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闽台区域文化第1次作业第1大题:名词解释. (10分)闽台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 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 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10分)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
2、法云圆 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 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0分)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 ,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 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10分)宗教参考答案或提示: 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
3、部 分组成的复杂体系。了解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10分)文化分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 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第2大题论述题. (80分)1。分析闽台地缘
4、上的密切关系,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在闽台地理距离与特征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 “不可分离, 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200千米,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 50米至100米. 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 130米左右,这在 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 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
5、大陆架上, 与福建 省相连接.台湾被称为“浮福建”,表示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 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 10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 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 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80分)如何从文化遗址中认识
6、闽台人缘的密切关系?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人同缘,要追溯到原始人起源,在闽台两地发掘的文化遗址中分析,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己传到台湾。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链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左镇人 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 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说明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 1万多年。 长滨文化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
7、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长滨文化说明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大全坑文化 台北县八里乡大全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全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说明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大全坑文化距今约 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 似。大全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
8、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圆山文化 圆山文化,距今约44003100年,分布在台北盆地,延伸到北部沿海一带。 石器多属磨制石 器.出土的有段石铸与福建、广东等地出土的有段石铸都属于同一类型,是我国东南地区新 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出土的陶器以棕灰色细砂陶为主。这些遗物同大陆东南沿海出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大陆传播过来的。晚期出现少许青铜器,与商周时代的同类器近似。 凤鼻头文化 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都归属凤鼻头文化。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龙t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石器多为磨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
9、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 牙习俗。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第三种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 化类型,已属铁器时代遗存。风鼻头文化继承发展了大全坑文化,更明显地受到大陆文化的 影响。其红陶、黑陶文化,同位于福建闽江下游的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的遗物十 分相似,同属于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3 . (80分)概括郑氏政权时期的闽台关系与台湾建设发展。参考答案或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给台湾地区的开发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
10、清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对收复与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开台圣王”。他在收复台湾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开发台湾,以郑氏政权统治台湾的 23年中,台湾普遍实行了与祖国大陆一样的政治、 经济、法律及其它封建制度, 使台湾地区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封建制度之下基 层,加速了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友好的民族关系的发展。这种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在当时台湾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以及广大土地尚未开辟的历史条件 下,在一定的时期内,还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台湾“从此进入封建制的大门” 。台湾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郑氏政权时期
11、,台湾人口,除高山族外,汉族移民和郑氏官兵,约近 20万人。这些人不 仅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而且还带去了大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台湾经济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时期。经过明郑20多年的大力开垦,原来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方,逐渐变为良田,稻田面积的 不断扩大,使谷米产量逐年递增;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使蔗糖生产迅速发展; 冶铁技术的传 入,改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落后状况;晒法的传入,使台湾食盐的产量得到提高;渔业相应得到发展;原始森林也开始了有效的利用 ;海贸易的发展,使造船业繁荣。一些新的村镇也随之出现。 开始时,拓殖区域限于承于府、 安平镇附近,渐次向外拓展,南至 凤山、恒春,北迄嘉义、云林
12、、彰化、埔里社、苗栗、新竹、淡水、基隆各地。军民艰苦创 业,为台湾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经过明郑几代的经营,台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外 贸和文化教育,都有了明显的发展。 出现了人畜兴旺,特产丰饶的繁荣景象。台湾的开发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汉族和高山族人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与郑氏政权的推动分不开的。郑氏政权时间虽短,但在台湾地区开发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80分)概括闽台自然条件优势,比较其差异,谈谈你的体会。参考答案或提示:福建一、山岭众多“东南山国”海拔200米以上山地丘陵地约占 85%,主要有两列山脉:武夷山脉,戴云山脉. 挡住北方寒流,无严寒,霜雪少 .二、海岸绵长,“闽海雄风。
13、海岸线三千多公里,全国第二,“弯125个天良港湾。三、江河纵横“闽水泱泱”在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河网密度大,“粗壮”, 流量大。对比:黄河流域面积十二倍闽江,流量仅闽江的五分之四。台湾:面积:本岛约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4个岛屿。台湾岛北通东海,南接南海,亚太地区海、空运交通要道地形地貌丰富: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岛屿、纵谷与海岸,热带、亚热带、温带。山高坡陡,东西狭而南北长,全岛三分之二的高山林地, 丘陵、平台高地、海岸平原及盆地, 山脉纵贯南北。河道源短流急,快速流入海洋 ;(80分)了解大陆洋务运动对
14、近代台湾的发展的促进。参考答案或提示:近代台湾的发展并迈向近代化之路,与大陆的洋务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近20年内,经过当时主持台湾新政的沈葆桢、丁日 昌、刘铭传等人的不懈努力,台湾的改革与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效,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沈葆桢于1866年至1874年任福州船政大臣,督办福州船政局。1874年他渡台筹办海防,采取种种措施,开启了近代台湾改革、建设的步伐。光绪元年清政府正式废止内地人民入台耕 垦的禁令,为招募移民到台开垦,沈葆桢在台湾设立抚垦委员,管理开垦政务,规定凡应募者日给口粮人授地一甲,助以牛种农器,3年以后,始征其租.并先后在厦门、汕头、香港设立招
15、垦局,招募大批大陆移民赴台垦殖。沈葆桢所采取的措施使台湾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丁日昌赴台后提出购铁甲船、练水雷军和枪炮队、修造新式炮台等建议,以加强海防;还主张修铁路、建电线、购机器,硫矿煤油樟脑茶铁诸利,亦应逐渐招商开拓,或借官本,或集 公司,以图拓展台湾的洋务事业。1877年10月,台南至安平、旗后的陆上电线架设完成,设立台南、安平、旗后电报局 ,于11月对外营业。这是我国自办的最早电讯业。丁日昌把奖励移民作为治台的一项重点工作.他提出“抚番”开山善后章程21款,改善了原住民和汉族移民的关系。为进一步招募移民,丁日昌继续在厦门、汕头、香港设立抚垦局,官方派船接运移民, 允许移民携眷入台。
16、移民入台后,还配给耕牛农具和房舍。丁日昌不仅 提倡垦荒和种植粮食作物,还鼓励和组织种植经济作物,开采矿产。在近代台湾发展史上,沈葆桢是近代化道路的开拓者,丁日昌继起筹划并积极落实,而刘铭 传则进行了更广泛、更大胆的改革和实践。他为了巩固清政府在台湾的统治,防止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修筑炮台;修建军械机器局;架设电线;实行新法采煤;修筑铁路,开凿山路;开办新学堂等。刘铭传还成立轮船公司,开辟上海、香港、西贡、新加坡等航路;邮政局,办官医局、养老院等.至19世纪末,在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地区已从西部平原扩大东部偏僻的山区,开发面积占台湾地区土地的80%以上,还出现了台北、基隆、高雄、台
17、南四大城市,台湾成为一个经济上、文化上都比较发达的省区,成为祖国东南的国防屏障.。(80分)概括清代(1840年前)的闽台移民状况.参考答案或提示: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 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 澎 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福建省。 从此,台湾在清朝政府统一的全国政权的统辖下,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之间在各方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清政府在统一后的初期将郑氏官兵及部分移民迁回大陆,使台湾人口减少了一半。 不久又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内地人移台湾。 但台湾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强烈吸引着大陆沿海许多失去生计的百姓,他们冒着危险,偷
18、渡入台。乾隆年间台湾人口增至 912920人。但由于清政府一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移民台湾(包 括偷渡者)的汉人多为男性,移民台湾的汉人流动性较大,相当一部分是农忙时入台耕种, 收成后即回福建与家人团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文化在台湾的全面传播。乾隆以后特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大批妇女迁入台湾,与丈夫一道建设新家园 台湾开始从移民社会逐渐过渡到定居社会。台湾“商贾安于市,行旅安于途,舟车络绎,百贷麋至。清初居台的汉人已从郑氏经营时的10万人增加到二、三十万人。18世纪中叶大陆移居台湾的人口已不下数十万,至嘉庆120多年间台湾汉族人口增加 6倍多.台湾的汉族移民中,福
19、建人约占83。1%,其中泉州籍约占 44.8%,漳州籍约35.1%,汀州、龙岩、福州等籍约 3。2%;其余为别省的移民。由于闽南人占台湾移民人口的绝大多数, 所以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也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诸如台湾移民大多数讲福建方言,闽南话几成为台湾通用的方言;台湾移民社会基本上保留着闽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文化、建筑风格、婚丧喜庆和岁时节庆风俗;台湾的文化娱乐如戏剧歌舞、儿童游戏以及宗教信仰等也由福建传入。(80分)为什么说宋代福建文化最为兴盛?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或提示:北宋时期福建路行政区划,设一府、五州、二军,皆为同一级行政机构,共八个,故福建号称“八闽”。
20、由于长期北方汉人入闽,福建在隋唐及五代闽国时未受大的灾祸,再于由宋室南渡,政治中心转向东南,故宋代福建经济飞跃、文化发达,福建进士北宋 时期2 5 0 3人,南宋时期3 4 8 2人,居于全国之首。北宋元丰时,福建户数居全国第八 位;南宋嘉定时,福建的户数仅次于江西和两浙,居第三位。福建人位居宰辅之职的有1 8人,名列全国第三;宋史:“道学 ”、“儒林”列传的福建人有1 7人 ,位居全国之首。 在闽文化史上,宋代福建文化最为兴盛,其主要特点如以下几个方面:闽学的产生和发展。北宋仁宗时期为闽学发展的萌芽,一批闽地学者注重对儒家经典研究, 不重训诂重义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扬儒家“尽天知性”之说,强
21、调儒家伦理常纲,重视个 人的道德修养,并热衷于授徒讲学。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二程洛学入闽,在 福建得以很好的传播和阐发。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时期。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闽学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佛教极为兴盛。宋代福建佛教加兴旺,其寺院之多为全国之冠。寺院经济发达,占据许多良 田,许多达官文人都喜在寺院中设立自己读书处,以便攻读之余和高僧谈古论今,吟诵作诗。当时出现不少出家的女性,僧尼在闽南一带也发展速迅,仅泉州市区,就有“僧侣六千”,朱熹称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
22、是圣人。 ”宋真宗天禧五年(1 0 2 1年),全国“僧 三十九万七千六百一十五人,尼六万一千二百三十九人,”福建僧尼为“七万一千八十人。 ” 占全国的1 5。4 %。刻书业为全国三大中心之一。宋代福建刻书的特点有四, 一是地域广泛,其分布地点不但有各州府、军所在地,也有偏僻小县,几乎无处不刻书;福州地区和建阳地区刻书最盛,成为全国刻书中心。二是量大,如北宋时期福州雕版印刷的两部大藏经和一部道藏,总数达1。 8万余卷,超越两个刻书中心浙江和四川。三是所刻内容广泛,有较流行的经史百家名著和诗文集,史书节本和诗文选本,时文科举应试之书、字书、韵书、类书、农医杂书等民间日常参考实用之书等。四是编篡形
23、式时有创新,如字体多样,最早使用黑口与书耳、经注合刊等。闽台区域文化第 2次作业第1大题:名词解释1、临水夫人参考答案或提示: 临水夫人本名陈靖姑,唐代福州下渡人。她的主要职能是“扶胎救产,保 赤佑童”。福州一带多称为临水奶、天仙圣母等。临水夫人崇拜从唐代后期开始,宋代得 到政府承认。2、拜年参考答案或提示:拜年又称“拜正”、“贺正”、“贺春”。拜年活动一般由初一延续到初五。初一祭祖之后,晚辈给长辈行跪拜礼,要说“拜年”,“长寿”之类的话。长辈受礼后,要给“红包”,即压岁钱。在家拜年后,一般同族的男子要到祠堂祖庙聚会,论资排辈,依次拜年,类似于现在的团拜。初二,已婚妇女要回娘家做客,拜祭祖宗。
24、一般丈夫也要同行,故又称初二为“女婿日”。初一至初五期间,街头巷尾亲友熟人相见,彼此都非常客气亲热,打躬作揖,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拜年习俗现仍然十分盛行,但不再行跪拜礼,而代之以鞠躬或握手;时间也不限于初一到初五,年前拜年,谓之“拜早年;初五以后拜年,谓之“拜晚年”.3、妈祖参考答案或提示:妈祖原名林黑,又称林默娘,莆田县湄洲人,传说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年)她秉性聪颖,救人济世,拯救海难。升天后被渔民视为海航保护神。妈祖作为 民间的海上女神,历史上又受到封建王朝的青睐,推波助澜,妈祖信仰不仅在东南沿海广为流传,而且被带往世界各地。每年妈祖的诞辰和忌辰,各地信徒都要到妈祖庙祭
25、祀,有些还 愿的信徒不远千里感到湄洲祖庙进香以示虔诚,这几年台湾的香客不断增长。4、除夕参考答案或提示:腊月三十日(小年为二十九日)夜,旧年至此而除,故称为“除夕,又叫 “除夜”、“大年夜”。闽台方言称为“年兜”.“年兜”即年底之意。除夕这天,外出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要回家团圆。除夕之前,家家必须贴上春联、年画.黄昏时分,家家贴上新灶神像,算是接回灶神 .接着,便是辞岁,即祭祀祖先和天地众神。在住宅正厅祖先 灵位前和厅口各摆设一套供品,然后点烛、焚香、烧金,燃放鞭炮,由家长带领家人,向祖 先和天地众神三拜九叩,祈福消灾,预祝来年平安幸福.入夜,人们在门外用柴草燃起火堆,大人、小孩在熊熊的火焰
26、上方跳来跳去,谓之“跳火囤”,以攘除邪秽,驱逐恶鬼.是夜,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全家团聚吃年夜饭,闽台方言称为“围炉 ”。年夜饭一般都极为丰盛,但不 能全部吃完,要留待来年再吃。除夕晚上,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过年零用买糖果,叫做“过好新年,口袋有钱”。“压岁钱”古称“压祟钱”,有“镇压鬼祟”之意,以祝愿小孩吉祥安康。除夕晚上,年轻人通宵不睡,叫“守岁”,以为可以健康长寿 .5、中秋节 参考答案或提示: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的特点是“圆”,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所以又称“团圆节”.赏月、吃月饼、拜“月里娘娘”,是闽台中秋节的主要习俗。闽南、台湾民 众习称月亮为“月娘妈”,对月十分崇拜,到了中秋节这天
27、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要到月光照到的地方,摆上桌几,时令果品,敬奉月娘妈.这种敬月习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对美好 生活的希冀和寄托。6、莆田妈祖金身巡台参考答案或提示:1997年1月24日至2月3日莆田妈祖金身出巡台湾,所到之处,都举 行隆重的接驾、绕境、祀典、送驾仪式,妈祖金身驻碑的宫庙,更是人山人海。之后,妈祖巡台不断,抵台绕境为信徒祈福 .7、(10分)开漳圣王参考答案或提示:原名陈元光,又称“陈圣公”,作为漳州的地方神被崇拜。686年,陈获旨得准开建漳州漳浦郡。在任 20余年,勤于吏治,政绩卓著,对开发漳州有功,逝后百姓立 庙奉祀,称为开漳圣王。台湾省内,凡是闽南漳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都
28、有开漳圣王的供奉。(10分)“戏状元饼”参考答案或提示: 是中秋节食月饼之俗,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但围绕吃月饼展开的节俗当属 闽南、台湾的“戏状元饼”最独特有趣,中秋戏饼在闽南、台湾历史悠久,。海峡两岸人们 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玩起“戏饼”游戏。 戏饼用的“会饼”由级别、大小不一的 63个 月饼组成,分为6种,模仿古代科举制四级考试, 这种戏饼专用的“会饼”中秋节前在闽南、 台湾许多饼店均大量制作。参加戏饼人数五六人为宜。开始时,取6个骰子放在大海碗里,轮流掷骰子,谁戏到约定俗成的点数就可得到不同级别的月饼。如果有谁幸运得中“状元”,双手捧着诱人食欲、蕴含吉兆的“状元饼”,一帮好友相拥回家,其
29、情景如同古时中状元荣 归故里,亲朋好友往往高兴得放鞭炮庆贺。(10分)禁忌参考答案或提示: 禁忌,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i1禁忌。人们相信,触犯和接触到任何一条宗教规则和社会惯例中的禁忌,都将遭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自然、社会及自身的惩罚。 禁忌产生于原始民族由于知识的贫乏,对于一种超自然力的崇信。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要 受到各种禁忌的约束。10、(10分)民俗参考答案或提示:民俗主要是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成 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内容
30、广 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11、(10分)保生大帝参考答案或提示:保生大帝,医神普救众生,原名吴卒,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是闽台地区最有影响的医神。吴卒少年时时已精通药理医术,采药草炼丹煎药,以医济人无贵贱,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宋代“妙道真人”,明代的“医灵妙道真君”、“万故土我极保生大 帝。吴卒遂由此被神化。保生大帝与妈祖、临水夫人,是闽台民间信奉的三大主神之一。福建南部泉州一带、台湾省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泉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建有奉祀保生大帝的庙观或殿堂。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通常被命名为慈济宫12、(10分)归宁参考答案或提示:新娘出嫁后数日内由新郎陪同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归
31、宁”。当日,新婚夫妇须由娘家弟妹前来迎接;须在日落前返回男家,据说这样才能有望生男孩。第2大题论述题 (80分)1、福建传统音乐有哪些类型?你最喜欢哪一种?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或提示: 福建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为四种类型,民俗型:如山歌、渔歌、儿歌 宗教音乐等;雅集型:如福建南音、福州十番、莆田十音、闽西十班等;剧场型:戏曲音乐, 如莆仙戏、梨园戏的音乐等;音乐会型的传统音乐:闽南筝派、闽派古琴等民歌曲调优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分成福佬系民歌、客家山歌和高山族民歌三种。(一)福佬系民歌。台湾“福佬”,又有谐称“河洛”,多为民间小调,一般为七字句,每段四句,有褒歌、茶歌 等。可自唱自乐,亦可对
32、唱对答,内容多为劳动和爱情,旋律抒情哀怨的为多数,节奏活泼的具有讽刺性的滑稽歌。演唱时伴奏多用拉弦乐器.曲调是从泉州、漳州、厦门流传过去,闽南民歌月光光流行闽台两地,久唱不衰.台湾的儿歌和闽南地歌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天 乌乌、流行在泉州、漳州、厦门、台湾 .台湾和闽南民歌中有着大量的情歌.两地情歌十分相似,七言一句,通体协调,节奏和谐,形式整齐,抒发了男女相爱之情,极尽情调。(二)客家民歌台湾的客家山歌流行于当地粤语区和客家方言区,台湾数百万客家人,都是福建省西南部和广东大埔、饶平过去的,并传去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尽管种类繁多,其曲调为闽西粤东民歌调。在台湾流传的客家民歌:1 ,原型是福建永定山
33、歌,2 ,台湾高屏客家民歌摇篮曲、 与闽西上杭、连城山歌、北部客家山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3 ,台湾客家民歌与福建客家民歌相同点较多.4 ,有的山歌是从广东传入,闽粤客家民众的共同创作。(三)高山族民歌高山族音乐保留有古老的原始音乐成分。 他们把音乐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工具, 体现了原始人 类对神灵的畏惧和认为音乐可以通灵;音乐在族人中有很高的地位,具有生活性和全民性;他们的音乐体现团结奋斗的精神和粗犷豪放的性格;高山族的音乐丰富多彩“台湾原住民的歌谣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部分,蕴藏着浓郁的民族风味与乡土气息,且兼具华胄文化的精髓。2、请概括闽台戏曲繁荣的原因。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地方戏曲的繁荣,
34、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宗教祭祀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闽台宗教极为发达,庙宇林立,神灵众多,祭祀频繁。老百姓为祈求神灵赐福,不但要虔 诚膜拜,贡献丰盛的祭品,还要“演戏酬神 ”。早在南宋,这一传统就已形成。宋光宗绍熙元 年(1 1 9 0年)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知漳州时就发布过喻俗文:“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聚敛财物,装弄傀儡.”到庆元三年(1 1 9 7年)朱熹的学生陈淳针对漳州 城乡百戏盛行的情况,上书官府,要求“严禁止绝。”不但在漳州,而且在福州、泉州、莆田,演戏酬神,也蔚然成风,热闹非凡。明清以来,这种演戏酬神的风气更盛。岁时节庆,如 元宵、中秋等节日;神诞纪念日,如正月初九的“玉皇诞
35、”、三月二十二的妈祖诞辰、七月 八月做“普度”;祭祖和结婚要演戏, 还可以理解,而办丧事也要演戏,频繁的祭祀活动需要 演戏,促使剧种发展,戏班剧增,使闽台的戏曲十分繁荣。3、(80分)为什么说福建有“戏剧之乡”的美称?你对哪一种戏曲感兴趣?为什么? 参考答案或提示: 福建戏曲十分丰富,剧种有四、五十种之多,剧目数以万计,均为全国之冠,故有“戏剧之乡”的美称 ;福建戏曲源远流长,梨园戏、莆仙戏在宋代就形成,与温州 杂剧一样是最早的南戏,被称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福建戏曲在明、清时期逐渐定 型,并随着移民传到台湾,成为闽台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闽台地方戏曲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宗教祭祀
36、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闽台宗教极为发达,庙宇林立,神灵众多,祭祀频繁。老百姓为祈求神灵赐福, 不但要虔诚膜拜,贡献丰盛的 祭品,还要“演戏酬神”。早在南宋,这一传统就已形成.在漳州,而且在福州、泉州、莆田,演戏酬神,也蔚然成风,热闹非凡。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许多首诗作了生动的描写,“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 看罢感牵丝;可怜朴散非渠事,薄俗如今几偃师。”其二又云:“巫祝欢言岁事详,丛祠十里鼓箫忙”,记述了莆田演戏酬神的盛况.明清以来,这种演戏酬神的风气更盛。岁时节庆, 如元宵、中秋等节日;神诞纪念日,如正月初九的“玉皇诞 、三月二十二的妈祖
37、诞辰、七月 八月做“普度”;祭祖和结婚要演戏,还可以理解,而办丧事也要演戏,如此频繁的祭祀活动 需要演戏,当然促使剧种发展,戏班剧增,使闽台的戏曲十分繁荣。4、概括福建金石的特点,谈谈你对福建金石文化价值的认识。参考答案或提示: 一、福建金石金少石多,金主要是钟,鼎只有梁代福州之定光塔鼎.而钟之 中,铜钟为数不多,有以铁铸钟,以铁铸钱。这说明青铜文福建相当薄弱.二、福建金石出现甚晚,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几乎都是出土于近、现代,夏、商、周等时代的金石几乎没有出现。 最早出现的是晋代政和护国寺的铜钟,而石碑最早的是晋太和二年的福州光孝观于山碑记。三、福建之金,历代铸造的甚少,从晋到明,年代可考者
38、,晋一件,萧梁一件,隋一件,唐五 代四件,宋十五件,明四件.以上现代出土者未计入.而石刻、石碑之类,却在唐以后大量出 现,金之数量无法与之相比。四、福建石刻、石上题字题名、诗刻及碑记 ,于晚唐、五代始盛,至两宋而大盛 ,此后渐少. 两宋时期的石刻、题字、 题名等,以处所论,几乎占了一半。其数量可谓洋洋大观 .其中以题 名最多,达120处左右。五、福建碑刻中,据不完全统计,诗刻约有 120处,碑记约有150篇。诗刻均在名山胜景之 处,为诗人游览抒发吟兴之作。而碑记内容较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 作者多为官宦或有名望的士人。六、福建石刻、题字、题名,主要集中在名山大川及名胜地之处
39、。福州鼓山、于山、乌石山,南安九日山、长汀苍玉洞、泉州清源山以及武夷山, 都是石刻、题字、题名最为集中的地方。七、福建金石以地区论,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其次为闽北、莆田、汀州、漳州。这些地区在福建历史上开发较早,而且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的中心.而闽东和今之三明地区 则甚少,闽东地区只有数处而已。八、福建金石有相当数量与宗教有关。与道教庙、观有关者近30处,与佛教寺、院有关者更多,塔之碑记、碑铭有十多篇,其中有佛塔和比丘塔、经幢。九、福建金石不少与教育相关的.有关文庙和州、府,县学的有20多篇,还有记述武夷书院、 泉山书院、勉斋书院、武夷精舍等碑记。这些碑记或为地方官员撰写,或记述地方官员
40、倡建、 倡修庙、学之事。十、福建金石之中属生活用器者甚少,石器只有石盆1、石炉2、石曾氏1、棋局石1,而石井、石井栏也不超过10个。闽台区域文化第 3次作业第1大题名词解释1、(10分)客家民歌参考答案或提示:台湾的客家山歌流行于当地粤语区和客家方言区,台湾数百万客家人。客家山歌尽管种类繁多,其曲调为闽西粤东民歌调,多为七字句,每首四句28字。歌词特点, 即兴,双关语,插字衬腔;体裁七言小调较多, 小调较不规则。主要独唱对唱两种演唱方式。 以喷呐与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 ,是客家器乐音乐的代表。(10分)雾峰林氏大宅参考答案或提示:位于台湾台中县雾峰乡的,分为顶厝、下厝、莱园三大部分,下厝创建
41、于咸丰元年(1851年),为清朝福建陆路、水陆提督林文察的宅第,面宽十一开间,分前后五进的宫保第,画栋雕梁,富丽堂皇,墙上和花窗嵌有青石平雕、浮雕、人物、山水、花鸟, 与精美的木雕、漆雕、砖雕、灰雕交相辉映,为台湾最大古民宅之一。(10分)台湾林本源邸宅参考答案或提示: 位于台北县板桥市西北的林本源邸宅及花园,为台湾最大的私人住宅,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分为“三落旧大厝”、“五落新大厝”及“白花厅”和花园等三大部分,分别落成于清道光、光绪年间。园内亭台楼阁左通右连,曲折回环。园中“汲古书屋” 为“藏书之所,“方鉴斋”依地势凿池建榭,为观赏戏剧之处。其各类窗户图案、建筑物上 的木雕、泥塑形态活泼、
42、做工精细。整个邸宅与花园为典型闽南风格。据李乾朗考证,此为漳州建筑师所建的经典之作。4、(10分)泉州孔子庙参考答案或提示: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主体建筑为宋代典型的重檐虎殿式,殿为抬梁式木本架,斗拱层叠,梁杨纵横,屋脊较短,四角斜坡面较长,殿柱皆为花岗岩石,束腰嵌有莲花图案青石浮雕,台北孔庙位于大龙洞、哈密街一带,由泉州府惠安县著名建筑大师王益顺于1925年重建,主要模仿泉州孔庙,建成“正统南中国式孔庙”.5、(10分)泉州开元寺参考答案或提示:是众多木构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建筑,其特点一是继承传统又不 囿于传统,大胆突破创新。既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建
43、筑的传统韵味, 又有鲜明的闽南建筑风格。 二是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6、(10分)谚语参考答案或提示:谚语,是群众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简练通俗而富有哲理性的定型化语句.谚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 广义的谚语包括俗语和歇后语 .狭义的谚语是 指劳动人民总结生产斗争、和各种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于教训意义的短小而 形象的一种韵文体语。7、(10分)神话参考答案或提示: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记录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幻想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古老体裁之一,是古人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的反映和折射。8、(10分)民间文学参考答案或提示:“民间文学”或称人民口头创作,它是指有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人民口头文学.是民间智能、民间知识之意.广义的民间文学包括了文学、民间风俗、民间知识、信仰等。9、(10分)民间传说参考答案或提示:指以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情、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解释性、传记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my clothes,my style grammar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全麦面包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室内不锈橱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精装修公寓承包装修设计施工合同
- 《14学习有方法》(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2025年度精装修住宅楼房地产买卖合同(拎包入住)
- 2025年工程机械专用油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股权投资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控制系统采购协议范本
- 汽车综合服务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45071-2024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
- 农业托管合同范例
- 食品中阿维菌素等5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保洁部消杀培训
- 口服轮状疫苗知识课件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 中国聚乙烯催化剂行业发展状况及需求规模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4:电的转换
- 车辆实际使用权协议书范文模板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脑出血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