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大米、白面、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维生素2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A饼干的质量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
2、多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3青少年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坏血病C佝偻病D甲状腺肿大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2019),我国青年化学家姜雪峰被选为“硫元素代言人,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 下列关于硫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2、+4、+6;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6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
3、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57下列各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A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B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用pH试纸测定“可乐”的酸碱度D氢能源的大量应用需要解决能耗、储运等问题;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依据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8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A浓硫酸注入水中B将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将Na
4、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D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l、Cl-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和元素组成,都属于混合物CNaOH、Al(OH)3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测溶液pHC加热液体D量筒读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将FeSO4、NaOH、KNO3三种溶液中的_溶
5、液先鉴别出来。(2)用一种溶液就可将NaCl、HCl、BaCl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溶液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又叫乙酸,化学式为 CH3COOH,请计算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60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将4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制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最简单的方法是_在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碳酸
6、氢铵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请根据以上信息和图中溶解度曲线,写出以硫酸铵固体为原料制取硫酸钾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14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思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瓶塞破损的淡黄色固体,标签标明该固体是
7、过氧化钠。该固体是否已经变质?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1O1)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中制氧气,其原理为:1Na1O1+1CO11Na1CO3+O11Na1O1+1H1O4NaOH+O1分析猜想美奇同学根据观察并结合所给资料判断。该固体中一定还含有Na1O1,理由是_。他进一步对固体成份提出了以下猜想:只含Na1O1含Na1CO3和Na1O1两种物质含Na1CO3、NaOH两种物质 含Na1O1、Na1CO3和NaOH三种物质问题分折请你说明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实验探究为确定该固体的成份,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方案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8、取一定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并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现象:有气泡产生,木条燃烧程度增强固体中含有Na1O1将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_固体中含Na1CO3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1溶液,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1)产生白色沉淀;(1)溶液变红固体中含有NaOH请写出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交流有同学认为通过定量计算可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NaOH具体方案如下:取一定量固体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向中加入足量的CaCl1溶液,通过_、洗涤、干燥称量产生沉淀质量,进而计算出固体中含Na1CO3的质量。判断固体中
9、是否含有NaOH。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aC12溶液显中性。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I:只有CaC12猜想II:有_;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_不合理。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
10、色酚酞溶液_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油脂的来源可以是动物或者植物,故A不正确;B、大米、白面、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淀粉,故B正确;C、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
11、,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故C不正确;D、维生素来源于水果和蔬菜,故D不正确。故选B。2、D【解析】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D。【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C【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B、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所以错误。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钙会使人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所以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
12、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所以错误。故选:C。4、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故选B。5、C【解析】A、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2、+4、+6,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
1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B【解析】由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甘氨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C2H5O2N。【详解】A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甘氨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B由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甘氨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共10个原子,故正确;C甘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故错误;故选:B。【点睛】学会仔细读取物
14、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并根据模型能直观地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构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A【解析】A、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错误;B、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正确;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用pH试纸可以测定“可乐”的酸碱度,正确;D、氢能源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大量应用需解决能耗、储运等问题;由于水的比热大,用水灭火利用的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正确。故选A。8、C【解析】A. 浓硫酸注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没有发生化学
15、变化,选项错误;B. 将Fe2O3加入NaOH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C. 将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和氢氧化钠,选项正确;D. 稀盐酸滴入Ba(OH)2溶液中,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故选C。9、D【解析】A、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均只含有1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一氧
16、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夺取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D【解析】此题根据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量筒读数的方法平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
17、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FeSO4 Na2CO3 溶液或K2CO3溶液 【解析】(1)根据溶液颜色的不同进行分析鉴别。(2)找出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来鉴别。【详解】(1)因为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其他两种溶液都是无色的,故不用任何试剂,就可将FeSO4溶液鉴
18、别出来,故填:FeSO4。(2)NaCl、BaCl2都属于盐,在溶液中显中性,且它们三者都是无色溶液,故不可用指示剂或者看颜色区分,而HCl属于酸可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有气泡生成,而碳酸钠或碳酸钾与BaCl2反应会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或碳酸钾和NaCl不反应,无现象,所以可以根据这三个不同现象来区分它们。故填: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点睛】要熟练的记住各种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颜色,比如关于Cu2+溶液是蓝色的,Fe2+的溶液是浅绿色的,Fe3+是黄色的。同时会根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现象来区分不同试剂,特别是有气体或沉淀的生成的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0 4
19、40g 【解析】(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填:60。(2)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g98%10%50g440g,故填:440g。【点睛】注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是解决稀释计算的原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硫酸铵 加入一定量的KCl固体至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28.6% (NH4)2SO4+2KC1=K2SO4+2NH4Cl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2)将4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制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溶质;(3)在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30g氯化铵
20、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4)通过图象图中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铵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硫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小,会以沉淀形式析出,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故答案为(1)硫酸铵;(2)增加溶质;(3)28.6%;(4)(NH4)2SO4+2KCl=K2SO4+2NH4Cl。14、50% C 160 降温结晶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等。(1)根据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A点时,该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液中的M质量为(100 g-50
21、g)=50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0%;(2)A点对应的溶液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M,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40,溶液的质量为130 g,说明80g 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B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60时, 溶液的质量不增加,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3)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在40时,80g M物质与50g水形成饱和溶液,则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
22、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该固体为淡黄色 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有气泡产生 过滤 【解析】分析猜想:该固体为淡黄色,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白色,故该固体中一定还含有Na1O1;问题分析:提出猜想的依据是:过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结论为:固体中含Na1CO3,实验步骤: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步骤:加入过量的BaCl1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此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思与交流:有同学认为通过定量计算可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NaOH。具体方案如下:取一定量固体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向中加入足量的CaCl1溶液,因为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通过过滤、洗涤、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间租赁安全协议书(含安全生产责任险)
- 二零二五年度茶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度解除婚约协议书(情感修复与法律支持)
- 二零二五年度油茶种植基地承包与生态修复协议
- 2025年度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督执行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生物污染制度
- 施工日志填写中的施工材料消耗记录方法
- 个人商铺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云服务器托管服务合同(三)
- 二手厂房买卖合同
- 职业暴露与防护
- 年产15吨透明质酸生产车间的初步工艺设计
- 大模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智能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
- 酒店行业客源渠道分析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AVL-CRUISE-2019-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
- 肠道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 普通地质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