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助方法。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开展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
2、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 6、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如因教育、组织、管理不当出现过错,要对造成的后果担负相应的责任。 2、学校管理学校安全监视管理奖惩制度 1、学校对安全监视管理先进工作者应实行奖惩。 2、年初各学校制订年度安全目标,完善各项安全监视管理细则,报请校安全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3、安全目标要层层分解,逐级签定目标责任书,并切实将目标落实到每个年级、每名职工。对班主任实行月考核、月奖惩制度。 4、学校根据每月考核结果,给予有关人员一定金额奖励。 5、学校管理层安全管
3、理目标考核,采用年终考评结算兑现的方法,按年初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奖惩。 6、学校对举报安全事故隐患属实者,予以奖励。 7、奖惩标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3、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开展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要
4、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体育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 五、体育场地和器木才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开展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
5、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八、课内外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蓝球架等。 4、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学校师生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及重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给学生创立一个安全、安康的教学环境,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体育课 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6、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助方法。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开展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 6、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如因教育、组织、管理不当出现过错,要对造成的后果担负相应的责任。 二、课外体育活动 1、学校加强对间操、体育教学、
7、体育活动等校内体育运动的组织工作及运动技术要领、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活动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地理、气候条件。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2、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开展。学生之间要互相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开展,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4、铅球等投掷项目在无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活动。 5、各班主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老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 三、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
8、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任安排,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开展,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组织和参加重比赛要做好体检和医务监视。 5、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生负责。 四、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视,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病症要及时向教师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
9、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病症,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但凡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肿瘤; 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五、体育器材安全 1、学生借用体育器材,不得入内,由管理员发放,确保器材按时归还,防止丢失。 2、学生所借器材必须在当天指定时间内归还,损坏或遗失器材按原价赔偿。 3、不得用他人随意借还器材,标等危险器材及贵重器材一律不外借。 4、定期对室内室外体育
10、器材、器械开展检查,及时修理。以防止学生活动、上课时出现伤害事故,要确保体育课及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身安全。 六、课间学生安全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制度: 1、禁在教室、楼梯、走廊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对开过分的玩笑,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上将任何物品向上抛掷。禁止在窗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学生在教学楼楼上搞卫生擦玻璃时,严禁将身子探出窗外或站在窗旁危险处作业。课间严禁坐在窗台或走廊外侧台架上休息,也不
11、得在窗口等危险地区推拉嘻闹,以防坠落。 5、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防止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安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安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
12、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开展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开展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
13、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现象。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开展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相关部门。
14、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善后处理。 6、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助方法。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开展教师没有布置的
15、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 6、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如因教育、组织、管理不当出现过错,要对造成的后果担负相应的责任。 7、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开展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16、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 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体育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 五、体育场地和器木才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开展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八、课内外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蓝球架等。 8、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理工大学《形体与舞蹈IV》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农林学院《面向对象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工建筑物(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文理学院《模拟电子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英语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结构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夏令营合作合同协议
- 工程人工承包合同
- 养老院聘用合同书
-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销售公司为例6000字(论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青蛙小弟睡午觉》微课件
- 道路竖曲线任意桩号高程自动计算表
- (新版)学生军训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AFC系统介绍教学课件
- 双流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 乙烯的化学性质
- 二年级体育迎面接力跑与游戏教案 通用版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风电基础施工合同
- 升降压斩波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