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形势与对策思路分析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三、中国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一)后危机时代的含义(二)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一)后危机时代的含义后危机时代,泛指狭义的金融危机结束,经济周期度过最低谷开始缓慢回升的一个阶段。这时旧的发展方式面临打破,新的经济格局有待确立,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并存的动荡时期。就这次经济危机来看,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但是经济危机、债务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因此有可能出现再次的经济衰退。后

2、危机时代,对产业重组、资本运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意义重大。 (二)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1、需求乏力是后危机时代的显著特征。(需求乏力解读)2、结构调整是后危机时代的核心主题,结构调整需要付出代价。3、自主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引擎,技术创新需要制度支持。4、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主攻方向,需要继续支持产业升级。5、垄断与反垄断斗争进一步加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需要科学调解。 (一)经济总量与 经济增长我国在2010年就超越日本,以5.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了。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7.46万亿美元,达到了美国的近1/2。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万元,按可比价格

3、计算,同比增长9.2% 。按这样的速度再用10年8年就超过美国。 为什么美国这个时候重返亚太?为什么有“中国威胁论”?(一) 经济增长状况近10年经济增长状况:10年增长4倍(二) 消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目前我国消费率34%,美国70%。(消费观念的差异)(三)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共364835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

4、际增长19.3%,增速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1%。 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四)外贸进出口与引进外资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

5、.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201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六)物价水平 日期 CPI同比涨幅 2002年 -0.8 %2003年 1.2 %2004年 3.9 %2005年 1.8 %2006年 1.5 %2007年 4.8 %2008年 5.9 % 2009年 -0.7 %2010年 3.3%2011年 5.4% 2012年 2.6% 2013年上半年 2.4%(六)物价水平(七)收入与就业状况总体上劳动力供给过剩,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并存。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增加了1121多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52

6、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09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09年实际增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09年实际增10.9%。(八)财政收支状况(01-11)财政收支及增长状况(八)财政收支状况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增长24.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05240.01亿元。财政支出108929

7、.67亿元(增长21.2%),收支差额85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大大快于经济增长是什么问题?国富民穷!中国内地需交纳47个税种。税种越多,纳税越繁琐,程序越复杂,纳税成本越高。而且,中国现行税制在设计时,考虑到税收实际征收率不高的因素,实行“宽打窄收”即名义税负高和实际税负低的征税机制。由于名义税负过高,如果人人都照章纳税,税负将非常高。根据世行与普华永道的调查,中国企业纳税额占到总利润的77.1%。如果各种税收悉数征收,将占到GDP的50%左右,如果加上各种收费,比例将非常惊人。事实上,税收相对比较高的美国,税收收入总和也才占到其GDP的32%左右。中国税务负担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的工资水平,

8、绝对值不好比较,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工资增长则大大慢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财政收入结构中国税收来源第一大项是增值税其它收入大项有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进口货物增值税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国财政支出的主要特征是行政开支大。财政支出中有相当大比例不是公共产品支出社会保障的支出比例比较低。(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

9、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中等收入陷阱”范例“中等收入陷阱”根源:相对福利感觉,精神层面的福利无法用钱解决。(三)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依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维持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未来的长期发展不可能再依赖这两大因素。过去高增长率伴随着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知识产权少。今后不可能再继续这种增长方式。(

10、四)经济结构问题1、需求结构需求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偏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四)经济结构问题1978年2009年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亿元)(四)经济结构问题19782009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占GDP比率(%)(四)经济结构问题2、产业结构第一产业集中约38%的劳动力,生产产品产值只占约10%。农业比较利益降低(成本上升快、收益上升慢,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离开农村,农业发展前景堪忧。“农二代”问题比“官二代”、“富二代”更令人堪忧。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四)经济结构问题3、地区结构地区行政分割导致诸侯经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要素跨地区流动困难;

11、企业跨地区地区兼并困难重重。广西通道经济的反思民国时期广西模范省的衰落。梧州的悲哀!(四)经济结构问题4、城乡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化城乡差距扩大教育、公共资源,住房等城乡矛盾突出“农民工”三个字后面的制度缺陷。(四)经济结构问题5、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对重要行业的垄断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分析1.从增长动力看,依托内需拉动。 2.从生产要素看,突出技术创新。 3.从制度条件看,化解深层次矛盾。 4.从长远发展看,培育核心竞争力。 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有可能因缺乏新的增长点而陷入中期低迷,导致中国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较低水平。中

12、国经济发展取决于需求结构决定的动力结构转换和新动力机制形成,内需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短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等公共投资是经济止跌企稳的主要力量,住行相关投资与消费则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中长期看,城乡消费升级和与结构调整是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力度,推动经济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转变。(二)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充分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 2.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3.加强技术创新。 4.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 5、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 6.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 (三)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对策思路1、转变重需求、轻供给的宏观经济管理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