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系列之-文房四宝课件_第1页
书法系列之-文房四宝课件_第2页
书法系列之-文房四宝课件_第3页
书法系列之-文房四宝课件_第4页
书法系列之-文房四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 法 之 文房四宝乐清市书法家协会 倪 永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之笔常用的几种毛笔:狼毫 羊毫 兼毫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 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圆 齐 尖 健好的毛笔有四个标准:圆 齐 尖 健好的毛笔有四个标准:曹素功一得阁红星墨液宣和墨汁文房四宝之墨书画墨汁/ 【品名】:一得阁墨汁 【规格】:250克,参考价6元【品名】:一得阁墨汁

2、高级浓墨【规格】:250克,参考价26元文房四宝之墨80年代中期羲之墨文房四宝之墨70年代中期铁斋翁文房四宝之墨纸用以书写、印刷、绘画等用途的片状纤维制品。蔡伦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 造纸术的革新者著名的宣纸诞生。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东汉(121年)蔡伦死后,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老师画像。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一棵古老

3、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终年经流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这一场景促发了他,后来他用这种树皮为料,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生宣纸熟宣纸半生熟文房四宝之纸宣 纸遇水即化开,墨韵变化,写意画。水墨不易渗透,适于画工笔画。遇水慢慢化开,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透,容易掌握,表现丰富的笔情墨趣。局部对比遇水不化 遇水即化 了解宣纸试纸不同纸张的笔墨效果!端砚端砚端砚歙砚荷叶砚歙砚锦囊砚歙砚小蝌蚪砚歙砚误入桃源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端溪。冬不结冰 夏不缩水优质砚台:石质细腻温润其它工具 (一)镇纸:作压纸之用。(二)笔洗 :作洗笔或盛清水用

4、。(三)薄毯:衬在画桌上。(四)印泥在文房书斋中,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砚之外,尚需准备相关的用具:印石各品种的西泠印泥 印章的应用兰亭序 此为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卷。麻纸本,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

5、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全稿25行,共230字。被书画界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 横 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

6、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临 王洵伯远帖条幅、对联现代/林海钟书法江湖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正宗的狼毫笔很贵,好的“大兰竹”要卖一两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笔只要两三元,稍好一点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笔因为笔毫硬,容易磨损,使用时间不畅,而羊毫笔软且经久耐用。初学者还是买一只羊毫笔经济实惠。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

7、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小结兰亭序真迹究竟藏于何处? 2007年01月21日04:22 三秦都市报“书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人。祖居瑯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遂为绍兴人。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

8、卒年59岁。羲之酒酣写下书法绝笔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其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梁武帝曾收集其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四十三纸。现传世墨迹,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兰亭序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公元353年,也就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东晋的名士谢安诸人,相聚在浙江绍兴一

9、个不起眼的地方兰亭,一起做修禊的事。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如果临水而祭的话,就可以“除凶恙,去宿垢”晋书礼志,文人雅集,自不免诗文唱和,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一觞一咏”,竟然诞生了一篇在中国书法、文学和哲学史上产生深远意义的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时有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乘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了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翌日,王羲

10、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探求其中的奥秘,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唐太宗盗宝留下千古传奇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

11、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对兰亭序这一真迹他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查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辩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唐人记载兰亭故事有两种版本。刘悚隋唐嘉话记:“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众所得。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后,见拓本惊

12、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才处,使萧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太平广记收何延之兰亭记记载大有不同。何文称,至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仿摹真迹备尽,惟兰亭未获。后访知在辩才处,三次召见,辩才诡称经乱散失不知所在。房玄龄荐监察御史萧翼以智取之。萧翼知道明说是说不动辩才相让的,就假扮成书生,住在庙中与辩才谈诗论字、书字,使辩才将他当成最好的朋友,骗得了辩才的信任后用激将法使他拿出兰亭序来让他观看。一天趁辩才外出,萧翼乘机盗走了兰亭序,把它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多次公开求索不得,由下属巧取

13、豪夺而得到别人家传宝物仅此一例。当时献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的都受到重赏,而却未见萧翼献上骗盗兰亭序后受到嘉奖之记载。大概唐太宗也认为他虽然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得到而长期未能得到的爱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烂的骗盗作法太不光彩,不齿其之所为吧。萧翼盗兰亭序为历史上许多巧取豪夺别人家传宝物的特例为帝王盗夺。他用的方法更阴险,是以骗得藏宝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后下手。这使藏宝人在感情和财产上受到双重打击。由于萧翼是以谈诗论字、书字骗得辩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书画非同一般;同时他与兰亭序又这么相关,而未有他的书画流传下来,可知历史上古董收藏家对萧翼之盗是痛恨到极点的,耻于收藏他的书画。何延之自云,以上故事系闻辩才弟子

14、元素于永兴寺智永禅师故房亲口述说。刘、何二说,情节悬异。一般以为,何说漂浮失实,刘说翔实可信。二者情节虽异,但兰亭序真迹埋入昭陵,说法却一致。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钩摹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李世民对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今河北正定)而得名。唐太宗命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

15、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冯承素摹的兰亭序纸本,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高24.5厘米,宽69.9厘米,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为郭天锡所获,后归大藏家项元汴,乾隆复入御府。此事余波难平。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

16、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200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依此记载,则兰亭序真迹经“劫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日。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有些人认为,史书虽然记载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并没有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温韬盗掘时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清理,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密之处。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然此后兰亭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但也有些人认为

17、,兰亭序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也很爱好书法的李治暗中留下,掉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真迹为李治和同样爱好书法的皇后武则天共同据有,到晚于李治去世的武则天死后被带进了乾陵墓室。总之,围绕兰亭序真迹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坛、争论不休的一个历史文化之谜。究竟真相如何,恐怕要等到日后条件成熟挖掘乾陵、昭陵时大白于天下了。郭沫若著文引发笔墨争鸣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争,在清末和上世纪六十年代都曾有过大论争,争论最后竟至要挖昭陵和乾陵,亦可见激烈程度之一斑。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196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

18、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物杂志同年第6期转载),文中提到的“王谢”、“王”是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兄弟,“谢”是谢鲲,为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为此,郭沫若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他还经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冒名王羲之的伪作。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称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丰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南京文

19、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文章,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帖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字体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的文章写出后,由于他的名气、地位远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高二适无奈,只好把该文寄给自己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希望得到章的支持和帮助,最好能送呈毛主席审阅。章士钊接到高文和附信,于7月16日致书毛主席,并附高文。毛主席接信后,很快于7月18日提笔函复章士钊和致函郭沫若表示支持争鸣。在这种情况下,高二适的文章于7月23日的光明日报得以发表,同年第7期文物刊发了高文影印手稿。

20、刊发高文影印稿时,目录上无此文,而且是放在刊物最后作为“附录”,看来是杂志临开印前加入的。但长达13页、数千言全文影印刊发却极罕见,可能是由于毛主席对高二适的书法较为欣赏之故。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报道,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松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有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不管怎么说,兰亭序之于羲之,犹广陵散之于嵇康,无论就个人,还是中国文化而言,都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旷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

21、艺术素养厚积薄发和实践创作天才灵感碰撞、交汇、融合的产物。而今千年逝去,“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美景和那些宴游的人都已成过眼云烟,惟有这篇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仍带给后人长久的思索。此为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卷。麻纸本,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

22、,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全稿25行,共230字。被书画界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 横 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

23、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

24、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