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3甲壳质的提取任务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性质4-3甲壳质的提取任务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性质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多肽类 如降血压肽氨基酸类 如牛磺酸多烯脂肪酸类 如DHA、EPA活性多糖 如海藻多糖,甲壳胺蛋白脂类 如降钙素、SOD糖蛋白 如扇贝糖蛋白萜类 如海兔素天然色素 如胡萝卜素皂甙类 如海星皂甙、海参皂甙生物碱类 如甘氨酸甜菜碱多酚类 如褐藻多酚微量元素类 如有机硒、有机碘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多肽类 如降血压肽一、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1 什么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的海洋药用物质、 生物信息物质、海洋
2、生物毒素和生物功能材料等对生命现象具有 影响的物质 , 一般都以微量形式存在。包括几丁聚糖、鱼油中的 EPA 和 DHA 等。现已知的海洋药物的活性成分主要类别有:脂质、醣类、苷类、氨基酸、多肽、酶、萜类、类胡萝卜素、甾类、非肽含氮类化合物等,还有许多未知的活性成分有待发现。一、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1 什么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2 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 在海洋生物中存在大量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 , 最主要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海产生物毒素 : 包括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海葵毒素。其中有的是肌肉神经阻滞剂 , 可作为麻醉药 ; 有的具抗白血病活性 ; 而海葵多肽毒素对心脏、神经均有作
3、用。(2) 抗肿瘤物质 : 从软体动物中分离出来多肽或蛋白质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抗白血病作用 ;鲨鱼粘多糖是很强的抗癌物质。一、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2 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 在海洋生物中存在大量的具有药用(3) 抗真菌、抗细菌和抗病毒物质 : 从海泥和单胞藻中分离的代谢物及从棘皮动物、被囊动物中分离的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海洋真菌的顶头孢菌的代谢产物可制成头孢菌类的抗菌素。从被囊动物分离的化合物对病毒则有抑制作用。(4) 具有心血管活性化合物 : 从海洋生物中可分离出多种具有心血管活性的化合物, 例如, 从单胞藻、鱼油中分离出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 如 EPA 、 DHA 等 ) 具有防止血
4、小板聚结和心血管硬化的功能 。(5) 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从红藻、海绵、柳珊瑚等海洋生物中都可以分离出不同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从柳珊瑚中分离的前列腺素经变化后具有生理活性。从海人草中分离的海人草酸具有驱虫等作用 。一、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3) 抗真菌、抗细菌和抗病毒物质 : 从海泥和单胞藻中分离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制品?二、海洋生物制品 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制品?二、海洋生物制品 1、降血压肽高血压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达20,在我国为11.88,并且有上升的趋势。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脏学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
5、1、降血压肽高血压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1、降血压肽降血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来实现的,海洋生物中的这类活性肽最大的优点是对正常血压的人无降压作用。1、降血压肽降血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1、降血压肽1、降血压肽其次,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一系列高活性的抗肿瘤、抗病毒、抗微生物及抗心血管病的活性多肽。1、降血压肽其次,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一系列高活性的抗肿瘤、抗病毒、抗微生物壳多糖又称甲壳素、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多糖。2.壳多糖壳多糖又称甲壳素、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连接聚合而成2.壳多糖2.壳多糖4-
6、3甲壳质的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性质解答课件4-3甲壳质的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性质解答课件牛磺酸又称-氨基乙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3.牛磺酸牛磺酸又称-氨基乙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牛磺酸的生理活性: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致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防治心血管病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其它如: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抗疲劳,醒酒等有研究发现,大鼠摄入过量的牛磺酸,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崽鼠的死亡率亦升高,认为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条件性毒性作用。3.牛磺酸牛磺酸的生理活性: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致力发育3.牛磺酸牛磺酸生理功能示
7、意图 3.牛磺酸牛磺酸生理功能示意图 3.牛磺酸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含量及分布(1)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软体动物中尤甚。甚至马氏珠母贝中含量更是高达1383mg/100g。(2)牛磺酸在鱼贝类的不同组织内含量也有所不同。鱼体内脏中牛磺酸含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中的含量。(3)海水鱼和淡水鱼之间牛磺酸含量没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在人工养殖的鲑鱼和鳗鱼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发现在鱼的各组织中牛磺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表明鱼饵料中的牛磺酸在鱼体中具有蓄积的可能性。 3.牛磺酸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含量及分布(1)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珠母贝 3.牛磺酸珠母贝 3.牛磺酸 3.牛磺酸 3.牛磺酸4.深海鱼油(
8、DHA、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DHA4.深海鱼油(DHA、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EPAEPA 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EPAEPA 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是4.深海鱼油(DHA、EPA)4.深海鱼油(DHA、EPA)5.藻酸双脂钠藻酸双脂钠在褐藻酸钠分子的羟基和羧基上分别引入磺酰基和丙二醇基而成的治疗高脂血症的海洋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5.藻酸双脂钠藻酸双脂钠在褐藻酸钠分子的
9、羟基和羧基上分别引入6.鲎试剂及其鲎素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美洲鲎属(Limulus):美洲鲎东方鲎属(Tachypleus gigas)有3种:东方鲎(又叫中国鲎)、南方鲎和黄鲎蝎鲎属:圆尾鲎6.鲎试剂及其鲎素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地理分布狭隘,仅限于北美与东亚及东南亚一带,但其血液能提取鲎试剂还可分离得到抗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真菌、流感病毒A、口腔泡疹病毒、HIV-1的鲎素类抗菌肽。圆尾鲎含有河豚毒素,中国鲎所含毒素尚不清楚,所以鲎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珍贵海洋药用动物资源。6.鲎试剂及其鲎素地理分布狭隘,仅限于北美与东亚及东南亚一带,但其血液能提
10、取鲎6.鲎试剂及其鲎素6.鲎试剂及其鲎素6.鲎试剂鲎试剂就是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是用无菌法采取鲎血,离心分离血球和血浆,去掉血浆,低渗破裂血细胞,最终添加辅助剂而得。目前我国厦门、湛江等地已建有专门生产鲎试剂的工厂。6.鲎试剂鲎试剂就是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是用无菌法采取鲎血,离6.鲎素6.鲎素6.鲎的作用抗菌作用抗凝血作用抗病毒作用6.鲎的作用抗菌作用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7.角鲨烯8.甘露醇烟酸甘露醇 降低胆固醇六硝基甘露醇平喘降压8.甘露醇烟酸甘露醇 降低胆固醇六硝基甘露醇平喘降压9.硫酸软骨素是提取于动物软骨的黏多糖类物质,在心血管疾病、关节病
11、的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9.硫酸软骨素是提取于动物软骨的黏多糖类物质,在心血管疾病、硫酸软骨素的药理作用1.作为治疗关节疾病的药品常与氨基葡萄糖配合使用,具有止痛,促进软骨再生的功效,可以从根本改善关节问题。2.硫酸软骨素可以清除体内血液中的脂质和脂蛋白,清除心脏周围血管的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并增加脂质和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换率。3.硫酸软骨素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4. 硫酸软骨素具有缓和的抗凝血作用,它可以通过纤维蛋白原系统而发挥抗凝血活性。5.硫酸软骨素还具有抗炎,加速伤口愈合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硫酸软骨素的药理作用1.作为治疗关节疾病的药品常与氨基葡萄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发现并
12、提取应用的还有很多:从环形动物索沙蚕提取杀虫成分索沙蚕毒素;从红藻类提取海人草酸和软骨藻酸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发现并提取应用的还有很多: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筛选和提取具有特异化学结构的天然活性物质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从海洋活性物质中筛选攻克肿瘤的特效药,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每年筛选30 000个新的抗肿瘤化合物,约5来自海洋生物。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筛选和提取具近几十年来,已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动物中发现很多具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目前已从珊瑚、苔藓虫、海藻、海绵、海葵、海兔、海星、海胆、海鞘、海贝、
13、乌贼、鲨鱼等多种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包括萜类、酰胺类、肽类、大环内酯、聚醚、核苷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它们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一般: (1)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和微管聚合; (2)调节蛋白激酶C合成; (3)抑制蛋白质合成; (4)增强机体自身防御体系; (5)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近几十年来,已从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动物中发现很多具有1、 已进入临床的抗肿瘤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我国已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生物药物主要有: 鲨鱼油; 鲨鱼肝脏中提取物的抗癌剂角鲨烯; 从海洋昆布和麒麟菜中提取的多糖药物海力特; 刺参中的酸性黏多糖刺参多糖钾; 海
14、嘧啶是化疗药与海藻多糖等组成的复方抗癌制剂; 海王金牡蛎是从牡蛎肉提取的牡蛎多糖; 鲸鲨软骨中提取的6-硫酸软骨素; 海参提取物“909胶囊”; 长棘海星苷; 脱溴海兔毒素等; 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1、 已进入临床的抗肿瘤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我国已用于临床试 国外已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生物药物主要有:海兔毒素15和10(Dolastatin15 and 10) 从1976年Pettit小组首次从海兔中分离环肽类抗肿瘤活性成分以来,人们已从海兔(Dolabellaauricularia)中追踪分离到18个抗癌活性肽Dolastatin118。 Dolastatin10是一种四肽,它能抑制肿
15、瘤细胞的微管聚合,能降低肿瘤血管90%的血流量,对小鼠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0.04g/ml,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生物活性。 Dolastatin15和Dolastatin10已经完成全合成,并正在美国进行期和期临床试验,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黑素瘤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 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国外已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生物药物主要有:海兔毒素15苔藓虫素(bryostatins) 总合草苔虫Bugulaneritina为海洋底栖动物。1982年Pettit等从中分离得第一个具抗癌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bryostatin1,它除了能直接杀灭癌细胞外,还能促进造血功
16、能,因此是极有希望的新型抗癌药物 。此后,美国和日本学者又从不同海域产的总合草苔虫中分离得17个此类成分。 bryostatin1经FDA批准在美国进入 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肉瘤、肾癌、宫颈癌、黑素瘤等癌症。 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苔藓虫素(bryostatins) 总合草苔虫膜海鞘素(didemnins) 膜海鞘素是从膜海鞘科一种海鞘中分离的系列环肽,曾被认为自海洋生物筛选出的最有希望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环肽化合物。其中膜海鞘素A、B、C三种,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didemnin B 的抗癌活性表现最强, 它既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也能抑制DNA、RNA的合
17、成,目前,DideminB已进行了人工全合成,该药已完成了临床期实验,有希望开发成治疗癌症的新药。 现已从海鞘中陆续分离的20余个环肽类化合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蛋白质和RNA合成,有望开发成新型抗癌药物。三、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膜海鞘素(didemnins) 膜海鞘素是从膜海鞘科一种海鞘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寻找防治心血管疾病新型药物已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新热点。尽管海洋药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近30年的研究历程中,已从海洋生物资源中提取出数量可观、结构新颖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的一些显示出降压、强心、调整血脂、溶栓、抗心肌缺血及改善微
18、循环等心血管活的作用,当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展现广阔的前景。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寻找防治心血 在近十年内,我国已有多种海洋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投入临床或使用,如藻酸双酯钠(PSS)、血海灵、复合MPS、甘糖酯和D-聚甘酯、鱼肝油酸钠、海星胶代血浆、褐藻淀粉硫酸酯、褐藻酸钠、紫菜多糖、甘露醇烟酸酯、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珍珠母注射液、鱼油多烯酯等药物。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在近十年内,我国已有多种海洋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投入临1 多糖及其衍生物天然活性多糖: 从化学结构上分海洋抗心血管疾病天然活性多糖主要包括海藻多糖、甲壳多糖、硫酸软骨素、海参粘多糖、刺参粘多糖、低聚葡萄糖胺等。
19、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1 多糖及其衍生物天然活性多糖: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粘性甲壳素 为一种氨基多糖,是以海蟹虾壳为原料,经甲壳质脱乙酰基,再经低分子化处理而得。粘性甲壳素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并能使血小板黏附率降低。海星酸性粘多糖 是从棘皮动物门陶氏太阳海星(Solaster dawsoni Verrill)分离到的一种粘多糖(简称SDAMP)。药理实验发现, SDAMP对实验动物有明显降低胆固醇作用,并有温和的抗凝血作用。SDAMP是治疗微循环障碍和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有前途的药物。刺参酸性粘多糖 自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体壁细胞中
20、提取的一种粘多糖(简称SJAMP),其化学成分为氨基半乳糖、已糖醛酸、岩藻糖和硫酸酯基组成的聚合物,其分子比值为1:1:1:4,制成刺参酸性粘多糖钾注射液,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较理想的抗凝效果,对心脑血管等栓塞性疾病的疗效与肝素类似。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粘性甲壳素 为一种氨基多糖,是以海蟹虾壳为原料,经甲壳质脱活性多糖衍生物 人们在海洋天然产物中寻求具有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同时,根据构效关系的规律性,开拓对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范围。经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抗凝活性物质,在结构上很多都具有硫酸酯基。认为抗凝特性与其分子中的硫酸酯基、磺酰胺基、羧基及空间结构、聚合度等有关。基于此认识,对已知物质的
21、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许多具有心血管活性的多糖衍生物。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活性多糖衍生物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褐藻淀粉酯钠 褐藻淀粉是存在于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 Lamx) 等褐藻中的一种多糖成分,主要是由1.3-配糖键连接的-D-葡萄糖的多聚物,经磺化得到的褐藻淀粉酯钠。药理实验已证明该物质有类似肝素样的抗凝及降血脂作用,能有效地抑制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褐藻酸双酯钠(简称PSS) PSS是在褐藻酸钠分子的羟基及羧基上分别引入磺酰基及丙二醇基所形成的双酯钠盐,对缺血性脑、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有明显的抗凝、降压、降脂、降低血粘度及扩张血管,
22、改善微循环的作用。PSS的研制,是将海洋天然低活性物质改造成高活性药物的典型代表。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褐藻淀粉酯钠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甘糖酯(MS871) MS871是在PSS的基础上新研制的一种海洋药物,属低分子量的类肝素药物,与PSS相比,具有更好的抗栓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纤溶活性及降血脂等有关。甲壳质衍生物 粘性甲壳素具有降血清胆固醇作用,但无抗凝性。若将甲壳素胺化或磺化,则具有类似肝素的抗凝作用和激活脂蛋白酶的作用,1983年,Muzarelli发现硫酸N-羧甲基甲壳素具有延长血凝的肝素样作用,随后,Shigehiro等又报道了甲壳质衍生物磺化位
23、置、分子量等与抗凝活性、脂蛋白酶(LPL)释放能力的关系,通过控制上述因素,可得到具有高抗凝活力(为肝素的1.9 2.2倍) 的衍生物。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甘糖酯(MS871)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2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海洋生物中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于维护人体心脑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经常大量吃鱼的人,极少患有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科学家们对爱斯基摩等多处渔民的调查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两种重要的-3型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药理作用是:(1)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2)调整血脂
24、。(3)提高细胞可塑性,降低血液粘度。现在国内乙酯型EPA、DHA制剂已用于临床,多种保健品亦已投放市场。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2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海洋生物中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于维护3 氨基酸类活性物质国外已从狭叶海带和海带科的其他藻中分离出一种降压成份褐藻氨酸。它具有抗肾上腺素作用,降压,调节血脂平衡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牡蛎及蜈蚣藻中富含牛磺酸(Taurine)及其衍生物,牛磺酸是以一种氨基磺酸游离态存在,有明显的降胆固醇和稳压作用,牛磺酸可促进大脑发育,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牡蛎制品在临床上可用于高血脂症辅助治疗。海星胶是从罗氏海盘车、陶氏太阳海
25、星体壁结缔组织中提取的明胶,制成含14种氨基酸的血浆代用品,能迅速提高和维持血压,。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3 氨基酸类活性物质国外已从狭叶海带和海带科的其他藻中分离4 多肽类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特别是腔肠动物中得到的多肽类物质多为海生毒素,其中许多具有心血管活性。 从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中提取的多肽物质Anthopleurins:Ap-A、Ap-B和Ap-C,对心脏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各含有48个氨基本酸残基,由三个二硫链连结起来。Beras 从槽沟海葵(Anemonia sulcata)中分离出来两个多肽ATX-I和ATX-。ATX-I、分
26、别含有46、47个氨基酸,在结构上与Ap-A具有同源性,ATX-与Ap-A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均对心脏表现为强的正性肌力作用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4 多肽类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特别是腔肠动物中得到的多肽类水母毒素是从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的触手中得到的肽类毒素,能改变膜离子的通透性,影响细胞内钙。水母毒素使大鼠主动脉条产生收缩,这种作用可被钙拮抗剂硝吡啶和维拉帕米所阻断。Conotoxtin是从芋螺(Conus genus)中得到的一类具神经毒性的活性肽。-conotoxtin 是一个阻断钙通道的多肽。从软珊期类的角珊瑚Goniopora中提取出来的生
27、物活性肽Goniopora toxin,分子量为12 000,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其强度大于强心苷类 。麝香蛸素(Eledosin)是肽类中已知最有效的降压物质。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水母毒素是从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 5 甾类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抗心血管疾病甾类生物活性物质较少。 从褐藻等多种藻类内提取到的岩藻甾醇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下降83%,并可减少脂肪肝和心脏内脂肪的沉积,同系物异岩藻甾醇和马毛甾醇均有降固醇作用。 从南海的甘蓝柔荑珊瑚中分离的四羟基甾醇具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对心律失常伴有心动过速者,效果较好,并有降血压的作用。 柳珊瑚甾醇
28、是由南海小棒短指软珊瑚中分离到的一种甾醇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作用,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减慢心律及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望开发成心血管疾病药物。 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5 甾类活性物质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6 甙类活性物质海参纲和海星纲中含有皂甙类物质海参甙holothurins和海星皂甙asperosaponins。asperosaponins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降压作用。holothurins有溶栓作用,但对离体豚鼠心脏表现为毒性作用。 7 核苷类活性物质D-N-甲基异嘌吟是从(Anisodoris nobilis)海绵中分离得到的核苷类活性物质,具有持续的降压作
29、用。另一类核苷是从加勒比海海绵(Crytotethia crypta)分离的腺苷的甲氧基衍生物海绵素(spongesine),海绵素可舒张冠脉血管。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6 甙类活性物质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8 萜类活性物质从我国西沙群岛水域的软珊瑚(Clavularia Virdis Quoy and Gaimard)中分离的绿柱虫内醇A(clavudiol A)是一种内酯二萜类的新结构化合物,对平滑肌的收缩有抑制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外Ca2+内流与细胞内Ca2+释放,还具有明显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有望开发为舒张脑血管及脑缺血损伤的保护用药。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8 萜
30、类活性物质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9 非肽类含氮化合物活性物质 非肽类含氮活性成分多为蛋白质的次生代谢产物,分布较广,种类较多。现已发现的主要类别有:酰胺类、吡啶类、吡嗪类、哌啶类、喹啉酮类等活性物质。从海洋中分离的粘盲鳗素是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显著刺激起搏点的强烈心脏兴奋作用,并对心肌生化、心肌供血及收缩频率具有稳定作用。从海仙人掌腔肠动物分离的吡嗪类,具有降低全血粘度,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预防或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9 非肽类含氮化合物活性物质 非肽类含氮活性成分多为蛋白质从南海鳞灯心柳珊瑚(Juncella squamata)中提出取的三丙酮胺(triacet
31、onamine,TAA)对麻醉猫、兔、大白鼠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起神经阻断作用,其盐酸盐可治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降血脂、调正血压及心律等;因其结构简单,现已采用全合成法,得到了合成品。从南海短指多型软珊瑚提取的喹啉酮(quinolone)具有明显的心血管活性,实验证明有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增加心脑血流量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缓解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其衍生物也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喹啉酮芳环结构对这类衍生物的生理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认为可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发。四、海洋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物质从南海鳞灯心柳珊瑚(Juncella squamata)中提五、海洋抗菌活性物质
32、目前已从一些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海藻、海洋底栖无脊棍动物、 海洋动物中分离到许多海洋抗菌活性物质。包括脂肪酸类、糖类、丙烯酸类、苯酚类、溴苯酚类、吲哚类、酮类、多糖类、多肽类、N-糖果苷类等物质。它们化学结构丰富多样,许多分子结构新颖独特,是陆地生物所不具有的,有的已被研制成药物用临床和生产。随着致病菌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从海洋生物中开发更多新的抗菌特效药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五、海洋抗菌活性物质目前已从一些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海洋六、 海洋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兴起,不断有新的抗病毒海洋药用生物的发现,基中海藻、海绵、珊瑚、海鞘等是目前产生
33、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的海洋生物类群,活性成分主要有萜类、核苷类、生物碱、多糖和其它含氮杂环化合物。 目前我国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开发的海洋新药有:阿糖腺苷(Ara-a)、阿昔洛韦(acyclovir)、珍宁注射液、益肝注射液、聚甘古酯(治疗艾滋病)。 六、 海洋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六、 海洋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六、 海洋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研究的深入开发和研究技术的提高,不断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一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新的天然抗氧化剂、新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海洋药物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七、海洋抗氧化、抗
34、衰老活性物质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研究的深入国内已开发的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药品和营养品有:虾青素、胡萝卜素、甘糖酯、金牡蛎胶囊、生命口服液、贝尔婷胶囊、海珍精胶囊、可瑞藻福康、珍珠口服液、虫草鲍鱼精、金海马养生精、海力康和营养保健胶囊等。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国内已开发的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药品和营养品有:虾青素、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1 多糖及其衍生物 螺旋藻多糖、壳聚糖 、鼠尾藻多糖 硫酸多糖类、褐藻多糖等 2 氨基酸、肽、蛋白质及酶类 牛磺酸 、谷胱甘肽 、扇贝多肽 、 Konbamides (环肽)、铜蓝蛋白 、金属硫蛋白 、超氧化
35、物歧化酶 3 其他 鱼油烯康酸(主要成分:EPA,DHA) 、 贻贝多活素 、 Aldisin (吡啶类杂环化合物 )、软珊瑚胆甾烯 、鲨鱼软骨提取物 、 海藻多酚类物质 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1 多糖及其衍生物七、海洋抗氧化、抗衰老活性物质八、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记忆丧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sh
36、ellfish poisoning,NSP)西加毒素(Ciguatera Fish Poisoning,CFP),又称雪卡毒素。69八、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Tetrodotoxin,河豚毒素毒理与药理活性:恶心、呕吐、感觉消失、血压体温下降、死亡。作用机理:专一阻断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70河豚毒素毒理与药理活性:恶心、呕吐、感觉消失、血压体温下降、应用前景:生物医学研究试剂:钠通道探针。止痛药,且无成瘾性。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麻醉药。71河豚毒素应用前景:71河豚毒素贝类毒素引起贝类中毒的因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等。赤潮毒藻产生,能引发赤潮的海洋藻类有260多种,其中有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造假培训课件视频教学
- 2025至2030年中国常规清洗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带凸台圆形座顶丝外球面球轴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程仪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磁铁生产工艺流程
- 防霾知识课件图片素材
- 高一上英语试卷及答案
- 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 交投集团供货合同样本
- 服务行业礼仪文化
- 情绪的认知理论
- 生物实验课说课稿
- 2023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解析)
- YS/T 429.2-2012铝幕墙板第2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铝单板
- 体育管理学3-体育管理的因素与环境课件
- GB/T 35624-2017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可拖动最佳版swf
- 2016众泰t600运动版原厂维修手册与电路图-使用说明
- Sigma-Delta-ADC讲稿教学讲解课件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