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二框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原则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二框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理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了解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理解并能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5点原则。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法治意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理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政治认同:坚探究与分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2、,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了全面部署。1978年1997年1999年2014年2017年探究与分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探究与分享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
3、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探究与分享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
4、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探究与分享我国从“法制”到“法治”说明了什么问题?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法律
5、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地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6、化。新课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哪些?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新课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新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新课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求:必须坚持党领
7、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新课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新课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新课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探究与分享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视。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有正
8、当理由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除右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殊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这些给予特殊优待和保护的法律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探究与分享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视。没有正当新课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据: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护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9、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新课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课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据: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集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新课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社会公德探究与分享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是自己受到损害的,有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规定的理解。探究与分享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是自己受到损新课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
11、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相关链接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化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抄照搬。”新课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相关链接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小结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为什么依法治国?怎样依法治国?小结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习题练习1.“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条被古今中外历史反
12、复证明了的真理说明()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
13、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cA习题练习1.“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条被古今中外历习题练习3.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党纪大于国法 党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强化依法治国,以法律的力量从严管党治党 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增强依法执政本领A. B. C. D. 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14、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国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A. B. C. D.DA习题练习3.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习题练习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
15、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总目标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已经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保障A B C D 6.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依赖于村委会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 要求村民普遍提高民主法治道德素养有利于按照城市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新农村 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A.B.C.D.AC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
16、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课件(共19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课件PPT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课件(共19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课件PPT习题练习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习题练习7.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加强,广场舞风靡盛行。但广场舞制造的噪声饱受诟病,扰民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广场舞参加者应遵守社会公德,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政府应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社区居委会应遵照国家关于噪音的相关规定,对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进行禁止人大应依法规范广场舞行为,加强对公共娱乐活动的执法检查A B C D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安装工程预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康复沟通与交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统计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库:统计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探讨试题
- 2025年滑雪教练职业技能测试卷:2025年滑雪教练冰雪运动项目教学研究试题
- 食堂外卖配送防疫措施
- 大型工地民工工资发放保障措施
- 农村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现状、挑战与突破
-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全球化程度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 “互联网+”浪潮下国美并购库巴的财务绩效深度剖析与启示
- 2024-2030年中国干蔬菜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甲肝健康知识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防辐射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社区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高纯石英晶体材料制造项目报告表
- 2025年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主题家长会 课件
- (28)-1.1.1 国外生命教育发展
- 手术物品清点(获奖课件)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电气大样图集
- 2023年冬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
- 康乐保造口产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