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1)课件_第1页
成分输血(1)课件_第2页
成分输血(1)课件_第3页
成分输血(1)课件_第4页
成分输血(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临床输血须更新的几个观念成分输血临床输血注意事项概 述 输血医学: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包括生物制品)如何安全有效的输给患者,使其收益的一门多学科的医学。涉及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移植生物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及其生物工程等学科。 一、 更新全血比成分血全的观念 全血并不全,理由是: 1.保存液(CPD-A)是主要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2.血液的保存条件(26 )也是针对红细胞,其余成分发生“保存损害” 3.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 静置保存功能很快丧失 4.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 5.因子 和 不稳定,要

2、求-18以下保存,4保存1天活性丧失50% 6.全血除红细胞外,其余有形成分浓度低 二、更新新鲜血比库血好的观念 (一)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不一样 1.补充红细胞,保存期内的全血视为新鲜全血 2.补充粒细胞,8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全血 3.补充血小板,12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全血 4.补充凝血因子,24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全血。 (二)输注新鲜全血风险更大 1. 一天内难以完成新鲜全血中HBsAg、HCV、 艾滋病抗体和梅毒血清学等检测。 2.质量控制部门来不及抽检新鲜全血。 3.已存在的病原体来不及灭活(如:梅毒螺旋体4保存72小时可灭活、疟原虫4保存两周大部分灭活)。 四、更新输全

3、血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的 旧观念 (一)输全血起不到预防血细胞减少的作用 1.人体有维持血液生理平衡的功能 2.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将迅速破坏 (二)输全血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1.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 2.全血中的抗体含量少 成 分 输 血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一)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二)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全血的血液成分复杂,引起不良反应多。 应用单一成分就避免不需要的成分引起的反应。(三)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病毒在血液成分中分布不均匀,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安全。(四)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最适合保

4、存条件,按各自适宜的条件可保存较长时间。(五)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二、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 浓缩红红胞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机器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适应证 浓缩红红胞将全血中的血浆移去1/31/2,其红细胞压积为70%80%42CCPDA:35天适用于各类型贫血,特别是合并心、肝、肾疾患患者。 红细胞悬液 (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2或1个单位)。42CCPDA:35天适用于各类型贫血,特别是合并心、肝、肾疾患患者。洗涤红细胞(WRC)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

5、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浆去除率90%,红细胞回收率70%。规格:由400ml或200ml制备(2或1个单位) 42C 24小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适应症机器单采 血小板(PC-2)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袋内含血小板2.51011个,红细胞含量80% 显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50-79% 有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2049 效果不佳 血红蛋白恢复率20 无效注:Wt 患者体重(Kg) 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BW,婴幼儿0.08L/Kg .BW 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2

6、00ml全血制备) 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或无效的对策 活动性出血灶 控制出血灶 贫血病因未除 加强病因治疗 免疫血液学因素 专家会诊血小板输注增高指数: 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 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总数 注: 体表面积()=0.0061 身高(cm)+0.0128 体重(kg)-0.1529 (来源于中国生理学杂志12:327,1937 许文生氏公式) CCI (实际血小板增高指数) 10 表示输注有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和预防 原因: 非免疫性:脾亢、高热、感染、DIC等; 免疫性:HLA(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白细胞抗原,位于人体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血小板免疫性抗原、ABO、RH系统原因导致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发生的几率:30-70% (其中80%是HLA同种免疫)预防: 严格控制预防性输注 选择机采单一血小板 血浆(FFP)的不合理应用 FFP和全血一样,具有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其他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不适当和无效输注禁忌! 此种输注只会置患者于严重的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之中,却不能提供任何临床疗效。血浆(FFP)的不合理应用 1与红细胞重组后应用 2用于扩容 3补充营养 4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