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23_第1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23_第2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23_第3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23_第4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少于200字。15分七、50分21.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2011年10月2日,在中国网球公开赛首轮比赛中,“中国网坛一姐李娜0比2不敌资格赛选手罗马尼亚运发动尼库莱斯库,被淘汰出局。赛后,一脸失望的李娜紧咬嘴唇。她坦承,由于在之前的比赛中连续输球,因此“信心缺乏成为本场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信心是建立在胜利的根底上的。运发动在没有信心的时候碰到谁都不行。如果不知道取胜之道,比赛将变得无比艰难。她说,法网夺冠后,自己变得有一些“输不起,而比照赛的患得患失也使其有些放不开手脚。对此,中国一姐称:“比赛确实比以前更加困难,所以接下来我得好好调整状态,训练也要更加刻苦,期待明年自己能够重

2、新崛起。要求:1请你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进行作文。2请文体为议论文或记叙文。3请题目自拟。4请不少于700字。5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密 封 线 班级:密 封 线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语文答题卷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二、三36分,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二卷共64分四、28分1312分1 3分2 7分3 2分14、8分14分 (2) 4分 15.(5题限选4题,8分)1 2 3 4 5 五、21分16、5分17、6分18、7分19、4分 六、15分20、15分200200七、作文2250分20020040040070070010001000南康中学2023

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1、A【B长歌当dng哭;C叱咤zh风云;D惩创chung】2、C【A图穷匕现图穷匕见;B拨草拔草;D短小精捍短小精悍】3、D【疏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争执。疏导:引导使畅通。隐晦:意思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一些。无不:没有一个不,全都。】4、C【A,省略号与“等等重复。B,应该为“怎么了,你?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在表感慨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慨号也在句末。D,括号内容放在“教室后,因为句内括号应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5、B【A,“单独一人与“空寂无人矛盾。C,句式杂糅,将“为改

4、成“的。D,“反对的是他朋友有歧义。】6、D【戴望舒和梁实秋是浙江杭县人,艾青是浙江金华人。】二、9分7、A【B.前一句信息源在第6段,正确;后一句信息源在第4段,文中说“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选项中说“在根底上形成的与“直截了当矛盾。C.信息源在第5段,应该是“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不可逆时间应该是“线性模式,选项中说的“不同文化学派与此矛盾。D.信息源在第6段,选项中说 “都可以找到对应,“都没有依据。“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的判断依据“日常用的钟表这个例证可以判定为错误。】8、

5、B【B.信息源在第4段,“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说明“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错了。】9、D【“钟表的旋转说明时间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是循环模式,并不是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三、9分10、C【病,困苦不堪。】11、B,介词,凭借;连词,因为。【A,连词,表修饰。C,介词,向。D,主谓之间,不译。】12、C四、28分13、12分1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役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差役呢?【“虽1分,“安1分,“毒1分。】2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说文体,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官员从这里得到一些实情。

6、【“为1分,“之说1分,“以1分,“俟1分,“夫1分,“视人风1分,“得焉1分。】3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荆轲。【定语后置句1分,“白衣冠1分】 14.(1)【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解题思路】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作者、注释。(2)【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解题思路】命题人已经将解题角度明确告知考生,考生只需将虚实

7、局部找到即可。15.(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 (4)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尢使我耳不忍闻(5)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五、 16.杰森胆大活泼,敢作敢为1分,虚荣投机1分;而杰克胆小内向,缩手缩脚1分,踏实勤干1分。17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比照衬托、反衬也可,2分。杰克和杰森偶遇总理不同表现的比照,表达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杰克和杰森两人不同命运的比照,说明了把握机遇的意义;杰克两次遇到总理不同表现的比照,以及前后不同命运的比照,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杰克成名后,学校行为与杰森行为的比照,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百年以

8、后,历史学家对杰克和杰森不同态度的比照,使得小说韵味无穷。答出四处比照给4分。18例如一:“人生最美好豹一步棋是晦踏实地地工作。3分杰克放弃了毫无意义的思考,钻研教学,热爱学生,2分因而教研成果斐然,获得了全国教育突出奉献奖,受到了总理的表彰。学校才会特地为他塑造了一尊雕像,百年以后,历史学家才会在他的雕像前久久地凝视。2分 19.CEC项:“为下文杰克脚踏买地地工作作了铺垫有误。E项: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有误。六、描写的对象必须是鲁迅出离愤怒的形象,否那么给7分以下;要运用比喻与另一种修辞,少一种扣2分;字数不得少于200字,否那么酌情扣分。七、按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

9、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槁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医治蛇毒的方法。然而捉住它后,把它晾干用来做为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凭借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准许用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有个姓蒋的人家,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忧伤。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

10、这差事吗?我打算向管政事的人禀报,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蒋氏听了,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地说:“您是想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比不上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积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的出产全都交出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交出去,仍不够,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地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瘟疫气体,死去的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家中一家都不剩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两三

11、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只有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小吏来到我的家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即使是鸡狗也不能安宁啊。这时我就提心吊胆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缸,我的蛇却还在,就放心地又躺下了。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献蛇的时候,把它献上去。献蛇回来我就可以有滋有味的吃着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过完我的余年。一年里冒死亡的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我都是快乐地过日子。哪里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样的事指冒死亡的威胁!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役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

12、这件差役呢?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了。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恶啊!我曾经疑心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才相信。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说文体,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官员从这里得到一些实情。【文言文断句参考方法】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假设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

13、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假设“是以“继而“纵使“然那么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那么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

14、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那么“而“然那么),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那么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假设“至于“足以

15、“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那么等。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那么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方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

16、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根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根底。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

17、、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根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根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