片或图画。 (资料) 第 6课 炊具与餐具 新授直观教法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6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出炊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 过程与维 方 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欣赏、感知、探索炊具与餐具的形、色之美,教学生用重重点能力。难点教材分析教具11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欣赏舞蹈快乐的小厨师 ,激趣引入。2、问:“小厨师开心吗?”“你们想不想象小厨师那样开心?”展示课题。3、“你们喜欢炊具与餐具?”二、课堂发展1、欣赏课本图

17、片欣赏课件:各种材料制作的炊具与餐具的图片。2、示范制作:“老师的早餐”“老师今天早上吃了一个很丰盛的早餐,想不想看一看老师的早餐的用什么做出来的吗?示范重叠画出炊具与餐具。3、盛早餐的碟子还可以是什么形状和颜色?”4、创作表现:“流花美食店明天要开张了, 老板想要布置一个好用的厨房。黄老师已经制作了部分炊具与餐具,请同学们穿上厨师的工作服,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其它的各种炊具与餐具。板书设计; 第 6课 炊具与餐具1、怎样表现炊具与餐具的外形特点?2、怎样用色彩表现重叠的画面?作业布置:用重叠的方法设计、绘画一组炊具、餐具。教学后记:12 第 7课 妈妈的好帮手 新授探究怎样设计妈妈的围裙,复习剪

18、贴的方法,体会美术与过程与方第 7课 妈妈的好帮手 新授探究怎样设计妈妈的围裙,复习剪贴的方法,体会美术与过程与方 法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情感。学习从生活中选取感兴趣的事物,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妈妈的好帮手。培养设计意识。难点教法学法课件生活的关系。直观教法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7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课型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教 能找出中心内容,把自己设计的内容绘画出来。材分析 探讨教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出学生们带来的玩具机器人,师生共同参观。着重观看机器人的造型、

19、结构、色彩、功能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一些感性认识,然后由教师或学生选讲一段机器人帮助人类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讲新课:1讲解什么是机器人。 指出机器人是人类想象与智慧的结晶, 是一种可以代替常人工作的智能活动机械。 机器人能为人类干很多有益的事,例如排除险情、潜水打捞、科学实验、搬运重物等等。机器人的形象大致为方型或圆型的躯干,能活动的四肢则是方与圆等几何体的组合。讲13 、重叠部分用什么颜色或线条处理,画面才美观?教学过程(续):、重叠部分用什么颜色或线条处理,画面才美观?解时,可引导学生把自己日常从报刊、电视中见过的各种机器人的形象讲述出来。 2 想象与设计的任务。 教师提出本课要求

20、:大家都来当一个设计师,设计一个能帮助人类做有益事情的机器人,并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人类生活和科研工作对机器人的要求及需求量将会加大。教师要从多方面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构想,设计出各种适用于海陆空等各种环境需要的机器人来。3想象(设计)画画法;先构思所要画的机器人的形象、 功能和环境,然后用线条把整个机器人的外形画下来,接着再从机器人身上的某一个部件开始,细致描画,直至完成,但要注意表现出机器人正进行着的工作,必要时可添加环境、道具,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三、学生作业:用铅笔勾画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形象的草稿,留待下一节课继续细画,着色,直至完成。四、小结:教师对设计新颖、大胆构思的作业,

21、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布置学生为下一节课准备彩笔等绘画用具。板书设计; 第 7课 妈妈的好帮手1、将卡纸剪成简单的炊具、餐具形状,尝试各种组合,重叠摆放,你会有什么发现? 2作业布置:用手绘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漂亮的围裙。教学后记:14 题 课型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 “适合纹样 ”。用均齐式、平题 课型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 “适合纹样 ”。用均齐式、平在“选择与创作“中,感受各种材料、彩绘挂盘和陶盘不同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及不同的美感。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 的关系,体会”变废为美“的乐趣。用线条为圆面作装饰,根据圆碟不同部位安排合合适而美观的图案。难点教法学法课件第 8课 漂亮

22、的挂盘 新授直观教法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8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知识与能 力 衡式计纹样挂盘。教学三 过程与维 方 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教 纹样的运用,以圆的特点来考虑。材分析 探讨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白色纸碟子。解说纸碟子的外形结构。内圆(盘底部分) 、外圆(盘沿部分)教师示范画碟。(老师想为这个白色纸碟添上一些东西。 )画完后与白色碟子比较, 那种碟子好看?为什么?其实,同学们也能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这些白色纸碟添上漂亮的图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15 教学过程(续):板书课题:为碟子添画(线条装饰画)二、讲授新课分小组讨论:(1)书上

23、哪个碟子你最喜欢,为什么?(2)分组游戏:要想为碟子添好画,首先要根据圆形的特点,考虑好内圆图案的安排。现在有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游戏规则::每一组都有一张白色卡纸和一个信封。卡纸上面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碟子,信封里面有七个图案,看看哪些图案适合摆放在这些碟子里。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团结,速度最快。游戏后提问:(1)圆形碟子里的图案放在椭圆形碟子里,好不好?为什么?(2)为碟子添画,完整了吗?还要为圆形和椭圆形的碟子的外圆添上花边图案。三、欣赏优秀作业。运用电脑播放图片。板书设计; 第 8课 漂亮的挂盘你喜欢哪一个挂盘?为什么?作业布置:设计制作一只有特色的挂盘。教学后记:16 题 课

24、型意设计一个立体形象。在联想中,能对蔬果地自然形态、花纹、质感进行观察,构思新形象。大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一的蔬果组成画面。构图饱满,做到有聚有散,有高有低的变化。直观教法教法学法第课 蔬果造型 题 课型意设计一个立体形象。在联想中,能对蔬果地自然形态、花纹、质感进行观察,构思新形象。大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一的蔬果组成画面。构图饱满,做到有聚有散,有高有低的变化。直观教法教法学法第课 蔬果造型 新授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9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了解蔬果根、茎、叶、芽、花、果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利用蔬果的自然形态、色彩特点,进行雕刻、塑造、创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 过程与维 方 法

25、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指导学生运用聚散的变化不同把形状、大小各异、色彩不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课件教具17 ?教学过程:?一、讲新课:1、从课本的照片导入课题, 由学生回答蔬果的种类,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外形和色彩特点。2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并指定几名学生用语言描述蔬果的外形和色彩特点,再由教师和其它同学作补充,对正确的回答加以肯定。3欣赏高剑父的作品, 说明大师是画蔬果类的高手, 使学生懂得平凡的东西也可以发掘出很美的因素,画出成功的作品。4欣赏并讲解学生作品,从中引出构图的基本知识:聚散。说明画面上的蔬果有时可堆放在一起,有时可以分开,放到篮子里或碟子上,加上台布的衬托,即可形成一个以某种蔬

26、果为主体的中心。通过讲解,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最熟悉、 形状色彩最美的蔬果究竟有哪几种 ?自己准备画什么? 二、学生作想象画,教师启发辅导:要求作业时先想好画什么,怎样安排,然后再转入具体的形象及细节描绘。三、讲评:对能细致表现蔬果外形、色彩的作业给予表扬。板书设计; 第课 蔬果造型.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能用蔬果创作些什么作业布置:能运用多种制作方法,设计与众不同的新形象来表现蔬果的童话故事。教学后记:18 月第 10课 盐的妙用1、在比较中体验盐的妙用;过程与方 法4、在试一试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月第 10课 盐的妙用1、在比较中体验盐的妙用;过程与方 法4、在试一试中,发

27、展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 1、我喜欢用盐画的水墨画;用盐作画的方法、步骤。用盐作画的创意变化。教法探讨课件(1)欣赏画家梁培龙的作品欢乐的小(3)明确作业要求,即运用点、线、日新授2、在比较中感知偶尔肌理效果的美;3、在“玩”中学习科学小常识;直观教法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0节第 课时 年课 题 课型1、掌握用盐作水墨画的方法;知识与 2、初步明白盐能作画的基本科学原理;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度与价 2、感受盐的妙用的乐趣。值 观重点教 难点材分析 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国内艺术的不同美术作品。导入新课。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

28、夸张、变形的机理效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溪感受 “特殊技法 ”创作的一种节奏美。 (2)尝试探索 “撒盐排遣法 ”,体验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的特殊的点、线、面状的机理:面状的机理进行联想,再创造有趣的画面。19 盐的妙用教学过程(续):盐的妙用(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知道的哪些和这些不同的机理的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不同艺术作品。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设计作品。(三)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四)小结板书设计; 第 10课怎样运

29、用“撒盐排遣法 ”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作业布置:能运用“撒盐排遣法 ”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学后记:20 第11课 美丽的荷塘 新授画面。在观察与记忆中,激发表现荷花的兴趣。在观察与比较中,过程与方 法学习大师借物抒情表现荷花。第11课 美丽的荷塘 新授画面。在观察与记忆中,激发表现荷花的兴趣。在观察与比较中,过程与方 法学习大师借物抒情表现荷花。学习画家写意画的用笔、用墨,表现荷花的画面。难点教法学法课件体会画家借物抒情的意境。在临摹与变化中,体验写意画的用笔、用墨。能临摹画家写意画的用笔、用墨、创意表现记忆中的荷花。直观教法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1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30、 课型体会画家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写意画的用笔、用墨、并进行临摹变化,表现荷花的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教材分析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了国画,可知道齐白石的荷花是什么画?学习国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板书课题:荷花(临摹画) 。二、教师宣布这节课学习内容是“荷花”。“写意”就是用墨用色概括描绘客观形象,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可根据教材分析,给学生简述。同时,指出这节课主要是叫临摹”,什么叫“临摹”?临是照着原作描画,摹是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着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挂出荷花照片挂图,指出这是实物摄影。再挂出教师技荷花照片画成的荷

31、花范画让学生对照欣赏(启发学生细心观看线条的变化)21 美丽的荷塘教学过程(续):美丽的荷塘三、教师先示范运笔的方法:通过方向、快慢、顿挫、提接的不同运笔,画出不同的线条。接着将熟宣覆盖在“荷花”范画上面,从头画起,边画边讲写意线条的用墨运笔的特点和方法,起笔、收笔、顿笔的各种变化,让学生直观学习勾勒过程。四、学生临摹:在课本的范画中,选一幅对临,或摹写。强调在临摹前,一定要仔细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原作的效果。五、教师辅导,告诉学生临摹时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应理解写意画是根据荷花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

32、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滞。板书设计; 第 11课.欣赏国画荷花,你有什么感受?.如何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表现记忆中的荷花?作业布置:能创造性地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表现记忆中的荷花。教学后记:22 划周第题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的黑天鹅”。在观察与回忆中,了解黑天鹅的生活习性,感受其优美过程与方 法在变化表现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了解中国画笔墨知识,能认识不同的运笔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划周第题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的黑天鹅”。在观察与回忆中,了解黑天鹅的生活习性,感受其优美过程与方 法在变化表现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保护生态

33、平衡的情感。了解中国画笔墨知识,能认识不同的运笔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难点 同效果。并运用不同的运笔方法和水墨颜色尝试画出一幅中国画。教法探讨课件课(章、单元)第 12 节第第 12课 快乐的黑天鹅“快乐的动态和黑亮的色彩。在观察与欣赏中,学习画家是怎样表现主体物和背景的。在尝试临摹中,探究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黑天鹅的。直观教法课时课型年新授月日第课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 体会画家对 “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喜爱珍奇动物,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了解中国画笔墨知识,能认识不同的运笔方法所产生的不教材分析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出示黑天鹅的图片,讲述黑天鹅的生活习性

34、,引起学生作画兴趣。提问: 1 你见过黑天鹅吗 ?它生长在什么地方 ? 2你喜欢黑天鹅吗 ?为什么? 教师跟据学生回答后小结:黑天鹅是珍稀动物,它只生活在那些没有环境污染的沼泽、湿地。它有着发亮的黑羽毛,修长的脖子。23 画家作画时的用笔是什么?教学过程(续):画家作画时的用笔是什么?二、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照片,欣赏吴作人的作品黑天鹅 ,理解它的形体结构和形象特征,介绍绘画方法:1黑天鹅头部呈圆形,身体呈椭圆形,肢肥体胖。2黑天鹅头、颈、腹背、尾部为黑色,嘴巴为红色。3绘画步骤:用淡墨勾出头和身体。用浓墨画眼睛和嘴巴。4示范作画步骤:(1) 根据黑天鹅外形和动态,用炭条或铅笔勾出基本形。(2

35、) 用淡墨画出头和身体,用浓墨画出眼和嘴巴。因为毛笔含水墨分量不同,在宣纸上会产生不同的渗化效果,因此必须注意控制毛笔含水分的多少和运笔速度。三、学生练习画黑天鹅,教师指导。四、小结作业,指出学生用笔和用水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 第 12课 快乐的黑天鹅 1.画家作画时的用墨是什么?作业布置:能用写意画的方法画出黑天鹅动态的变化、快乐的场景及色彩的特征。教学后记:24 月第 13课 千姿百态的树2、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过程与方 月第 13课 千姿百态的树2、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过程与方 法喜欢画树;激发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了解中国画笔墨知识,能认识不同的运

36、笔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难点 同效果。并运用不同的运笔方法和水墨颜色尝试画出一幅中国画。教法探讨课件日新授直观教法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3节第 课时 年课 题 课型1、感受树木的千姿百态。知识与能 力教学 1、在欣赏与记忆中,激发表现情感。三 2、自主学习、构思,大胆表现。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了解中国画笔墨知识,能认识不同的运笔方法所产生的不教材分析学法教具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我国传统绘画是用毛笔作画。毛笔画是指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进行描绘的画,毛笔画塑造的形象以线条为主,并重视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出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向学生介绍:毛笔狼毫、羊毫、兼毫。墨中华墨汁或书画墨汁

37、均可。宣纸生宣、熟宣。25 教学过程(续):用笔方法中锋、侧锋。技法分勾、皴、擦、点、染 (教师演示 )。用墨浓、淡、干、湿、焦 (演示)。2绘画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 抓住树的形态,用木炭或铅笔定出树的主要枝干。(2) 从树干到树枝进行勾画 (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注意树干的粗细变化。树干和长树枝用重墨画出,小枝用淡墨画 )。(3) 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树叶的疏密、 远近。画叶可用点叶或夹叶的方法,要注意枝干参差错落,有疏有密。用较浓的墨画密处和近处的叶,用较淡的墨画疏处和远处的叶。(4) 局部可用淡墨渲染, 以丰富画面层次 .( 注意提醒学生试笔, 了解用笔、用墨的变化关系和

38、用水的分量)二、布置学生根据发下的树的写生资料进行临摹练习。三、讲评作业,从用笔用墨方面指出存在问题。板书设计; 第 13课 千姿百态的树画家怎样表现树林或树的单一形态?给了你什么感受?作业布置: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教学后记:26 日题 课型记录生活、在记忆 - 联想中,大胆向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习漫画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方法, 如何让静的形象动起来。日题 课型记录生活、在记忆 - 联想中,大胆向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习漫画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方法, 如何让

39、静的形象动起来。大胆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表现生活中的形象。教法学法课件第 14课 我的第一次直观教法新授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4节第 课时 年 月课能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漫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 过程与维 方 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教 难点材分析 探讨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画下自己喜欢的漫画形象。分类收集学生作业。2、展示学生作业,采用学生互评、交流的方式,选出喜欢的画,并说出理。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漫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范画。二、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 漫画形象设计练习2、充分利用不同的手法让“静”的形

40、象“动”起来, 结合范画分析讲解。27 我的第一次教学过程(续):我的第一次3、丰富的面部表情 (出示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4、趣味填图练习:学生将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注意要点:动作与表情要协调。 )5、用身体说话(游戏)游戏规则: 1选出几位同学,发出任务条让学生完成纸条上的任务。 (纸条上分别写有跑步、站立、踢球、举重等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情) 2、让其它学生猜猜这些同学做的是什么动作与表情。 (通过游戏观察体验不同的身体语言。)教师把学生表演的动态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 (图)三、学生作业。按上面的步骤图进行课堂练习。四、小结。板书设计; 第 14课画中描绘了什么?你认为是画家的 “

41、第一次”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作业布置:用画面与文字,表现“我的第一次” 。教学后记:28 第 15课 我的一天 新授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记忆观察、模仿想象中激发学习兴趣。方 第 15课 我的一天 新授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记忆观察、模仿想象中激发学习兴趣。方 法学会选择、取舍、储存各种美好的记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习漫画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方法, 如何让静的形象动起来。难点教法学法课件大胆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表现生活中的形象。直观教法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5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课型能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漫画手法叙说一天的故事、记

42、录生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 过程与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重点教材分析教具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 我的一天2、学生赏析漫画。3、出示范画提问题:如何用绘画的形出式表现故事中的内容。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9 、作者如何选择表现“我的一天”中的内容?教学过程(续):、作者如何选择表现“我的一天”中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如:对话框、表现声音、速度、力量、情感等。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要注意分场景表现连续的故事画面等等。4、让一两个学生代表讲述“我的一天故事”。5、学生做作业。分组合作完成“我的

43、一天”。二、小结讲评学生作业。板书设计; 第 15课 我的一天 12、作者根据什么组成三张连续的画面?作业布置:用线条和组画形式表现一天经历的趣事。教学后记:30 第 16课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来各种色彩对比的图案。态的千变万化。探究第 16课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来各种色彩对比的图案。态的千变万化。探究 “辐射、平行、十字折染 ”的技巧,感难点直观教法学法课件印染“花布”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放,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探讨新授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6 节

44、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课型知识与能 力教 通过欣赏,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在尝试学 与探究中,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图案形三 过程与维 方 法目 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高设计的能力。在想象创作标 中,灵活运用折叠、印染的方法,培养创造力。情感态 感受历史悠久的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产生传承与尝度与价 试设计的兴趣。值 观重点 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教材分 教法析教具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印染艺术品和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提供印染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记忆与联想,如衣服、围巾、窗帘。思考:这些图案纹样有什么

45、共同特点 (对称与不对称、图案色彩自然扩散)?2.通过欣赏,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感受对称与均衡的艺术31 印染“花布”教学过程(续):印染“花布”手法,启发设计构思。体会扎染图案与蜡染图案不同的美感效果,启发创作思路。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印染的作品。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3.小组活动:讨论说一说对印染作品是怎样理解?你能用教师教你方法染出画出一幅美丽的染纸作品吗?4.教师演示方法:折纸方法 对边折叠,对角折叠、平行折、放射折、对称折、不规则折。捆扎 中间扎、两边扎染方法 点染、浸染、捏染。三、小结板书设计; 第 16课、这些图案纹样有什么共

46、同特点?、你能染出画出一幅美丽的染纸作品吗?作业布置: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教学后记:32 第 17课 新授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的性质、装饰花纹。欣赏民间虎头帽、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 “禹意”。了解现代款式过程与方第 17课 新授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的性质、装饰花纹。欣赏民间虎头帽、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 “禹意”。了解现代款式过程与方 法作与表现过程中、学会结合应用印象设计。情感态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形状和装饰花纹。能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不同款式的童帽。教法学法课件可爱的童帽多样,用料各

47、异的童帽,感受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提高。在创对帽子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设计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直观教法探讨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17 节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课型知识与能 力教学三维目标度与价值 观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教具33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 :欣赏传统的童帽与现代的童帽, 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 “禹意”,了解童帽设计与应用的关系。2.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自己见过或用过的童帽。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二、新课教学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3.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与创意想象: (1)童帽的基本形。(2)抓住基本形进行变化。(3)引导创作构思。4.小组活动:讨论:了解童帽设计与应用的关系,感受不同材料、怒涛款式帽子不同的审美效果。5.选择与构思。从季节、功能上进行创作构思?从童帽的基本形进行变化构思。从童帽的色彩、花纹进行创作构思。三、小结板书设计:第 17课 可爱的童帽在欣赏虎头帽时能说一说有什么主要的特征?作业布置:能用不同的线设计与表现不同的质感款式的童帽。教学后记:34 周第题了解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