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课件_第1页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课件_第2页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课件_第3页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课件_第4页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和宗教雕塑名作读解小组成员:曹璨、范孝臻、康璘珂、刘雪梅、宋文新、张艳春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墓前设置显示地位和权威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塑群;墓室中除安放随葬品外还有大量的陶俑。这些作品往往代表了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的主要是石窟寺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均以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真人真马大小,全部画彩。 致广大,尽精微。蹲射俑秦兵马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独

2、特而重要的地位,这种雕塑形式在此前未曾有过,后世也没有继承。此用为千万个将士中的一员,正双目紧盯前方,双手紧握弓箭,似备好作战状。 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 二、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采用秦岭山区的花岗岩雕刻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式造型。展示出西汉时期的创作者的高超的写意技术 。霍去病墓石雕 伏虎(西汉) 霍去病墓石雕 跃马(汉) 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的陵墓是他曾经战斗过的祁连山的象征,充满了西北山区的特点。同时,设计者还制作了一些大型石兽雕刻隐在山形的陵墓之中,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意境。这种把石雕与陵墓特别是陵墓主人的历史功绩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构思,与那些常见的总把

3、石雕对称排列在墓前的做法相比,确实是一种独出心裁、耐人寻味的创造。这件跃马就是霍去病墓群雕中不朽的名作之一。 跃马 花岗岩,高150厘米,长240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117年(西汉时期),原立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霍去病墓前。 霍去病墓石雕 卧牛(汉)霍去病的死因: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瘟疫的水,而后病倒;马踏飞燕 (汉) 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一座东汉墓中,发现了青铜雕铸的俑马群。其中轰动世界的一件奔马雕塑,高34.5厘米,长45厘米,头部微侧,三足腾空,尾巴扬起,呈驰骋飞奔状,我们仿佛能听到马的嘶鸣。为了衬托

4、出奔马的飞速,雕塑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性的手法,把奔马踏地的一足踩在一只飞燕的身上,真是令人叫绝!这件雕塑反映了创作者超凡的艺术想像力和高超精湛的制作技巧,是东汉雕塑艺术中的瑰宝。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

5、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 一般人们以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中国古代宗教雕塑敦煌194窟彩塑:铺西龛佛坛(唐) 彩塑菩萨像(局部)唐 敦煌莫高窟内景(北魏)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

6、势恢弘,内容丰富。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7、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 唐高宗咸亨四年(672年) 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 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花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 卢舍那 ” 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除此之外还有胁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

8、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龙门石窟奉先寺 阿难像(唐)麦积山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 麦积山127窟正壁龛佛与胁侍菩萨 (北魏)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