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初三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初三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初三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初三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初三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1. 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盛誉,创造了世界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在高盐浓度条件下,也能有很高产量。他是下图中的A. 邓稼先B. 杨振宁C. 于敏D. 袁隆平2.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张家口举办。比赛中冬奥会速

2、滑赛道冰面修复时,工作人员最后喷向冰面物质是A. 液氮B. 干冰C. 水D. 消毒剂3. 商店里出售的橡胶运动鞋,鞋底有黑、白两种,黑色橡胶鞋底耐磨,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耐磨的填料是A. 石墨粉B. 活性炭C. 炭黑D. 木炭粉4.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对图中各操作步骤的解释合理的是A. 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 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C. 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D. 用铁单质置换出铜单质5. 元素钴(Co)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

3、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箭头表示产生符号)是A. B. C. D. 6. 将一支敞口试管竖直放在盛有液氮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出现了少许浅蓝色液体,再将一支带由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中,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 木条在试管上部没有复燃,在试管下部复燃B. 木条在试管上部复燃,在试管下部熄灭C. 木条始终没有复燃D. 木条一接近试管口就复燃7. 2022年春节,航天员在太空中用向玻璃环中注入有色溶液的方法制作出一个奥运五环(题图)。小明也想自己试着做,他的下列操作可能不成功的是A. 用CuSO4溶液做出1号环(蓝色)B. 用FeCl2和NaOH溶液做出2号环(黑色)C. 用酚酞和碱溶液做

4、出3号环(红色)D. 用甲基橙溶液做出4号环(黄色)8. 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并提供能量B. 血红蛋白中的Fe3+可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C.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有机物D. 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9. 青铜纵目面具(题图)是三星堆考古的重要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自然界的单质B.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可塑性好,耐腐蚀C. 三星堆青铜中含有少量磷,可能起到降低其熔点的作用D. 应用14C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12C和14C的质子数不同10. 下表表示夏季某湖泊随水深不同,水温和水中溶

5、解氧的变化情况。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研究一些问题。根据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水深(m)水面159131721水温()23222010544溶解氧(mg/100mL)121294322A. 鱼有时游到湖面甚至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可能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B. 该湖泊的水温和溶解氧仅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密切相关C. 该湖泊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D. 该湖泊水深超过17m后,水深和水温对溶解氧的影响就很小了11. 等电子体因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而具有某些共性。下列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 CO2和N2OB. CO和N2C. NO2和CO2D. SO2和C1O212. 运用图示法

6、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13. 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我国山东开车成功。该项目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图是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三个反应环节的转化示意图(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分子,c、d是汽油中所含物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是A. c、d是同一种物质B. 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C. 环节I的另一种产物是H2OD. 环节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14. 题图是一个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A. 向试管方向移动B. 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C.

7、 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D. 保持不动15.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盐水杀菌的机理是A. 病毒无法在盐水的环境中生存B.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能溶解细菌C.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的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 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使细菌因失水而死亡16. 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 、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 CuO没有全部被还原C. 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 装置

8、后缺少干燥装置17. 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I.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I中产生的CO2();III.使步骤I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IV.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石灰石;碳酸钠;碳酸氢钠:烧碱;二氧化碳:消石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起始原料是B. 起始原料C. 最终产品是D. 最终产品是18. 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隔绝空气加热,得混合气体M(已知草酸可分解为水、CO、CO2,草酸钙难溶于水)。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2B. 若

9、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C. 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D. 草酸中C的化合价是+319.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中物质转化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O可与O2反应B. N2可转变成NO2C. BaO和NO2转化成Ba(NO3)2时,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上述过程中NOx转化成了N2和CO220.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

10、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红磷开始燃烧B. t2时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装置向外散发的热量C. t2t3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D. t4时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三颈瓶内二、判断题(共1题,10分)21. 请判断以下叙述的对错,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a.我国科学家南仁东主持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_。b.俄罗斯是天然气资源大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_。c.与氯化铵、硫酸铵一样,可以用石灰与硝酸铵共热或研磨的方法来检验铵根_。d.原子和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

11、力_。e.可以用小苏打溶液浸泡的方法去除瓜果蔬菜表面的部分农药_。f.在居室各个角落喷洒酒精进行消毒杀菌,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安全有效方法_。g.医用口罩以及普通棉质口罩对病毒防护效果相差无几_。h.日本把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到海洋中的行为应该被制止_。i.在相同条件下,可根据铝、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其金属活动性顺序_。j.若稀硫酸飞溅入眼睛,可以用稀碱性溶液进行冲洗_。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共30分)22. 能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1)在化石燃料、电能、太阳能、风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属于新能源的是_。(2)电能一旦产生,是没法直接保存的。我国西

12、部水力发电资源丰富,电量剩余,东部工业发达,电量不足,西电东输是解决东部、西部电力不平衡的措施之一。请写出另外两种保存电力的方法_。(3)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品牌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则制取1.2k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电解的水质量为_kg。(4)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x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若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的比是2:1,

13、则该可燃冰化学式中的x的值为_。23.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金属的治炼和金属性质的研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_;从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看,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_、铁器时代:某金属及其合金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熔点高、密度小,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器和人造关节等的制造,这种金属是_;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的17种金属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这类金属元素统称为_元素。(2)下列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省略了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其中AB和DE需要另加同一种反应物,但该反

14、应物浓度不同:F的稀溶液呈浅绿色,且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A、D的化学式A_。D_。写出C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_。(3)FeCl3溶液常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反应原理为:。向含溶质32.5g的FeCl3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Cu粉,反应过程中FeCl3、CuCl2的质量随Cu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X的化学式为_,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_,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_g。24. 有化学家说“如果没有溶液,化学将无法在科学世界里拥有一级学科地位。”(1)中学阶段常常将溶解过程简单看作物理变化过程,但溶解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早已得到了证实

15、。下列事实能说明溶解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A. 无水硫酸铜白色,硫酸铜溶液蓝色B. 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C.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盐酸的导电性比水强(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这是因为在溶液中反应有利于_。(3)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CuSO4、MgC12、Na2SO4、NaOH、NaNO3中的2种或2种以上物质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已充分):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向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对无色溶液A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白色粉末中

16、一定存在的化合物是_,可能存在的化合物是_。(4)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乙醇等也可以作溶剂。下表是一些物质25时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100g溶剂)。物质Ca(NO3)2CaCl2Ba(NO3)2BaBr2CaBr2NaOHNaCI溶解度/g33.920.50.0023.9634.814.7007请选用表中两种物质作反应物,写出它们在无水乙醇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研究性学习题(共2题,共14分)25. 2021年12月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航天员给全国的青少年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科普课。请结合你对此课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员王亚平在金属圈内做了一个水膜,然后用滴管往水膜注水

17、,水膜就变成了水球,为什么?_。(2)向水球中添加蓝色颜料后,再将半片泡腾片固体放入,可见水球里不断出现气泡。黄色的泡腾片在蓝色水球中慢慢分解,水球越来越大,看上去很像我们的地球。泡腾片里通常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H3C6H5O7),泡腾片投入水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之一是Na2HC6H5O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张同学用图的装置测定某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称取样品mg装填到胶囊中,在试管中放入小型磁力搅拌子,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把胶囊放到试管中;在500mL洗瓶内装入一定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把试管小心放入洗瓶,盖好洗瓶的盖子,放在磁力搅拌器上;随着磁子搅拌,胶囊打开,泡腾片与

18、盐酸作用,有气体产生,用量筒接取洗瓶内流出的液体,直至洗瓶内无液体流出,读数为VmL。洗瓶内放碳酸氢钠溶液而不是水的目的和原理是_。已知CO2的密度是pg/mL,计算该泡腾片中碳酸氢钠含量的算式是_。26. 化学上,蒸馏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1)在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工业上利用石油加工中的分级蒸馏(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石油化工产品。蒸馏法分离物质的依据是_。(2)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操作的蒸馏方法。这时蒸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蒸发表面与冷凝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利用料液中各组分蒸发速率的差异,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分子蒸馏器装置的简单原理如图所

19、示。主要过程是:物料先从蒸发器的顶部加入,经过料液分布器将其连续均匀地分布在加热板上随即用刮膜器将料液刮成一层液膜。在此过程中,从加热板上逸出的轻分子,几乎未经碰撞就到内置冷凝板上冷凝成液;残液未到冷凝板就发生了分子碰撞而液化,在加热区下的通道中收集。分子蒸馏器造价十分昂贵的主要原因是_。“分子平均自由程”(即图中的)指的是分子两次碰撞之间走过的平均路程。影响“分子平均自由程”大小的因素有_(填字母)。A.温度 B.分子本身大小 C.分子的酸碱性与蒸馏法相比较,分子蒸馏法的优点是_(填字母)。A.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 B.分离性价比高C.分离精度高 D.分离操作简便五、化学英语题(共1题,共

20、6分)27. Sulfur dioxide(二氧化硫)is an important compound in its own right。It i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paper。When made from wood pulp or from other materials,paper is usually pale yellow in colour。 Sulfur dioxide is used to bleach(漂白)it to the white colour which is needed。Sulfur dioxide is used in pr

21、eference to chlorine as it is les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Sulfur dioxide is also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It is used to kill bacteria in foods to prevent them from going bad。Examples of foods where it is used include dried apricots(杏脯) and wine。When concentrated,sulfuric acid(硫酸)is very dangero

22、us。It is a powerful dehydrating agent and oxidizing agent and can cause very severe burns。The dehydrating properties of the concentrated acid can be demonstrated in the laboratory by its reaction with sugar。Sugar is a carbohydrate-it contains carbon,hydrogen and oxygen。The concentrated acid removes

23、the hydrogen and oxygen as water,leaving carbon behind。The acid will dehydrate other carbohydrate materials,such as paper,clothing and wood,in a similar way。When dilute,sulfuric acid is safer,but it is still a strong acid with normal acid properties。(1)To bleach paper to the white colour,Sulfur diox

24、ide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chlorine because 。A. it is les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B. It is cheaper than chlorineC. It is easier to prepare than chlorine(2)The following are the properties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except for 。A. a powerful dehydrating agentB. a powerful oxidizing agentC. Foo

25、d preservatives(防腐剂)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3)Dehydration is a process of the removal of water,or the elements of water,from a substance。Here,dehydration means in Chinese。A. 脱氢B. 脱水C. 脱氧2022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答案详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26、,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1. 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盛誉,创造了世界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在高盐浓度条件下,也能有很高产量。他是下图中的A. 邓稼先B. 杨振宁C. 于敏D. 袁隆平【答案】D【解析】【详解】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故选:D。2.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张家口举办。比赛中冬奥会速滑赛道冰面修复时,工作人员最后喷向冰面的物质是A. 液氮B. 干冰C. 水D. 消毒剂【答案】B【解析】【详解】A、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汽化时

27、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故错误;B、干冰气化吸热,可是冰面快速凝固被修复,故正确;C、水直接喷向冰面,凝结速度慢,故错误;D、消毒剂只能消毒,不能修复冰面,故错误。故选B。3. 商店里出售的橡胶运动鞋,鞋底有黑、白两种,黑色橡胶鞋底耐磨,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耐磨的填料是A. 石墨粉B. 活性炭C. 炭黑D. 木炭粉【答案】C【解析】【详解】橡胶中加入炭黑能够增强其耐磨性,故选C。4.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对图中各操作步骤的解释合理的是A. 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 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C. 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

28、的D. 用铁单质置换出铜单质【答案】AD【解析】【详解】A、“苦泉水”加热后能获得硫酸铜晶体,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是用炭火烧的方法获得铜,生成物中铜是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形成硫酸铜溶液,所得硫酸铜溶液不一定是饱和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5. 元素钴(Co)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

29、中受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箭头表示产生符号)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将11.9g 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与钴的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9:8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与一氧化钴的质量比为119:75,故A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元素不守恒,故B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与五氧化二钴的质量比为476:396,故C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与三氧化二钴的质量比为476:332=119:83,故D正确。故选:D。6. 将一支敞口试管竖直放在盛有液氮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出现了少

30、许浅蓝色液体,再将一支带由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中,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 木条在试管上部没有复燃,在试管下部复燃B. 木条在试管上部复燃,在试管下部熄灭C. 木条始终没有复燃D. 木条一接近试管口就复燃【答案】A【解析】【分析】氧气的沸点为-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将一支敞口试管竖直放在盛有液氮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出现了少许浅蓝色液体,该淡蓝色液体应为液氧(由于氧气沸点高于氮气,则氧气先液化)。【详解】由于试管内的空气中氧气先液化,会在试管底部,故将一支带由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中,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木条在试管上部没有复燃,在试管下部复燃。故选A。7. 2022年春节,航天员在

31、太空中用向玻璃环中注入有色溶液的方法制作出一个奥运五环(题图)。小明也想自己试着做,他的下列操作可能不成功的是A. 用CuSO4溶液做出1号环(蓝色)B. 用FeCl2和NaOH溶液做出2号环(黑色)C. 用酚酞和碱溶液做出3号环(红色)D. 用甲基橙溶液做出4号环(黄色)【答案】B【解析】【详解】A、CuSO4溶液为蓝色,可做出1号环(蓝色),故选项正确;B、FeCl2与NaOH反应生成Fe(OH)2 ,Fe(OH)2为白色沉淀,不可做出2号环(黑色),故选项错误;C、酚酞遇碱变红色,可做出3号环(红色),故选项正确;D、甲基橙溶液为黄色,可做出4号环(黄色),故选项正确。故选:B。8. 蛋

32、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并提供能量B. 血红蛋白中的Fe3+可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C.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有机物D. 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详解】A、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重要构成部分,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并能提供能量,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中的Fe2+可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故该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氨基酸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化合物,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33、,使其变质,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 青铜纵目面具(题图)是三星堆考古的重要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自然界的单质B.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可塑性好,耐腐蚀C. 三星堆青铜中含有少量磷,可能起到降低其熔点的作用D. 应用14C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12C和14C的质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古代的青铜器的铜来源于:自然界的硫化铜等铜矿中提取的铜,提取的铜制成青铜合金再制成古代的青铜器,故A错误;B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可塑性好,耐腐蚀等特点,故B正确;C青铜中含有少量磷,可以增加它的强度,但并不能降低它的熔点,故C错误;D12C

34、和14C都是碳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B。10. 下表表示夏季某湖泊随水深不同,水温和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研究一些问题。根据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水深(m)水面159131721水温()23222010544溶解氧(mg/100mL)121294322A. 鱼有时游到湖面甚至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可能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B. 该湖泊的水温和溶解氧仅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密切相关C. 该湖泊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D. 该湖泊水深超过17m后,水深和水温对溶解氧的影响就很小了【答案】BC【解析】【详解】A、鱼呼吸需要氧气,离水面越近溶解氧越

35、多,所以鱼有时游到湖面甚至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可能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正确。B、从表中无法看出该湖泊的水温和溶解氧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密切相关,但是否有其他影响溶解氧的因素,题干信息无法得知,错误。C、如该湖泊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则水面溶解氧和较浅水深处的溶解氧应该相差不大,而表中差距很大,所以该湖泊水中的溶解氧不是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错误。D、该湖泊水深超过17m后,水温为4,而4时水密度最大,所以之后水温也应为4,从水深17m和21m对应的温度和溶解氧可知,该湖泊水深超过17m后,水深和水温对溶解氧的影响就很小了。正确。故选BC。11. 等电子体因原子数目相

36、同、电子数目相同而具有某些共性。下列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 CO2和N2OB. CO和N2C. NO2和CO2D. SO2和C1O2【答案】AB【解析】【详解】A.一个 分子的电子数为6+82=22,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72+8=22,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都是3,故A正确; B. 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14,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14,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都是2,故B正确;C. 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23,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22,故C不正确; D. 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32,一个分子的电子数为33,故D不正确。故选:AB。12. 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 B. C

37、. D. 【答案】A【解析】【详解】A、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因此三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氢氧化钾溶液食盐溶液胃液,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B、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为-2价,可计算H2S中S为-2价、SO2中S为+4价、单质S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C、由图示可知,含碳量0.03%2%的为钢,含碳量2%4.3%为生铁,生铁的含碳量高,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D、汞、银、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汞银,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

38、故选A。【点睛】13. 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我国山东开车成功。该项目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图是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三个反应环节的转化示意图(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分子,c、d是汽油中所含物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d是同一种物质B. 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C. 环节I的另一种产物是H2OD. 环节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答案】BC【解析】【详解】A、c、d的结构不同,不是同种物质。错误。B、d的化学式可写为C8H10,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0=106,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另一种产物的分子中含

39、有氢原子,二氧化碳中和一氧化碳中碳、氧原子比不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转化为一氧化碳分子需要失去1个氧原子,所以另一种产物的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所以环节I的另一种产物是H2O,正确。D、环节是将(CH2)n转化为汽油,是将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错误。故选BC。14. 题图是一个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A. 向试管方向移动B. 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C. 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D. 保持不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蚱蜢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试管内压强减小,着色水滴将向试管方向移动,所以A正确。故

40、选:A。15.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盐水杀菌的机理是A. 病毒无法在盐水的环境中生存B.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能溶解细菌C. 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的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 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使细菌因失水而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详解】A、有些病毒不能在盐水中生存,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B、盐水不能溶解细菌,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

41、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故该项说法错误;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显中性,pH为7,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菌会因失水而死亡,达到杀菌作用,故该项说法正确。故选D。16. 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 、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 CuO没有全部被还原C. 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 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答案】B【解析】【详解】A、如果

42、I和II之间少干燥,那么就会有部分启普发生器中的水分进入干燥U形管,那么测得的H2O就会变多,而在横向玻璃管中测得的O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用H2O的质量减去O的质量就是H的质量,那么H的质量就要变大,所以结果符合题意,正确;B、题目中用的是质量差,和CuO有没有完全反应无关,错误;C、II中有H2O冷却的话,那么就会使玻璃管的前后质量差减小,也就是测得的O的质量较实际要小,所以相应的H就要变多,所以结果符合题意,正确;D、后缺少干燥装置,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中,而使测得水的质量增加,进而使氢元素的质量增加,而对氧元素的质量没有影响,正确。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性质和实

43、验才能准确解答该题,要分析清楚每步实验的目的即可准确解答该题。17. 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I.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I中产生的CO2();III.使步骤I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IV.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石灰石;碳酸钠;碳酸氢钠:烧碱;二氧化碳:消石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起始原料是B. 起始原料C. 最终产品是D. 最终产品是【答案】C【解析】【分析】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详解】由工艺流程可知,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氢氧化钠,同时

44、利用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因此起始原料是石灰石、碳酸钠溶液和水,最终产品是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故选:C。18. 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隔绝空气加热,得混合气体M(已知草酸可分解为水、CO、CO2,草酸钙难溶于水)。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2B. 若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C. 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D. 草酸中C的化合价是+3【答案】B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题干提供信息,草酸的沸点低于分解温度

45、,草酸在分解时会有一部分草酸变为草酸蒸气i,进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草酸钙沉淀,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不一定含有CO2,故该项说法不正确;B丙中固体变黑是因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黑色的铁粉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M中含有CO,故该项说法正确;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甲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2,但可通过丙中固体变黑说明M中含有CO,故该项说法不正确;D草酸化学式为H2C2O4,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碳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可知:(+

46、1)2+2x+(-2)4=0,x=+3,故该项说法正确。故选BD。19.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中物质转化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O可与O2反应B. N2可转变成NO2C. BaO和NO2转化成Ba(NO3)2时,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上述过程中NOx转化成了N2和CO2【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NO和O2反应可生成NO2,正确。B、图中未体现出N2可以转化为NO2,错误。C、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化合物中通常氧元素为-

47、2价,Ba为+2价,所以NO2中氮元素为+4价,Ba(NO3)2中氮元素为+5价,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正确。D、NOx是指氮的氧化物,上述过程中NOx转化成了N2和CO2,正确。故选B。20.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红磷开始燃烧B. t2时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装置向外散发的热量C. t2t3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D. t4时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三颈瓶内【答案】B【解析】【详解】A、温度开始升高时说明

48、装置已被启动,所以t1时刻前装置已启动,选项A错误;B、t2时刻装置温度达到最高,说明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装置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相等,选项B正确;C、 t2t3瓶内氧气已几乎被消耗完了,此时温度降低才是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选项C错误;D、t3时刻瓶内压强开始升高,因此t3时刻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开始进入三颈瓶中,在t4时刻瓶内压强恢复与外界压强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B。二、判断题(共1题,10分)21. 请判断以下叙述的对错,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a.我国科学家南仁东主持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_。b.俄罗斯是天然气资源大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9、_。c.与氯化铵、硫酸铵一样,可以用石灰与硝酸铵共热或研磨的方法来检验铵根_。d.原子和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_。e.可以用小苏打溶液浸泡的方法去除瓜果蔬菜表面的部分农药_。f.在居室各个角落喷洒酒精进行消毒杀菌,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安全有效方法_。g.医用口罩以及普通棉质口罩对病毒的防护效果相差无几_。h.日本把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到海洋中的行为应该被制止_。i.在相同条件下,可根据铝、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其金属活动性顺序_。j.若稀硫酸飞溅入眼睛,可以用稀碱性溶液进行冲洗_。【答案】 . . . . . . . . . . 【解析】【详解】a.我国科学家南仁东主持建造了

50、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正确。故填。b.俄罗斯是天然气资源大国,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正确。故填。c.固体硝酸铵加热到185200时会释放出二氧化氮,继续加热到230则进一步分解,放出氧气。由于碰撞等原因,局部硝酸铵温度升至300以上,就可能引起爆炸。所以不能用石灰与硝酸铵共热或研磨的方法来检验铵根。故填:。d.原子和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正确。故填。e.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溶液为碱性,可以破坏部分农药的稳定性,所以可以用小苏打溶液浸泡的方法去除瓜果蔬菜表面的部分农药,正确。故填。f.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

51、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所以喷洒酒精时要注意控制喷洒酒精的浓度及不要在有热源的地方喷洒。故填。g.医用口罩以及普通棉质口罩的孔洞大小不同,对病毒的防护效果相差较大。故填。h.日本把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到海洋中的行为会造成核污染物扩散,应该被制止。故填。i.在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可根据铝、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其金属活动性顺序。故填。j.不小心将硫酸滴入眼睛中,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大量的清水反复的冲洗眼睛。稀碱溶液对眼睛也有伤害,不能用稀碱性溶液进行冲洗。故填。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共30分)22. 能

52、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1)在化石燃料、电能、太阳能、风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属于新能源的是_。(2)电能一旦产生,是没法直接保存的。我国西部水力发电资源丰富,电量剩余,东部工业发达,电量不足,西电东输是解决东部、西部电力不平衡的措施之一。请写出另外两种保存电力的方法_。(3)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品牌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则制取1.2k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电解的水质量为_kg。(4)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

53、烧。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x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若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的比是2:1,则该可燃冰化学式中的x的值为_。【答案】(1) . 化石燃料 . 太阳能、风能 (2)抽水蓄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合理即可) (3)10.8 (4)9【解析】【小问1详解】电能可通过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再生,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故太阳能、风能属于新能源。【小问2详解】电能一旦产生,是没法直接保存的。可以将电

54、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储存起来,例如抽水蓄能:抽水蓄能电站有一个建在高处的上水库和一个建在电站下游的下水库,抽水蓄能属于机械储能方式,由可逆式水轮发电机实现电能和储存于上水库中的水的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或者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电池中等。【小问3详解】设:制取1.2k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电解的水质量为x,则:需要电解的水质量为1.8g。【小问4详解】根据已知条件: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由于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的比是2:1,故34个H2O分子构成的6个笼中CH4分子占4个,H2O分子占2个,则CH4分子与H2O分子个数比为:4:(34+2)=1

55、:9,故CH4xH2O中x=9。23.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金属的治炼和金属性质的研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_;从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看,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_、铁器时代:某金属及其合金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熔点高、密度小,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器和人造关节等的制造,这种金属是_;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的17种金属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这类金属元素统称为_元素。(2)下列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省略了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其中AB和DE需要另加同一种反应物,但该反

56、应物浓度不同:F的稀溶液呈浅绿色,且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A、D的化学式A_。D_。写出C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_。(3)FeCl3溶液常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反应原理为:。向含溶质32.5g的FeCl3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Cu粉,反应过程中FeCl3、CuCl2的质量随Cu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X的化学式为_,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_,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_g。【答案】(1) . 铝#Al . 铜器时代 . 钛#Ti . 稀土 (2) . C . Fe . . (3) . FeCl2 . 2:1 . 24.5【解析】【小问

57、1详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钛及其合金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熔点高、密度小,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器和人造关节等的制造,这种金属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的17种金属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这类金属元素统称为稀土元素;【小问2详解】F的稀溶液呈浅绿色,可知溶液中含Fe2+,且可与BaCl2溶液反应生自色沉淀,可知F为FeSO4,因为FeSO4+BaCl2=BaSO4+FeCl2;D可以转化为F,D可以转化为G,F可以转化为G,则G为FeCl2,D为Fe,C和E反应可生成D,D可以转化为E,E为Fe2O3,C为

58、CO,A可以转化为B,B可以转化为C,又因为AB和DE需要另如同一个应物,则A可以为C,B为CO2,AB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C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E可以是氧气和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与E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但AB和DE该反应物浓度不同,则E可以为Fe2O3,Fe与O2、H2O共同接触可以生成铁锈的主要成分,则C与E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推断合理。根据以上可知,A为碳,其化学式为:C,D为铁,其化学式为:Fe;C与E反应生成D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转化成G是硫酸亚铁和氯化

59、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铜具有还原性,将+3价的铁还原为+2价的铁,因此X为氯化亚铁,其化学式为:FeCl2,反应原理为2FeCl3+Cu=CuCl2+2FeCl2,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2:1;设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x,则x=25. 4g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25.4g。24. 有化学家说“如果没有溶液,化学将无法在科学世界里拥有一级学科地位。”(1)中学阶段常常将溶解过程简单看作物理变化过程,但溶解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早已得到了证实。下列事实能说明溶解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A. 无水硫酸铜白色,硫酸铜溶液蓝色B. 向氨水中滴加酚酞

60、,溶液变成红色C.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盐酸的导电性比水强(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这是因为在溶液中反应有利于_。(3)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CuSO4、MgC12、Na2SO4、NaOH、NaNO3中的2种或2种以上物质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已充分):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向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对无色溶液A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化合物是_,可能存在的化合物是_。(4)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乙醇等也可以作溶剂。下表是一些物质25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