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孔子与老子1_第1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_第2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_第3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_第4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孔子与老子1复习要求: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熟悉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在当时的作用;3、熟悉老子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4、历史概念:仁、礼、正名、道、无为而治。2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境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奴隶制度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1、政治上,春秋末年,分封制和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动荡激烈,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遭到严重剥削。2、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晚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开始形成。3、思想上,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规范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4、文化教育上,教育被官府垄断,贵族子弟享受教育权;私学开始出现。3二、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1、核心 “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容:对统治者而言,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对所有人而言,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评价: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42、保守思想“礼”:“克己复礼”。内容:礼: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评价:礼的

3、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5“仁”和“礼”的关系1、“仁”和“礼”的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2、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 : 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 63、政治思想“德政”:“为政以德”。内容:一是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反对单纯的刑罚手段;孔子认为用政令规范人民,只能使他们暂时屈从,而用道德来规范,却能使人民知好坏,真正归附于统治者。

4、二是要逐步改良政治。表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评价:为政以德主张,对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74、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5、教育理论:教育的指导原则:“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学习的方法: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迨),敢于坚

5、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8三、老子的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道”的思想:“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源,它高于万事万物; 意义在于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途径是通过“守静”来实现“以弱胜强”。9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统治者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要过分威逼百姓积极意义。把原始纯朴的社会当作理想目标,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愚民”政策消极影响。10四、孔子和老子思想主张的异同1、相同:都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目

6、的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侧重点不同:孔子侧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伦理学);老子侧重研究自然之间的关系(哲学)。11五、儒家文化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的原因1、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视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主张。2、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之后,儒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被捧上独尊的地位,并长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3、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

7、,发挥了积极任用。儒学在中国文化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121、孔子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132、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 A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 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143、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 都否认天命论 B .都主张恢复周礼 C .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

8、过分压迫 D .都强调贵贱有序154、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为无为,则无不治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法道,道法自然A B C D165、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孔子和老子会赞赏哪一个?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176、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师187、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