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节选)》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4《窦娥冤(节选)》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4《窦娥冤(节选)》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4《窦娥冤(节选)》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4《窦娥冤(节选)》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窦娥冤关汉卿1.品味精彩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语言,感受窦娥形象;品味精彩唱段,理解浪漫主义手法及其作用。2.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戏剧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体会窦娥悲愤至极的情感、善良被戮的悲剧命运以及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4.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教学目标(一)元杂剧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个别的有五折、六

2、折或多本连演。 2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套曲子,是用不同的曲调组成的、曲调的多少不一)。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C 调 D 调等。我国古代音乐以宫(相当于简谱 1)、商(相当于简谱 2)、角(相当于简谱 3)、徵(相当于简谱 5)、羽(相当于简谱 6)、变宫(相当于简谱)、变徵(相当于简谱)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

3、】【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一、导入3角色:扮演的角色主要有生、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外旦、贴旦、老旦、花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4剧本构成: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即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即科范):是戏剧

4、动作的总称(包括动作、表情、舞台效果)。也称“介”。 白(即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分别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二)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 60 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 15 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我是个蒸

5、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予我这几般儿的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幽冥,天啊!那其间缠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1.窦娥冤共几折?有楔子吗?有哪些角色?能唱的角色是谁?全剧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第三折。角色:窦娥 梼杌 蔡婆婆 张驴儿 张驴儿父亲 窦天章 能唱的角色:窦娥2.课文节

6、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 31 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这个宫调。 二、导读3.请概述窦娥冤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本课)情节。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第四折(结局):窦天章考取功名,窦娥冤屈得以昭示。4.节选部分戏剧情节。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赴法场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第二部分:“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告别婆婆。第三部分:“兀那婆子靠后”结束

7、。娥在法场发下三大誓愿。 1.朗读全文 ,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第一场 :无辜受冤,指天斥地(怨) 第二场 :临刑时,见到唯一的亲人(悲) 第三场 :临死前发誓愿(怒) 三、赏析2.优秀的戏剧作品一定 “有戏”,即人物与人物之间要有矛盾冲突。你认为窦娥都与什么人有矛盾冲突?主要矛盾是跟谁的冲突?这些矛盾冲突体现了窦娥什么性格。窦娥矛盾对象矛盾表现主要矛盾后面画矛盾冲突中窦娥表现出来的性格张驴儿父子张驴儿误把自己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反抗意识太守桃杌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被判以死罪 有反抗精神的、不屈服婆婆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

8、罪 善良的、符合当时道德标准的良家女子、孝顺婆婆(1)人生经历:三岁丧母、七岁离父的“孤儿”;新婚燕尔痛失爱夫的寡妇 ;命途多舛的 “苦主”。(2)性格特征:性情善良,体现在对待婆婆的态度上。 蔡婆的糊涂是导致窦娥陷于悲剧的一个因素,但她非但不埋怨,不记恨,生命行将终结时,想得最多的却还是婆婆。直到第四折,化作鬼魂的窦娥还央求父亲收留无依无靠的蔡婆,这种以德报怨的孝顺凸现了窦娥的善良无辜。 第四折【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 3.请概述窦娥的人生经历,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刚烈、具有反抗精神,集中表现

9、在滚绣球一曲和三桩誓愿上。 窦娥指天斥地,对人人敬畏的天地进行了愤怒的抨击。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它已经超出了为个人鸣冤的层次,上升到对社会、对封建秩序的反抗。 三桩誓愿层层深入:一愿希望在场的人了解冤情,二愿表现她的清白,三愿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的昏官污吏。从监斩官的反应(“依你”“胡说”“打嘴”)也可见出层深性。 这一段不是弱者临死前的哀叹呻吟,而是无辜百姓受冤后对罪恶社会的愤怒吼声。 4.含冤的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5.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实质以及对

10、应的典故来写的? 内容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应验时间瞬间一段时间三年时间越来越长应验地点法场荒野山阳范围越来越广实质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监斩官态度答应呵斥怒喝态度越来越强烈典故望帝啼鹃(杜宇)苌弘化碧 (苌弘)六月飞雪(邹衍)亢旱三年(东海孝妇)6怎样看待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 ? 如何理解窦娥的“亢旱三年”?(1)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屈能得到昭雪,恶势力会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

11、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2)窦娥发“亢旱三年”的誓愿初衷针对地是官吏,因为当时朝廷对官员的考核主要是以“考课”为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官员收缴的税收情况,亢旱三年的结果是粮食颗粒无收,官吏考核就会不合格,但窦娥没想到这桩誓愿灵验后最苦的还是百姓,这也间接反映出窦娥思想的局限性。 7.结合课文内容,仿照上联,对出下联。上联:贞洁尽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8.本剧的题目全名叫感天动地窦娥冤,为什么叫“感天动地”?作品中具体指什么事情?现实中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这样写有何作用?请举出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1)“感天动地”具体指窦娥死后血溅白练,六月

12、飞雪,楚州亢旱三年。(2)这属于超现实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这一超现实的情节首先是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窦娥是无力辩白自己的冤屈的,她的故事到她被斩就结束了。这样,她强烈的反抗精神便不能充分体现出来。这种安排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心理。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被毁灭的主人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强大的力量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的、进步的事物的肯定和支持,也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超现实的情节使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如孔雀东南飞中“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9.王国维曾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十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窦娥悲惨的命运令人同情

13、,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引人深思。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善美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官吏腐败。桃杌太守给告状者下跪,“但有告状的,便是衣食父母”,“告状来的要金银”,昏官后居然升官; 流氓无赖张驴儿。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造成窦娥冤案的主要原因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时代的悲剧。例 2阅读下文,完成第 1-2 题。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 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

14、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典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

15、。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逮,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四、延伸癸未三月,权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

16、,惟此可瀹灵府耳。” 注鞅掌:事纷扰烦忙 瀹灵府:浸润心田。 1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抚几而起曰( ) (2) 典妆奁偿( ) 【答案】(1) 拍,轻击 (2) 抵押,典当 2为下列句中加横线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力不逮( )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权天津道( )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代理官职 【答案】(1)B (2) D 3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答案】夫人说:“穷困不是令人为难的事,身处穷困之中(学会怎样处置)才是难事;不考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是导致穷困的途径。 4对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答案】 B 5第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_ 、_ 的一面。(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