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_第1页
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_第2页
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_第3页
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模板课程名称: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 实验名称:空气锤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指导老师:钱扬顺一、实验目的(1)了解750kg空气锤的组成、各部分作用;(2)掌握750kg空气锤工作原理及操纵方法。二、实验设备及厂房750kg空气锤,实训中心厂房三、实验内容(1)认真消化和分析空气锤的结构组成部分2-4-10所示。(2)现场检查设备的配电、紧固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常;(3)接通设备电源,启动驱动电机,观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4)对照示意图和实物,空气锤结构部分包括如下的内容:工作部分:包括落下部分(活塞、锤杆和上砧块)和锤砧(下砧、砧垫和砧 座)传动部分:由电动机、带和带轮、齿

2、轮、曲柄连杆及压缩活塞等组成操纵部分:由上下旋阀、旋阀套和操纵手柄等组成机身:由工作缸、压缩缸、立柱和底座组成。它们的作用是:工作部分主要是为了使设备产生打击力的重要部分,其安装 是否牢固,活动是否灵活,直接影响着打击效果和使用安全;传动部分主要是为 了产生压缩空气,为工作部分服务;操纵部分是通过对上下旋阀旋转角度的控制, 进而达到控制工作部分的落下部分上行回程和下行打击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控制 打击力量,还可以进行空行程、悬空、压紧等;而机身是整个设备的支撑和基础, 他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5)空气锤的工作原理设起动前压缩活塞在最上位置,工作活塞在最下位置、工作缸和压缩缸上下 腔分别连通

3、。这时压缩的上下腔通过压缩活塞和活塞杆的补气孔与大气相通,两 缸上下腔的压力均为大气压力。当电动机通过传动系统、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压缩 活塞向下运动时,下腔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上腔气体膨胀,压力降低。当 压缩活塞下行至某一位置,作用在工作活塞下部的压力大于工作活塞上部的压 力、落下部分重量及其运动的摩擦力时,锤头开始上升。压缩活塞继续下行,由于压缩活塞向下运动的速度大于工作活塞向上运动的速 度,使下腔压力继续升高,上腔压力继续下降,结果使锤头加速上升。压缩活塞下行过程中,下腔的最大压力一般可达2.5X105 Pa,上腔压力可降至0.5X105Pa。压缩活塞下行程至最下位置时,锤头约处于向上行程

4、的中间位置。这时压缩 缸上腔通过补气孔与大气相通,以提高锤头的打击能量。当压缩活塞回程时,由于两个活塞均向上运动,两缸下腔容积不断增大,上腔 容积不断减小,即下腔压力不断减小,上腔压力不断增高,作用在落下部分的合 力的方向逐渐转变为向下方向。自此,锤头向上运动进入减速阶段。锤头向上运 动直至工作活塞把上腔通压缩缸的通道切断进入缓冲腔,并且运动动能全部被缓 冲气垫吸收为止。此时压缩活塞上行了一段距离。压缩活塞继续上行,上腔压力继续增高,下腔压力继续下降,锤头在上腔气 体压力(缓冲气垫压力及压缩缸上腔压力)和落下部分重量的作用下加速下行, 直至打击锻件。当压缩活塞接近行程的上极限位置时,锤头降至下

5、极限位置。此 后压缩活塞回至原始位置。由此可知,曲柄转一周,压缩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则锤头打击一次,也就是 锤头打击次数与曲柄转数一致。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就可得到连续打击。图2 -4-1。空气锤结构图1一电动机2带轮3 大齿轮4一小齿轮5 一曲柄轴6一连杆7压缩缸8活塞 9上旋阀10顶盖11中旋阀12工作钉13T旋阀14-S杆导套四、实验总结每个同学按上述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二、典型锻件的模锻工艺设计课程名称: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名称:典型锻件的模锻工艺设计 指导老师:钱扬顺-、实验目的(1)学会分析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学会用CAPP软件进行模锻工艺设计。学会制定模锻工艺过程。学会分析模锻件锻后

6、的质量。二、实验设备及要求微型计算机、CAPP软件三、实验内容1、绘制模锻锻件图(以奖杯为例)分模面选择该奖杯的使用要求较高,因为它没有指定材料,所以根据情况选择不锈钢 1Cr18Ni9Ti。根据奖杯的外形特点,如果选择打击方向为其高度方向,杯体的容器部分可 以压出一定的深度,但杯把部分是内凹,无法出模,所以只能选择以通过杯体的 旋转轴线的平面进行分模。加工余量、模锻公差和工艺余块根据杯体的尺寸特点,根据经验,选择杯体周身加工余量为2 mm,杯体 的容器部分和杯底凹坑等全部填为工艺余块。计算锻件质量为ml,锻件的包容 体质量为m2,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 ml/ m2,根据锻件质量山1,形状

7、复杂系 数S的值,以及平面分模,查有关手册,得长度公差为+1.3,-0.5,直接公差 为+1.1,-0.4 mm之间,允许残余毛边为0.4。模锻斜度。本模锻尺寸不大,横放时型槽也不太深,为了制模方便,统一选模锻斜度为 7。杯体外形及杯底上侧为自然斜度,不需模锻斜度。圆角半径。本锻件为了便于取模,避免锻模凹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减缓模具外圆角处的 磨损,提高模具寿命,内圆角半径R取3 mm。根据以上的步骤,绘制的锻件图见附件1。2、确定模锻工步该锻件是属于杆类件,但其杯把部分较细,如果直接用圆棒料锻造,不仅浪 费材料,也会加剧模具的磨损,所以需要对杯把部分进行滚挤制胚后再锻造。3、坯料计算根据该锻件的体积,加2530%后就是坯料体积,坯料直径要保证能够使 锻件截面最大部分能够充满,最终选择的材料的坯料尺寸为:4、选择模锻设备根据该锻件的特点,选择在锻锤上生产,锻锤设备吨位选择有计算法,经 验法。本次我采用经验法,就是如果锻件的投影接近一个人的巴掌大小,就 用1t模锻锤,所以最终选择1t锻锤进行生产。5、模锻的后续工序该锻件需要切边,没有冲孔,因为杯把较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