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端午节教案_第1页
培智端午节教案_第2页
培智端午节教案_第3页
培智端午节教案_第4页
培智端午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培智端午节教案培智端午节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共享、沟通,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情愿乐观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欢快。 4、参与节日玩耍。 二、活动预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 (一)讲看看: 要求:沟通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 1、(在

2、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日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由于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

3、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伴侣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伴侣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利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培智端午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共享、沟通,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4、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预备 1.预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 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接近,为了增进小伴侣们

5、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育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日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奇妙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呈现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玩耍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预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老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

6、返回,将粽子交给其次对家庭,连续玩耍,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预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欢快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预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连续玩耍。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预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

7、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玩耍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终一组家庭跑完,玩耍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共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共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培智端午节教案3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文化慢慢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日,我们千万不要遗忘中国的传统,正值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和家长伴侣们,来组织一场“端午节民俗体验活动”吧!让幼儿用心体验我

8、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意义,感受节日的喜悦。 活动形式:猜谜语、聚餐 材料预备:粽叶(或芦苇叶)、用彩纸打印好的谜语和诗歌等句子、五彩线、气球若干、气球枪三把、奖品若干种(园方自行准备); 服装预备:用绿色纸或粽叶折成的小粽子若干个,缝制或挂在自己的身上 音乐预备:爱乘以无限大、包粽子、步步高 参与人员: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一:粽叶大藏宝 活动预备: 1.谜语、诗词纸条老师事先选择一些谜语、诗词等,打印在彩纸上,并在每个谜语、诗词的下方详细地写上一个奖品所藏的地点(如:奖品在XX教室XX地方),然后依据每个谜语、诗词内容的多少将彩纸剪裁成独立的纸条,最终把全部的纸条分别放入用粽叶折成的粽子里,用

9、五彩线缠好即可。 2.射击气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或用一张超大号的大纸板),做一个上面写有“粽叶大藏宝”字样的版块。在版块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下面挂上一个粽子,版块前用桌子隔出射击的距离。 活动规章: 1.每个幼儿有两次射击机会。假如一次都没射中者,老师可适当调整桌子的距离,或者请家长协作关怀。 2.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参加的幼儿一个气球做鼓舞。 活动过程: 1.播放爱乘以无限大做背景音乐,老师组织幼儿用气球枪打气球。 2.每打中一个气球就可以摘下气球下面相对应的粽子,并依据纸条上的要求,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来诵读或是猜谜语。 3.读的好或是答对者,就可以依据纸条下的方式去

10、找藏在各地方的宝藏做为奖品了。 活动二:吃粽子 活动预备: 已煮好的粽子、盘子筷子若干、白糖、饮料。 2.老师事先把“五黄”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预备好,放在各个班级处。 活动过程: 1.播放包粽子做为背景音乐,老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品尝粽子和。 2.在家长和幼儿吃粽子时,老师可以讲解端午节的寓意。 活动三:厨艺大比拼 活动预备: 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通知家长每个家庭预备好自己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菜的类别不限(菜可以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来做)。请家长提前给自己的菜写上小标签(标签上写有菜名和参加家庭)。 活动过程: 1.播放步步高做为背景音乐,老师把班级的桌椅放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把全部菜放在桌上。

11、 2.此活动可以和“吃粽子一起进行。 3.在请家长共享之前,老师组织带菜的家长和幼儿分别介绍一下自己所带菜的菜名。 活动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时至今日照旧特别盛行的传统节日,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著名诗人都流传下来很多诗词、谚语、儿歌和谜语,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宠爱。这个玩耍通过这种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从语言文化方面来了解我国端午节的另外一方面内涵。在端午节时,除了能吃到每个人所包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粽子,还可以品尝到每位家庭成员的拿手菜。既让自助餐的花样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每个家庭各显身手,让幼儿和家长在节日的气氛中有玩有吃,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之间的沟通,使本次活动的气氛更加轻松拘

12、束。 培智端午节教案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阅历,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欢快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伴侣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 6月19日 活动主题: 欢快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 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奇、 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 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

13、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欢快 活动支配: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 关端午节的来历、传奇、习俗等,感受 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 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 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欢快端午粽共享活动。 通过亲子共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 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育爱(爱父 母、爱祖国)的情感。 培智端午节教案5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

14、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欢快。 活动预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叙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颜色。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15、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始终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奇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爱惜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共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老师祝各位家长及小伴侣们节日欢快,合家幸福! 培智端午节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

16、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傲慢感。 二、活动内容: (一)学问共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奇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

17、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设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叙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培智

18、端午节教案7 活动目标: 1、情愿与同伴沟通共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乐观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预备: 1、物质材料预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学问阅历预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宠爱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争辩后,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奇)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老师叙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

19、、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争辩) 3、老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头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简洁流行。古时还没有制造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特殊聪慧,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欢快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共享粽子。 5、活动延长 亲子玩耍:划龙舟。 玩耍规章: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玩耍开头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

20、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玩耍提示: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留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输幼儿的时候留意协作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留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培智端午节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爱好。 活动预备: 1、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奇。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争辩,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观看大人包粽子

21、、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奇。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3、老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培智端午节教案9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熬炼和进展幼儿的动手力气,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出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

22、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傲慢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傲慢感 (难点); 预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 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头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玩耍-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呈现粽子,引出故事 (1)小伴侣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

23、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宠爱吃哪一种粽子? (2) 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争辩后,老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依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1 ) 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依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长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争辩)师:除

24、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熟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争辩)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呈现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老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头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简洁流行。古时还没有制造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特殊聪慧,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奇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奇: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