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在社会化媒体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和行事方式这本书中,美国网络和营销专家科尔曼提出社会化媒体=防御行为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迫使我们不得不遵循那句古话:“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没有作为的公司不与客户保持沟通,并将负面评价视为绊脚石;而有作为的公司和个人却很喜欢网上的批评。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批评,按照客户需求改善自身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打个比方,有建设性意义的反馈信息就像一个朋友,他会在你相亲前告诉你牙上沾了罂粟籽。”这段话的意思是: A.在社会化媒体的监督下,任何防御措施都是徒劳无功的 B.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C.我们要看到负面评价的价值,把它当作完善自己的动力 D.遇到“负面消息”时,有些习惯于“堵”的人可能还想用老办法来阻滞信息的传播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援引观点,“社会化媒体=防御行为”。第二句用“他认为”引导,是对文段第一句援引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先说明没有作为的公司忽视负面评价,通过“而”转折关联词将重点引向“有作为的公司”,他们喜欢

3、负面评价,并改善自身服务,提高竞争力。最后用“打个比方”进行举例论证。因此文段的主旨句是有作为的公司喜欢负面批评并用负面批评让自己进步,即负面批评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防御措施”是围绕援引观点讨论,非重点,而且“都是徒劳无功的”表述错误。B项:与文段公司的行为受群众监督不符。D项:对应的是文段中错误的做法,而文段突出的是利用负面消息,而不是“堵”负面消息,表述有误。2.小王、小李、小张三人参加一项数学考试,三人的平均分为80,小王、小李两人的平均分为75,小李、小张两人的平均分为80,那么小王、小张两人的平均分为: A.70 B.7

4、5 C.80 D.8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第二步,根据小李、小张的平均分为80分,三人平均分为80,可知,小王的分数为38028080分;根据小王、小李的平均分是75分,可推出小李的分数:75280=70分;根据小李、小张的平均分为80分,可推出小张的分数:28070=90分;因此,小王、小张的平均分:(8090)285分。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王、小张两人的平均分为x,根据题意可得:王李752=150,李张802160,王张2x,则2(王李张)=(1501602x),王李张=(1501602

5、x)2,即(1501602x)2380=240,解得x85分。因此,选择D选项。平均数总数总个数3.在2000至2015年间,我国医生的数量持续增加,然而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以下哪项与上述情况相冲突? A.在2000至2015年间,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医生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 B.在2000至2015年间,我国医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 C.在2000至2015年间,我国针对医生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 D.在2000至2015年间,我国医生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越来

6、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从医,证明医生的数量增加了,与题干信息不冲突,排除;B项:由题干可知医生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医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定会降低,而我国医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则说明医生和总人口增加的速度一致,因此二者冲突,无法推出;C项:“针对医生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说的是对医生的经费投入,和医生与全国总人口的比较无关,与题干信息不冲突,排除;D项:“我国医生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说的是医生和同龄人的比例,与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无关,因此有可能赶不上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与题干信息不冲突,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谬论结论 A.纠

7、纷纠葛 B.相识见识 C.承认否认 D.否决表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谬论”指荒唐、错误的言论,是“结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纠纷”指争执的事情,“纠葛”指纠缠不清的事情,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排除;B项:“相识”指互相认识,“见识”指明智地作出判断的能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承认”与“否认”属于反义关系,排除;D项:“否决”指否定议案或意见,是“表决”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大雪下了一夜人们不能正常用电电力局派出员工抢修大雪压坏了放电塔预报将普

8、降大雪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中选择。 必然先有“预报将普降大雪”后有“大雪下了一夜”,则为首句,排除A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中选择。必然先有“人们不能正常用电”后有“电力局派出员工抢修”,则为尾句,排除C、D项。因此,选择B选项。6.将下列的纸壳沿实线进行折叠后,得到的立方体可能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将展开图中的面编号如下: 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面1和面6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因此A项只可由面1、4、

9、5组成,选项中面1方向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可以由面1、2、3折叠而成,符合。C项:如下图所示,面2和面4是相对面,面3和面5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因此C项只可由面3、4、6组成;将面6移面,选项中公共点引出线条数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如下图所示,面3和面5是相对面,在立体图形中不能同时出现;因此D项只可由面2、5、6组成;将面2直接平移到面5的右侧,选项中公共点引出的线条数与题干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7.我国正在_一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由18%提高到56.1%,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加大。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

10、的一项是: A.经过过程 B.经过进程 C.经历过程 D.经历进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一场城镇化”,考查“经过”和“经历”的区别。C项与D项“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可以搭配“一场城镇化”,符合文意。而A项和B项“经过”指从某处过,与“一场城镇化”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城镇化”,考查“进程”和“过程”。D项“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一般搭配抽象事物,如历史进程,革命进程,文段中的“城镇化进程”属于固定搭配。C项“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一般指一个时间段,与“城镇化”搭配不当,排除C项。因此

11、,选择D选项。8.互联网发端于西方,它的一些基本属性原本与西方社会是量体裁衣的关系。进入中国后,它肯定要经历一番中国化的过程。由于中国庞大的用户体量,互联网对中国现实的适应同时也是它的再创新,如果互联网真要发展它的全球性,就必须在不同社会的需求之间进行妥协,它会对中国也做一些“照顾”是必然的。以下选项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互联网应该完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 B.互联网如果想要适应中国社会,则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C.互联网基本属性与中国社会不能兼容 D.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应当保持自己的原则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完全服务于”

12、,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文段中“进入中国后,它肯定要经历一番中国化的过程如果互联网真要发展它的全球性,就必须在不同社会的需求之间进行妥协”可知,互联网如果想要适应中国社会,就要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变,B项理解正确。C项,“与中国社会不能兼容”表述错误,文段已经说明“进入中国后它肯定要经历一番中国化的过程”,说明是可以兼容的,排除。D项,“应当保持自己的原则”与文段主要观点相悖,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9.完璧归赵蔺相如 A.高枕无忧孙权 B.身在曹营关羽 C.夫差卧薪尝胆 D.呆若木鸡秦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二者属

13、于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高枕无忧”与“孙权”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身在曹营”的主人公是“关羽”,二者属于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与“夫差”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呆若木鸡”出自齐王时期,与“秦王”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0.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独”意味着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而有些领导干部恰恰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成为“两面人”,最终沦为“监狱人”。一些干部手握权力,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被拖下泥潭。因此,_。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慎

14、独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是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也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B.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C.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要做到慎独慎微,不使人生之船偏离正确的航道,就需时时自省 D.党员干部必须学会在诱惑面前不以物惑,不以情移,修身自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划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的“因此”可知,横线处的句子放在尾句对前文做总结,是个总句。文段第一句解释了“慎独”对于党员干部的意思和要求。接着第二、三句进行转折,指出了有些党员干部没有做到这一点产生了问题。那么

15、按照行文脉络,接下来横线处就应该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即党员干部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被拖下泥潭。 第二步,对比选项。D选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A项:对应前文的引入部分,强调慎独的重要意义,与后文话题不一致。B项:话题是“道德修养”,文段中并未提到,无中生有。C项:强调的是“不使人生之船偏离正确的航道”怎么做,而文段的强调的主体是“党员干部”,话题不一致。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批货物保管没问题,我们的水平绝对是一流的。 B.改变奖金分配方式的问题,对广大员工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这需要公司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C.正如本书开始所指出的,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单独说明

16、我们对行为动机所知道的一切。 D.强化和惩罚过程决定着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受到驱动,做出反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该为“保管这批货物没问题,我们的水平绝对是一流的”,排除。 第二步,B项句式杂糅,应把“对”去掉,或者改成“广大员工对改变奖金分配方式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排除。第三步,C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第四步,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我们”后面加上“如何”,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2.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某乡政府推出了干部考核新规定:干部工作以外的“私德情况”将纳入考察中。按照规定,领导干部平时生活作风是否严谨、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这些都

17、将由干部的同事、下属、邻居给出评价,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以下最能反驳这一新规定的一项是: A.应将领导干部工作以内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 B.考核领导干部“私德”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C.“私德”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更难以比较 D.领导干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对考核结果有影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干部工作以外的“私德情况”将纳入考察中。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领导干部工作以内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说明的是职业道德,而论点是干部工作以外的私德,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涉嫌侵犯个

18、人隐私”,说明该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是不完善的,具有削弱作用。C项:否定前提。“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更难以比较”,说明这个新规定实施的前提就不存在,无法实现,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领导干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对考核结果有影响”,说明考核结果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该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不完善,具有削弱作用。第四步,强弱比较。B、C、D项都具有削弱作用,C选项说明的是该新规定压根就没有办法实施,而B选项和D选项说明的是该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C项的力度强于B、D两项。因此,选择C选项。13.有135人参加某银行的招聘,31人有证券资格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37人有证券资格证书和英语六级证

19、书,16人有计算机二级证书和英语六级证书,该单位要求必须至少有上述两种证书的应聘者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问至少有多少人不能参加面试? A.50 B.51 C.52 D.5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三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设有三种证书的人数为x,则至少有两种证书才能参加面试,即能够参加面试的人数为3137162x842x。不能参加人数总人数能参加的人数135(842x)512x。可知当x0时,不能参加人数最少,为512051(人)。因此,选择B选项。14.一说起PM2.5和雾霾天,很多人就不大乐意出门了,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屋里的空气,有时候也不像你想的那么_。

20、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洁 B.美好 C.整洁 D.干净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前面提到的是“雾霾天”,表明空气中有粉尘,空气不干净,根据转折关联词“不过”,可知横线填入的词表达的是屋内的空气其实也不是很好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清洁”指没有尘土、油垢,C项“整洁”指整齐清洁,A项和C项一般不用来形容空气,因此排除A项和C项;B项“美好”指美丽的东西带给人的舒服的感觉,太过宽泛,与前文的雾霾不能构成直接对应,因此排除B项;D项“干净”可形容空气质量好,对应文段中的“雾霾天”,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1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

21、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属性类或数量类,题干中的每幅图形由直线组成,考虑数直线。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本题所给第一段每幅图形中直线的条数都是13条,呈现常数规律;第二段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直线的条数都是14条,故问号处的图形应具有14条直线,只有A选项符合,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16.竹简书籍 A.竖笛排笛 B.沙漏钟表 C.毛笔电笔 D.缶鼓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竹简”是“书籍”在古代的表现形式,二

22、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竖笛”与“排笛”是不同的乐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B项:“沙漏”是“钟表”在古代的表现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毛笔”与“电笔”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缶”与“鼓”是不同的乐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竖笛”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排笛”也称排箫、凤箫,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

23、于欧美、南美一带,而对于排笛的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记录。“沙漏”也称“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我国的沙漏也是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电笔”也称试电笔、测电笔,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缶”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它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就出现了现代缶。17.改造后的导航仪受到市场欢迎导航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某导航仪厂效益明显见好调增导航仪的生产策略某厂导航仪大量囤积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中选择。 必然先有“改造后的导航仪受到市场欢迎”后有“某导航仪厂效益明显见好”,则为尾句,排除A、D项。第二

24、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的位置。必然先有“调增导航仪的生产策略”后有“改造后的导航仪受到市场欢迎”,则在前,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同学参加了兴高采烈的运动会。 B.秋天的余姚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今天的作业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D.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班的量化评比得了第一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语序错误,“兴高采烈的”修饰人,应该放在“同学”之后,是我们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运动会,A项排除。 第二步,B项搭配不当,“余姚”是地方不能和“季节”搭配,修改的第一种方法是把“季节”改成“地方”,第二种方法是把“秋

25、天的余姚”改成“余姚的秋天”,B项排除。第三步,C项成分重复,“大约”和“左右”删除一个,C项排除。第四步,D选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因此,选择D选项。1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从左到右观察图形,第一段,图形整体求同均具有“”结构,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形均具有“”结构,所以问号处应该选择具有“”结构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因

26、此,选择A选项。20.一个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外文主持人,因为外文主持人不能发音不标准。上述论证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的人都会发音不标准 B.发音不标准的外文主持人可能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 C.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人有可能在国外学过外文 D.一个发音不标准的外文主持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主持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一个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外文主持人,即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去国外学过外文。论据:外文主持人不能发音不标准,即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发音标准。第三步

27、,辨析选项。A项:建立联系。论点“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的人”,论据“发音不标准”,该项“没有去国外学过外文的人都会发音不标准”是在论点论据在之间建立联系,属于前提。B项:增加反向论据。论据说“外文主持人不能发音不标准”与该项中“发音不标准的外文主持人”意思相反,是对论据的削弱,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用“否定代入法”进行验证,先否定C项,即“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人不可能在国外学过外文”,而题干论据是“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发音标准”,两句结合,不能够使论点“所有外文主持人都去国外学过外文”不成立,因此C项不是论点成立的前提,排除。D项:无关选项。是否受欢迎不是题目论点和论据讨论的话题,题干未提及,论

28、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1.20072014年,社会服务事业费平均支出约为()亿元。 A.2143.3 B.2979.4 C.3150.1 D.3329.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单平均数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第二行。第三步,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 。分子加法,截位舍相同计算,观察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代入数据,可得,直除首两位商29。因此,选择B选项。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

29、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题干,图形封闭区间特征明显,因为图2中均为黑色图形,所以不考虑数面,考虑图形中封闭区域数;从左到右图形中封闭区域数依次为6、5、4、3,呈等差递减,故问号处图形中封闭区域数应为2,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23.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从这段

30、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A.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B.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 C.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D.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出现在第一句。后文为分号连接的并列结构,从不同侧面介绍音乐文化的特点:音乐文化与希腊长诗、数学和戏剧的关系。故这个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与艺术、数学等联系密切。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A选项。B项:表述片面,文段中还涉及“希腊长诗”。C项和D项:均为无中生有。24.文化是活的生命。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

31、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收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B.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C.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D.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前提条件”,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生命力影响力影响力受大众喜爱递推可得:生命力受大众喜欢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该项翻译为:受大众喜爱生命力“受大众喜爱”是对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B项:“不受大众喜爱”是对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没有生命力”,可以推出;C项

32、:该项翻译为:受大众喜爱生命力,“受大众喜爱”是对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D项:“没有影响力”是对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古往今来,这些关于读书的经典佳句,总是令人_,给我们以深思和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耐人寻味启发 B.耐人寻味启迪 C.回味无穷启迪 D.回味无穷启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分析语境,横线内容与“令人”搭配,A项和B项“耐人寻味”也有“令人”之意,语义重复,因此排除A项和B项。

33、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内容与“深思”构成并列关系。体现的是“经典佳句”带给我们思想上的启示,C项“启迪”侧重于思想上进行引导、启发,往往是对比较抽象的事进行引导,符合文意。D项“启发”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侧重于针对具体问题的引导,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26.,() A. B. C. 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化为,(),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1,2,3,4,5,(6),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34、下一项为516;分母数列:2,6,10,14,18,(22),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8422。所求项为=。因此,选择A选项。27.众所周知,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中医无法解决的病症,而中医依靠对人体经络和气血的特殊理解也治愈了很多令西医束手无策的难题。据此,针对某些复杂疾病,很多人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为使上述论证能够成立,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论据:西医能解决中医无法解决的病症,中医能治愈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可以”重在强调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而非必要性,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论据。治疗一种疾病有三种方法: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单独用中医、西医解决不了,那么就只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了,所以在该假设下中西医结合是必要的,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已经掌握”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