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血液循环_第1页
第章血液循环_第2页
第章血液循环_第3页
第章血液循环_第4页
第章血液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血液循环心脏解剖结构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的定向流动。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 心脏(心室或心房)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房收缩全心舒张期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期心室舒张(一)、心动周期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人: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心动周期=60 /心率如心率75次/分,心动周期=60/75=0.8特点:舒张期收缩期,心率改变主要影响舒张期全心舒张期0.4 ,有利于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泵血入体循环室壁心肌收缩和舒张室内压力变化瓣膜开闭血流方向心室容积的变化特点:压力急剧升高,容积不变以左

2、心为例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开始升高历时:0.05s房内压A内压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A瓣仍关1、等容收缩期特点:室内压最高,心室与动脉间的压力差为动力历时:0.1s2、快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进一步升高 A内压快速射血期A瓣打开特点:血液的惯性力为动力历时:0.15s3、减慢射血期室内压 A内压减慢射血期A瓣打开特点:室内压急剧下降,容积不变历时:0.08s4、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开始降低房内压A内压等容舒张期房室瓣仍关A瓣关特点:心室容积增大,室内压最低 占总充盈量的2/3历时:0.11s5、快速充盈期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进一步降低房内压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特点:心室容积增大,室内压逐渐增

3、大历时:0.32s6、减慢充盈期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进一步降低房内压减慢充盈期房室瓣开特点:心室容积增大,室内压逐渐增大 心房收缩可使心室充盈量增加30%历时:0.1s7、心房收缩期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进一步降低房内压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左心室的泵血过程:左心室 分期 压力 房室瓣 主A瓣 特点 收缩(泵血)等容收缩期 P房P室PA 关 关 心室密闭P 射血期 P室PA 关 开 心室泵血 舒张(充盈)等容舒张期 P房P室PA 关 关 心室密闭P 充盈期 P房P室开 关 心室充盈心房收缩期(0.1) 同心室充盈期 心室充盈(20-30%) 小结: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变化,从而导致心房和心室

4、之间,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的腔室之间流动的动力;单方向流动则是在瓣膜的配合下实现的。 即:心室缩舒室内压变化 导致房、室、主动脉产生压力梯度推动血液在瓣膜配合下单方向流动。每搏量所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SV):每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每搏量 6080ml,平均70ml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是评定心功能(心肌收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射血分数=SV/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每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CO=SVHR 4.56.0L/min,平均5L/min每分心输出量(CO):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

5、量心指数是评定个体心功能的指标心脏做功量(自学)心指数=CO/体表面积(M2)33.5L/minM2前负荷(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在心率不变的情况下,搏出量的多少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心肌的收缩力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心脏容积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生理意义: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维持心 室射血与静脉回流量平衡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异常自身调节2、后负荷(动脉血压)当心率、心肌初长度和心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动脉瓣开放推迟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反之,动脉血压搏出量动脉血压突然舒张末期容积恢复每搏输出量心肌收缩力

6、血压持续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不断最适初长度心肌初长度失代偿,心肌收缩力心肌初长度搏出量3、心肌的收缩能力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血中肾上腺素 迷走神经兴奋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影响因素:不依赖与前、后负荷的改变即等长调节横桥的数目和横桥ATP酶的活性4、心率:40-180次/分,心率心输出量(增加有一定限度) HR180次/分心动周期过短,心舒期过短充盈量搏出量心输出量同时,心肌过度消耗营养物质心缩力HR40次/分心室充盈过长/已近最大限度不能随舒张期延长而无限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心输出量(五)心泵功能的储备指心输出量伴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心力储备安静4.56L运动30L体育

7、锻炼可以提高心力储备二、心音心音标志产生听诊特点临床意义一心室收缩开始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及心室射出的血液冲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而产生音调低,持续时间长,在心尖搏动处听得最清楚反映心室收缩力的强弱和房室瓣的功能状态二心室舒张开始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迅速关闭及血液冲击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引起振动所产生音调高,持续时间短,在主、肺动脉瓣听诊区听得最清楚反映动脉血压的高低及动脉瓣的功能状态心脏杂音:当心肌和心瓣膜发生病变时,心音变发生异常三、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 房室束 浦肯野纤维自律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功能的心肌细胞(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

8、其形成机制心室肌的静息电位: -90mV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迅速而复极化缓慢,历时较长分为:0期、1期、2期、3期、4期K+的平衡电位Na+K+3Na+2K+3Na+Ca2+细胞外细胞内-90mV0123440mVCa2+Ca2+K+K+K+K+0期(去极化期)-90mV+30mV动作电位的上升支12msNa+通道开放、 Na+内流、 Na+平衡电位1期(快速复极初期)+30mV0mV锋电位10msNa+通道关闭、 Na+内流停止、 K+的通透性K+外流0mV波形平坦,平台期100150ms慢Ca2+通道开放、 Ca2+缓慢内流、 少量K+外流膜电位稳定在0

9、mV水平心室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100150msCa2+内流停止 K+通透性K+快速外流K+平衡电位离子恢复Na+- K+泵 Na+-Ca2+ 交换内流Na+泵出内流Ca2+泵出、 外流K+摄回4期(静息期)Na+K+3Na+2K+3Na+Ca2+细胞外细胞内-90mV0123440mVCa2+Ca2+K+K+K+K+(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以窦房结P细胞为例窦房结细胞AP的幅值小,由0期、3期和4期组成,超射小,没有1、2期。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4期自动除极达阈电位(40mv左右),激活慢Ca2+通道,使Ca

10、2+内流增加,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形成0期除极。1. 0期除极幅度低,幅值约65mv,速度慢。机制:慢Ca2+通道逐渐失活,而K+通道激活,导致K+外流增加、 Ca2+内流减少,膜逐渐复极并达最大复极电位。(2)、3期复极没有1期和2期。最大复极电位为6065mv。机制:(3)、4期自动除极 此期膜电位并不静息,而是负电位的绝对值自动逐渐减少。当除极达40mv左右时激活慢钙通道,产生新的动作电位。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Na+和Ca2+内流增强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自律性的基础)无静息电位,只有最大舒张电位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超常期(一)兴奋性心肌细胞具

11、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1、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肌兴奋性为0 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极化达-60mV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 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性收缩保证心室射血的正常进行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才能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从复极化-60mV至-80mV心肌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动作电位超常期:从复极化-80mV至-90mV 心肌兴奋性高于正常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在心肌舒张早期以后给予一次额外的刺激而产生提前兴奋所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心肌出现期前收缩后可能出现的一段较长时间的心舒张期,称为代偿间隙。异位起搏点:当窦房结的自律性异常低

12、下或兴奋下传受阻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过高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可以表现出来。(二)自律性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1、心脏起搏点普肯耶纤维:25次/分窦房结:100次/分房室交界区:50次/分窦性心律:以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区是正常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的唯一通道,兴奋传导的速度较慢,需要时间较长(0.1s)(三)传导性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0.4m/s0.020.05m/s4.0m/s1m/s0.05m/s1.5m/s1、同步收缩(闰盘的存在)(四)收缩性心肌细胞收缩原理与骨骼肌收缩原理相似特点:3、对细胞外液Ca2+浓度依赖性大(

13、肌浆网不发达,终池储存Ca2+少)2、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ECG):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五、心电图心电图(ECG)波形意义P 波两心房去极化过程QRS 波两心室去极化过程T 波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 间期P波开始 - QRS波开始,表房室传导时间QT 间期Q 波开始 T 波结束,心室兴奋去极和复极时间ST 段心肌各部分均处于去极化状态,可反映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容积速度。ml/min L/min二、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及

14、其相互关系(一)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液中某一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cm/s m/s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加1/3脉压。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主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在心缩期,血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在心舒期,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动脉血压的间接测量心力衰竭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脉压:3040mmHg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保证全身各个器官有足够血液供应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脑、心、肾缺O2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 心室射血阻力增大代偿性心室扩大(二

15、)动脉血压的形成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弹性储存器血管的可扩张性与弹性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搏出量心率 外周阻力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1、搏出量(SV)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搏出量(SV)收缩期射入主A血量收缩压血流速度舒张期存留血量略舒张压脉压2、心率心率舒张期收缩期舒张期血外流收缩期血外流舒张期存留血收缩期存留血舒张压收缩压脉压3、外周阻力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R心舒期血流速度A存留血量舒张压心缩期血流速度收缩压脉压4、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缓冲作用老年人多伴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硬化外周阻力 ,舒张压略甚至。弹性心舒期弹性回缩力

16、心缩期大动脉扩张能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失血、腹泻、脱水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 补充血容量动脉血压过敏、中毒血管容积动脉血压 血管收缩药物动脉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动脉硬化(四)动脉脉搏在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变化引起的动脉管壁节律性波动。脉搏可以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临床:判断心功能、输血、输液的参考指标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一)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或肢体静脉的血压正常值: 412cmH2O生理意义:监测心室射血能力静脉回心血量的指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1、

17、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血量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心血量容量血管收缩右心衰:血液淤积于右心房和体静脉系统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下肢浮肿左心衰:血液淤积于肺静脉系统肺淤血、肺水肿2、心肌收缩力2、重力和体位体位性低血压:当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因重力 作用,心脏平面以下部位的静脉扩张, 造成大量血液滞留,使静脉回心血量减 少,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引 起脑、视网膜一时供血不足,出现头晕、 眼前发黑等现象。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4、呼吸运动基本功能: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五、微循环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

18、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1、迂回通路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网 微静脉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营养通路2、直接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返回静脉,保证静脉回心血量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参与体温调节,多分布在手指、足趾、耳廓等处的皮肤中微动脉“总闸门”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微静脉“后闸门”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前阻力血管”微静脉“后阻力血管”(二)微循环的调节六、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组织液:是细胞间隙中的液体,蛋白质比血浆低。(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生成

19、的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力量: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回流的力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静水压)结果说明:A端组织液生成生成回流V端组织液回流淋巴回流(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毛细血管血压右心衰竭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阻力毛细血管血压全身水肿炎症微动脉扩张毛细血管的血液毛细血管血压炎症局部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合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水肿肝病肾病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排出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减少 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烧伤毛细血管通透

20、性组织胶体渗透压局部水肿变态反应淋巴回流丝虫病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阻塞部位水肿七、淋巴循环(一)生成 1.进入淋巴管的组织液为淋巴液。 2.120ml/h,24L/d,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的主要辅助系统。(二)淋巴液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静水压与毛细淋巴管间压力差是生成动力。 2.肌肉收缩与舒张、相邻动脉搏动、外力压迫均可影响淋巴回流。(三)功能1.回收蛋白质,运输营养物质,调节体内液体平衡。2.消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异物功能。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调节的目的:适应机体的需要稳定血压协调各器官的供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调节的方式HRSVCO血管紧张性血压调节的途经:(一)心脏的神

21、经支配及其作用双重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分 布 心脏各部 心室肌较少(余 同交感神经)末梢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NE) (Ach)受 体 心肌1受体 心肌M受体作 用 全面加强心脏活动 全面抑制心脏活动 (心率、心缩力、传导) (心率、房肌收 缩传导 )阻断剂 普萘洛尔 阿托品一、神经调节(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交感缩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分布 绝大多数血管 骨骼肌血管 脑、消化腺、外 (犬、猫) 生殖器的血管递质 NE Ach Ach受体 作用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血管舒张 血管舒张阻断剂 酚妥拉明( )(二)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22、 center)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调节心血管活动有关 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1、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1)心交感中枢:延髓腹外侧部 2)缩血管中枢 : 延髓腹外侧部 3)心迷走中枢:延髓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性反射 减压反射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上有对牵拉敏感的神经末梢,能感受动脉血压的变化。 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传入神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效应器:心脏和血管适宜刺激: 压力对管壁的牵张。敏感范围:100mmHg,特点:对快变化敏感, 对慢变化不敏感。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