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参考答案:D略2. 现有下列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角架、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蒸馏烧瓶,从缺少仪器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 过滤 B. 蒸发 C. 分液 D. 萃取参考答案:A略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
2、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B在加热的条件下,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析出银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D淀粉、油脂、蛋白质、聚乙烯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D略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6H3I23H2O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参考答案:A5. 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河流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性质无关B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的一缕缕光束,是丁达尔现象的表现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
3、l3溶液并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可得氢氧化铁胶体D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参考答案:A【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A、河水为胶体,海水是电解质溶液;B、大气是胶体;C、根据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来分析;D、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解答】解:A、河水为胶体,海水是电解质溶液,故在河流的入海口,河水会发生胶体的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A错误;B、大气是胶体,当阳光透过大气时,会形成一束束光束,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B正确;C、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故C正确;D、
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其中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故D正确故选A6. 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恰当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原子结构相似,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最高化合价相同参考答案:C略7. 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X、Y处在相邻的两个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Y、Z三种元素不能组成一种盐B X单质与Z单质直接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C X、Y、Z的最高价
5、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酸、碱或两性的物质D X、Y形成的一种离子跟H反应可生成Y的离子参考答案:D8. 下列数值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B.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C.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 元素的种数原子种数参考答案:D【详解】A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如Na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均为11,故不选A;B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如Na的周期数为三,电子层数为3,故不选B;C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族序数为IA,故不选C;D元素的种数不等于原子种数,有的元素具有多种核素,故选D;答
6、案:D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参考答案:C略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微米的颗粒物,入肺则影响健康,它具有丁达尔现象B. 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C. 漂白粉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和净水剂D. 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
7、气中不能形成胶体,不具有丁达尔现象,错误;B.制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正确;C.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用来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但它不能做净水剂,错误;D.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C元素,错误;选B。11. 从分类角度看,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A水结成冰 B石灰石煅烧成石灰C铁矿石冶炼变为生铁 D用锌粒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参考答案:A略12.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物质的量1:1的甲烷与氯气发
8、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0.5 mol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为1mol1mol甲烷全部生成CCl4,最多消耗2mol氯气A. B. C. D. 参考答案:C【详解】甲烷分子中C原子是sp3杂化,形成4个能量等同的轨道,然后与4个H原子结合,形成CH4,因此CH4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正确;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逐步进行的,因此即使是按物质的量1:1的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物也不是只有CH3Cl和HCl,还可能含有CH2Cl2、CHCl3、CCl4等,错误;甲烷化学式是CH4,1mol甲烷完全反应,消耗2molO2,则0.5 mol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为
9、1mol,正确;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1mol甲烷全部生成CCl4,最多消耗4mol氯气,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3. 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A. H2O和D2O B. 金刚石和石墨 C. 氕、氘、氚 D. 40K、40Ca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可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 氢硫酸 氯水 酸性高锰酸钾 氯化钡 品红溶液A. B. C. D.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只要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现象不同,即可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硫酸与二氧化硫生成硫和水(2H2S+SO2=3S+2H2O)、氢硫
10、酸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氯水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二氧化碳与氯水不反应;二氧化硫具有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均弱于盐酸,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点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共性也有区别。共性: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都有弱的氧化性;区别: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和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15.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Na+、Ba2+、Fe3+三种阳离子,那么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ASO42 BCl COH DNO3参考答案:BD略二、
11、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在完成操作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2)操作和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2中不该出现是 (填序号)(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4)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5)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6)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参考答案:(1)水;(2)过
12、滤;D;(3)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4)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5)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6)大于;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解析:(1)海水晾晒得到的粗盐是固体,要进行提纯,需要先加水配成溶液,故答案为:水;(2)分离固体与溶液的方法是过滤;I、II都是分理处沉淀的过程滤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不能有缝隙,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过滤;D;(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连续搅拌,还可采取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的方法,故答案为: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可以和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而将
13、镁离子除去,故答案为: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5)此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而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是有气泡产生,从是否产生气泡可以判断盐酸的过量情况,故答案为: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6)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镁、氢氧化钠等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故答案为:大于;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11到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填符号或化学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14、的是 ,它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它对应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最不稳定的是 ;氧化物中呈两性的是 ,中氧化物和中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略18. (7分)向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6mol H2进行可逆反应:N2+3H2 2NH3,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1)2min内,N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4mol,H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_mol,NH3的物质量增加了_mol。(2)若用N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3)若用H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mol
15、/(Lmin)。(4)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5)通过上述计算,你有什么发现?_。参考答案:(7分)除第(5)题2分,其它每空1分。(1)1.2 0.8 (2)0.1 (3)0.3 (4)0.2(5)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意义相同,数值不等,符合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略19. 将0.1 mol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溶于100 mL 2 molL1稀硫酸中,然后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所示。当V1160 mL时,金属粉末中n(Mg)_mol,V2_。(
16、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3)若混合物仍为0.1 mol,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 mL 2 molL1稀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写出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0.06440 mL注意单位(2)400 mL(3) 0.5a1。解析:本题考查了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关计算、图像分析等知识。(1)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L2mol/L=0.2mol,当V1=160mL时,
17、此时,溶液是MgSO4、Al2(SO4)3和Na2SO4混合液,O到V1是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由Na+离子守恒可知,n(Na2SO4)=n(Na+)=n(NaOH)= 0.08mol,令MgSO4为xmol,Al2(SO4)3为ymol,则:根据Mg原子、Al原子守恒有:x+2y=0.1根据离子守恒有:x+3y=0.2-0.08,联立方程,解得:x=0.06;y=0.02,所以金属粉末中n(Mg)=0.06mol,n(Al)=2y=20.02mol=0.04mol,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V2时,溶液是Na2SO4和NaAlO2混合液,根据离子、Na+离子和Al原子守恒有:n(NaOH)=2n(Na2SO4)+n(NaAlO2)=2n(H2SO4)+n(Al)=0.44mol,所以,V2=0.44L=440mL。(2)当溶液中Mg2+、Al3+恰好沉淀完全时,此时溶液是Na2SO4溶液,根据离子和Na+离子守恒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肺炎状况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产品代理合同与物业费详细构成
- 课件腕关节教学课件
- 2024年乙方向甲方购买设备的购销合同
- 2024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合作协议
- 2024年住宅买卖双方合同
- 2024年度4S店租赁期内客户资料保密协议
- 2024私人购土地合同范本
- 制备氧气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广州房屋租赁合同范本2
- 【幼儿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范化分析3000字(论文)】
-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 (完整版)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质量管理文件
- 信息管理监理实施细则水利水电工程
- (医学课件)DIC患者的护理
- 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治理进展、趋势与中国路径
- 【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5600字(论文)】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继电保护动作分析报告课件
- 五年级数学上册8解方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