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礼制思想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夏朝国土的勘测 2、西周周礼考工记 a、背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 形成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 b、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c、井田制 d、礼制思想在汉代以后占据统治地位 对都城的布局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3、都城实例(如下图)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1,阎立德负责规划。中国第一个平地新建的城市,且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建造,是我国平整布局都城的典型。2,宫城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3,三套方城,布局严整,分区明确,中轴对称布局。方格网道路;

2、集中市制,东西两市。4,布局上多采用奇数,突出中心的作用。在道路交叉口处设置主要建筑,用以突出和强调的作用。5,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城市。(是同时期东罗马帝国都城的8倍) 日 奈良古都平城京本 平安古都平安京明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1,雷发达负责规划。雷氏家族七代掌管清廷样式房。世称“样式雷”。2,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3,其布局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4,太和殿面积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檐庑殿黄色琉璃瓦顶,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 第一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然至上

3、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管子 居民点选址原则:高勿近阜而水足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非都城的城市建设原则: 天人合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城市、山川、环境因素关系 凡立国度,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对以后风水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2、意义: 在一定领域对考工记进行了否定,丰富了城市规划的创造。 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 3、都城实例(如下图) 第一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然至上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管子 居民点选址原则:高勿近阜而水足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非都城的城市建设原则: 天人合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

4、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城市、山川、环境因素关系 凡立国度,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对以后风水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2、意义: 在一定领域对考工记进行了否定,丰富了城市规划的创造。 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 3、都城实例(如下图) 明南京城明南京城1,突破方整对称的都城形制,保留利用旧城,开辟新城。道路与城市形制呈不规则形状。2,有简单的功能分区,各区互不干扰。3,出现官廊,具有规划引导作用(主要是商业功能) 第一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自下而上发展模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明清四大名镇 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器闻名世界,号称“瓷都”。 河

5、南朱仙镇,古代为北方地区水陆交通和商贸重地。以民间传统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闻名。 湖北汉口镇,水陆交通枢纽,明清商贾繁荣,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之美誉。 广东佛山镇,明清时为南方手工业重镇。(现已改为佛山市) 2、规划特点 布局极不平衡。建筑布局也无一定的规则。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第二讲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希波丹姆模式 1 、希波丹姆城市规划之父 2、规划特色 a、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b、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c、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 d、城市功能分区 圣地 主要公建区 私宅地段 工匠住区、农民住区 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第二讲

6、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实例 3、米利都城(milet) 城市结合地形形成了不规则的形状, 棋盘式的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 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 民们集会和商业用,广场周围有柱廊, 供休息和交易用。以充分体现了民主 平等的城邦精神。第三讲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一、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TMore)的“乌托邦”,2、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欧文的“协和村”方案3、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与进步性 进步性: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在一起 从解决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工作问题出发 为以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弊 端:对实际考虑不够,未产生影响 没

7、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矛盾乌托邦协和村协和村二、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1、1898年,英国人E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 Tomorrow :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 1902年 再版明日的田园城市 他提出建设一种集城市和乡村优点,而摒弃两者缺点的新型城市田园城市,成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第三讲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及主要理论第三讲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及主要理论田 园 城 市田 园城市二、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2、实质与特点 城乡的结合体,作为一种体系,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先驱性: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而提出的模式 兼有高效能与高

8、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和环境清净的乡村景色 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 对城市规划有启蒙作用3、实例 1903年 Lenchwroth 距伦敦56公里 1920年 韦林 伦敦36公里第三讲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及主要理论图:Letchworth 的规划图 二、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4、影响和意义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具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卫星城镇”等颇有影响。第三讲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

9、发展及主要理论1882年西班牙索里亚伊马塔(SYMata)提出“带形城市”设想,他认为城市应由一条大运量、高速、宽阔的大道或轨道交通干线作为脊椎,在其两侧布置营造城市。要限制城市宽度而能无限延长其长度。这可最好地组织安排城市各种不同功能分区,最方便而经济地铺设供电供水管线,使城市最有效率而居民最易接近自然。他甚至畅想可形成由西班牙到俄罗斯横跨全欧的巨型带状城市。三、索里亚.伊.马塔“带形城市” 打破传统城市“块状”形态的固有模式。 四、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他写的明日的城市和阳光城中,主张用高层低密度的办法来解决城市中心区的拥挤问题。他还主张采用高架立体式的道路交通系统。1.人口规模300万

10、2.中心区建24栋60层的高楼3.采用立体式的道路系统结构4.90%为绿地空地 五、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广亩城市”设想,主张采用极低的居住密度来安排居住用地。 罗宾住宅 温斯洛住宅草原式住宅六、卫星城市理论 雷蒙恩温 1922年卫星城市的建设 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卧 城 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卫星城 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独立卫星城 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11、 第四代卫星城新 城 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卫星城概念示意图七、大伦敦规划 艾勃克龙比 19421944年规划内容 内 圈: 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的地区; 近郊圈: 作为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 绿带圈: 宽度约16公里,以农田和游憩地带为主,严格控制建设,作为制止城市向外扩展的屏障 外 圈: 计划建设8个具有工作场所和居住区的新城(见新城建设运动),从中心地区疏散

12、40万人到新城去(每个新城平均容纳5万人),另外还计划疏散60万人到外圈地区现有小城镇去。大伦敦规划 示意图八、国际宪章: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导则(1)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33年在希腊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雅典宪章系统阐述了城市和它周围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指出城市和乡村都是构成定区域的组成要素;创造性地把城市的基本功能概括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认为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同时指出了保存好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是十分重要的。 2、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12月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在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 12月12日,与会人员在秘鲁大学建筑与规划系学生

13、和其他见证人的陪同下,来到马丘比丘签署了新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是在肯定雅典宪章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作了修改和新的发展。 马丘比丘宪章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理论归纳到以下11个方面: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施、城市与建筑设计。2、马丘比丘宪章对雅修改和新的发展 关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重申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决策和计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 关于“功能分区”,主张不要为了追求分区清晰而牺牲城市的有机构成,要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空间环境; 关于城市交通,认为应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九、面向未来的城市和城市规划 1、影响城市发展因素预测:(1)多元化趋势:如果说以往的城市是以政治、经济作为主要职能的话,未来城市将在教育、管理、休闲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2)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以往的时空概念,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区位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