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_第1页
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_第2页
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_第3页
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_第4页
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2022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资料图片【热点观察】“原来屈原才是中国式浪漫鼻祖”“屠洪刚端午奇妙游定军山”“河南卫视端午晚会飞龙在天多绝”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再次引爆全网,中国传统节日又火了。几年前人们还曾普遍担忧中国传统节日在“洋节”冲击下日渐式微,如今对其火“出圈”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对相关创新表达的期待值也已普遍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今天,我们提倡和弘

2、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如何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并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其生命力,使其持续焕发时代光芒,对文艺界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经典诗文诠释传统节日内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流传有“十七大传统节日”“十二大传统节日”“八大传统节日”“四大传统节日”等不同说法。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小部分,仅中华节日名典一书中集纳的就多达2700多个。其中,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流传度、普及度较高,火把节、赶秋节等则有一定的地域性。传统节日流传千年,造就了大量经典诗篇,也留下了一批朗朗上口的俗语谚语。恰恰是这些不朽

3、的诗篇谚语,镌刻着民族记忆,烙印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几乎提到每一个重大节日,一代代中国人的脑海中都能涌现出对应的诗篇谚语,情感与记忆被瞬间激活。除夕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我们辞旧迎新;元宵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我们乐享民间烟火;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我们祭奠先人;七夕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七夕)我们歌颂大爱;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期待团圆;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4、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思念亲人。从古至今,用诗文书写节日从未间断。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也有不少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名篇。如冰心的童年的春节、萧红的中秋节,沈从文在边城里写的端午、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的中秋等等。传统节日的传承与经典诗篇的传颂相辅相成。节日不是简单的假日,它的意义远不止旅游休闲、聚会娱乐,其精神内涵恰恰蕴藏在这些经典诗篇中。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把传承节日与传颂诗篇结合起来。其实,我们之所以对一些经典诗篇耳熟能详,中小学语文教材功不可没。教材相关话题较容易引发热议,其原因就在于教材的教育意义及深远影响无可替代。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曾出现过替代经典诗文的声音,这种观点遭到了广

5、泛反对。一些负面事件也警醒我们必须要对教材的把关慎之又慎,传统节日相关诗文不仅不能随意删改,还要通过选读教材、选修课等科学合理地予以扩展。丰富活动彰显传统节日价值过节必然伴有丰富的习俗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味蕾记忆。几千年来,传统节日相关的各项活动、风俗和仪式,已深深地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或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某种程度上说,传统节日一直“活”在人们的美食记忆中,所以也有人把端午节称为“粽子节”,把中秋节叫作“月饼节”。饮食文化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6、,仅仅把过节矮化为吃和消费是不行的。节日所承载的敬畏自然、家国情怀、感恩重孝、文化认同等更为重要。敬畏自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多与历法节气、祭祀文化相关,原因即在于古人的自然崇拜,也就是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直到今天,每逢春节,各地贴春联和门神祈福、燃爆竹驱赶“年兽”,习俗的核心即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敬畏自然,与天地万物交流,与自然和谐共生。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永不过时。家国情怀。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流传过程中,古代人民将端午节与屈原等历史人物故事联系起来,赋予节日情感和道德色彩。当端午节成为纪念日,人们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其中蕴含的

7、爱国主义精神也得以传承和弘扬,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感恩重孝。“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的意义和中国人的感恩重孝文化。无论是清明节的祭祖,还是春节、中秋节的团圆饭,抑或是重阳节围绕尊老敬老开展的各类活动,孝文化润物无声。这种文化也促使我们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文化认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每年春节期间,我们与海外华人华侨同看春晚

8、、共度佳节,便是节日在今天的价值之一。文艺创新展现传统节日活力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横空出世后,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爆款持续引发热议,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文艺精品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强大生命力,证明了其“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的现实性,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唐宫夜宴“出圈”之后,社会各界围绕节目展开了全面讨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河南卫视找准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说元宵奇妙夜还是借力唐宫夜宴和元宵节所做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那么,清明奇妙游再现宋代文人雅集风会、端午奇妙游水下演绎洛神赋呼应端午祈

9、愿、七夕奇妙游既有小情更有大爱、中秋奇妙游展现父女团聚故事、重阳奇妙游呈现礼仪孝道,已经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和生动诠释。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节日”系列给出了答案。元宵奇妙夜中,唐俑不仅“活”起来,而且穿行于博物馆,带观众与文物、历史直接对话,内容创新令人惊艳;清明奇妙游通过“戏中戏,画中画”的创新表达结构,突破时空再现西园雅集图,形式创新惊喜连连。新技术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仅能激发创意灵感,还能为灵感落地做好服务。“中国节日”系列的成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艺形式的创新和科技的助力。当然,无论是深耕传统文化、聚焦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