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Mg2、ClO、HSO3-B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NH4+、SO42-、SCNC0.1 molL1的溶液中:Na、HCO3-、K、NO3-D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NH4+、NO3-、Na、SO42-2、25时,HCN溶液中CN-和HCN浓度所占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Ka(HCN)的数量级为10-9B0.1mol/LHCN溶液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C1L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c(HCN)c(CN-)D0.1mol/LNaCN溶液的pH=9.23、垃圾分类有利
3、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有关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AABBCCDD4、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A35. 3gB33.5gC32.3gD11.3g5、下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沉淀为BaSO4B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
4、油污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AABBCCDD6、在Na2Cr2O7酸性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已知:25时,Ksp(Ag2CrO4)=11012 Ksp(Ag2Cr2O7)=2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2c( Cr2O72)=c(CrO42)时,达到了平衡状态B当pH=1时,溶液呈黄色C若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2CrO4沉淀D稀释Na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7、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没有金属剩余,
5、收到2.24L气体,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所得气体为氢气 B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C上述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 D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B溴元素在第、中被氧化,在第中被还原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Mg单质D海水中还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9、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
6、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BCD10、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C碲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干冰气化时,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间作用力B分子内共价键C分子的大小D分子的化学性质12、下列仪器的用法正确的是( )A可以长期盛放溶液B用进行分液操作C用酒精灯直接对进行加热D用进行冷凝回流1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7、 )AX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X单质比1mol硫得电子多CX和硫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D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14、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在东航成功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 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B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C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D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15、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
8、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16、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像错误的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氯水中B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C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浓硝酸中D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扁桃酸D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用常见化工原料制备D,再由此制备有机物I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l)C的名称是 _,I的分子式为_。(2)EF的反应类型为_,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 。(3) AB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应GH的试剂及条件是_。(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
9、_。能发生银镜反应 与FeC13溶液显紫色 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1:2:2:3(6)写出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18、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的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F为黑色固体单质,I为红棕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为_,C的电子式为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GH_;F+JB+C+I_;(3)2molNa2O2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4)I与足量C生成J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5)容积为1
10、0mL的试管中充满I和G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 I与G的体积之比为_。19、有机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人李比希提出的,某实验室模拟李比希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水用装置D(无水氯化钙)吸收,二氧化碳用装置C(KOH浓溶液)吸收,N2的体积用E装置进行测量,所需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的装置及部分加热装置已略去):(1)该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_、E。(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2)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_。(3)A中放入C
11、uO的作用是_,装置B的作用是_。(4)为了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除了准确测量N2的体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外,还需得到的数据有_。(5)在读取E装置中所排水的体积时,液面左低右高,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已知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也含有氨基酸中的某个官能团,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官能团(试剂任选):_。20、实验室制备己二酸的原理为:3+8KMnO43KOOC(CH2)4COOK+8MnO2+2KOH+5H2O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在如图装置中加入5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50mL水,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6.3g高锰酸钾,小心预热溶液到40。从恒
12、压漏斗中缓慢滴加1.4mL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5左右,反应20min后,再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2沉淀凝聚。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通过_操作,得到沉淀和滤液,洗涤沉淀23次,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加热浓缩使溶液体积减少至10mL左右,趁热小心加入浓硫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1.5g。已知:己二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3.8105,Ka23.910-6;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在水中溶解度如下表温度()1534507087100己二酸溶解度(g)1.443.088.4634.194.81
13、00(1)步骤中缓慢滴加环己醇的原因是_。(2)步骤划线部分操作是_、在第、布中均要求洗涤沉淀,所用洗涤液依次为_、_。(3)步骤加入浓硫酸调节pH成强酸性的原因是_。(4)己二酸产品的纯度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取样试样ag(准确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除去CO2的热蒸馏水,摇动使试样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滴加3滴酚酞溶液,用0.10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即为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b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称取己二酸样品质量时,先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秤盘的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去皮”键(归零键),再缓慢加样品至所需样品的质量时,
14、记录称取样品的质量B摇瓶时,应微动腕关节,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但是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C滴定时左手轻轻挤压玻璃球让液体自行呈线状流下D滴定结束后稍停12分钟,等待滴定管内壁挂有的溶液完全流下时再读取刻度数E记录测定结果时,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滴定结果偏高计算己二酸纯度的表达式为_。21、二氧化氯是黄绿色的气体,可用于水体消毒与废水处理一种制备方法为:_H2C2O4+_NaClO3+_H2SO4_Na2SO4+_CO2+_ClO2+_H2O完成下列填空:(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2)该反应每产生0.2mol ClO2,需
15、要消耗草酸晶体(H2C2O42H2O)_g(3)上述反应物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其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最外层电子云形状为_(4)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物质,其漂白原理与_相同(写一种)(5)二氧化氯能净化有毒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生成NaCl、CO2和N2,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上述反应产物NaCl中含有_键,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备金属钠,氯气在_(写电极名称)产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 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HSO3-、Mg2不能大量存在 ,且ClO与HS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
16、量共存,选项A错误;B. c(Fe3)0.1 molL1的溶液中: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C. 0.1 molL1的溶液中c(H+)=10-1mol/L,为强酸性溶液,HCO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C错误;D.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NH4+、NO3-、Na、SO42-、HCO3-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D正确。答案选D。2、C【解析】A.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取b点,c(HCN)=c(CN),则有HCN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c(H)=109.2,Ka(HCN)的数量级约为1010,故A错误;B. HCN为弱酸,其电
17、离方程式为HCNHCN,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微弱,可以认为c(H)=c(CN),c(HCN)=0.1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0.1molL1HCN溶液:=1010,解得c(H)=105.5,即pH=5.5,甲基橙:当pHKa=1010,即CN的水解大于HCN的电离,从而推出1L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c(CN)c(HCN),故C正确;D. 根据CN水解平衡常数,得出:=104,c(OH)=102.5,pOH=2.5,则pH=11.5,故D错误;答案:C。3、D【解析】A、废易拉罐主要材料为铝质,属于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属于可回收物,选项A正确;B、卫生间用纸由于
18、水溶性太强,不算可回收的“纸张”,属于其它垃圾,选项B正确;C、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所以属于有害垃圾,选项C正确;D、大棒骨属于其他垃圾,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他垃圾”,选项D错误;答案选D。4、A【解析】如果(NH4)2Fe(SO4)2的量非常少,生成的沉淀质量接近于0;当加入的 Ba(OH)2完全形成沉淀时,发生反应:(NH4)2Fe(SO4)2 + Ba(OH)2 = BaSO4 + Fe(OH)2 + (NH4)2SO4,且生成的Fe(OH)2完全被氧化生成Fe(OH)3时,所得固体质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OH)3与BaSO4,故沉淀的质量最大为0.1mol233g/
19、mol+0.1mol107g/mol=34g,故沉淀质量因为0gm(沉淀)34g;故选A。5、A【解析】A. 盐酸是强酸,SO2通入BaCl2溶液不能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滴入稀硝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与BaCl2生成BaSO4白色沉淀,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故A正确;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B错误;C. 烧碱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故不能用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故C错误。D. FeCl3溶液可与Cu反应生成Cu2,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的铜回收,故D错误;答案选A。6、C【解析】A. 当2
20、c( Cr2O72)=c(CrO42)时,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则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A错误;B. 当pH=1时,溶液酸性增强,平衡正向进行,则溶液呈橙红色,B错误;C. 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溶度积常数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差,已知Ksp(Ag2CrO4)Ksp(Ag2Cr2O7),若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先生成Ag2CrO4沉淀,C正确;D. 稀释Na2Cr2O7溶液时,溶液中c(CrO42-)、 c(H+)、c(Cr2O72-)均减小,由于KW不变,则c(OH-)增大,D错误;答案为C。【点睛】温度未变,则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不变,氢离子浓度减小,则
21、氢氧根离子浓度必然增大。7、A【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所得气体为氢气,故A正确;非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0.1 mol,故B错误;上述过程,发生钠与水反应生、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共发生两个化学反应,故C错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质,故D错误。点睛:铝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铝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如 。8、B【解析】A、澄清的石灰水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不选A;B、溴元素在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正确,选B;C、工业上有电解氯化镁的形式制
22、取镁单质,不是用金属钠置换出镁,错误,不选C;D、还有的碘元素是碘离子形式,不能升华,错误,不选D。答案选B。9、C【解析】分析每种装置中出现的相应特点,再判断这样的装置特点能否达到处理污染气体,减少污染的效果。【详解】图1所示装置在实验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符合题意;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球吸收多余的氯气,能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符合题意;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防止污染的理念,不符合“绿色化学”,故不符合题意;图3所示装置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
23、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符合题意;故符合“绿色化学”的为。故选C。【点睛】“绿色化学”是指在源头上消除污染,从而减少污染源的方法,与“绿色化学”相结合的往往是原子利用率,一般来说,如果所有的反应物原子都能进入指定的生成物的话,原子的利用率为100%。10、B【解析】A.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 B. 该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高,但不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 碲化镉属于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 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提高了光电转化率,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故选B。11、A【解析】A.干冰气化时,分子间距
24、离增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故A正确;B.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分子内共价键没变,故B错误;C.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分子的大小没变,故C错误;D.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化学性质没变,故D错误;答案选A。12、D【解析】A. 为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使用,不可以长期盛放溶液,故A错误;B. 为漏斗,过滤时使用,分液操作应该用分液漏斗,故B错误;C. 为圆底烧瓶,在加热时需要使用石棉网,故C错误;D. 为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易错点在于C项,圆底烧瓶底部面积较大,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需用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13、B【解析】比较非金属元素的
25、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而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详解】AX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不符合题意;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X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符合题意;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X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X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不符合题意;D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说明X的非金属性较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4、B【
26、解析】地沟油中含油脂,与碱溶液反应,而矿物油不与碱反应,混合后分层,以此来解答。【详解】A. 地沟油、矿物油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比水小,不能区别,故A错误;B.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分层的为矿物油,现象不同,能区别,故B正确;C. 地沟油、矿物油均能燃烧,不能区别,故C错误;D. 地沟油、矿物油均为混合物,没有固定沸点,不能区别,故D错误;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区别,明确地沟油、矿物油的成分及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5、C【解析】A.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H4Cl+Na
27、HCO3,2NaHCO3=Na2CO3+CO2+H2O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283K(5 10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故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选项A正确。B.氨气可以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晶体颗粒),选项B正确;C.碘是人类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适当食用含碘元素的食物,但不是含高碘酸的食物,选项C错误;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组成,选项D正确。故选C。16、B【解析】A当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时,氯水中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28、在水溶液中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氯气和二氧化硫、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Cl2+SO2+2H2O=H2SO4+2HCl,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减小,最后达定值,故A正确;B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和弱碱反应,所以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沉淀先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C铜先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当硝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为定值,故C正确;D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氯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氯离子的百分含量减少,到三价铁离子反应完全后,氯离子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29、故D正确;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苯甲醛 C11H10O4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羰基、羧基 +2Cl2+2HCl H2/Ni,加热 、 CH3CH2BrCH3CH2OHCH3CHO 【解析】根据流程图,A为甲苯,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的取代反应生成B,因此B为;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则C为,根据信息,D为;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为1,2-二溴丙烷,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F,F为;F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G,G为,G与氢气加成得到H,H为;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加成分析解答。【详解】(l)根据上述分析,C为,名称为苯甲醛,I()的分
30、子式为C11H10O4;(2)EF为1,2-二溴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反应; G()中官能团有羰基、羧基;(3) 根据上述分析,AB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Cl;(4)反应GH为羰基的加成反应,试剂及条件为H2/Ni,加热;(5) D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结构中存在醛基;与FeC1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1:2:2:3,符合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6) 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H(),需要增长碳链,根据流程图中制备D的分析,可以结合题中信息制备,因此需要首先制备CH3CHO,可以由溴乙烷水解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因此合成路线为CH3CH2
31、BrCH3CH2OHCH3CHO 。18、NH4HCO3 4NH3+5O24NO+6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2 1:2 4:1 【解析】A受热能分解,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碱反应生成D,则A为酸式盐或铵盐,B、D为常温下的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C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水,镁条能在B中燃烧,则B为二氧化碳或氧气,因为A受热分解生成B、C、D,则B为二氧化碳,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NaOH和O2,D能在催化剂条件下与G反应生成H,则D是NH3,G是O2,H是NO,I是NO2,J是HNO3,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C和浓硝酸反应生
32、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则E是MgO,F是C,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NH4HCO3,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 、A为NH4HCO3,C为水,C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4HCO3;(2) 、D为NH3,G是O2,H是NO ,则D+GH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F是C,J是HNO3,则F+J- B+C+I的反应为:C+4HNO3(浓)CO2+4NO2+2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C+4HNO3(浓)CO2+4NO2+2H2O;(3)、Na2O2与足量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氧由-1价升高为0价,由-1价降低为-2价,
33、则2molNa2O2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2;(4)、由3NO2+ H2O=2HNO3+NO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5)、容积为10mL的试管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发生的反应为4NO2+2H2O+O2=4HNO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原混合气体中NO2与O2体积比为4: 1,所以10mL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8mL和2mL,故答案为4:1。19、DCDB 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干净 将未充分燃烧的产物CO转化为CO2(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转化为CO2) 除去多余的O
34、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 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偏小 取该有机物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用氧气氧化氨基酸(CxHyOzNp)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装置D(无水氯化钙)测定水的质量,利用装置C(KOH浓溶液)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E装置测量N2的体积,从而求出氨基酸中含有的C、H、O、N的质量,进而求出该氨基酸的分子组成,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吸收CO2、H2O及测量N2体积的顺序为,先吸收水,再吸收CO2,最后测量N2体积,装置B加热的铜网
35、可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所以该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D、C、D、B、E,故答案为DCDB;(2)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N2、CO2和H2O,需通一段时间的纯氧,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干净,减小试验误差,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N2(或空气)排除干净;(3)CuO的作用是将氨基酸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证氨基酸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根据(1)的分析,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故答案为将未充分燃烧的产物CO转化为CO2(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转化为CO2);除去多余的O2,保证E装置最终收集的气体全为N2;(4)根
36、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为了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除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准确测量N2的体积外,还需测出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故答案为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5)如果液面左低右高(广口瓶中液面低于量筒中液面)广口瓶中的气体收到的压强除大气压强外还有液面高度差造成的压强其实际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气体体积被压缩,实际测得的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6)根据分子式为C2H4O2,及氨基酸中的官能团可知,该分子中有羧基,实验证明该官能团的方法为取该有机物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取该有机物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
37、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的知识,涉及实验方案设计、根据原子守恒法来解答,关键在于理解实验原理。20、趁热过滤 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引发安全问题 趁热过滤 热水 冷水 使己二酸盐转化为己二酸,易析出,浓硫酸不会使浓溶液稀释,可提高己二酸的产率 ABD %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颈烧瓶中加入5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50mL水,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6.3g高锰酸钾,小心预热溶液到40,缓慢滴加1.4mL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5左右,反应20min后,再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2沉淀凝聚,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趁热过滤得到MnO2沉淀和含有己二酸钾
38、的滤液,用热水洗涤MnO2沉淀,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热浓缩使滤液体积减少至10mL左右,趁热小心加入浓硫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如果滴加环己醇速率过快会导致其浓度过大,化学反应速率过快,故为了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引发安全问题,要缓慢滴加环己醇;故答案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引发安全问题;(2)根据步骤中“沸水浴上加热5min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2沉淀凝聚”,说明温度高时,MnO2沉淀的溶解度小,故为了充分分离MnO2沉淀和滤液,应趁热过滤;为减少MnO2沉淀的损失,洗涤时也要用热水洗涤,根据表可知己二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技能与创新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旅游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书法(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华理工大学《汽车发展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三上学期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考试(二)历史试卷
- 合肥城市学院《建筑施工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考试历史试卷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交通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常人体结构题库(含答案)
- 透明质酸注射美容记录
- 2023全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
- 播音主持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课件讲义
- 山东省莱芜市高职单招2023年综合素质练习题含答案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案例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课件
-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 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GM/T 0107-2021智能IC卡密钥管理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 GB/T 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