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_第1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_第2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教学难点】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导入(情境式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山陵风景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哪里吗?长眠于此的世纪伟人指的是谁?此景点为南京中山陵,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在100多年前,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辛亥革命。什么是辛亥革命?它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二、课堂探究板块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分组讨论:(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进

2、行了哪些武装起义?(2)这些起义的后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举行萍浏醴起义。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举行安庆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2)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过渡语:孙中山等人举行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他们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起义武昌起义,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板块二:武昌起义阅读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

3、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二:文学来源于生活。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结束语: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