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展时空坐标单元主旨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唐结束分裂,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开展。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根底。唐朝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3.制度创新:魏晋时期,三省制雏形初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开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征税标准主要由人丁转向财产。4.文化交流: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
2、教合一的趋势;从维护封建统治及统一的时代要求出发,唐朝儒学复兴。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动乱再起,南北分裂,北方农业迭遭毁坏,南方农业那么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流和社会相对稳定,获得进一步开展。另外,自两汉之际起,中国气候开始由温暖期进入寒冷期,北方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而南方所受影响较小,且从此开始开展麦类等旱田作物的种植。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已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孙吴建国时,又有些进展。西晋末大乱,黄河流域汉族人大量南迁,其中士族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劳动民众。他们带着北方比较
3、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到南方,在南方原有的生产根底上,参加新力量,因而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除东晋末和梁末两次祸乱以外,南朝境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破坏,这也是生产力得以逐渐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册学术视野 教师备用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耕种,所以深入还未被圈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域不少的丘陵、山地,为旱作农业的开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旱,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祭品。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问题?在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国号既是家天下的标志,也是天命所归、万民拥戴的
4、象征,乃至国家政治文化的符号。而“五胡十六国中这些非汉民族政权定立汉式国号,在大单于、天王等尊号以外使用汉式尊号,如皇帝,以及攀附华夏祖先,如鲜卑族慕容部、拓跋部自称黄帝之后,宇文部自称炎帝之后,氐族自称出于有扈,羌族自称出于有虞,如此等等,都说明了他们的政治考量或文化取向,即希望借此拉近与汉人的心理距离,向汉人示好,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汉地的统治。这样的事实又说明,在中国古代,但凡非汉民族想在中原地区立国,就必须认可、接纳乃至融入汉地的历史记忆、政治系统与文化传承,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化。这样的“汉化,又从形式的层面直接反映了这些非汉民族不自外于中国,即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非汉民族的中国
5、。说过表层的国号,再说中层的制度。从理论上说,非汉民族只要处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只要进入了汉族农耕区域,身份的变胡为汉,经济生活的变游牧狩猎为男耕女织,政治制度的实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文化制度的遵从儒学孔教,就是一个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却不可逆转的过程。说过表层的国号、中层的制度,再说深层的思想。思想是指导行动、决定实践的根本。胡族政权采用汉式国号、推行汉家制度,反映了胡族君主的“汉化选择,但在那个分裂战乱、胡汉杂糅的时代,“汉化毕竟不是令胡族君主开心的事情。至于来自本民族内部皇亲国戚的反对、文臣武将的质疑以及广阔部众的不理解,也是可以想见的情形。因此,胡族政权的“汉化其实充满着艰难险阻,
6、呈现出屡有反复的特征。而一旦强有力的胡族君主在汉人士大夫的影响与汉地大环境的作用下,真正从内心深处、从思想高度融入了汉人与汉地,那就脱胎换骨,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华夏皇帝。而一旦成了华夏皇帝,自然就会去做华夏皇帝的事情,具体到天下分裂的十六国时代,那些胡族血统、汉族文化、雄才大概的皇帝最想做成的事情就是统一。如果我们反向思维,这个“五胡入主中原的时代,更是“五胡归心华夏的时代。正是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才更加丰富,文化才更加灿烂,生命才更加茁壮。这就是“五胡十六国历史的主旋律,也是北朝历史的主旋律。胡阿祥?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名师导学必备知识导学探究随堂训练名师导学课
7、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1.通过观察“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等形势示意图,明确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各政权大致的地理位置;依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或年代尺),说出该时期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国家处于大分裂时期。(时空观念)2.了解“六朝”开发江南的史实;通过不同类型史料,说明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原因;通过西晋末年流民迁徙示意图,了解北方人口大量迁移的史实,认识人口迁徙带来的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简述蜀、吴
8、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西晋时的“五胡内迁”、中原人口的大量迁移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向汉族学习的史实;根据历史文献、考古实物等史料,多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知道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说明国家大分裂的过程中蕴含的统一的因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国情怀)重要概念1.八王之乱:西晋皇族内部争权的斗争。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想独揽大权,与辅政大臣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大规模的混战,
9、历时16年之久,这次战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永嘉之乱:西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导致经济残破,社会矛盾锋利,西晋政权衰弱。内迁的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永嘉之乱是使中国在短暂的统一后再次由统一走向分裂的重大事件。3.衣冠南渡:指西晋末年,晋元帝渡江避难,文人士大夫以及庶民百姓跟随晋元帝大规模南徙。4.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
10、,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森严,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门阀政治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5.淝水之战:发生于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与南方东晋之间的一
11、次重要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寿县东南)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前秦的统治,北方重新陷于分裂。而东晋那么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扰。时空术语1.三国时期:三国(220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220266年)、蜀汉(221263年)、东吴(222280年)三个政权。2.两晋时期:晋朝(266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266316年)与东晋(317420年)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
12、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之一,东晋那么属于六朝之一。3.南朝时期:南朝(420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4.六朝: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5.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6.北朝时期:北朝(439581年),指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建立隋朝为止,与南方地区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对峙,是存在于北
13、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的总称。7.江南地区:江南,是指地理区域,意为长江之南。8.荆襄地区:荆襄地区,扼天下之中,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战略要地。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因失荆州而使统一全国的霸业不能实现;刘备得荆州而立,最终入主西蜀而与曹魏、东吴三分天下。到陈朝,丧失了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势已定。必备知识一、三国与西晋1.朝代更迭(1)三国鼎立曹丕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影响曹魏220年 .洛阳 .蜀汉221年刘备成都孙吴222年孙权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东汉灭亡建业图解史 观察教材P26“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问题 分析三国所处区域。提示
14、 魏国控制当时的经济重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国力较强,故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地处南方,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利于民族交融。(2)西晋短暂统一 年,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 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263司马炎西晋316图解史 观察教材P27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问题 分析该印文价值。提示 该印是晋朝颁发给羌族酋长的印章,是内迁少数民族长期定居的物证,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民族关系:自东汉到西晋, 、羯、 、羌、 等民族向内地迁徙。西晋内战时,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
15、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政权支柱: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3)疆域变化:东晋北边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2.南朝(1)政权更替: 年,出身低级士族的刘裕篡夺皇位,国号 。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四个王朝均定都 。(2)疆域变化:东晋南朝之交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陈朝保有长江以南,上游丢掉四川和荆襄。匈奴氐鲜卑420宋建康链史料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问题 据材料,分析说明东晋时士族(士族制度
16、)得到充分开展的原因。提示 东晋政权是在世家大族的扶植下建立的,因而在东晋政权的保护之下,士族势力到达鼎盛。(1)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 ,充实劳动力资源;南方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2)表现农业: 大量开垦、 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 、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3)影响: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开展;许多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生产工具和技术土地农作物陶瓷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2)北方的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 。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
17、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1)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 统一北方。(2)淝水之战: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十六国典章制度前秦淝水3.北朝更替(1)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 于439年统一北方。(2)北方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 和 ,稍后又分别被 、 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 。(3)隋朝统一全国:北周灭掉北齐,不久, 取代北周,统一全国。4.北魏孝文帝改革(1)时间:5世纪后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隋朝(2)内容洛阳迁都迁都 ,改籍贯移风易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学习汉制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 .(3)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
18、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 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 的出现打下了根底。通婚经济开展隋唐盛世导学探究重点内容核心价值质量水平情境创设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认识到民族交融既促进汉文化的传播、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汉族的巩固壮大,又能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空观念2(政权更迭)唯物史观3(辩证看待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实证2(史料分类与价值)历史解释2(南方开发的原因)家国情怀3(多民族共同开发,促进国家发展)学习情境地图、示意图、史料等南方的开发孝文帝改革任务一从大分裂走向统一视角1政权更迭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
19、问题 (1)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并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结论 (1)西晋北魏东晋西魏北周隋。时代特征: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乱不安,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对峙。视角2华夏认同材料二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匈奴羯鲜卑前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前凉西秦氐羌汉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问题 (2)观察表格,这些政权采用的国号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怎样的心态?结论 (2)特点:少数民族政权直接采用前代中原汉族王朝国号,如“汉或者华夏族建立国家的国号,如“夏、秦、燕等。心态:攀附华夏文化,彰显国家正统色彩。深化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1.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
20、革,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民族矛盾减弱,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出现了局部统一,如:前秦、北魏、东晋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开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根底。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任务二南方的开发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译文)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
21、(庄稼成熟),那么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问题 (1)比照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地区开展状况的变化,依据三那么材料,指出变化的原因。(2)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带来哪些影响?结论 (1)变化:?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得到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兴旺。?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得到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兴旺。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江南地区本身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社会安定。(2)影响:促进汉族与山区少数民族交融;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打下根底。深化拓展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1.江南经济的逐渐
22、开发,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2.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3.南方的开发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展。4.南方经济的开展,吸引了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二、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江南经济开展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前提和根底。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开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开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开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开展的重视是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开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开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
23、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开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任务三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材料一下表是局部北魏皇帝列表。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公元)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太武帝拓跋焘423452献文帝拓跋弘465471孝文帝元宏471499宣武帝元恪499515孝明帝元诩515528孝庄帝元子攸528531孝武帝元脩532534材料二以下是北朝不同时期的佛像图片。问题 (1)指出材料一内容变化,这些变化分别表达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朝佛像样式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3)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结论
24、 (1)变化:谥号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为元氏。措施:尊儒崇礼(以孝治国、改行汉制);改汉姓。(2)趋势:佛像样式逐渐汉化。原因: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或答儒家思想的影响);佛教中国化(外乡化)、世俗化;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或答南北文化交融的影响)。(3)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开展和社会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根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深化拓展一、“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民族融合是两个以上的民族或其中的一局部,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吸收对方的特点,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各自的一些民族特性或逐渐形成另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现象。民族交融就是不同
25、民族杂居一处的现象不断增多,族际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不断增强,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逐渐紧密,共同心理认同逐渐产生。其结果就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项目内容原因(1)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2)具体原因:先进文化吸引;战争影响;统治政策推进方式(1)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斗争,反对统治者剥削压迫,民族联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来:北方几次短暂统一造就的和平环境使民族交融加快(4)民族战争:战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
26、,有利于民族交融表现(1)经济:内迁人民定居生活,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胡食、胡服等(2)政治:十六国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用中原政治制度(3)文化:内迁民族使用汉语;西北民族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评价这一时期民族矛盾间有发生,但总体上,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堂延伸 服饰变迁与民族交融问题 根据三幅图片中人物的服饰,你能将三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吗?请说出你的排序理由。从史料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的价值。提示 顺序:图二、图一、图三。理由:图二中人物头戴风帽,上衣下裤,窄袖,袍衫,属典型鲜卑风格。文物出土于鲜卑族发祥地内蒙古。图一人物头戴小帽,宽衣博带,窄袖袍衫,具有鲜卑服饰汉化特征,出土于平城(今大同),鲜卑族建立政权后曾将平城作为都城。图三人物袖口宽大、长衫,具有汉化特征,且出土于河南偃师,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大同迁至此地。价值:出土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LED照明产品直销合同样本
- 2025A综合能源管理项目施工合同正规范本
- 2025年PE管材节能减排技术与市场合作合同
- 2025款奥迪A4L购车及分期付款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安全防范技术改造项目合同
- 2025版bot平台数据共享与接口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商业综合体设施安装施工合同
- 2025标准化中英文农业贷款合同范本
- 节假日加班方案
- 校长关于学校工作方案范本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南通】2025年江苏省通州区西亭镇招聘民政协理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
- 2025年商务英语(BEC)中级考试真题卷:商务英语模拟面试与应对策略试题
- 光伏电站安全管理课件
- 编辑校对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广西玉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职人员考试真题2024
- 耳鼻喉护理教学查房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风华中学英语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本草食养:养生药膳餐厅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七一党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党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