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中医药学发展概况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教材把它分成2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 (一)形成期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秦汉时期,实际上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及其世界领先的医学水平,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无可争议的东方的医学中心(当时西方的医学中心是古希腊)。“中医四大经典”成功地构筑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P1),从而成为中医学彪炳青史2000多年的强大依托。 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注意: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是奠定了理论的基础,而非理论体系的基础) 上限:春秋
2、战国 (1)成书年代 下限:秦汉时期 (2)作者: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笔(这一情形和九章算术一样)。既然内经这本书是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那么为什么要挂上“黄帝”这两个字呢?这是因为古代学者认为黄帝为华族的始祖,历代人们都以自己为黄帝子孙为荣,所以,一切文化制度都要推原到黄帝,各种历史文献也都挂上“黄帝”二字以表示正统,有所依据和具有重要价值等意义。 素问9卷81篇(3)体例 灵枢9卷81篇 162篇,全书是黄帝和歧伯等臣子的问答 医学理论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4)内容 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 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 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作用的(P1)。
3、如果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医学理论它是中医学知识结构的核心,而哲学思想则是围绕核心的外周层次。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医学家们常常说中医学的知识结构是文、史、哲、医“四位一体”的结构。 外周层次 这就要求大家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使自己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医学理论(核心) 文 史 哲(2)成书:东汉末年。该书在宋代便被一分为二,其中一本叫做伤寒论,另一本叫做金匮要略。(3)伤寒论: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纲领。有397条(法),经方113首,现存112方,是中医学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具体内容后面将会详细介绍
4、)。(4)金匮要略:载有杂病40多种,262首方剂,同时也有杂病的脏腑分型辨证论治(所谓杂病,就是外感病以外的所有疾病的总称)。4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为中药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1)成书:汉(2)作者:托名神农(3)内容:收载药物365种,并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同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二)发展期1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发展往往带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倾向,同时出现了医学大分科的兴盛局面。从这里可以看出,综合与分化的矛盾统一关系。(1)晋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
5、脉学专著,这实际上体现了四诊中脉诊的大综合。2.宋、金、元时期 这是一个崇尚创新精神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1)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在病因学上提出了“三因学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2)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先河。 金元时期,则出现了医学史上著名的四家学说金元四大家。(3)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理论争鸣的先河,所以又有“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说法。这四大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和著名论点分别是: 刘完素(河北河间县,又称守真、刘河间),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式“寒凉派”,为后世温病学说开了先河。 “六气皆从火
6、化”感受风、寒、暑、湿、燥、火诸气,在病理变化中,皆能化热生火。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中的“五志”泛指人的情志活动,由于人的情志活动客观上存在着类型的差别,所以中医学用五行进行分类,称为“五志”。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指情志反应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皆能化热生火。 “六气皆从火化” 火热论 清热法(寒凉药)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李杲( 晚年号东垣老人,又称李东垣,明之),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补土派”。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擅长补益脾胃 张从正(又称张子和、字戴人),代表作儒门事亲 “攻邪(下)派” “病由邪生” 攻下三法汗、吐、下 “邪去则正安” 朱震亨 (浙江金华义乌丹溪人,又称为朱
7、丹溪,字彦修),代表作(格致余论)“养阴派”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阴精难成易 擅长滋阴降火法(4)温病学理论的日益完善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以及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根源于内经、难经和伤寒等,但一直到清代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吴又可(有性)温疫论: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戾气:指一类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从而为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病因学基础。清叶天士(天士,香岩)温热病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清吴鞠通(吴瑭)温病条辨:首创三焦辨证论治体系。薛生白(薛雪)湿热条辨:专题讨论湿热病。清王清任(勋臣)医林改错:改正古医书人体解剖的错误,对瘀血病贡献突出
8、。4.近代与现代 这一时期的中医学研究,如果从方法学角度看,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1)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2)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结合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学(三)总结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描绘一下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轮廓2个阶段、5个时期(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和现代)。 为什么我们教材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划分为这样2个阶段、5个时期?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宋元时期最高峰 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流,并最终形成宋代理学,中国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这样便带来了中医学发展的最高峰,所以,“儒之门户分于宋”紧紧尾随的便是“医之门户分于金元”。4.明清时期最后高峰 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中医学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医著,常常带有近代科学思想的萌芽,比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药物栽培、标本制作以及实地、实物考证,王清任在解剖的实证科学思想等,这都是由文化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白葡萄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预测与投资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力滤波器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生姜油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玄武岩连续纤维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物联网专业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应对叛逆期的教育与心理引导技巧探索
- 地质专业培训课件
- 打造跨文化教育资源平台促进全球教育交流
- 学生自我认知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探讨
- 医疗健康领域中教师的科研方向与挑战分析
- 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
- 《布病防控知识》课件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及完整答案
- 起重装卸机械3级复习试题附答案
- 2024年09月2024秋季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分行校园招聘6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道路桥梁试验检测费用定额》
- 中医院人才引进绩效考核方案
-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必考重点总结全覆盖
- 转岗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