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教材简析:杨氏之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 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它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 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明男孩的形象。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 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 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答能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而且已掌握了一 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法,如:借助插图、参照注释、查阅字词典等学 习方法,这为学生学习浅显简短的文言文提供了基础,但毕竟是文言 文,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文章上存在不小的
2、困难。所以,帮 助他们消除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 高昂的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热爱古代文言文的兴趣,体会文章语言的 魅力。教学目标:.认知“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等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板块三:解决问题,品析形象一、细读文本,探究问题.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二、解决问题,体会机智。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找一找: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他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对答,聪明表达在他对客人 孔
3、君平的玩笑捉弄不是直接对抗,而是有礼貌地婉转对答,采用否认 的方式,使得孔君平无言以对。评一评:杨氏之子是一个思维敏捷、语言幽默、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 子。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 “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 了否认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 有的礼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 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悟一悟:九岁的孩子能够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并巧妙对答,真是聪明啊!说话是一门艺术,语言幽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板块四:熟读
4、成诵,课外延趣.熟读成诵杨氏之子。.拓展徐孺子赏月的故事。.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结识了两位神童巧对夫子的故事,体会到语言艺术的 魅力,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变得聪明,就要博览群书。作业设计:.背诵课文。.课下阅读世说新语,了解更多的故事,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 下,写出你最喜欢的人物来。五、说板书:杨氏之子(甚聪惠)杨氏之子杨氏之子(甚聪惠)孔故意玩弄君平巧妙对答这样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 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故事中杨 氏之子的聪明、机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重点。内容。4.体会杨氏之子对答的巧妙。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
5、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幽默和机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巩固旧知,探究新知一、激趣导入。今天,我带着大家认识一位神童,走近他,感知他,体会他的聪 明机智吧!齐读课题杨氏之子。师:通过课题,你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体?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 些?课件展示:(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师:通过课前预习,谁来介绍一下本文作者?生L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作者刘义 庆,南朝宋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 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生
6、2: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 行轶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板块二:读通古文,读懂文意一、初读课文,出示要求。.轻声读这那么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 读几遍。.结合注释,自己尝试了解本文大意思,读出古文的节奏。.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梳理问题:杨氏之子的聪明表现在什么地方?你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读,整体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断句,读出节奏。根据提示,梳理内容。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九岁姓杨的孩子的故事,客人孔君平指 着杨梅对孩子
7、说:“此是君家果。”而孩子直接回答:“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可见这个孩子的头脑聪明、反响灵活。.练习读文,熟读成诵。(1)听录音读。(2)师领读。(3)指名读。(4)男女赛读。(5)齐读古文。(6)分角色读。.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板块三:解决问题,品析形象一、细读文本,探究问题.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二、解决问题,体会机智。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找一找: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他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对答,聪明表达在他对客人 孔君平的玩笑捉弄不是直接对抗,而是有礼貌地婉转对答,采用否认 的方式,使得孔君平无言以
8、对。评一评:杨氏之子是一个思维敏捷、语言幽默、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 子。说一说: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 了否认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 有的礼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 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悟一悟:九岁的孩子能够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并巧妙对答,真是聪明 啊!说话是一门艺术,语言幽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板块四:拓展延伸.拓展徐孺子赏月的故事。.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结识了两位神童巧对夫子的故事,
9、体会到语言艺术的 魅力,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变得聪明,就要博览群书。课后作业:.背诵课文。.课下阅读世说新语,了解更多的故事,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 下,写出你最喜欢的人物来。板书设计:杨氏之子(甚聪惠)杨氏之子孔故意玩弄杨氏之子(甚聪惠)君平巧妙对答教学反思:此篇文言文,重在由浅入深,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 读,结合注释和联系上下文,在读中了解文章大意,在反复读中感悟 语言艺术,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古文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大家学习 古文的兴趣,与古代先哲们谈话,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杨氏之子说课稿一、说教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该书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
10、间一些名土的言行与轶事。全文 共55个字,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 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明男孩的形象。故事情节简 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充分 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答能力。该文中心句便是“甚 聪惠”。杨氏之子的聪明主要表现在:.能听出言外之意。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他知道孔君平拿 自己的姓和水果杨梅同为杨字开玩笑。.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 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反响敏捷。儿应声答日:“”可见杨氏之子的反响之敏捷。.措辞委婉,懂礼数。“未闻”二字
11、使语气委婉,防止了对长辈的 冒犯,做到有礼有节。另外,“为设果”和“夫子”足见杨氏之子深 谙礼数。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在小学阶段虽有一定的独立阅读 能力,而且已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法,如:借助插图、参照 注释、查阅字词典等学习方法,这为学生学习浅显简短的文言文提供 了基础,但毕竟是文言文,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文章上存在 不小的困难。二、说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不仅重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还重在引导学生品味杨 氏之子语言的幽默幽默,进而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了解学习文言 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 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三、说教学方法本课是文言文,学习
12、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因此本课教学的主 要方法是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 自读、赛读、齐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熟读 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慢慢体会文本语言艺术的魅力,感悟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1!说教学流程!1!说教学流程板块一:巩固旧知,探究新知一、激趣导入今天,我带着大家认识一位神童,走近他,感知他,体会他的神 奇吧!齐读课题杨氏之子。师:那么通过课题,你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体?你是从哪些地方 看出来的?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 些?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生:(借助注释、
1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二、作者及作品简介。.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作者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 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土的言行轶 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 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板块二:读通古文,读懂文意、初读课文,出示要求。.轻声读这那么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结合注释,自己尝试了解本文大意思,读出古文的节奏。.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梳理问题:杨氏之子的聪明表现在什么地方?你觉得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霜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铍铜合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凝剂市场运行态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茶黄素产业运行趋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羟乙基皂荚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凯里学院《创业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万吨马铃薯深加工(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服饰品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颅脑横断层解剖09课件
-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真题
- 2023年04月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许可审查中心招考聘用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员(员额)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安捷伦N9020A频谱仪操作说明
- 孟氏骨折与盖氏骨折
- 我的妹妹-教学设计教案
- GB/T 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25839教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