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_第1页
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_第2页
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_第3页
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_第4页
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第四章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第四章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装配线平衡第四章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概述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车间、仓库、办公楼、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及其面积,以及确定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对物流成本有很大的影响,有资料表明:在制造业中,物流费用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50%,而一个好的布置方案,可以使物流费用降低10-30%。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 第一节 设施布置概述一 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一)

2、 生产单位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2.基本生产部门3.辅助生产部门4.生产服务部门5.附属生产部门6.管理部门7.公共服务部门 第一节 设施布置概述一 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一) (二) 影响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1.产品品种、结构及工艺特点2.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与协作水平3.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4.企业的生产规模 第一节 设施布置概述(二) 影响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1.产品品种、结构及工艺特点 二、设施布置的目标1. 最短的物流路线2. 合理的面积利用3. 良好的工作环境4. 适当的发展余地5. 正确的功能区划6. 充分的利用周边环境与条件7. 一定的灵活性二、设施布置的目标1. 最短的物流路

3、线三、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 尽量减少迂回和交叉运输,使物流顺畅,物流路线最短 。 2. 按照工艺流程和协作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布置,关系密切的单位应布置在相邻的位置上。 3. 合理划分厂区,分区布置(加工区、动力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并注意环保和排放。 4.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条件(道路、车站、码头、供水、供电等)。 5. 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注意环境的美化与绿化。 6. 为将来扩建留有余地。三、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 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1. 直线式布置2. L 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1.

4、 直线式布置2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3. U 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3. U 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4. S 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4. S 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5. 环型布置四、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一) 设备排列方式5. 环型布置(二) 布置类型1. 产品固定式布置如大型飞机、大型船舶的制造。(二) 布置类型1. 产品固定式布置如大型飞机、大型船舶的制(二) 布置类型2. 按产品布置(生产线、装配线、自动线)(二) 布置类型2. 按产品布置(生产线、装配线、自动线)(

5、二) 布置类型3. 按工艺布置(机群式布置)车床组铣床组加工中心组磨床组(二) 布置类型3. 按工艺布置(机群式布置)车床组铣床组加按工艺布置(机群式布置)锯床组磨床组冲床组钻床组车床组插床组按工艺布置(机群式布置)锯床组磨床组冲床组钻床组车床组插床组4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LGGDDLPGLL原材料成品库单元1单元2单元34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LGGDDLPGLL原成单元1单元2单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一、厂区布置的常用方法(一)物料运量图法 1.统计车间内物料流量,绘制物料运量表。 2.优先安排运量最大的车间,然后将与它流量最大的靠近布置,以此类推。 3.最后,考虑其它因素进行改进和调

6、整。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一、厂区布置的常用方法(一)物料ADCEB706020201040502040106020ABCDE总计A70201040140B602080C405010100D602080E2020总计011014010070A车间E车间C车间B车间D车间ADCEB706020201040502040106020A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二)作业相关图法根据各单位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确定其相互位置。代号 密切程度A十分密切E很密切I密切O一般U不密切X无联系代号关系密切原因1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2共用人员3共用场地4人员接触频繁5文件交换频繁6工作流程连续7做类似的工作8共

7、用设备9其它关系密切原因 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二)作业相关图法根据各单位间的例一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6个部分,计划布置在面积为200m300m的区域内。AAXUOEXOAAU IAAX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200m300m例一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6个部分,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A、X) A:1-2,1-3,2-6,3-5,4-6,5-6。 X:1-4,3-6,3-4。2。编制主联系簇(图1)3。考虑其它有A联系的部门(图2)6254625431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A、X)6254

8、625431 4。画出X关系图(如图3) 5。布置各部门(如图4)1634部门1部门2部门6部门3部门5部门4 4。画出X关系图(如图3)1634部门1部门2部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二、库房布置原则: 在充分利用存储空间的同时维持尽可能低的物料运送成本。法则:(1)等面积存储法则 (2)非等面积存储法则:搬运次数与所占用面积之比值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二、库房布置原则: 在充分利用 例:某仓库分为15个货架(如图),要存放七种小家电产品,各种小家电的搬运次数和占用面积(货区数)如下表: 例:某仓库分为15个货架(如图),要存放七种小家家电名称需占用货架数量每年搬运次数次数与货架数比

9、电烤箱 1140140微波炉4800200饮水机2360180电磁炉1210210电饭锅3320160消毒柜211055取暖器217085各种家电需占用的货架数量、年搬运次数及二者的比值家电名称需占用货架数量每年搬运次数次数与货架数比电烤箱 11电磁炉微波炉微波炉微波炉微波炉饮水机饮水机电饭锅电饭锅电饭锅电烤箱取暖器取暖器消毒柜消毒柜仓库入口仓库布置图电磁炉微波炉微波炉微波炉微波炉饮水机饮水机电饭锅电饭锅电饭锅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CH4-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解析课件 第三节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从至表法(From-to) 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求物料总运

10、量最小的设备布置方案的方法。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的设备布置。 应用步骤: (1)根据各零件的工艺路线,确定机床设备。 (2)按照典型零件制定设备的初始布置方案。 (3)根据各零件的产量,统计各零件在设备组之间的搬运次数及搬运成本。 (4)根据总搬运成本确定最佳的设备组布置方案。 第三节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从至表法(From- 第三节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例 某金属加工小组有锯、磨、冲、钻、车、插等六种设备各1台,要对9种零件进行加工,每种零件的工序数量及工艺流程各不相同,经统计,全部零件在各设备组之间每月的搬运次数和单位搬运成本如表1、表2所示。 请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第三节 设备布

11、置的定量分析 例 某金属加工小组有表1:各设备之间的月平均搬运次数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2174186142180磨床216521906110冲床400114951620钻床16421624168车床1267110031550插床429583114390表1:各设备之间的月平均搬运次数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0.150.150.160.150.16磨床0.180.160.150.150.15冲床0.150.150.150.150.16钻床0.180.150.150.150.16车床0.150.170.160.200.15插床0.150.150.160.15

12、0.15表2:设备之间单位距离每次的搬运成本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0.150.150.160.151. 依据工序数最多且产量较大的某个零件的工艺流程,确定设备的初始布置图,如下图。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2. 根据初始布置图,计算各设备之间的搬运成本,如表3、表4所示(设相邻两台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1. 依据工序数最多且产量较大的某个零件的工艺流程,确定设备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32.662.729.836.3428.85磨床38.98.328.529.231.54冲床60.0217.114.32.423.23钻床2.9363.329.36.210.92车床18.9412.

13、13162637.5插床6.3514.3413.3317.1258.5表3:初始布置方案各设备之间每月的搬运成本注:设相邻两台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32.662.729.836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71.5245.438.1100.8175.5磨床25.4183.663.963.2冲床23.636.849.5钻床69.256车床66插床合计1268.5表4:初始布置方案每月的总搬运成本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锯床71.5245.438.1100 锯床 冲床 122.7 磨床 钻床 91.7 锯床 磨床 71.5 钻床 车床 69.2 车床 插床 66 锯床

14、插床 35.1 钻床 插床 28 磨床 冲床 25.4 锯床 车床 25.2 冲床 钻床 23.6 磨床 车床 21.3 冲床 车床 18.4 冲床 插床 16.5 磨床 插床 15.8 锯床 钻床 12.7 各设备之间的每月单位距离搬运成本: 锯床 冲床 122.7 磨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调整后的设备布置图锯床磨床冲床钻床车床插床调整后的设备布置图锯床磨床冲床钻床插床车床锯床32.6162.719.816.3228.82磨床38.918.3128.519.221.52冲床60.0117.1114.312.413.21钻床2.9163.319.316.2110.91插床18.9212.12

15、1616317.51车床6.3214.3213.3117.1158.51表5:新布置方案各设备之间每月的搬运成本注:设相邻两台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锯床磨床冲床钻床插床车床锯床32.6162.719.8锯床磨床冲床钻床插床车床锯床71.5122.712.770.250.4磨床25.491.842.631.6冲床23.618.416.5钻床69.228插床66车床合计740.6表6:新布置方案每月的总搬运成本新布置方案比初始布置方案:搬运成本节省了527.9元,降低了41.6%。锯床磨床冲床钻床插床车床锯床71.5122.712.770.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

16、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 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对装配线实行平衡技术,其目的是使所设计的装配线所需工作地数最少,同时使各工作地作业间尽可能接近节拍,减少忙闲不均的现象,并符合高效率和按节奏生产的要求。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一、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 例: 某装配线有6道工序,其作业顺序和工序时间如下: (节拍为5分钟/件)3232.81.51装配线不平衡导致:1. 浪费了资源2. 出现了忙闲不均的现象3. 导致瓶颈产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装配线的工作进行新的组合分析,重新组合工作地。

17、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一、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二、进行装配线平衡的任务(原则) 1 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地把作业分配给每一个工作地; 2 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要尽量接近节拍,并使装配线的工作地数最少; 3 各工作地空闲时间要少,工作地之间负荷要均衡,要保证流水线的时间损失率和平滑指数最小。 第四节 装配线平衡二、进行装配线平衡的任务(原则) 三、进行装配线平衡的步骤1. 画出全部装配工序的先后顺序图2. 计算装配流水线的节拍r(单位:分/件)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规定的停歇时间3.计算装配线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SminSmin =t ir式中:Smin 最少工作地数

18、 ti 工序i的作业时间 向数值大的方向取整三、进行装配线平衡的步骤1. 画出全部装配工序的先后顺序图24.组织工作地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把所有工序依次分配到各个工作地;各工作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Tei)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或者节拍的整数倍(Teinr);应使工作地数目尽量少;具体方法有试凑法、穆迪-扬法、分支定界法等。4.组织工作地5.计算装配线平衡的评价指标(1)装配线时间损失率(2)装配线平滑系数5.计算装配线平衡的评价指标(1)装配线时间损失率(2)装配四、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1.试凑法2.穆迪-扬法(Moodie-Young)3.分支定界法四、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1.试凑法四、

19、装配线平衡的方法(一)穆迪-扬法(Moodie-Young) 1.用试凑法将全部工序分配到各工作地。要求:每个工作地的时间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或者节拍的整数倍; 2.调整各个工作地的工序。方法是:在不违反工序优先顺序的前提下,将时间最长的工作地(Temax)中用时最少的工序调整到时间最短的工作地(Temin),得到新的工作地分配方案。并使Temax减少的时间以及Temin的增加的时间均小于这两个工作地的时间之差(Temax-Temin) ; 3.重复步骤(2); 4.计算各工作地方案的时间损失率和平滑系数,选优。四、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一)穆迪-扬法(Moodie-You 例:有一装配线由12

20、道工序组成,各工序的单件时间及先后顺序如下图所示,节拍为10分钟/件,试进行装配线平衡。533465261447工作地工序Tei差1 822 913 914 10*05 7*367*3试凑12111112 例:有一装配线由12道工序组成,各工序的单件时间及先533465261447工作地工序Tei差1 822 913 914 10*05 7*367*3工作地工序Tei差1 812 9*03 9*04 815 9*067*2第1次调整:初始方案:121112111211533465261447工作地工序Tei533465261447工作地工序Tei差18129*039*048159*067*2工作地工序Tei差181290390481581681第1次调整:第2次调整:533465261447工作地工序T 16.7%4.899比较评价:初始方案评价指标第一次调整第二次调整 16.7% 16.7%22.449 16.7%4.899比较评价:初始方案评价指标第一次调整第(二) 分支定界法例:4610575641步骤1 列出所有可能作为第一工作地的工序组合方案。 方案1-1: , Te1-1=15min 方案1-2: , Te1-2=16min节拍r=16分钟(二) 分支定界法例:4610575641步骤2 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